读书的成语

时间:2024-10-18 17:42:41 成语 我要投稿

读书的成语15篇[精华]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成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的成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书的成语15篇[精华]

读书的成语1

  夙兴夜寐: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十年磨剑: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磨穿铁砚:磨穿了铁铸的砚台。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尝胆卧薪: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穿壁引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夙夜匪懈: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习。

  焚膏继晷: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

  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刺股读书:比喻刻苦攻读。

  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志坚行苦:行:行为。指意志坚定,行为刻苦。

  刻苦耐劳: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孜孜不倦:孜孜,也作“孳孳”,努力不懈的样子。()不倦,不知疲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十分努力。

  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坚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废寝忘食:废,停止。寝,睡觉。忘,忘记,食,吃饭。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很刻苦,专心致志。

  行远自迩:自:从;迩:近。走远路必须要从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

  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学如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读书的成语2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成语故事》书,书中的每一个成语都讲了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讲了一个道理。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成语故事是:半途而废。这个故事讲的是东汉时,有个叫乐羊子的人去寻师求学。一年后,因为想家,他就回来了。妻子见状,就把织机上的绢帛剪断了,然后对丈夫说:“读书如果半途而废,跟剪断织丝一样。”乐羊子听了深受感动,又重新回去读书,一去就是七年,终于学有所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没有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成功。

  我希望同学们都能来看这本《成语故事》书,你们一定能从书中学到很多成语喻意和人生的'哲理。

读书的成语3

  今年春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好书——《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这本书真的很好,我刚学了第一个成语“卧薪尝胆”,就被深深吸引了。因为从这个成语中,我不仅理解了刻苦、自励、决心、雪耻、图强等词语的含义,还认识了春秋时期一个伟大的人物——勾践。我学的第二个成语是“三顾茅庐”。这个成语让我知道了刘备,知道了诸葛亮,知道是诸葛亮帮刘备打天下,才有了三国。

  只要我有空,我就会拿起成语故事学习。在学习了“井底之蛙”、“坐在井里看天空”、“夜郎傲慢”等成语后,我明白了没有知识、没有知识、没有能力的悲伤和伤害。我告诉自己,我不能成为井底之蛙,也不能像夜郎国王那样傲慢。

  后来,我又学了三个成语:“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通过“囊萤映雪”这个成语,我认识了晋代的两个人物:一个车胤,一个孙康。他们家境贫寒,车胤夏夜借萤火虫微光读书;而孙康则借助冬夜雪的反光读书。“悬梁刺股”的成语讲述了东汉孙静和战国苏秦为了不影响阅读和学习,一根绳子挂在梁上,一根锥子插在大腿上的故事。“凿墙偷光”这个成语讲述了西汉匡衡小时候学习好、家境贫寒、夜晚没有灯烛的故事。他凿穿墙,借邻居家的'烛光努力学习,后来成了一代人的名字。他们勤奋好学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激励了我,激励了我。这不是我们想学的吗?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学会了200个成语。这些成语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增加了我的知识,也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读书的成语4

  我们生活中最缺少的是什么?是金钱?是权势?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似乎都还很远。有一样东西与我们每一个人都离得如此的近,又如此的遥远,而我们又如此的需要它——这就是笑!

  有一本书,不仅告诉我们很多成熟的思想,也让我们得到艺术的享受。还能够让我们感到愉悦。这本书就是《快乐成语通》。

  起初,我并没有怎么用心去看,只是囫囵吞枣地浏览一遍而已,也就没有看出什么特别。可是,又似乎隐隐的觉得书中有点什么魅力吸引我重新再看。我仔细了些,慢慢往后翻看。渐渐品出它的'韵味,吸取它的精华。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足足看了三遍《快乐成语通》。我才领会到书里这些成语的出处,注释和造句,让我理解了这些成语。每一个成语后面都有一幅幽默风趣的漫画(关于此成语)。这激发我学成语的浓厚兴趣。我经常忍俊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知不觉中,现在的我都已经会好多成语了。如:老马识途,磨杵成针,墨守成规,班门弄斧……而这些成语也不仅让我的作文活色生香,还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在学校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不快乐,因此我们应该多看一些轻松欢快的书,让它来减轻学习对我们产生的压力,调节我们的精神。这本书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不仅这样,还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这真是一本难得的书。

  笑脸,是人生当中不可缺少的养料。任何时候,只要脸上挂上甜美的笑脸,哪怕是一点点笑意,我们的生活便添了一丝色彩,学习中便多了一份乐趣。所以,读书需要快乐,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

  这本书利用笑话来让我们对成语有更深刻的理解,时不时让我们脸上呈现不由自主的笑容。也许你会说:读书嘻嘻哈哈地怎么会读得好呢?我说:“你最爱上什么课?为什么?”比如我,最爱上美术课,因为我觉得美术课很快乐。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我上美术课时,脸上的笑容总是那么纯真。这时的我,灵感喷涌,犹如神助。刷刷刷几下,就可以画成一幅线条流畅,气韵生动的画。看书的道理不是一样的吗?

  快乐,是学习的基础。无论学什么我们都要快乐。《快乐成语通》就是能给人快乐。此时,再去学习成语,这样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很庆幸自己能够买到《快乐成语通》。它不只是让我学到了许多成语,还让我酿造甘甜的美酒——“快乐”。我爱这本书!

读书的成语5

  放假了,老师让我们在暑假里好好读书,写好读书笔记,我就找了一本《成语故事》认真地读起来。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位“闻鸡起舞”的祖逖。祖逖是我国晋代的一个人,他年轻的时候想为国家效力,每到半夜鸡叫时就起来练剑,终于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当上了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这种“闻鸡起舞”的精神。

读书的成语6

  1、三年不窥园:指专心苦学。

  2、敬业乐群:敬业:违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3、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4、不知寝食: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5、凝神定气: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6、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7、坐不窥堂: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

  8、用心用意:犹言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9、臧谷两亡: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一起放羊,一个去读书,一个去,结果都丢了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10、心无二想: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11、聚精凝神:聚:集合,会集。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

  1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13、忘寝废食:寝:睡觉。废:废止,停止。形容专心致志地干谋一件事情,连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

  14、一个心眼:指专心一意。比喻很固执已见,不知变通。也比喻同某人思想很一致。

  15、澄思寂虑:专心思索,冷静考虑。

  16、潜精研思:指专心钻研。

  17、研精毕智:犹研精竭虑。专心研究,尽力思考。

  18、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19、臧谷之羊: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的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20、抟心壹志:指专心一志。同“抟心揖志”。

  21、皓首穷经: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22、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23、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24、鸿鹄将至:鸿鹄:天鹅。天鹅马上就要飞来了。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25、砥志研思:专心致志,深思钻研。

  26、洗耳拱听: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同“洗耳恭听”。

  27、执一无失:执一:专一;失:过失。非常专心,没有出现过失。

  28、口称三昧:佛教用语。指专心念诵佛经而达到拔除杂念、心神平静的境界。

  29、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30、心有鸿鹄:鸿鹄:天鹅。多形容学习、工作不专心。

  31、潜神默思:指专心致志,认真思索。

  32、专心一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33、花花太岁:太岁:原指传说中的神名,借指作威作福的.土豪和官宦。指穿着华丽,不务正业,只专心于吃喝玩乐的官宦和土豪。

  34、下帷攻读:下帷:放在室内悬挂的帷幕,表示与外界隔绝。比喻专心读书。

  35、痀偻承蜩:痀偻:曲背;承:粘;蜩:蝉。驼背老人粘蝉。比喻做事专心才能成功。

  36、寝馈书中:馈:吃饭。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37、忘餐失寝:忘记了吃饭,顾不得睡觉。形容专心努力。

读书的成语7

  车胤,晋代南平人,年轻时就爱读书,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苦,没钱买油 点灯。日子久了, 车胤觉得长久下去,将不知浪费多少宝贵时光,一定要想办法 解决才行。一晚,他见一群萤火虫,一闪一闪的飞来飞去,立刻想到,假如捉十 几只萤火虫放在袋中,不就可以藉它们所发出的.光来读书吗?此后,他就每晚靠 著萤火虫的光来读书,有时甚至看到天明。

  3、映雪读书

读书的成语8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善待自己,相信他人。我提议,为我们的童年干杯;有点儿失落,也有点儿淡淡的甜味。有太多太多,原来在过去的那么多时间了他给了我那么多的.爱,只是那时候的自己认为什么都是应该,不懂爸爸给我的爱,可我这次我懂了,在今后的每一天我都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爱他们,也会像他们爱我一样,不再等以后,不让自己后悔。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春秋时期,周景王打算铸一口大铜钟,却遭到大臣的反对,但周景王根本不理,还是铸了一口大铜钟。他找来乐师远奏,乐师们说:“这口大钟声音美极了,悠扬悦耳。”周景王听了,很高兴。就天天叫乐师演奏给他听。一天,司马官州鸠对他说:“您铸造的大钟如果百姓都乐意,那才叫和谐悦耳。凡是百姓不同意的是就会失败,万众一心比城池牢固呀!”

  读完这篇故事,我要学习州鸠的万众一心的优良品质,我要遇到困难就和别人一起解决困难。有一次,我们班进行两人三足障碍跑的比赛,我和以前打交道比较多的小明分在一组,但在绕障碍的时候我们两个思想不统一,结果老是摔一跤,虽然我们开始跑在第一名,却被一组同学后来居上,超过了我们,最后我们只得了第二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得到了世界第一的好成绩。

  读完这篇故事,我懂得了,只要众志成城,无论多大的困难都能解决。

读书的成语9

  1、行远自迩:自:从;迩:近。走远路必须要从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

  2、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3、凿壁偷光:原指的是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表达家贫而读书刻苦。

  4、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5、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6、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是感到不满足。表达好学。

  7、相辅相成: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8、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9、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10、应付自如: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11、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表达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12、无的放矢: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13、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表达加紧工作或学习。

  14、羽毛未丰:丰: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15、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16、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7、学如穿井: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18、以学愈愚:谓用学习改变愚昧的秉性。

  19、研精覃思:研:研究;精:细密;覃:深入;思:思考。精心研究,深入思考。

  20、寻根追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21、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22、争分夺秒:分秒也不放过。表达充分利用时间。

  23、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表达学习勤奋刻苦。

  24、行之有效:之:是代词,它,指办法、措施等;效:成效,效果。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25、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26、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27、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28、跃跃欲试:表达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29、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30、一箭双雕: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31、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32、悬梁刺股:表达刻苦学习。

  33、一张一弛: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34、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表达看书非常快。

  35、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36、悬梁刺骨:表达非常的刻苦学习。

  37、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38、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39、专心一志:表达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读书的成语10

  在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叫《成语故事》。每天我做完暑假作业,我就会拿出《成语故事》津津有味德看着,真是百看不厌。有的时候妈妈叫我吃饭都没看见。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虫,总是那么认真地看书。

  这本《成语故事》让我学了很多成语并增长了见识,里面有亡羊补牢、一诺千金、对牛弹琴、三人成虎、画蛇添足、叶公好龙。我印象最深德成语是班门弄斧和磨杵成针。班门弄斧《成语故事》的内容是,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一天,一个年轻的木匠来到鲁国的家门前,举起手中的斧头说:“我的这把斧子,不管是什么材料,随便一弄都会变成漂亮无比的东西。”旁边的人说:“你可以做出比你后面更好的门么?”年轻的木匠说:“可以。”旁的人听了哈哈大笑:“那是鲁班先人的家”。年轻的'木匠听了不好意思的跑掉了。班门弄斧的意思是在鲁班面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门前卖弄本领。比如,问数学老师一加一等于几,还比如农民伯伯种粮食的常识。班门弄斧告诉我不要在名人面前炫耀自己,做人要谦虚要量力而行。

  《成语故事》这本书非常好,告诉我们很多历史和文学知识,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看,绝对受益匪浅。

读书的成语11

  1、悬梁刺骨xuán liáng cì gǔ

  【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2、囊萤映雪náng yíng yìng xuě

  【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3、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

  【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寢食者。”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4、夜以继日yè yǐ jì rì

  【解释】: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出处】:《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5、闭目读书

  6、不知肉味bù zhī ròu wèi

  【解释】: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7、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

  【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8、好学不倦hào xué bù juàn

  【解释】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出处】《史记·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了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

  【近义词】学而不厌、手不释卷

  【反义词】一曝十寒

  9、发愤图强fā fèn tú qiáng

  【解释】: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出处】:老舍《鼓书艺人》十七:“你越是发愤图强,遇到的`困难就越多。你得下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否则就一事无成。”

  【反义词】:胸无大志、无所作为、妄自菲薄

  10、学而不厌xué ér bù yàn

  【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近义词】手不释卷、虚心好学

  【反义词】骄傲自满、好为人师

  11、凿壁偷光záo bì tōu guāng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近义词】:囊虫映雪、穿壁引光、废寝忘食

  【反义词】:不学无术

  12、博览群书bó lǎn qún shū

  【解释】: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近义词】:博学多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反义词】:不学无术、才疏学浅、目不识丁

  13、融会贯通róng huì guàn tōng

  【解释】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处】《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近义词】举一反三、豁然贯通【反义词】望文生义、生吞活剥

  14、开卷有益kāi juàn yǒu yì

  【解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出处】: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反义词】:读书无用

  15、书声朗朗shū shēng lǎng lǎng

  【解释】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

  16、举一反三jǔ yī fǎn sān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近义词】: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反义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读书的成语12

  我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半途而废”、“滥竽充数”“毛遂自荐”三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半途而废”这个成语比喻没有恒心,任务没有完成就放弃。所以我不能做一个“半途而废”的学生,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在行家里充数。所以我不能做一个“滥竽充数”的人,而要学有真正的本领,有真才实学。

  “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比喻自高奋勇推荐自己承担某种重任。所以我要做一个“毛遂自荐”的.人,让生活锻炼自己。

  看完了这本书,我要做一个“毛遂自荐”的人,而不要做“半途而废”和“滥竽充数”的人哦!

读书的成语13

  1、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2、秉烛夜游: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3、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在这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4、映雪囊萤:在这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

  5、朝干夕惕:在这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不敢疏忽懈怠。

  6、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在这形容勤奋读书。

  7、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8、青灯黄卷: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

  9、将勤补拙:以勤奋弥补笨拙。

  10、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11、朝干夕愓:指终日勤奋谨慎,不敢懈怠。

  12、白首穷经:白首:白头;穷经:专心钻研经书。指直到年老还在钻研经籍,在这形容好学不倦。

  13、铁砚磨穿:铁铸的砚台被磨穿。在这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14、旰食之劳:天色已晚才吃饭。在这形容勤于政事。

  15、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16、夙夜匪懈: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在这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17、继晷焚膏: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在这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18、精进勇猛: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19、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在这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20、朝斯夕斯: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在这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

  21、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在这形容勤奋好学。

  22、勤能补拙: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23、囊萤映雪: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在这形容刻苦攻读。

  24、以勤补拙:用勤奋补救笨拙,含有自谦之意。

  25、宵旰图治:宵衣旰食,勤于政事,设法治理好国家。

  26、然糠自照:然:同燃,烧;糠:谷壳。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好学。

  27、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在这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28、马不停蹄: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29、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在这形容学习勤奋。

  30、昼夜兼行:兼:加倍。白天黑夜不停地行走。在这形容急速的赶路。亦作“昼夜兼程”。

  31、朝前夕惕:在这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32、燃糠自照:比喻勤奋好学。

  33、日乾夕惕:在这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不敢懈怠。乾乾,自强不息貌;惕,小心谨慎。

  34、勤勤恳恳:在这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35、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在这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36、然糠照薪: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37、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38、刺股悬梁:在这形容刻苦学习。

  39、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40、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41、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42、夙兴夜寐:夙:早;寐:睡。早起晚睡。在这形容勤劳。

  43、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在这形容十分勤奋。

  44、不舍昼夜: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45、晨炊星饭:清晨烧早饭,入夜才吃晚饭。在这形容早出晚归,整日辛勤劳苦。

  46、案牍之劳:案牍:公文。办理公文事物的劳累。

  47、宵旰忧劳:宵衣旰食,非常劳苦。在这形容勤于政事。亦作“宵旰焦劳”、“宵旰忧勤”。

  48、鞭驽策蹇: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

  49、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在这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50、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在这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读书的成语14

  1.牛角挂书

  《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jiān)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

  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2.负薪读书

  事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3.带经而锄

  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

  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现。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

  4.挟策读书

  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5.高凤流麦

  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

  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6.温舒编蒲

  事出《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

  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截蒲”、“削蒲”、“题蒲”、“编简”等。

  7.凿壁偷光

  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

  8.映月读书

  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事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此典流传甚广,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读”、“对月影”等形式。

  9.囊萤映雪

  “囊萤”典出《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映雪”典出《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此两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萤”、“聚萤”、“照萤”、“读书萤”、“映雪”、“照雪”、“窗雪”等,两典并用还有“雪窗萤火”、“萤雪”等形式。比喻贫士苦读的典故。

  10.悬梁刺股

  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11.韦编三绝

  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韦编,是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皮;三绝,是断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绝编”、“三编绝”、“韦三绝”、“绝韦编”、“三绝韦编”等。形容刻苦认真读书的典故。

  12.下帷读书

  语出《史记·儒林列传·董促舒》:“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形容闭门谢客、专心读书学习的典故。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下帷(帏)”、“下书帷”、“闭户垂帷”、“垂帷闭户”等。

  13.三余读书

  语出《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裴松之注解所引《魏略》:“(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形容抓紧时间学习的典故。

  14.焚膏继晷

  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语出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成语“提要钩玄”出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点上灯来继续白天的学习),恒兀兀以穷年(长年累月都这样坚持)。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15.十年窗下

  形容长期闭门苦读的典故。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人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载”、“寒窗之下”、“十载寒窗”、“灯窗十载”等词语来形容长期清贫自守,闭门苦读。

  16.学富五车

  形容书多或学识丰富的典故。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惠施多方(方术),其书五车,其道舛驳(他的学说多差错而杂乱),其言也不中(正当)。”后人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施车”等来表示书多;用“学五车”、“学富五车”等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

  17.三十乘书

  形容藏书丰富或学识渊博的典故。语出《晋书·张华传》:“(张华)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尝徙居,载书三十乘。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皆资华之本以取正焉。”受此典影响,后人论书之丰富,也每以“三十”为数,不一定必是“乘”或“车”。如果形容书少,则用“无乘书”。

  18.枕中秘宝

  形容不愿示人的珍贵图书。典出《汉书·楚元王传》所附“刘向”条:“上(汉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后人于是以“鸿宝”、“秘宝”、“秘枕书”、“枕函书”、“秘之枕中”、“枕中之秘”、“枕中秘书”等来指道术书或珍贵而不愿示人的图书。

  19.开卷有益

  勉励人读书的典故。典出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太宗日阅《御览》(指《太平御览》,该书原名《太平编类》,因宋太宗曾经通读而改名)三卷,因事有阙,睱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陶渊明也有“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的句子。后人也有写成“展卷有益”的。

  20.读书种子

  比喻世世代代的读书人象种子一样播撒开去,衍生不息。语出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裴度常训其子云:‘凡吾辈但可令文种无绝,然期间有成功能致身万乘之相,则天也。’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似祖(效法)裴语,特(只不过)易文种为书种耳。”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书种”、“读书种”。

  21.束之高阁

  比喻将收卷充置不用的典故。典出《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刘孝标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刘乂(yì)、殷浩诸人盛名冠世,(庾)翼未之贵也,常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等到)天下清定,然后议其所任耳。’”此典本不指书,但后来人们往往以此典来表示把书扔在一边不再读或不再用。其形式有“束高阁”、“束阁”、“束置高阁”。

  22.三坟五典

  指称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典故。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左史,官职名,倚相,人名)趋过(快步走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好好对待他)。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后人便以“三坟五典”、“典坟”、“坟典”、“坟籍”、“丘坟”等词来泛指古代文化典籍。

  23.寻章摘句

  形容读书只顾及文中的片言只语而不深究其精神实质。语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赵咨)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4.断章取义

  常指随意摘取诗文中的一部分为己用而不管作者的愿意如何。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春秋时各诸侯国进行外交活动时,使节们往往以赋《诗》为表达己方意愿的手段。然赋诗者与听诗者可以对诗的文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必管诗的本义。此典的形式常有:“断章取义”、“断章取谊(古谊同义)”、“断章载句”。现今还用,不过已转为贬义之辞。

  25.梦笔生花

  比喻文人文思大进,文笔优美俊逸。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此,后人多以“梦花”、“梦生花”、“彩笔生花”、“笔花入梦”、“花从笔生”等比喻文思大进。

  26.文不加点

  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加任何修改。语出张衡《文士传》(唐徐坚等编《初学记》引):“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坐,文不加点。”此典的主要形式有:“文不加点”、“不加点”、“万言不加点”、“不加点窜”等。

  27.著述等身

  形容读书或著述很多的典故。典出《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中幼父名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后人遂用“等身书”形容读书很多,只是后来是说将书册摞起来有身子高,与典源中所指有所不同。也可以用来形容著述极富,多作“著述等身”、“等身著作”。

  28.一字千金

  形容诗文作品精心创作、极有价值的典故。事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千予千金。”此典的主要形式有:“一字千金”、“千金字”、“金悬秦市”、“悬金”等。

  29.洛阳纸贵

  形容著作风行一时,人人争相传抄的典故。典出《晋书·左思传》:“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拜访)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世说新语·文学》也有:“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与《二京赋》鼎足而三,与《三都赋》并列而四)。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

  30.藏之名山

  形容作品很有价值因而非常值得珍视的典故。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此典的主要形式有“藏之名山”、“藏诸名山”、“藏版名山”、“名山藏”、“藏名岳”、“藏述著”等。

读书的成语1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古至今,许多人都在书的怀抱中长大。 “萤火虫映雪”,“光束”。这些成语背后的刺是一个难读的故事。读书难吗?自从那本书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就觉得读书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那本书一样就是我们大家学习都很了解熟悉的沈石溪动物进行小说——《狼王梦》。书里基本面有匹母狼,她叫紫岚,她想把产品三只公狼仔扶上狼王的位子。现实社会生活中,大家都觉得狼是六亲不认很残忍的动物。同样是一个猛兽,可狮子、老虎毛色十分华丽、形象成了威武,什么旅游虎踞龙蟠、龙腾虎跃、虎虎生威等等这些都是通过赞美以及老虎的,因为对于它有一种壮美的力量。但狼就完全相反了,什么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狈为奸、豺狼当道。在人们自己心里,狼是十恶不赦的坏蛋,是魔鬼的代名词。可《狼王梦》的作者把狼的`痛苦精神生活描写得惟妙惟肖,在作者的笔下,狼是无辜的,猎人是贪婪的,从另一种不同角度分析感悟了大草原的食物链,写出了中国野生保护动物的可怜。

  当炎热的夏天,在树荫下,捧着一本书细细品味,你会感受到生活是多么美好。现在,我不仅满足于故事,散文,小说,寓言,民间传说已经成为我的最爱。

  以书为友,不亦乐乎!

【读书的成语】相关文章:

读书的成语07-17

读书的成语11-04

形容读书的成语11-03

读书的成语故事07-17

表示读书很刻苦的成语12-07

读书的成语15篇11-04

读书的成语【汇总15篇】07-17

读书励志成语故事11-27

成语故事读书笔记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