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1-23 09:20:1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汇编(7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语文教案汇编(7篇)

语文教案 篇1

  【重点、难点】

  1、重点:

  积累部分实词、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2、难点:

  ⑴ 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

  ⑵ 墨子的反侵略主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墨子及《墨子》

  ⑵ 了解部分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⑶ 了解孟子的反侵略主张

  2、能力目标:

  ⑴ 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能力

  ⑵ 学习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

  3、情感目标:

  ⑴ 揣摩人物语气,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⑵ 体会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墨子及《墨子》。

  2、积累文言知识。

  3、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语气,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学生交流了解的有关墨子的生平,思想。(完成目标一)

  (方法:学生课前搜集,课堂交流,教师归纳。)

  3、初读课文,整知文意:

  ⑴ 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扫清语言障碍。

  ⑵ 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读准语气,揣摩语意。

  ⑶ 学生再自由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此环节,初步完成目标2和3,可采用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来理解词语,解决文意,学生四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细读课文,揣摩人物讨论的语气、语意。

  ⑴ 教师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力求读出人物的语气;

  ⑵ 教师指导学生揣摩人物对话的语气,语意;

  课件展示:文中有关墨子、公输盘的对话

  (此环节完成目标3,采用的方法是:学生自行默读课文,结合课件演示的内容,揣摩,交流对话的语气,语意,教师巡视释疑解惑;)

  ⑶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读准人物对话的语气,教师予以纠正;

  ⑷ 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课件展示:出示内容“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通假字”“疑问、反问句式的翻译”“特殊句式”

  (此环节完成目标2、3,采用的方法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运用已掌握的文言知识解决问题,对于解决问题最多的小组给予表扬;也可印发资料,课堂测试。)

  5、研读课文,理清结构:

  课件展示:

  ⑴ 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表现的是谁?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⑵ 请抓住一个“见”字,讨论全文由几部分组成。

  (方法: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点拔。)

  6、品读课文,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⑴ 研读课文,探究墨子使公输理屈词穷的原因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2段。

  ⑵ 课件展示:a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态度。

  ⑶ 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意图是什么?

  ⑷ 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词,怎样批驳了他的“义”?

  ⑸ “公输盘服”试推想公输盘此时真的服了吗?他取消攻的计划了吗?

  ⑹ 墨子善罢甘休了吗?从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方法:分小组交流、探究,组长做好探究记录,推选代表全班交流发言。

  7、引导学生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课件展示:结合上面几个问题的思考,请你谈谈墨子在第一回合中是怎样让公输盘理屈词穷的?

  (此环节完成目标3,采用的方法是学生结合对以上五个问题的思考,品味,交流墨子劝说的艺术,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8、课时小结。

  9、反馈训练。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说明文字,明确交际的内容。

  2、使学生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话要说得清楚明白,语句要通顺。

  3、使学生运用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叙述事情要说得清楚明白,语句要通顺连贯。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把握评价标准,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

  四、教具准备:

  电脑、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阅读教材,积累准备。

  1、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2、阅读教材,明确交际内容、要求。

  那么我们到底要说什么内容?具体的要求又是什么呢?

  (学生自主读书,发表自己读书后的收获: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3、学生汇报:(内容与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谁说得最好。

  (教学理念:让学生看到课题说说想到了什么,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本次口语交际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明确交际内容、要求,体现了学生是口语交际的主体,从而体现了本次学习内容要学生自挖掘,能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的兴趣,同时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则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具体内容,目标一目了然,从而乐于从事这项活动。)

  (二)情境拓展,强化实践。

  1、出示两种情境:

  (1)一天,你看妈妈忙,要自己钉本子,妈妈不同意,你会怎样说服妈妈呢?如果你是妈妈,你又会怎样阻止孩子呢?

  (2)晚上,你发现你的小台灯突然坏了,你要自己修理,爸爸不允许,你会怎样说,爸爸又会怎样说呢?

  2、小组任选一个交际话题,想像情境,讨论交流。

  (1)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情境,想像当时的场面,想想应该怎样说。那么在说前,看谁知道与人交际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汇报)

  (2)根据交际的要求,评一评,谁说得最好,最有礼貌。

  3、小组同学合作,模拟表演。

  (1)请各小组的同学分配好角色,进行模拟表演。那么谁知道在与人交际、或者情境表演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讨论交流)

  (2)想像一下当时的情境,每个人物会说什么呢?小组内练习。

  4、各组学生汇报表演,结合学生的表演,师生参与评价,评出哪组同学表演得真实,看哪组的同学能做到仪态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理念:此环节教师创设学生所熟知的情境,使学生喜欢本次话题,并在具体的情境,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表,有戏可演。同时,通过多次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说得好,还要有礼貌,仪态还要自然大方”等口语交际的实际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与人文明交际,和谐共处的交往原则。)

  (三)拓展延伸:

  1、认真回忆一下,最近你自己做了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怎么做的,有什么感受,和同学讲一讲,注意要把话说清楚,语句要通顺。

  2、班交流,评出谁说得最好为“表达星”,谁做得做好为“自立星”。

  (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帮助建构和强化与人交际的具体要求。同时通过评价,强调好的'榜样作用,来带动差的,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进一步指导学生的实际行动。)

  (四)总结评价,享受快乐。

  1、同学们,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中,你快乐吗?你有哪些收获?

  2、总结本课学习情况,组织评选出“交际小能手”“最佳合作奖”,让学生享受参与交际的快乐。

  (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更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无比快乐,从而乐于从事给他以快乐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

  (五)板书设计: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做了什么说得清楚明白

  怎么做的文明礼貌

  什么感受演得真实大方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看图认识本课的生词。

  2、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看图认识本课的生词。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二、看图学习生词

  (一)认识昆虫,学习名称

  1、(投影片出示各种昆虫图片)你认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自己先准备一下。

  2、学生看图介绍自己熟悉的昆虫(名字、习性、作用)。

  3、卡片出示: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读准昆虫的名字。

  (2)开火车认读生词,教师正音。

  (3)齐读词语。

  (4)这些可爱的小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它们爱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我们一起去找一找他们的踪迹吧!

  (二)学习第一、二行词语

  1、(多媒体出示郊外图片)这里就是昆虫们的乐园,看,这里有什么?

  2、出示词语:田野、树木、花丛

  (1)指名拼读词语,学生齐读。

  (2)你能把这些风景说美吗?()的田野、()的树木、()的花丛

  (3)连起来说一说郊外的风景。

  3、瞧,一群小朋友来到郊外,他们在干什么呢?出示字卡:观察、采集、昆虫

  (1)指名拼读,理解词语意思。

  (2)学生自由练习认读,练习用词语说话。

  4、对了,星期天,生物小组的同学们要举办一次昆虫知识竞赛,他们决定采集一些昆虫的标本。你们知道什么叫标本吗?

  教师出示蝴蝶标本,这就是用蝴蝶做成的标本,蝴蝶的种类很多,各种各样,也非常漂亮。

  5、同学们来到大自然中采集标本多开心呀!我们来找一找图上有哪些昆虫?

  三、诵读韵文

  1、归类读韵文。

  2、背诵课文,边背边想象。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昆虫中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3个生字,认识7个字。认识“单人旁”。能用“五颜六色”进行词语搭配,训练说句子。

  2、过程与方法:在语境中学习生字,认识新偏旁,训练说句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通顺、正确、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美丽校园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3生字和7个认读字,能够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你们”这两个字对合体字及偏旁有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件:小彩笔图片

  1、导入语

  课件:图片(小彩笔)

  师:这是什么,(小彩笔)。你用它画过什么?有个小朋友也喜欢小彩笔,还在书中写了一首小诗赞美它呢!一起来学习好吗?

  2、出示课题:

  课件:小彩笔

  板书:小彩笔(加拼音)

  3、齐读课题:4、小彩笔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师:现在请你打开书62页,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它读准。

  课件:出示要求(我会做,借助拼音正字音)

  2、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在文中圈出来。

  课件:我你们

  师述:你能边读课文边把生字圈出来吗?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好!

  3.看课件认读生字:我你们(带拼音)

  (1)指名读生字;我wǒ 你nǐ 们men

  (2)师述:们men是轻声,我们,你们表示人很多。(用手势体态讲解)

  (3)学生认读我你们:伙伴拼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指名领读(3人)、个别读(2人)。

  (4)组词:谁能用新生字来组个词?(你的知识真丰富)

  4、课件学习认读字:用、画、色、美丽、绿色、五颜六色

  师述:还有几个生字朋友呢,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1)自己小声的读一读

  (2)指名带读: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呀?

  (3)个别检查:谁能再给大家读读。(及时奖励)

  5、考考你:去掉拼音朋友,还能读准字音吗?

  课件:我们你们有用颜色画画五颜六色……

  (1)指名读

  (2)齐读

  6、小声读课文巩固生字:

  课件:把生字朋友放回文中读一读,伙伴互查,语句要读通顺。

  师述:同学们读得都很好,我也想读一读,想听吗?

  三、再读课文,在情境中识字

  1.老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想一想小彩笔画的是哪儿?用什么画了什么?

  (1)板书:学校

  (2)提问:用什么画了什么?

  课件演示:我用蓝色画天空,

  我用红色画国旗,

  我用黄色画高楼,

  我用绿色画草地。

  2.指导朗读:先自读,再同伴互练。

  师述:这么多颜色,你喜欢哪个颜色?你能读给你的小伙伴听吗,让他感觉你喜欢它。先自读,再同桌互练。

  3.课件:我用蓝色画天空,

  我用红色画国旗,

  我用黄色画高楼,

  我用绿色画草地。

  4.指名读:让别人听出来你用什么画得什么。

  5.扩展:这个小朋友画得真好这么美的校园,我们看美术老师用它的彩笔给我们校园也画了很多漂亮的画。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课件:校园文化墙的画

  提问:

  你还想用什么颜色画些什么?自己想,然后,和伙伴说说,指名说。

  课件:我用()画()

  6.这么多的颜色都用上了,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颜色吗?

  生活中还看到什么是五颜六色的?

  7.指导用“五颜六色”说话。小组内说,指名说。

  师述:你能用“五颜六色”说句话吗?五颜六色的彩笔把校园画得真美,你能读出美的'感觉吗?

  课件指名读:五颜六色都用上,

  我们的校园多美丽!

  8.指导朗读:五颜六色都用上,我们的校园多美丽!

  师述:重点字指导:都多

  小彩笔帮我们画了这么漂亮的校园,你喜欢小彩笔吗?想对它说什么?

  课件:齐读:小彩笔,我爱你。

  9.做到通顺、正确、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师述:带着你的喜爱之情朗读课文吧。你能背下来吗?

  10.背课文。

  四、指导识字

  师述:背得真好,相信你们写得也会很好。

  1.书写“你”,认识单人旁

  (1)板书单人旁,齐读、书空。你指的是人,跟人有关,所以用单人旁。

  (2)分析字形、占格:课件,你有几笔,书空写一写。

  师述:占格要注意什么呢?左右两部分有什么特点?(左窄右宽),注意左部分的撇低右部分的撇高。

  (3)教师范写,学生巩固占格。

  (4)学生描红1个,写一个。

  (5)展示讲评生字:你

  2.学习生字们

  (1)课件“们门”比较字形、字音、字义。

  (2)分析字形、占格:打开书63页,们有几笔,书空写一写。

  (3)教师范写,学生巩固占格。

  (4)学生描红1个,写一个。

  (5)展示讲评生字:们

  3.生描第一个红字,注意笔顺。

  4.独立写一个字,不仅要注意笔顺,还要注意位置。

  5.互评后修改。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都很出色,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呀?

  五、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用你的小彩笔完成这幅画!

  2、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

  4、小彩笔

  dān rén páng 你们

语文教案 篇5

  [幼教中班语文教案《有趣的尾巴》]

  活动名称动物的尾巴

  ·设计思路

  ·活动准备幻灯片小鼓一个自制翻牌

  ·指导

  ·一、回忆

  ··师:这几天我们都在找关于动物尾巴的资料,那你们说说哪些动物是有尾巴的,它们的尾巴像什么呢?

  ··师:小朋友对动物尾巴了解得可真不少,幼教中班语文教案《有趣的尾巴》。·二、捉迷藏

  ··师:森林里的一群小动物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说:“我们都已经藏好啦,请你看看我的尾巴,猜猜我是谁?”

  ·1、幼儿观看幻灯,猜猜动物的尾巴属于谁,为什么?

  ·2、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动物,幼儿教案《幼教中班语文教案《有趣的'尾巴》》·3、除了这些动物,你还知道其它动物尾巴的本领吗?

  ·师小结:大多数动物都有尾巴的,它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有的尾巴像方向盘,有的尾巴可以保持身体平衡,有的尾巴像个小板凳,用来支撑身体。它们的尾巴都是用来保护自己的,缺少了可不行。

  ·三、游戏

  ·师:现在我们和动物朋友做个游戏怎么样?

  ·(将幼儿分成两大组,取数字牌贴在胸前)

  ·1、个别游戏

  ··师随机抽一数字,选上两名幼儿参加答题,敲鼓抢答。

  ·师

  ·:有一天一只小松鼠睡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尾巴不见了,小松鼠难过得快要哭出来了,没有了尾巴怎么在树上跳跃,晚上睡觉被子也没了怎么办,请小朋友快帮帮忙

  ·(幼儿观看幻灯,从1、2、3、4、中选择一个,答对的幼儿贴粘纸)

  ·以下几题类型同上

  ·2、集体游戏

  ·每为幼儿手拿两块数字牌,看题进行选择。(题型同上)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2、过程和方法:

  ⑴尝试探究性、多角度阅读理解。

  ⑵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获益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作者寄寓文中的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获得正确对待困难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寄寓文中的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获得正确对待困难的有益启示。

【教学难点

  尝试探究性、多角度阅读理解。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课文导语:

  导语中说这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既然是脱险,那么是什么险呢?怎么会陷入险境呢?又是怎样脱险的?为什么隔了57年,65岁的作者还要记述这段经历呢?“其中蕴涵着生活的哲理”,是什么哲理呢?

  二、整体感知

  1、默读:

  要求默读的速度为每分钟300字,慢慢加快为每分钟500字。本文大约1500字,要求4分半钟读好,行吗?

  默读后请同学们复述课文。复述的难点往往是时间、地点、人物、数字等,默读时要注意看清楚。

  2、抢答:

  ⑴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⑵发生在什么时候?

  ⑶爬悬崖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几个?

  ⑷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3、把课文分成“冒险”、“脱险”两部分,四人小组组内试讲,全班推荐2~3人上台复述,并即使点评。

  明确:复述要求“响亮流利、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明确:同学用这样的句式复述“我讲述的部分是……我的讲述完了,谢谢大家”、“我的点评完了,谢谢。”

  三、研读主旨

  1、探究主旨:

  作者由这次历险,获得了什么启示?

  (读最后一节。)

  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提示:龟兔赛跑、夸父逐日……

  2、总结归纳:

  居里夫人说:“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学了《在山的那边》和《走一步,再走一步》后,获得了什么道理?

  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呼唤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7~22小节,背诵最后一节。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西师版六上语文第27课教案。 2. 默读课文,了解宋庆龄勇敢沉稳的性格和爱国主义精神。 3. 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4. 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宋庆龄外貌神态的描写以及观看试飞的人群反应的'场面描写,领略宋庆龄勇敢无畏的精神风采。学习本文对人物的刻画方法。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入手,了解背景及人物

  1. 齐读课题,了解这次试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它与众不同的意义。 2. 师生共同交流资料,对课文中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人物进行初步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 自读课文,标出各段序号。 2. 按“试飞前”“试飞”“试飞后”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三、按事情的发展顺序逐段学习

  1. 自己学习第1~15段,了解孙中山、宋庆龄、杨仙逸和黄光锐这几个人物和这次试飞的意义。 2. 自己用符号勾画出描写宋庆龄外貌、神态和场面的地方。 3. 师生互动学习交流。 4. 找出宋庆龄这样勇敢的原因,勾画出来并读一读。 5. 老师指导对话朗读。 6. 理解关于描写宋庆龄外貌的词语,体会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四、学习重点段,深刻体会人物思想境界

  1. 自读第16~18段。找出描写宋庆龄微笑的句子,并读一读。 2. 勾画出描写飞机进行特技表演的词语,读一读。 3. 谈自己的体会。 4. 老师指导学生读好第18段,通过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5. 自己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6. 试背第18段。 7. 从写作的角度理解人物形象,完成课后第2题。

  五、学习第19~22段,进一步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

  1. 自读课文,找到与前面照应的宋庆龄亲自参加试飞的原因。 2. 勾画并有感情地朗读。 3. 体会人物的爱国之情。

  六、再读全文,深化感受

  1. 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谈自己学这篇课文的感受。

  七、作业布置:

  1、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谈自己学这篇课文的感受。 3、 三维导学。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教案【经典】05-06

语文教案[精选]03-29

语文天地教案04-26

【精选】语文教案12-25

语文教案(经典)01-09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10-05

(经典)语文教案09-17

语文教案(精选)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