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1-30 07:45:37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实用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实用9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2、理解文章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对宽容和批评统一关系的理解。

  2、理解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字词。

  1、注音。

  和谐(xi)豁(hu)达胸襟(jn)摒(bng)弃

  迥(jing)异芥蒂(jid)嫉妒(jd)

  2、解释。

  豁达:性格开朗;气量大。淡泊:不追求名利。

  摒弃:舍弃。姑息:无原则地宽容。

  迥异:完全不同的意思。芥蒂:比喻心里的嫌隙或不快。

  二)导入

  教师出示林则徐的'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学生说出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对联虽仅16个字,却气势磅礴,表现了林则徐磊落的胸襟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按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

  第一段: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第二段: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第三段:对观点作补充论述。

  四)阅读第一段。

  教师讲解:前两句从人与人的关系的角度阐述宽容的社会意义,说明只有提倡宽容,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后一句引用林则徐的对联,从个人胸襟的角度加以论证。引用的内容,重点在于下联,强调“有容乃大”的道理。总之,无论从社会的人际关系角度,还是从个人修养的角度,都必须提倡宽容。

  五)精读第二段。

  思考:作者按什么层次来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宽容?

  学生讨论后明确。

  这一段的结构:总——分。

  第一层是总述。三个“一种”是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要……就必须……”说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是宽容的基本要求。这一层不仅概述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而且在结构上也是全段的总领,以下四层依照“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的顺序分别进行论述。

  第二层谈互谅。第一句先说什么是“互谅”。第二句从人的心理需求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互谅。第三句说明具有宽容这样的品德的意义。

  第三层谈互让。在说明什么是“互让”之后,着重阐述互让的意义。运用了对比说理的方法。

  第四层谈互敬。先说什么是互敬,再运用对比说明为什么要互敬。

  第五层谈互爱。在说明什么是互爱之后,着重说互爱的意义。运用一个排比句从正面加以论述。

  四个层次的顺序,安排得十分恰当。“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和互敬”。

  六)阅读第三段。

  这一段是一个补充论证,或者说是退一步论证。作者针对人们对文章观点可能产生的误解,在最后一段进行必要的补充论述,使自己的观点立于不败之地。这个限制显示了作者表达的严密。

  七)完成课后练习。

  1、练习一。(让学生认识本文的现实意义。不求统一答案。)

  2、搜集名言: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毛泽东)

  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法国笛卡儿)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爱到别人宽容的。(俄罗斯屠格涅夫)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黎巴嫩纪伯伦)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⒈能自主认识生字,积累词语,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风靡、男子汉、无所不能、崇拜”等词语。

  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生动风趣的语言风格,感受男孩的天真可爱、个性鲜明。

  ⒊初步认识小标题、了解它的作用;能概括文中所举的具体事例,简要复述课文。

  ⒋从男孩成长的过程中,了解真正的男子汉应具备“执着、助人、独立”等性格特征。

  二、教学重点、难点:

  ⒈能概括文中所举的具体事例,简要复述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相关内容。

  ⒉从男孩的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男子汉应具备“执着、助人、独立”等特征,体会作者对所有男孩的殷切期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提出问题

  ⒈板书“男子汉”,用字典查查这个词语的含义?

  明确“男子汉”是指男人,强调男性的健壮或刚强。

  ⒉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你认为男子汉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学生交流。(刚强、沉着、独立、果敢、顶天立地、正直无私、胸怀宽广……)

  ⒊指导读好“男子汉”这个词语:看来“男子汉”是个褒义词,一般用于称呼那些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的堂堂大男人。你能读好“男子汉”这个词语吗?(个别读、集体读)

  ⒋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里,这个才几岁的小男孩具备男子汉的品质了吗?他能不能被称为“男子汉”?请大家一起走近——

  补完整课题:《我们家的男子汉》,引读课题。

  2、 作者简介

  本文的作者是王安忆(出示王安忆照片),上海人,当代著名女作家。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等等,她的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

  二、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⒈作者笔下的男子汉指的是谁?(姐姐的孩子,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板书:小男孩

  ⒉自读全文,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男孩的?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3个标题: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父亲的崇拜、他对独立的要求。

  小结:作者运用3个小标题使文章条理清晰,眉目分明。小标题有概括、提示段落主要内容的作用。一般要求字数、结构相同。

  ⒊分小组根据小标题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注意语言的连贯、通顺。

  三、品味语言,解决问题

  师:作家从三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性格如此鲜明的小男孩,那么这个小男孩具备了哪些品质呢?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部分去好好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位一番,找出相关的事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随机学习)

  ▲学习第一部分“他对食物感兴趣”,体会男孩性格上的执着

  ⒈默读课文,找出具体事例,简要说说,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⒉学生交流,归纳为:为吃小笼包能耐心等三刻钟;没吃的就专心地吃大拇指;向往去少林寺当和尚,得知和尚不能吃荤时,一再请求降低吃的标准。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指导朗读相关句子,并板书:执着;

  读准“风靡”的字音,理解意思。

  ⒊出示填空:

  小男孩为了当和尚,虽然想吃( ),但是他只是选择吃( );尽管又很想吃( )和( ),可是宁愿只吃( ),难道他不是( )吗?

  ⒋学生交流,指导朗读“当《少林寺》……我们感到非常抱歉”,读出小男孩性格中的执着、率真。

  ▲学习第二部分“他对父亲的崇拜”,了解小男孩帮助弱小的品格

  ⒈找近义词理解“崇拜”。

  ⒉找出小男孩崇拜爸爸的句子读一读。

  ⒊联系上下文理解“无所不能”,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语气。

  小男孩无比地崇拜爸爸,可假如爸爸妈妈拌嘴,即使是玩笑的拌嘴,他也会认真起来,义无反顾地帮助妈妈,这里是否矛盾了呢?

  ⒋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帮助弱小

  ⒌朗读第二部分。

  ▲学习第三部分“他对独立的要求”,体会他对独立的向往

  ⒈引读:小男孩渐渐长大,和他出去,他——,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小男孩开始渴望——独立。

  ⒉概括说说文中描述小男孩追求独立的两件事。

  ⒊再次默读课文,找出表示他情绪变化的词语,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胆怯——沮丧——高涨——狂热——耐心”这些词中感受小男孩的情感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从中体会小男孩渴望学会独立的'热情。)

  教师板书:渴望独立

  ⒋小男孩渴望独立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又怎样?体会“我”心情变化的原因,感受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关爱。

  ▲学生辩论,探讨人物形象

  ⒈通过对三部分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小男孩具有爽气、执着、帮助弱小、向往独立的性格,那么他算不算男子汉?出示:

  辩题:小男孩算不算男子汉?

  要求:⑴清晰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⑵用文中事实证明观点

  ⑶注意语言简要、连贯。

  ⒉学生辩论。

  ⒊师小结:

  有志不在年高,男子汉也没有年龄的尺度,只有具备一些优秀品质,就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作者笔下的男子汉以年龄和体魄上是称不上一个男子汉的。可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渐渐萌芽出了男子汉所具有的意志、品质。所以,他算是一个男子汉,一个小男子汉。同时,“男子汉”这个词语的运用也使课文增加了童趣和幽默感,也寄寓了作者对男孩的期望。

  四、小结拓展,情感升华

  ⒈引读最后两节,出示最后一句话,质疑。

  ⒉学生交流,体会作者对男孩子们的期望。

  一方面表现作者对男孩子们的希望,希望他们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早日具备男子汉独立、刚强、成熟的特点;另一方面她是对家长的呼吁,希望家长们不要太娇惯和束缚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健康成长!

  ⒊回忆一下学过的课文中你认为有男子汉气概的人物,说说“我心目中的男子汉”。

  ⒋以“他真是个男子汉”为题写几个小标题。

  板书:

  我们家的男子汉

  (小男孩)

  他对食物感兴趣 执着

  他对父亲很崇拜 帮助弱小

  他对独立有要求 渴望独立

  唉,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地长吧!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缝”,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时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故事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1.分角色朗读课文,透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默读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试着续编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特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感知想象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兴趣。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感知故事的趣味性,激发想象的兴趣,会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写本课生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初步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题导入。

  1.课件出示裁缝店图片,学生观察欣赏。

  2.教师讲解“裁缝”和“顾客”。

  “裁缝”是指裁剪、缝制衣服,后来指以制作或拆改衣服为职业的人,是以人体为依据,通过测量制定服装型号规格,合理使用原辅料进行服装裁剪、缝制的人员。“顾客”是指到裁缝店定做衣服的人。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个有关裁缝和顾客的故事。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提问:(1)什么是“慢性子”?(2)什么是“急性子”?

  “慢性子”做事迟缓。“急性子”容易激动、脾气急躁。那么,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个“慢”一个“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

  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抓住重点词语揭示课文题目,提升学生对课文题目的多元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2.在小组内交流勾画出的生字和词语。

  3.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

  (1)我会读。

  箱(xiānɡ)夸(kuā)歪(wāi)承(chénɡ)

  袖(xiù)衬(chèn)衫(shān)负(fù)

  泄(xiè)艺(yì)裁缝(fénɡ)缝(fènɡ)隙

  ①指名拼读生字。

  ②提示:“承”“衬”“衫”是翘舌音,“衬”“衫”是前鼻音,“箱”“承”“缝”是后鼻音。“缝”是多音字。

  ③学生利用生字组词。

  (2)词语解释。

  耐心适合纳闷羡慕不耐烦合时

  惊讶恼怒提醒

  近义词:耐心——耐烦适合——恰当

  纳闷——疑惑合时——适时

  惊讶——惊奇恼怒——愤怒

  提醒——指示

  反义词:耐心——厌烦纳闷——明白

  羡慕——讨厌惊讶——镇定

  恼怒——高兴提醒——隐瞒

  ①指名读词语。

  ②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理解的词语。

  ③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大家讨论。

  (3)写一写。

  性子布料交货笑话大方夸奖道理

  实在提前服务衬衫负责名声手艺

  感动

  ①读词语,注意生字的写法。

  ②提示:注意“夸”“艺”最后一笔的'写法。

  ③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提示易写错的地方。

  设计意图:

  提示生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写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运用近义词、反义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

  (1)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为什么?

  (2)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想一想:在不同的时间里,发生了怎样的事情?

  2.讨论交流。

  (1)在冬天,急性子顾客为了做一件棉袄,跑了好几家裁缝店。这一天他来到慢性子裁缝的店里,说明来意,最后确定就在这家店里做棉袄。可是,从第二天起,他三番五次更改要求,想尽快穿上新衣服,慢性子裁缝每次都答应他的要求,因为他把急性子顾客的布料放在柜子里,还没有开始裁料呢。急性子顾客知道后非常惊讶、恼怒,气得瞪大了眼睛。

  (2)表示时间的词语。

  板书:冬天第二天第三天又过了一天

  故事发生在冬天,第一天……第二天急性子顾客要求把棉袄改成夹袄,第三天他要求把夹袄改成短袖衬衫,又过了一天,他要求把短袖衬衫改成春装。那么,第一天做了什么呢?读读课文,找找哪些段落描写了第一天发生的事情。

  设计意图:

  从“有趣”入手,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弄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品读对话,体会特点。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句子表现了顾客是个急性子,裁缝是个慢性子。

  2.汇报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1)“我想做件棉袄。我已经跑了三家裁缝店了。第一家说要到秋天才能做好。第二家问我有没有等到夏天的耐心。第三位师傅倒是强些,但他最早也要到开春才能交货。我可等不及,都没让他们做。告诉您,我和别的顾客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急的顾客。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秋天?夏天?春天?……”(顾客说出了来这家裁缝店的原因,急切地询问取衣服的时间。体会破折号、省略号的作用)板书:做棉袄

  (2)“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裁缝不慌不忙地回答了取衣服的时间。做一件棉袄要一年的时间,是有点儿慢)

  (3)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顾客的动作和语言,裁缝的回答让他出乎意料。把句子中的“噌的一下子”去掉好吗?读读,谈谈体会)

  (4)“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裁缝承认自己是个慢性子)

  (5)“那就算啦,我还是去找刚才的师傅吧。”顾客夹起布料就要走。(顾客不满意裁缝的回答,打算去找刚才的师傅)

  3.分角色朗读对话。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对话,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五、总结归纳,留有悬念。

  急性子顾客一连走了三家裁缝店,都嫌做棉袄的时间太长,来到慢性子裁缝的店里,诉说了自己的苦衷,希望这家店能很快给他做好棉袄,让他穿在身上,结果慢性子裁缝的回答让他大失所望,他夹起布料就要走。他走了吗?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品读句子,透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故事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3.感知想象的趣味性,激发想象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朗读。

  2.上节课我们品读了裁缝和顾客的对话,体会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急性子顾客听了慢性子裁缝的回答后很失望,夹起布料就要走。后来的事情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新授内容。

  二、品读对话,体会特点。

  1.学生读描写急性子顾客做出决定的句子: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于是,做衣服的事儿就算说定了。

  急性子顾客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在这家裁缝店做棉袄。理解“不得不承认”)

  2.慢性子裁缝是怎样说服急性子顾客的?

  (1)“依我看,我做的活儿最适合您这种性子的顾客啦。”(裁缝看出了顾客的特点,所以说自己做的活儿最适合急性子顾客)板书:劝说

  (2)“照您的性子,您肯定会一拿到衣服就穿在身上,不是吗?”(这句话说出了急性子的顾客拿到新衣服会立刻穿在身上。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肯定)

  (3)“那么,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可是您无论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都会笑话您的。我呢,决不会让人笑话您。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观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还会围着您直夸奖,甚至羡慕您呢。”(先说在秋天、夏天或春天穿上新棉袄会让人耻笑,再说“我”不能让人耻笑您,要让人们夸奖、羡慕您。理解“无论……都……”“非但如此”)

  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3自然段。

  4.小结: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知道了在冬天,裁缝店里走进一位顾客,这位顾客要做一件棉袄,通过他的言谈举止,裁缝看出他是个急性子,于是劝说顾客把做衣服的事说定了。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们采用了什么方法呢?(总结学法:读对话,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对话,感悟人物性格特点。总结学习方法,是为了让学生运用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三、依据提示自读自悟。

  1.出示表格。

  2.默读课文,填写表格。

  3.出示多媒体课件(棉袄、夹袄、短袖衬衫、春装图片),交流汇报表格里填写的内容。

  第二天,急性子顾客要求把棉袄改成夹袄,裁缝答应了;第三天,急性子顾客要求把夹袄改成短袖衬衫,裁缝答应了;又过了一天,急性子顾客要求把短袖衬衫改成春装,裁缝又同意了,并说明他还没有开始裁料呢。这时急性子顾客惊讶、恼怒了,裁缝提醒顾客说自己是慢性子。

  板书:把棉袄改成夹袄没说的把夹袄改成短袖衬衫没问题把短袖衬衫改成春装没裁料

  4.第四天了,急性子顾客的布料还在裁缝的柜子里放着,裁缝还没有开始裁料,还提醒说自己是个慢性子。急性子顾客知道后,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这时,他会说什么呢?

  板书:没裁料提醒惊讶恼怒

  5.指名读描写第二天、第三天、又过了一天的句子。

  6.自由朗读全文,在小组内复述课文。

  设计意图:

  运用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复述课文,深入理解内容,感受想象的趣味性。

  四、回顾总结,续编故事。

  1.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急性子顾客到慢性子裁缝的店里做衣服的经过,故事一波三折,生动有趣。读了故事,我们感受到了想象的乐趣。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简要地介绍给大家吗?板书:想象

  2.出示课后选做题,在小组里互讲。

  设计意图:

  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复述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启发学生想象、续编故事,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2、创设情境,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能细心观察,主动认字。

  3、巩固复习学过的形近字,并力求书写美观、工整。

  4、通过读句子巩固、积累对越越句式的用法。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会认。

  1、谈话导入,出示木,小朋友认识它吗?

  2、出示转盘,认读转盘上的字。

  3、开火车认读。

  4、小组交流:这8个字里藏着一个秘密,你发现了吗?

  5、全班交流,为什么这些字中都有个木字那?

  6、做游戏玩转盘,猜字谜,学生边拍手边说。

  7、你还知道哪些字是木旁?

  二、我会读。

  1、激趣导入,出示我会读。

  2、小男孩在读什么?你会读吗?你是怎么会读的?

  3、引导学生观察,标牌大都挂在大门边或大门上。

  4、出示六幅图,分发给各个小组,小组合作,从八个标牌中选择合适的贴在图上。

  5、小组交流。

  6、小组派代表上台领读标牌上的文字。

  7、全班齐读。

  三、扩展活动。

  1、识字比赛。

  (1)小组内交流,把自己平时从生活中积累的汉字,收集在一张卡上,和同学们交流。

  (2)小组间交流。

  (3)老师抽查、奖励。

  2、引导发现识字方法。

  (1)小朋友会认这么多的字,能不能说一说这些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四、情境表演.

  现在我们在大街上,一位同学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做呢?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_一上语文园地四教学实录

  第二课时

  一、比一比、写一写。

  1、出示第一排的三组生字,请学生认读。

  2、请学生小组内自由说说:这些字哪些地方不同?

  3、学生练说,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十字下面加一横土。

  日字里面多一横目。

  小字去钩多一撇少。

  5、自学第二排的三组生字,说说哪些地方不同?

  6、评议:天的捺笔变弯钩无。

  手的竖钩变弯钩毛。

  田上出头下弯腰电。

  7、写字。

  (1)强调关键笔画。

  (2)注意强调写字姿势,教师巡视。

  (3)展示作业,全班评议。

  二、我会读。

  1、出示三句话。

  2、学生自由读,并说说这三句话中相同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交流。

  4、全班齐读。

  5、这样的句子我们在哪里读过?说出来。

  6、扩展练习。

  (1)出示挂图,小朋友的个子越长越高;树上的叶子越来越绿;雨越下越大。

  (2)请学生自由用越越来说话。

  三、读读背背。

  1、展示古诗积累。

  请学生自由上台朗诵自己会的古诗,比比谁读得好,背得多。

  2、学习新诗。

  (1)出示挂图,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跟读,领会诗的节奏与韵脚。

  (3)学生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读通。

  (4)同桌互读。

  (5)教师抽查,纠正错音,注意锄、谁、知、中、餐的读音。

  3、感悟诗意。

  (1)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图和个人感悟设计动作。

  (2)学生边动作边读。

  (3)指导朗读。

  4、课后延伸。

  找一找还有哪些诗或儿歌是写农民伯伯的,读一读,背一背。

  四、作业设计。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_一上语文园地四教学实录

  1、把词语分类组合。

  黄牛 面包 牛奶 作业本 花猫 尺子

  1 ( )

  2 ( )

  3 ( )

  2、填写量词,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一( )猫 一( )尺子 一( )牛

  一( )树 一( )苹果 一( )枣

  3、写出下边蔬菜的颜色。

  豆角( ),萝卜( ),茄子( ),南瓜( )。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扫清语言障碍,学习生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2、谜面:“说它像花,却不是花,不长叶子不结果,没有树根没有杈,北风一吹,漫天遍地都是花。”(雪花)板书“雪”。

  3、想看一看美丽的小雪花吗?课件欣赏雪景,美吗?在这粉妆玉砌的童话世界里,你们最想干什么?(生自由练说)

  我们一起去堆雪人吧,我给它取了个名字。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

  4、出示课题,板书“孩子”,齐读课题指认“孩”字。学习“子”字旁。

  我这里有一个与雪孩子有关的图画故事,可是只有那些爱观察,会想象的小朋友才能看得懂。(出示要求)

  二、看图编故事。

  你们说得真精彩!老师这里有一位大朋友也编了一个与雪孩子有关的故事,同学们听听她是怎么编的。

  三、听范读,整体感知。

  听到这里,你们肯定很想知道课文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吧?

  四、初读课文。

  自由读文,用圆圈圈出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学或者查查生字表,并标好自然段。

  会读了吗?生齐读。(我不信这么长的课文你们还会读,这可是一篇不带拼音的课文。)

  五、我会认。

  1、带拼音的词语,你们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去掉拼音,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3、还要记住它们的形(摘果子游戏),你最想记住哪个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讲记字的方法)

  4、你们真棒!这些词你们也会读吗?(注意轻声词语的读法)

  (生字宝宝玩累了,我们要送生字宝宝回家了,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六、我会读。

  先在书上自由读,再选8个人分段读。(这篇课文共有几段?你哪段读得最好?读给大家听一听。)

  七、书法小擂台。

  听、说、读的'本事我都见识过了,写怎么样?

  出示“谁”字。

  1、认读“shuí”,

  2、课件演示“谁”字的来历。

  3、组词。

  4、先仔细观察这个“谁”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再观察老师范写,(“谁”:左中右结构,中间的“亻”的竖压住竖中线。右边不要写成“主”,四横均匀放置,最后一横稍长一些。)

  6、、生自己书空,最后在书上写,师巡视。

  八、作业。

  今天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还自己编了故事,回去把编的故事讲给爸妈听。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3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3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方法:

  交流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感知课文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进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4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

  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斑、絮、呵欠

  2、用钢笔描红。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 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的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体会乔依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从而领会文章以“爱之链”做题目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感情导入,揭示课题。

  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那漂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板书课题)

  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

  2、 学生自学生字、词语。

  3、 教师正音。

  “餐、吻、腕”是前鼻音,“蹭”是后鼻音,“餐、蹭、糙”都是平舌音。

  4、 教师范读课文。

  5、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抓住关键人物来理清脉络。

  6、 明确“乔依”、“老妇人”、“女店主”之间的关系

  7、 学习第一自然段。

  从那些地方看出乔依的心情很灰暗、凄凉。

  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生朗读体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投影片]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爱之链》,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你还记得那一个个故事吗?

  指名答,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学习2~8小节

  1、[出示投影片]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二至八小节。

  静静地想一想,谁愿意先来交流一下。

  (▲第二小节“又冷又怕” ---------在冷风中发抖 紧张地闭上眼睛 )

  (▲第五小节“紧张绝望” ----------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

  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指读——齐读

  2、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交流:

  ▲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

  淡淡的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竭尽全力无私助人

  “难” 手和脚腕蹭破出血 顾不上擦

  “冷” 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

  ▲[出示第六小节]

  来,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齐读

  交流,理解“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不容质疑)

  多么质朴,多么纯洁的想法啊。再读第六小节3、引读6、7

  所以,当乔依修好车,老妇人满怀感激地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 ,乔依 ,他从来没想到 ,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 ,所以他从来就认为 。因此,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 。

  4、小结: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板书……)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三、学习9-11小节

  1、这爱之链的第二个故事,就请同学们自己学习。

  2、自读9~11

  3、[出示填空]

  到小餐馆,老妇人看到 ,

  突然想起了 ,

  于是 。

  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自说——指名说

  还有谁愿意说,说出自己的见解。

  4、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

  四、学习12小节

  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

  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 爱之链 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五、拓展延伸

  1.老师请你再读读课题——爱之链,现在你如何理解这根爱之链,请你用简洁而富有创意的图画、文字或你喜欢的任何一种形式来表达你对课文及课题的诠释。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2.上讲台交流展示

  六、总结

  1.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正是因为同学们心中有爱,才会激情勃发,创作出这么多有创意、有思想的好作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2.[播放《因为爱》]

  3、结束语:

  因为爱,冰雪会消融,

  因为爱,枯木会逢春,

  就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

  就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

  就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就因为爱,奇迹正在赶过来。

  就让我们一起把爱之链的故事延续下去吧!(板书……)

  课后记:

语文教案 篇8

  课题:识字3、在家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字,认识1种笔画“丶”和8个偏旁“氵、扌、纟、火、礻、日、辶、q”。

  2、学做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难点:认字写字,认记8个常新偏旁的生字

  教具准备:生字部件卡、学具盒

  第一课时

  一、巧设悬念,初步感知

  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快打开你们面前的宝盒,看看里面都装了什么?

  2、学生自由活动,通过触摸、观察、交流,初步认识电视、电话等物品。

  二、反复引导,认读词语

  1、老师引导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认识了那些物品了吗?能借助模型上的文字大专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2、同桌合作,借助拼音认读物品名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识字3:在家里(第一课时)》。

  3、全班交流。

  4、老师点拨指导字音难点。

  如:“沙、纸、视(翘舌音)”,“送”(平舌音),“灯”(后鼻音)

  5、齐读词语。

  三、自主探究,识记字形

  1、读词语,找出词语中的8个生字。

  2、小组合作,识记汉字。

  3、反馈: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的?

  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通过用熟字拼一拼、部件拼一拼的方法来识记。

  ⑴找一找,生字中哪些字的半边你见过?

  沙--氵,少;学习偏旁三点水“氵”。

  报--扌,报;学习偏旁提手旁“扌”。

  灯—火,丁;学习偏旁火字旁“火”。

  视--礻,见;学习偏旁示字旁“礻”。

  ⑵其余的生字用什么办法记住呢?

  台:“云,去”的下半部放上面,下面放“口”

  电:从“日”加一笔,就是“电”。

  纸:学习新偏旁“纟”(绞丝旁)与织物有关,注意右边部分。

  5、用新学的生字组词。词语接龙,比一比,哪一组接得长。

  四、学习生字“上、下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注意横笔与竖笔的'接触点,是在横笔的中间位置,以保证字体的匀称。

  2、认识笔画“丶”,写点时,起笔轻,落笔重,有头有肚不要象根棍子。

  3、找准压线笔。“上、下”的竖均在竖中线上。

  4、老师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老师巡视。

  6、用“上、下”口头组词。

  五、布置作业

  读一读、说一说:

  沙发 台灯 洗衣机 电话 书架

  报纸 电视 电冰箱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 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要有礼貌。

  2. 关心身边的事情,能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今天阳光明媚,天气可真好,我们一块去公园玩玩吧!(课件演示小朋友排着队伍,高高兴兴去公园的动画。)到了,到了,小朋友,快和小伙伴商量一下,玩些什么吧?(小朋友们自由组合、讨论)。

  2.交流小朋友想玩的游戏。(捉迷藏,唱歌,丢手绢……)。可以玩的游戏真多。

  假设一:有小朋友提出在草地上踢足球。

  师:这个主意不错,我们一块儿去踢球吧!

  师:怎么不响应?有什么问题吗?

  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导入画面一。

  假设二:没有小朋友提出在草地上踢足球。

  师:有几个小朋友,在草地上玩得特别开心,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画面:

  1. 咦,他们在干什么呢?(自由说)。

  (大姐姐在跟他们说:这样做不好)。

  2. 和同桌小朋友讨论,讨论:这样做为什么不好?(交流)

  3. 四人小组的小朋友商量商量,我们该怎样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

  (友情提示:①说话要有礼貌。②可以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演大姐姐,三人演踢球的小朋友,可以进行对话。)

  4. 交流,点评。

  (1)、交流的形式要多样,可以四人小组一块儿上台交流,也可以小朋友单独上台交流。要注意小朋友之间的对话,互动。

  (2)、点评时,要特别注意礼貌用语。

  总结:看来,我们真的`不能在草地上踢球,三个小朋友被大姐姐说得挺不好意思的,他们决定向大姐姐一样为大家做点事情。正说着,一个小朋友看见了这样一幕,连忙跑过去。

  出示画面二:

  1、看到这张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2、他会怎么说呢?

  3、自己说说。

  4、交流(教师点拨)。

  5、把老师或把你的小伙伴当作那位阿姨,来劝劝。

  6、对话交流,点评。

  总结:今天郊游,小朋友的收获可真大。以后在生活中碰到这样的事情,我们也要有礼貌地劝说别人。

  7.课外延伸。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优秀教案08-30

语文教案[精选]03-29

语文教案11-04

【经典】语文教案10-05

(经典)语文教案09-17

语文教案(精选)08-13

语文教案(经典)01-09

语文教案(经典)11-12

(经典)语文教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