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1-14 11:05:3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语文教案10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语文教案10篇

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14个生字,认识部首“”和多音字“教”。

  2、继续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通读课文,初步感受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本文的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 、简介爱因斯坦的生平。

  2、读题,学习“凳”:你想问什么?(谁的小板凳?为什么有三个?)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自己分析理解。教师巡视。

  2、自主学习生字。

  3、小组合作学习:组长抽查每个同学认读生字、正音情况。

  4、全班交流自学生字情况: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形声字识字法,部件组合法,加、减偏旁法,字谜法等。

  5、用生字组词。

  6、检查巩固:开火车式读字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课文的第几段告诉我们的?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生读文,指导评价。

  四、作业:准备课后第五题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近一步感受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老师为什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开火车式认读生字。

  二、自读课文,独立思考问题:

  ⑴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孩子?

  ⑵教室里为何会静悄悄的?

  ⑶老师开始认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孩子?后来呢?

  ⑷你最想和爱因斯坦说些什么?结合具体的句子或段落讲一讲。

  三、小组合作学习。

  共同交流探讨:理解“糟糕”理解“强”,“它”指什么?“这两只”指什么?

  1、训练用因为……所以……说话。

  2、指导朗读爱因斯坦的话,体会爱因斯坦当时的心情。

  (体会爱因斯坦认真、努力、不怕失败、不怕嘲笑的品质。)

  四、小结

  为什么我们不去研究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而要学他小时候做的三只板凳呢?

  五、编一编,演一演,训练表达和想象的能力;

  六、作业指导,完成作业。

  收集科学家小时候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的故事。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给爱因斯坦写封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14个生字。

  2、正确美观地在虚宫格中书写8个生字。

  3、正确完成课后题。

  教学重点、难点:

  工整、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式读卡片,并组词。

  2、听写生词:作用、老师、改正、泥土、品行、孝顺

  二、指导书写:

  1、细致观察书中的例字。

  2、指导:“改”、“却”容易写错,要强调“改”的第三笔是竖提。

  “却”的右侧不是“”,“却”的第六笔是横折钩。

  “品”:观察三个“口”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师、泥、惊、作这四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评选优秀者,说一说写字的心得体会。

  三、练习课后题:

  1、读一读:领读,练读,小组长检查认读情况。

  试一试把词语中的成语背下来,并练习说话。

  2、找朋友,组字并写下来:试着连一连,同桌互相检查连得是否正确,最后并把组成的字写下来。

  3、写一写:先读一读词语,组长领读,组员互考,后动笔写一写。教师抽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认识新偏旁。

  2.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识字5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知道看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刮台风、下雷雨的景象吗?想看看吗?(或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

  2.播放台风的录象资料,说说台风、雷雨和春风、春雨有什么不同,什么季节会有这样的景象。

  3.夏天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呢?出示挂图,观察说话,图上画了哪些人?在干什么?你还看见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语生字

  1.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2.四人小组读。

  3.教师出示词卡,检查正音。

  4.用夏、台、桃、瓜口头扩词。

  三、指导诵读

  1.教师范读韵文。

  老师读得怎样?你们也能这样读吗?

  2.四人小组读。

  3.指名读。

  4.注意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实物的样子,读出节奏和韵味来。要避免唱读、顿读。

  四、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2.请说说夏、梅的笔顺。

  3.说说你是怎样记注生字的。

  4.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夏、瓜。

  5.学生描红,完成《习字册》。

  课外延伸:

  一、填空:

  1、春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从南方飞回来了。

  2、夏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忙着捉蚊子。

  3、秋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熟了,__________在唱着动听的歌。

  4、冬天到了,_________、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冬眠。

  二、你还知道与夏天有关的'词语吗?写下来。

  教学后记:学生对夏天的了解颇多,喜欢夏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其中5个只识不写,学会多音字了的两种读音,认识1个偏旁。

  2、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认识常见的动植物。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归类背韵文。

  夏天的天气特征。

  夏天的水果。

  2、口头扩词

  夏()()() 瓜()()()

  二、看图学词语。

  1、夏天,不仅仅是小朋友喜欢的季节,连动物们也欢快地唱呀、跳呀、谁来说说图上画了哪些动物?

  2、学习新偏旁。

  认识虫字旁和雨字头,找出带有虫和雨这两个偏旁的字,读一读。

  3、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3、重点反馈桃、蛙、荷的笔顺。

  4、学生描红书空生字,播放轻音乐。

  三、教学后记:

  1.学会了本课生字,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认识了新偏旁。

  2.通过观察图画,能够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学习完后了解了夏季的特点,积累了词语。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识字5,识字5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受乡下人家自然、和谐、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美,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乡下人家自然、和谐、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美,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2、背诵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带感情读一自然段。

  2、填空:

  虽然( )但是( )

  二、研读品味,感受乡下生活的美

  1、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学习,感受美:

  同学一起学习,细细品读课文: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相关的段落,美美的读一读。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抓住相关句段,引导学生感悟乡下人家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生活,体会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体会作者拟人的写作手法,感受生动的语言美。

  4、知道学生感情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和语言的美。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确课文主旨:

  ⑴ 齐读这一自然段。

  ⑵ 讨论探究:“独特”、“迷人”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这么生动的语言,这样优美的画卷,你能把课文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吗?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四、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房前花屋后竹《春》

  鸡————大踏步走自然和谐

  别有风趣鸭————见人不惊奇趣迷人

  吃晚饭————搬到门前(夏)

  纺织娘————催人入梦(秋)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生字,理解“人声鼎沸”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给课文分段。

  3.能展开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二)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简介钱江潮的成因及观潮的由来。

  (2)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 浪吼(hǒu)

  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3)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2.理清文脉。

  (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同桌交流。

  (3)说说各段的段意。

  3.想象练说。

  (1)自由读第二段,思考:钱塘江大潮是怎样的?

  (2)摘录描写大潮的词句,品读。

  (3)展开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潮来时的情景。

  ①请学生说潮来时的情景。

  ②评价:从几方面来说潮来时的情景。(提倡多角度表述)

  ③还可以怎么说?学生准备,练说。

  4.作业。

  (1)有条理地说潮来时的情景,学生互评。

  (2)摘录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的意思。

  2.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或景观)。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二段。

  (1)钱江潮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你从哪些词句看出钱江潮的壮丽奇特?

  ①自由读文,选词句品读。

  ②交流。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理清顺序,体会壮丽。

  ①师出示学生摘录的有关句子。(幻灯)

  ②请学生按不同方面排列句子。

  ③讨论:为什么不先写声音后写样子?

  ④说一句赞美钱江潮的话。

  (4)理解长句的意思。

  ①出示长句(课后练习题3),思考:句子把浪的样子和潮水的声音各比作什么?

  ②这个句子写出了浪的气势( ),声音( )。

  ③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5)拓展:说一说其他景观。

  2.按一定顺序介绍一处景物(或景观)。

  (1)确定介绍的景物(或景观)。

  (2)想一想,从几方面有条理地介绍。

  (3)在四人小组内练说、互评。

  3.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绳子,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2、借助插图,理解本课词语,了解一些运动知识,积累词汇。

  3、教育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认识本课所有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内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获奖运动员手拿鲜花致意图)并放国歌。

  同学们,这幅图画了什么?

  2、是的,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为国争光,那么你们了解哪些体育项目呢?今天,我们来学识字2(板书课题)

  二、图文结合,学词语

  1、(出示挂图)看一看,图上的运动员在进行什么运动项目呢?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熟悉的其中一项体育项目吗?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在挂图旁贴上相应的词卡。

  篮球(1)读准生字的字音,篮是边音。指名读、齐读。

  (2)介绍一点相关的篮球知识。

  足球(1)读准足的声母,是平舌音,齐读。

  (2)爱踢足球吗?知道20xx年,我国男子足球对实现了什么梦想呢?

  排球(1)齐读词语两遍。

  (2)你了解些有关排球的知识。

  竞走(1)读准生字的字音,竞是后鼻音,走是平舌音。

  (2)什么是竞走呢?竞表示比赛的意思,那么竞走就是什么?

  (3)简单介绍一点有关竞走的小知识。

  跳高、跳远

  (1)读准生字的`字音,齐读词语。

  (2)高的反义词是什么?远的呢?它们都是速度为主,是径赛。

  铁饼、铅球、标枪

  (1)自读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尤其是饼、枪都是后鼻音。

  (2)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3)这三种是田赛项目,是以力为主的体育项目,属于田赛。

  游泳、射击、登山

  (1)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你了解这几种体育项目吗?

  三、朗读词串,积累词汇

  1、打开书,读一读这些词串,把字音读准。

  2、归类朗读词串。

  四、教学生字

  1、今天,我们学习4个生字,还要学习它们的偏旁。

  2、竞:是立字头,怎样记住竞呢?你能用它扩词吗?

  跳:是足字旁,跟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有足,跟有什么有关呢?

  远:是走之儿,分三笔写成。泳:跟水有关,想一想,还有什么三点水旁的字?注意右边永的笔顺。

  3、学生描红。

  五、指导写字

  1、怎样才能把4个生字写美观呢?仔细观察一下,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2、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3、老师范写,学生仿影,临写,放录音。

  教学后记:

  1.学会了本课生字8个,能够根据拼音识字。

  2.嫩字有一部分学生较难读准。

  3.能够有感情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了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之、轮”等9个生字,会写“之、令、布、直”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之、轮”等9个生字,会写“之、令、布、直”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狮子是“万兽之王”可是现在它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都选谁了呢?请看(出示三幅图片:猫头鹰、袋鼠、小猴子、当大王图片)这样换来换去,现在究竟谁成为森林里的新首领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21课——《从现在开始》(板书课题)

  sh 始。加注拼音、认读,然后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边读课文,边用笔画出不认识的字。

  2.对于本节课出现的生字,你有没有不认识的?

  对于这些不认识的字,可以小组合作学习。(前后桌4人一组)

  方法:可问同学,也可问老师,借助拼音,字典等。

  3.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

  可领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

  4.这些字,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记住?

  例如学生可能答出:

  用加一加方法识字“眯”:目+米——眯

  用编顺口溜方法识字“郑”:把耳朵关起来就是郑。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还想说的`,就让学生同桌,前后桌再说一说。

  5.巩固字词:

  老师准备带同学们到森林去,那里有许多小动物,你想和它们交朋友吗?(想)不过有一个条件,只有把小动物后面的词语读对,才可以交朋友。

  三.正确读文,感悟内容。

  1.谁能给大家读一遍课文?

  边听边想:狮子都选谁做大王了?最后谁成为了森林里的新首领?

  然后指名评议读文情况,指名说问题答案。

  老师板书。

  2.根据学生评议情况,让学生再自由读文。

  四.赛读课文,探究感情。

  1.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对这篇课文,已能达到正确朗读,那么你还能感情地朗读吗?把你最喜欢的一段朗读出来。

  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再读。

  为了进入情境,指名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读一段。

  然后师生共同评议。

  3.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谁还想读,课后再读一读,好吗?

  五.比一比,把生字写好。

  1.出示要写的字,让学生认读。

  2.教师重点指导难写字——“之”。

  3.在教师指导下,临摹书写。

  4.看一看,其它同学写的如何,结合优秀的,再书写一遍。

  课后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xuān bù xiàn zài lún liú dì yī mìng lìng xīng qī

  ( ) (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今( ) 直( ) 弟( ) 观( )

  令( ) 真( ) 第( ) 现( ) ,

  三、读一读,照样子写一写。

  神气极了 荡来荡去 立刻喊起来

  可怕极了 跑来跑去 立刻欢呼起来

  ________极了 _______来_______去 立刻___________

  四、照样子写句子,再读一读。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

  从现在开始,你们要_______!

  从现在开始,__________!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人教社的新教材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理念。《识字四》以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小动物在夏天的情景。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课文趣味盎然、色彩丰富,很受学生喜爱。在教学中推崇创造性学习,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快快乐乐地获取新知,从而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对象分析】

  夏天是孩子们的,欢乐是孩子们的,梦想也是孩子们的。孩子们对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的动物,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我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喜欢阅读,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能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夏天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热情。

  教学难点:生字的书写。

  三、教学特色

  本课共有14个生字,识字量较大。但这些生字当中,有11个为动物名词专用字,在其他场合较少出现。因此本课的生字识记较适合用“整体识记法”。不必分析字形或记忆方法。

  小动物一直是孩子们喜爱的童年伙伴。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采用“情境法”让学生以小伙伴的身分进入意境,充分感受“玩中学”的乐趣。在“找朋友”、“小诗人擂台”等游戏的过程中,既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自编儿歌),学得兴趣盎然。

  四、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

  2、找朋友游戏。

  3、观察、模仿、实验法。

  4、榜样示范。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读准字音。

  2、熟读儿歌,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

  3、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当中哪个季节最炎热吗?(夏天)

  2、我们刚刚走过夏天,谁能说说在有夏天里你看见过哪些小动物?(学生自由回答)

  3、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识字4》也向我们介绍了好多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有文中所提及的各种动物图片及名字的画面)

  二、双向互动,趣味识字:

  1、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小动物吗?请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大声地叫叫它们的名字。(学生开火车读小动物的名字,要求读准字音。)

  2、小动物们听到小朋友热情的叫声,都跑出来了。(在黑板上贴出动物图片)同学们,现在你还认识它们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谁真正认识了这些动物朋友。老师请出一个小动物(即拿起一张动物图片),请你们马上找到写有这个小动物名字的卡片,比比谁找得又快又好。(再认生字)

  3、(板书所有小动物的名字)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名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有虫字旁,大多是形声字)

  三、初学儿歌,质疑问难:

  1、(动画展示小动物们的活动)夏天,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2、大家说得真不错。还有一位特别能干的小朋友把小动物们的活动编成了一首儿歌,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读一读。(自由读儿歌)

  3、读了这首儿歌,你觉得还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问题吗?请提出来,大家一起帮助你。(学生质疑,其他学生互相解答或教师引导)

  4、学习生字“”。

  四、感情朗读,激发兴趣。

  1、同学们,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觉得应该怎样来读这首儿歌?请用你觉得最好的`方法把儿歌读一读,然后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觉得这一句应该

  怎样读?(学生再读儿歌)

  2、我们来一个儿歌朗读擂台赛,比比谁读得最棒。(朗读交流,相互促进)

  3、评选小擂主。

  五、书写指导。

  1、XXX等同学们朗读擂台中获胜了,哪些小朋友能在写字擂台中获胜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出示生字:蚂蚁)

  2、谁来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分析书写要领)]

  3、有小老师上来给同学们作示范吗?(请一名较好的学生上台示范)

  4、评字,以肯定优点为主,适当地指出不足。

  5、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小动物一直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6种小动物,但自然中的小动物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你也能编成一首儿歌来把它们介绍给大家吗?回家试试看吧,老师相信你们能行!

  教学评析

  本识字课共有14个生字,其中11个为虫字旁的生字,并配有生动而有情趣的儿歌,体现夏天的美好、快乐。学生都具有喜欢动物的天性,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文中提到的6种小动物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这易于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以电脑课件辅助教学,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如偏旁识字、猜字、熟字带生字、象形识字等,主要以学生想办法,教师伺机点拨,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学生合作中学习、识记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典型的集中识字课。新课程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的设计贯彻一个重要的教学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原本学生“厌学”的枯燥乏味的集中识字课变成人人“乐学”的趣味识字课。

语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都记叙了漂泊在外的人们,怀着一颗眷恋家乡的赤子之心,怀念和赞美故乡。古诗词三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张籍的《秋思》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都通过诗词的形式展示了离别家乡人的思念情感。这情感在“春风又绿”中,在“临发又开封”里,更在“故园无此声”里。《梅花魂》借外祖父珍爱梅花,展示了老华侨内心深处对中华民族深深的爱,梅花是国之魂,是融入到每个炎黄子孙血脉中的。《桂花雨》,似春雨把对家乡热爱的思想植入孩子心中。母亲的话语以及作者回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这阵阵桂花雨,无不是家乡思念的依托。《小桥流水人家》作者热爱家乡在“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样直接的倾诉中,在优美的风景中,在平淡的叙事中。围绕一个情字,一枝一叶总让人难忘,总流露出这份思乡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并理解关键词语表达的思想情感。

  3.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4.继续深入把握同主题的阅读方法,学会把握单元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关键词语表达的思想情感。

  5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2)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诗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瑰宝,今天又到了欣赏古诗的时间了,首先,让我们来进行背诗大赛。

  今天来研究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回顾一下我们曾经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各抒己见。今天你就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研究这首古诗

  二、学生自学

  先让学生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小组选择喜欢的方法,共同学习古诗教师桌间巡视。

  三、汇报自学

  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自学情况。

  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重点词语:绿。

  2.诗句的.意思。

  3.几个问题

  (1)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

  (2)体会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用法

  (3)作者这两句诗提到了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他到底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京口和钟山离得很近,这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呢?”

  四、总结延伸

  1.熟读成诵。

  2.练习背诵。

  3.改写短文。

  4.你离开过家吗?你能体会思念家乡的滋味吗?用几句话写下来。

  五、课堂总结

  学生自由谈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指名背诵泊船瓜洲,总结上节课的学法。

  二、导入

  1.出示古诗。

  2.指名朗读。

  三、学生自学

  分组自学后两首古诗,教师巡视指导排忧解难。

  四、汇报自学

  小组代表汇报本小组的学习情况,集体纠正。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重点指导。

  1.有感情的朗读,杜仲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时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3.指导背诵。

  五、感情升华

语文教案 篇9

  预设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是秋天呢?

  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我们来看大屏幕,猜猜是什么季节?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最后定格)

  揭题: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 2.四季

  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根据注音,读读课文。①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②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划下来;③标一标课文有几句话,想一想每一句讲了什么。

  2、小组交流,看看小伙伴间能不能解决你感到困难的问题。(新型生生关系)

  3、反馈

  ① 课文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② 提出难点,全班帮助解决(自主、合作、探究)(字词在本节课解决,课文理解教师酌情放入下节课解决)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11个生字。

  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及平翘舌音)

  ① 指名说、带读

  ② 自由读、开火车读生字。

  *这些字哪些方面(字形)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你能给这些字找找好朋友吗?(指名说)

  *“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这些词语多好呀,我也会试着说几个。

  2、学写“七、八、九、无”4个字

  ①读读“七、八、九、无”4个字

  ②这几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七”和“九”两种笔画,让学生明白:①它们都是一笔写成②观察转折角度、运笔的大小

  ③写一写这四个生字

  四、小结

  本节课学生未解决的问题,下节课解决。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邮票的图片、纸片、大头针、小刀。

  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两遍。

  2、搜集关于邮票的有关材料,制作成资料卡片。

  第一课时

  一、欣赏邮票、激情引趣

  老师:同学们,你们有集邮吗?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邮票册──“中国邮票”)──和学生一起欣赏人物、风景等内容的几组邮票。

  老师:还有哪些同学也收集到了邮票,拿上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老师:下面老师考你们两个有关邮票的小知识,看谁知道。

  1、我们习惯上说“一什么邮票?”(老师手拿“一枚邮票”指名说──出示词卡“一枚邮票”齐读)

  2、师:看看这(出示一大张邮票,指“齿孔”),知道这是什么吗?(指名说──出示词卡“齿孔”齐读)

  老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个有关邮票齿孔的故事。

  出示课题:14、邮票齿孔的故事。(指名读,齐读,强调翘舌音“齿”。)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老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老师这里有两个要求:

  第一,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生字;

  第二,尽量读通句子,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学习,读准生字字音:

  老师:利用字卡,小组长组织学习,目标是使每个小组成员读准生字字音。

  ⑴ 小组长组织集体认读、开火车读或指读检查。

  ⑵ 游戏:抢读得卡,比比谁得的生字卡片多。

  3、小组长汇报自学情况:

  老师:刚才在小组学习中,有需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读音吗?

  (小黑板出示本课生字)指名汇报,老师板书拼音强调。如,生:“我提醒大家‘裁’是平舌音,‘裁’”。(全班跟读集体认读本课生字再次巩固。)

  4、利用识字板找规律巧记生字。

  老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识字板和生字卡片,找找规律,把本课的生字在识字板上摆一摆,想办法记住它们。

  (指名上台介绍各自不同的识记方法。)

  5、游戏巩固生字词。(贴邮票送信──“音、形、义”连一连)

  老师:(出示“小鸭”图片)小鸭邮递员请小朋友帮忙,给这些信贴上邮票,并送到小动物们的家里。

  指名上台连线:

  án zhèng cái lún réng shǐ

  伦 研 政 仍 使 裁

  ( )府 ( )究 ( )敦 ( )用 ( )然 ( )剪

  6、出示生词认读:

  裁开 裁剪 使用 伦敦 撕开 研究 邮政部门 政府 仍然

  (自读──小组开火车带读)

  三、结合语境,理解本课生字词;整体感知大意

  1、出示包含生字词的句子:先自读再指读点拨:

  老师:接下来由老师检查检查,这几个句子你能读好读懂吗?

  ⑴ 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⑵ 那个人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都刺上了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⑶ 阿切尔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他开始了研究工作。

  ⑷ 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使用邮票打孔机。

  老师:自己读读,不仅把句子读通顺,还要想想每句话的意思你读懂了吗?(指名读、集体读)

  老师: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老师点拨:

  ⑴ 你能用小刀把这张纸裁开吗?(上台操作)

  ⑵ (出示“别针”)这是“一……什么别针?”除了一枚别针、一枚邮票,还可以说一枚什么?/ 你能用这一枚别针把这两张邮票整齐地撕开吗?

  ⑶ 理解“研究”:阿切尔开始研究什么工作?/ 我们这次《品德与生活》课正在研究什么问题呢?

  ⑷ 句中的“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仍然”呢?(换词后读一读,如“依然”“一直”“还”……)

  全班齐读四句话。

  2、读课文整体感知:

  老师:难句读好读懂了,相信读好课文一定也难不倒同学们。下面请同学们再轻声读一读课文,这一次不仅要把字音读准,还要把课文读通顺,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男女合作分段朗读课文)指名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带齿孔的邮票是怎么发明的。)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展示平台

  1、让生读文一遍。

  2、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邮票。

  3、简单了解邮票的`一些知识。

  二、指导书写“刀、尔、求、仍、使、便”

  1、出示六个生字认读:

  ⑴ 说说“求、便”还可以组什么词?

  ⑵ 师: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刀、尔、求”是独体字;“仍、使、便”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单立人,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2、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三个字,拿出红笔仔细观察,把每个字的关键笔描出。

  3、指名汇报找到的关键笔,师范写,生仿写:

  老师:现在,谁来教教许老师,这三个字要怎么写?(学生汇报,教师在投影仪上范写。)

  ⑴ 范写“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

  ⑵ “便、使”右边有什么不一样?(范写“便、使”)

  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

  老师:三个独体字,请大家自己写,提醒同学们“求”字右上一点不能漏掉。

  4、学生书写练习:

  书写完后自评(给自己认为漂亮的字打上红旗,不满意的字再加以改进)、同桌互评(给同桌漂亮的字画上笑脸,同时指出同桌需要改进的字)。

  三、作业:实践活动。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响应学生伙伴的提议,去收集一些邮票

  2、作业布置: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板

  书

  设

  计14、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 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 会观察

  切 想到:机器打孔 肯动脑

  尔 做到:研究造出 勤动手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复习教案08-23

语文教案【精选】08-18

语文教案08-09

语文教案[精选]03-29

语文教案(经典)01-09

(经典)语文教案09-22

[精选]语文教案10-03

(经典)语文教案10-16

(精选)语文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