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02 10:07:51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常用8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常用8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读好书,写好字。

  教学难点:

  感悟学习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导入新课

  1.最近,我们认识了一些名人,有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安培,还有举世闻名的美国的电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这两位都是外国鼎鼎大名的科学家。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来认识一个中国人, 请看,他是谁?(出示徐虎的图片)徐虎。看看图上的徐虎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2.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徐虎!上海西部企业集团水电维修工。他在管辖的居民区挂起了“特约服务箱”,日夜为人民服务,从此居民不再为发生水电事故发愁。 (出示徐虎的资料)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徐虎的课文,题目就很特别,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

  4.谁来读好课题!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课题!

  5.你发现文中的课题和老师写的课题有什么不同?

  二、范读引路 创设学境

  徐虎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人们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请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徐虎,看看在他的身上发生了怎样感人的故事。(师范读)

  三、初读感悟,学词读句。

  1. 听了老师的朗读,孩子们,你们是不是也被徐虎的事迹感动了呢,你们想不想读呢?那就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的去读课文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平凡 按时 地段故障 提供 凌晨 附近 咕嘟 服务 徐虎 工具 取出 千家万户 挨家挨户

  (1)指名读,同学们仔细看看他们的拼音,你发现什么了吗?

  (2)指导理解词语。 你能说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吗?

  A. 平凡:找一个近义词。 (普通)

  B.千家万户和挨家挨户这两个四字词语中都有家和户,那他们的意思一样吗?你怎么理解的呢? 这里的千和万是不是指正好一千和一万呢?(是表示多)

  (3)理解了这两个词语,那老师这有个填空,能把这两个词语准确地送回家吗? (出示填空)

  (4)小朋友们不但把词语读得很正确,而且能理解词义,真不简单!现在去掉拼音,一起来读,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各种形式的读)火车火车哪里开?

  3.词语读准了,那就请同学们来读读课文,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认真听,一个同学读完了,要请小评委们提出自己的评价,好不好? (分别请学生读每一段。出示长句子,指导朗读。)

  A .凡附近居民水电出现故障,急需当天夜晚修理的,请写清地址投入箱内,本人将及时提供热情服务。(“ 故障”就是毛病的意思,从“急需”这个词我们看出事情不能等,很急)

  B.可徐虎看到抽水马桶里的污水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心里很着急,便说:“这是总管道堵塞了,不能再耽搁。”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5.刚刚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现在徐虎在你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是啊:(出示填空)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徐虎是 。许多年来, 徐虎利用 , 走遍了 ,给大家 。人们都说他的像 。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很会读书,边读边思考,真是好样的!课文的哪一小节告诉我们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 出示,谁来读一读,

  2.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普通”就是“平凡”的'意思,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水电修理工,而人们却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这六个生字吧! (出示六个生字): 徐 修 供 取 务 凡

  2.我们先来看看第一行,他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啊?

  3.你是怎么来记住这些字的呢?

  徐:老师送给你们一个儿歌,双人加余读作徐。记住儿歌你就记住这个字了,那这个字写的时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修:记住了“徐”,我们来看看“修”字,你怎么来记,或者你想来提醒大家什么? 这个字的笔顺比较多,老师也送给大家一个儿歌,“修”字单人靠一竖,右边折文三撇住。 跟在老师后面说一遍,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师范写)

  供:记住了“修”,我们来看看“供”,你是怎么来记住他的呢? 他是一个多音字,除了第一声,还有第四声。你会给他分别组词吗?

  取:一起来看看“取”,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他? 老师也要提醒大家注意,耳朵的“耳”这儿上面一横要长些。

  务:学习“务”你怎么记住它呢?折文在上力在下,这字读“务“整五画。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上面的折文要写得舒展一些。

  凡:学习“凡”。几个人的几,在里面加一点,就是凡。

  4.我们讲了注意点,又讲了记住的方法,那写起来就更加的简单了,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习写一遍。

  a.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相机纠错。每个生字写一遍

  b.拿到投影上展示,找出不足点!(重点评讲“修”)

  c.生再次练写!

  d.再次投影进行讲评。

  课后作业:

  1. 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做到响亮、正确、流利。

  2. 将六个生字写两遍,每个生字组两个词。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字。

  2.培养学生认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

  每小组一份生字卡片,每生画一幅“我的家”,每生一个信封(装有小卡片)

  教学方法:

  在情境中读读、认认、贴贴、说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今天老师心情特别高兴,你们猜是为什么?(生猜)师:老师告诉你们吧,是因为老师有一个好朋友,她叫小新,她邀请老师到她家去玩呢!我们一起去好吗?你们瞧,她来了。(小新:欢迎老师到我家做客,也欢迎同学们到我家做客)。

  二、利用情境,识字说话。

  (一)参观前。

  1.师:小新,你家都有些什么呢?

  小新:我家有好多东西,我都写在卡片上了。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卡片,说说小新家里都有什么,好吗?

  2.生自学生字。

  3.学生汇报,上台说一说:“我知道,小新家有:沙发、茶几、报纸、书架、台灯、挂钟、电视、电话……”

  4.齐读、指名读、分组读。

  (二)参观师:听了同学们的话,老师急着想去小新家看看了,大家能用一个成语说说老师现在的心情吗?(着急、非常着急、迫不及待……)

  1.小新:这就是我的家,大家请进。师:小新,你的家真漂亮!谁也能像老师一样用一句话夸夸小新的家?(生:小新你的家真美丽!小新你的家真可爱!小新你的家真棒!)

  2.看图说说小新家里都有些什么?(一边说一边卡片出示词语)(贴卡片)

  3.仔细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可以分为家具和电器两类)请你上来摆一摆。

  4.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1

  5.出示生字(小黑板),指读,说说你认识这些字中的哪些偏旁?

  6.说说其他字你可以怎么记住它。(利用熟字变一变、合一合的方法。)7.开火车读卡片。

  9.请小新再介绍一下她的家(为后面请同学说做铺垫)

  (三)参观后。

  1.小新家这么漂亮,我相信同学们的家也很漂亮,但这么多家老师去不了,好在你们都把家画下来了。每个同学都有一个信封,信封里有许多词语。请你们选择自己需要的字词贴在画上。(板书:1、贴)。

  2.贴好了以后向小组里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家(板书:2、jie shao)

  3.把画贴到墙上,请老师和同学来参观你的家,也可以去参观一下别人的家。

  (四)写字。

  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先看范字,整体认记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顺,再试着描描,最后每字写一遍。老师做有针对性的指导,指导重点是“下、个”两个字。

  下:认识笔画“、”,写点起笔轻,落笔重,与坚相连,居中线上。

  个:上面是“人”不是“入”,撇的起笔高,捺的起笔低一点,两笔相接,开口度大。坚居中,带针尖,不与“人”连接。

  (五)巩固练习。

  1.《同步阅读》中的分类练习。(把用不同的颜色把词语分成家具和电器两类)

  2.猜一猜,连一连。

  老大天天演戏报纸

  老二每日作文电灯

  老三千里传声电视

  老四送来光明电话

  三、课后延伸:

  师: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同做家具和电器名称的卡片,贴在物品上,这样你就可以学到更多的字了。

语文教案 篇3

  一、复习导入

  (一)词语复习

  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可爱的春笋。(齐读课题)还和一些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让我们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先在心里读一读。(出示词卡)

  师:我的火车就要开。

  1、冲破泥土

  2、掀翻石块

  3、裹着

  4、迎着(后鼻音到位)

  师:迎字的后鼻音,你读得很到位!

  师:读这两个词语的时候,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生:“着”是轻声。

  师: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以“着”结尾也读轻声?

  生:跳着,笑着,跑着,哭着,叫着……

  师:原来以“着”结尾读轻声的词,好多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呢。

  5、生长

  师:“生长”的“长”啊,可是一个多音字,它还读?

  生:“chang”

  师:给“chang”组组词呢?

  生:日子一长,很长……(若有学生说“经chang”)

  师:“经常”的“常”可不是这个“长”哦!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二)听句练习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让我们再来练练小耳朵。仔细听好啦!

  1、冬天,笋娃娃在泥土里睡大觉。(三遍)

  师:哪个认真听的小朋友想来试着说一说?(3个—齐说)

  二、新授

  (一)第一小节

  预设一:

  师:转眼间,春天来了,沉睡了一个冬天的笋娃娃们该醒了。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找一找是谁唤醒了笋娃娃?

  生:是春雷唤醒了笋娃娃。

  师:[出示“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谁来读?(2个——齐读)

  预设二:

  师:小朋友,“唤醒”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语吗?

  生:叫醒。

  师:小朋友,平时爸爸妈妈是怎样叫醒你的呀?

  生:XX,快醒醒,该起床了啊!

  师:那你能来学着春雷公公的样子来唤醒小春笋吗?

  生:小春笋,快醒醒,你已经睡了一个冬天了,该醒醒啦。

  生:小春笋,你快醒醒,该长大啦!

  师:是啊,小春笋该醒来啦!

  生:小春笋,春天来啦,天气变暖和了,花开了,鸟儿回来了,你赶快醒来吧!不要再睡啦!

  师:春雷公公呼唤得多急切呀!谁来读好这句话,来唤醒小春笋?(3个——齐读)

  多么响亮的呼唤啊!

  多么急切的呼唤啊!

  多么清脆的呼唤声啊!一起来唤醒春笋!

  预设三:

  师:在春雷的呼唤声中,春笋娃娃张开了眼睛!它们是怎么做的?自己再读读第一小节。

  生: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春笋娃娃要从地里冒出来,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再读读这句话,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春笋要冒出地面很不容易,为什么?

  生:冲破泥土,掀翻石块。

  生:泥土很厚,石块很重,要冲破泥土,掀翻石块要花很多力气的。

  师:多累啊!

  生:冲破泥土,泥土很厚的',要花很多力气呢!

  师:要费多大劲啊!还有谁来说?

  生:掀翻石块,石块很重的,弄不好还会压伤了自己。

  师:是啊,笋娃娃要从地里冒出来,必须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多不容易。

  师:谁愿意做一做笋娃娃,来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冒出地面?(3个——齐读)

  评:这个笋娃娃的力气真大。(站)

  评:你冲的速度可真快!(站)

  评:我听出来了,你冲破的可是厚厚的泥土啊!(站)

  评:你掀翻的可是重重的石块啊!(站)

  评:你可使出了吃奶的劲啊!(站)

  评:你真是冲破了重重困难,才冒出地面啊!(站)

  师:(指着站着的同学)就这样,小春笋不断从地里冒出来,这儿一个,那儿一个,争先恐后。小春笋们一起破土而出吧!一起读!

  师:这群笋娃娃,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你觉得它们怎么样?

  生:我觉得它们很勇敢。

  生:我觉得它们很坚强。

  生:我觉得它们不怕困难。

  生:我觉得它们的力气很大。

  师:是啊,笋娃娃多勇敢啊,它们 。

  笋娃娃多坚强啊,它们。

  笋娃娃不怕困难,它们。

  师:你能试着背一背第一小节吗?[出示:“一声春雷,()了春笋。它们()泥土,掀翻石块,(

  )从地里()出来。”]

  师:加大难度,咱们一起来。

  (二)第二小节

  预设一:

  师:小春笋冒出来了,它们长什么样呢?自己读读第二小节,再仔细看看19页的图,你能帮小春笋做个自我介绍吗?先读一读再同桌说一说。

  师:小春笋长什么样?

  生:我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师:你真是一个嫩生生的笋娃娃。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春笋……娃娃。”]

  生:我的脑袋尖尖的,摸上去毛毛的。

  师:你是一个可爱的笋娃娃。也请你来读一读。

  生:我的外衣是浅褐色的,一层层的,有很多。

  师:而且每件衣服之间都贴得怎么样?(紧紧的)这就叫“裹着”。让我们一起来读好。

  预设二:

  师:在这美好的春天,可爱的笋娃娃,你们又会看到什么呢?

  生:我会看到小燕子从南方回来了,还叽叽喳喳地唱歌呢!

  生:我会看到小花盛开了,五颜六色的,非常好看。

  师: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很高兴。

  师:请你来高兴地读一读。

  生:我还会看到天空下起了细细的春雨呢!

  师:雨点打在你身上,你觉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很舒服。

  师:那你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我会看到小树发芽了,小草也变绿了!

  师: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很快乐。

  师:请你快乐地读一读。

  师:是啊,春天的风那么轻柔,春天的阳光那么温暖,春天的雨水那么滋润,花开了,草绿了,春笋娃娃长得多欢啊,它们——

  。(3个——齐读)

  师:俗话说“雨后春笋节节高”。你看,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春笋—— ,

  [出示]能读好这两句话吗?

  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声音不够响亮。

  生:他没有读出春笋一节比一节高的感觉。

  师:你来试试!

  师:听出来了,你这个春笋娃娃长得高,长得快,长得欢。让我们向他一样来读好这两句话。

  师:来,可爱的小春笋,让我们迎着阳光,快乐地成长吧!一起来读好这篇课文。

  (三)课外延伸

  师:嫩生生的小春笋最后长成了又高又壮的竹子,真不简单,此时,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呢?

  生:小春笋,你真勇敢,你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不怕困难,长得这么高。

  生:小春笋,你真勇敢,我要向你学习,不怕困难。

  师:李老师希望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都能像小春笋一样,不怕困难,努力向上。

  (四)生字教学

  破 迎 再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l_通过调查、交流、查阅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表达能力。

  2.创设情境,分块活动,人人参与,促进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活动,增进同学问的友谊。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探讨名字中的语文现象,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表达能力。

  2.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表达能力。l_重点:引导学生探讨名字中的语文现象,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表达能力。文字的魅力。

  2.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表达能力。教具广泛收集我国古今名人名字的轶闻。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每个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向父母等长辈调查自己名字的来历、意义等,看谁获得的相关信息多。

  2.广泛收集我国古今名人名字的轶闻。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简单询问检查学生课前为本次口语交际所做的准备工作。

  问:你喜欢自己的名字吗?你为什么不满意自己的名字?你想给自己取什么更好的名字?……

  (调动起学生的.情绪,然后用幽默或感人的语言给学生讲述自己名字的有关故事,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2.小组交流。

  (1)就小组成员名字中不懂的字义向本人提问。

  (2)把长辈给自己起名时发生的故事说给小组成员听。

  (3)说说当你知道父母为自己起名的用意后有什么感受。

  3.猜想性。

  教师在黑板上列举若干(不是随意的,应事先做好分类)本班学生的名字,请本人所在小组之外的学生根据字面对这个名字进行猜想性,由本人最后加以验证。教师相机进行归纳。

  (1)以出生时间(生年、生月、生日、生辰)的;

  (2)以出生地点的;

  (3)以出生情景的;

  (4)以美好的期望(有所作为、人格高尚、性格优良、人生顺利、生活幸福、健康长寿、姿容秀美等)的;

  (5)以灵感的;

  (6)以个人爱好的;

  (7)以人生追求的;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从中了解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望,感受名字所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

  4.创意性表达。

  你对班上谁的名字最感兴趣?在充分了解对方名字的前提下,根据其特点写赠言,然后全班交流,评出最佳赠言。

  例如:

  文学骏——

  愿你像一匹骏马,在文学的道路上飞奔向前!不管道路怎样坎坷,旅途如何漫长,你都要无所畏惧地奔跑,再奔跑,直至抵达胜利的终点。

  金航——

  愿你是个永不言败的远航者,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满载着“金子”凯旋。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写赠言,亦庄亦谐,既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又通过创意性的表达,让学生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5.交流平台。

  (1)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我国古今名人名字的轶闻。

  (2)把大家收集到的资料装订成册,课后传阅。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其中的“阳、女、衣、加、老、师”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做有同情心的孩子。

  重点难点

  1、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2、根据提供的图画和文字,想像故事情节,充实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课前导语:

  一、在寒冷的冬天,如果天上有三个太阳,那该多好呀!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三个太阳》。二、听录音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受小女孩的饥饿与寒冷。

  三、指导看图,大致了故事内容。

  投影出示文中八幅图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幅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说什么?四、学生借助图画和拼音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补上教材的空白语言,完整地范读课文,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学生借助挂图和拼音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做上记号,多读几次。

  五、出示认读字,读准字音。

  1、卡片出示带有认读字的生词,指名认读。

  教室画画女孩衣服放学亮晶晶

  2、出示单个认读字,开火车认读。

  重点提示:

  “服“单独读的时候读第二声,在“衣服”这个词语中读轻声。

  “晶”是后鼻音。

  3、齐读生字、生词。

  六、学习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领读。

  2、观察生字,说说你的发现。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⑴教师边范写边指导。

  ⑵学生书空。

  ⑶学生描红。

  ⑷在作业本上练习书写,教师辅导评价。

  七、课堂总结。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把词语填在适当的句子中。

  4、引导学生产生写话的欲望,鼓励学生写真心话。

  5、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一)

  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反复读生字,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小泡中的话,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交流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5、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如:第一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呀!乌鸦说小芽上长蚜虫呢!

  (二)看看说说

  学生自己观察,指名说反义词。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自己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读准字音)

  2、各自选择词语造句,全班交流。

  (二)我会选

  1、引导学生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

  2、自己选词填空,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交流检查

  (三)我会写

  1、激趣谈话:

  (1)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想告诉大家吗?

  (2)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吃的食物吗?

  (3)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游戏吗?这个游戏是怎样玩的?

  (4)你最喜欢去的是什么地方,你看见了什么?

  (5)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长得什么样?

  2、指名说话,老师相机指导。

  3、同座同学互相说自己想说的话。

  4、把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

  5、学生写话,教师巡视,帮助写话有困难的同学完成写话。

  (四)我会读

  1、学生小声读故事。

  2、同座互读,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

  3、全班交流。

  4、你认为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课前准备

  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分头搜集动物、植物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等)。

  学生自由准备讲稿。

  二、有趣的动物、植物

  1、激趣谈话:课余时间大家通过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了许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今天就请大家介绍有趣的动物、植物。

  2、示范引导:位于宜昌市夷陵区的中华鲟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一家保护中华鲟的专业科研机构,有许多同学到那里参观过。今天我们就请中华鲟做一个自我介绍。

  我叫中华鲟,被人们称为水中大熊猫、活化石。我是江海洄游性鱼类,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一般可以活30余年。我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酷似披甲武士,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一张大嘴又尖又长,身上有五行银白色的菱形骨板,背部一行,身体两侧和腹部两行。

  3、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练习讲解,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4、各组推选最佳解说员在全班进行交流。

  展示台

  (一)日记

  将自己的日记本,或打印成册的日记在班级、年级进行展示。

  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篇读给大家听一听。

  (二)中华鲟等资料

  收集到中华鲟研究所参观的照片及其他资料、图片进行展示。

  (三)到市内鸟语林、爬行动物展览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地参观,并收集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35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三,二上语文园地八,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亡羊补牢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窟窿: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悔()叼屈隆

  梅()叨窟窿

  2背诵这则寓言。

  3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已经丢后悔

  亡羊补牢做法不补赶快堵(未为迟也)

  结果又少再没丢

  教学过程(第2课时)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语文教案 篇8

  《凡卡》教案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蘸、戳、撇、醺”4个字。

  2、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多种形式反复读文。

  2、将叙述内容、信的内容与回忆内容分别挑出来,然后分类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对劳苦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

  分清凡卡写信的内容与插叙的情节。了解凡卡的内心活动,体会凡卡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读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1.揭示课题。同学们,学完了安徒生著名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优秀的外国短篇小说《凡卡》。

  2.补充资料,了解背景。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出示资料,默读思考:从这份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契诃夫和他的作品简介

  契诃夫(1860—1904),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他的一生处于沙皇俄国最黑暗的统治时期,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时代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个部分来写的?

  (课文主要写了凡卡写信给他的.爷爷,告诉爷爷他在莫斯科鞋匠家里当学徒的生活很痛苦,想让爷爷接他回去。课文大致可以分成准备写信、写信、寄信三个部分。)

  2.交流初读课文时遇到的困难,扫除阅读障碍。

  ①读准读通外国名字。齐读,先把它们读正确,然后说说他们是故事中的什么角色。

  (课件出示:凡卡·茹科夫、阿里亚希涅、康司坦丁·玛卡里奇、日发略维夫、菲吉卡、阿辽娜、艾果尔、卡希旦卡。)

  ②理解生僻词语,了解多音字的字音、字义。如,“楦头”“摩平”。 ③交流生字表中容易写错的字。

  如,“蘸”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能写成左右结构。“撇”字的右边不能写成“宽敞”的“敞”等。

  三、品读信的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一)初读信的内容,整体感知

  1.凡卡在莫斯科当学徒,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为什么请求爷爷把他接回乡下?快速浏览课文,把信的内容标出来,看看是哪几个自然段?

  2.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自由读一读,读后讨论,看看凡卡在信中都写了什么。

  (二)细读信的内容,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

  1.通过读信,你了解到凡卡在老板家过着怎样的生活。联系课文具体谈谈。

  2.学习第8自然段和第15自然段中写凡卡痛苦生活的部分,了解凡卡挨打、挨饿、睡不好觉的痛苦。

  ① 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自由读,注意用红线标出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红线标出“揪、拖、揍、捞、直戳”等词语。) ②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写凡卡挨打的片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象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③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经常挨打还只是凡卡痛苦生活的一个方面。除了挨打,凡卡还经受了哪些痛苦呢?(挨饿、睡不好觉)

  ⑤小结: 9岁的凡卡在老板家过的就是这样痛苦的生活:挨打、挨饿、整天干活还睡不好觉。没有自由,没有尊严,连做人的基本权利都没有。所以,凡卡才写信乞求爷爷赶快带他离开,逃离这种非人的生活。

  3.学习第8、10、15自然段中写凡卡乞求爷爷接他回家的部分,进一步感受凡卡的痛苦。

  ①他是怎样乞求爷爷的呢?找出凡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段落和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指导朗读信中凡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三段话。读出他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4.自由朗读课文第11自然段,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莫斯科是个很繁华热闹的城市。)

  5.既然莫斯科这么繁华热闹,凡卡为什么还要苦苦哀求爷爷带他回

  乡下呢?

  6.小结:现在我们读完了凡卡的信,知道凡卡在城里当学徒,挨打,挨饿,整天干活,睡不好觉,生活非常痛苦,所以他哀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

  7.质疑:关于凡卡的信,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相机说明第10、11、12自然段引号的用法。)

  8.凡卡小小年纪就受尽了苦难,那么他的命运将会怎样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后把本课的生字组成词语抄写在作业本上。

  作业设计:

  凡卡给爷爷写的信断断续续,信中出现的许多省略号,究竟省略了什么呢?请你展开想像,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生动的生活场景,帮凡卡把无法一一向爷爷倾诉的苦水,全说一说。

  板书设计:

  揪、揍、戳、捞、打??

  悲惨 痛苦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精选】语文教案12-25

语文教案(精选)08-13

语文教案[精选]03-29

语文优秀教案02-28

【经典】语文教案10-05

语文复习教案08-23

语文教案【精选】08-18

语文教案(经典)11-22

(经典)语文教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