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优美动人的童话故事。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文中那一个个人性化的角色,一定会感动孩子们纯真、善良的心。
本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预设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鸟儿的`日记:
1、2001年10月28日 晴
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2、2002年2月28日 阴
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师导语激趣:同学们,看!这是鸟儿写的日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课题:去年的树。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 (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 ,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因为它 。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小鸟、大树:
“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树根: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 ”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激: 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学生自读思考: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 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4、余念: 鸟儿明年还会来吗?2003年的日记又会怎样写?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
2.能力目标:通过读、背积累知识,了解生活经验。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
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正音)
2、教师范读词语。你们发现什么了?(这些词语都是生活用品)
3、集体齐读词语。
二、我的发现。
1、学生读字词,教师正音。
2、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反犬旁的字都和动物有关,鸟字旁的字和鸟类有关,虫字旁的`字都和虫子有关)。
3、学生分小组读字词。
三、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且了解半包围结构的笔顺规则。通过读、背积累知识。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字词句运用。
1、学生读代表心情或情绪的词语。
2、学生表演不同词语。
3、集体读词语。
4、读词语,用词语说句子。(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指导)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学生试说句子含义。(教师提示、补充)
3、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三只白鹅》。
四、课堂。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成语,说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成语构词的奥妙,激发学生学成语的兴趣及产生深入了解成语的愿望。
2、辅导学生读读背背,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虚心好学的教育。
3、引导学生阅读短文,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4、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使学生在交际的活动中,提高对应、交流、说话的能力。]
5、指导学生写一写自己与书的故事,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难点:口语交际及写有关自己与书的故事。
教具准备:
1多种藏书角展示的。
2收集赞颂读书或赞颂书的名言警句。
3把自己存放藏书的地方照相或动手画出来。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我们又到了畅游百花园的时间。[今天我们在百花园里将享受发现的惊奇;学习后的满足;交流时的喜悦;我们还能阅读古代神话故事;欣赏自己或同学的习作。你们愿意与我一起走进语文百花园吗?]
二、语海畅游,感受乐趣。 读成语,说特点
1、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请查字典自行解决。
2、指导学生读成语,理解成语的意思。
[3、引导学生与书上的学习伙伴一起发现这八个成语的特点。(成语中有一对反义词)]
4、画出成语中意思相反的词。此起彼伏前因后果左躲右闪争先恐后大惊小怪将功补过明察暗访大公无私
5、读一读,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有趣。
[6、照样子,再说出几个有如此特点的词语。七上八下阳奉阴违因小失大小题大做口是心非大材小用一张一弛左右为难.]
三、读读背背,积少成多
1、自读古人名言。不会的字词,通过查字典自己解决。
[2、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第一句意思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表达了一种极为谦虚的学习态度。第二句意思是说学习要时常进行温习。第三句意思是:不一小步一小步地积累起来,就不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没有一条条的'小河汇聚在一起,就不能形成大江大海。这句话不仅强调了积累的可贵,还告戒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追求。]
3、简单介绍《论语》《荀子》。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人的思想影响深远。它是由弟子及再传弟子纂辑,记录了孔子及弟子的言行。孔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荀子》先秦论说散文集,荀卿著。荀卿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对孔、孟的学说有继承和发展。《荀子》代表先秦论说文的成熟阶段,其结构完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说理透辟,极富说服力。文中大量运用比喻,妙趣横生,文中还有大量的排比、对偶句式,间杂韵语,参差错落,铿锵悦耳,摇曳多姿。许多语句后世流传,被现代人引用。
4、辅导学生读熟、背会。
[ 5、把这些古人的名句抄写在《我的采集本》上。]
四、阅读神话故事。
1、默读短文,不会的字词自己查字典解决。
[2、同桌讨论词语的意思。
(炎帝、波涛、礁石、盘旋、留意、炙热、掠过、挟着、铺天盖地、袭、竭尽全力、恢复、残酷、哀怨、昼夜、衔、碧波万顷、宏大、毅力、钦佩)]
3、 边读边想。
① 这个故事是怎样展开的,短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主要写什么事?先写女娃到海边玩耍,观望大海美丽的景象;再写女娃被大海吞掉,妈妈呼叫无应;最后写女娃的精灵化作一只精卫鸟要填平大海。
② 精卫鸟为什么要填海?
③ 从哪里看出精卫鸟宏伟的志愿和坚强的毅力。
[4、读一读,议一议。
精卫填海的故事赞扬了什么?你读后有哪些收获?]
5、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读一读。
6、交流你读过的神话故事。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妈妈的爱》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并用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妈妈平日的爱,懂得要尊重关心父母不让父母操心。
教学重点:体会诗的`感情,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并用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随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体会“妈妈的爱”。
二、自学初读课文,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识字。
三、识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让我考考你”
四、交流
1、分小节感知
2、妈妈的爱是什么?从哪儿能看出妈妈的爱?
3、自主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自选小节读文。并讨论:妈妈的爱是什么?从哪儿能看出妈妈的爱。
五、诵读通过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妈妈的爱。
六、评价。
自主、全方位评价。
七、写字
1、认读生字卡片并扩词
2、同桌合作,自认识较简单的字
3、向困难挑战。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材。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有过乡村生活的经历吗?想了解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吗?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麦哨》这篇教材,读完后,相信你一定有美好的感受。
初读教材,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教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应”和“乐”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注意“肺”“嚼”“裹”的字形特点。
2.同桌互读教材,想一想:教材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乡村孩子淳朴可爱,乡间景色美丽亲切,孩子的活动丰富多彩,孩子们的情感热烈活跃。)
3.同桌交流,小组交流。
细读教材,品味语言
1.默读教材,画出你做喜欢的部分,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a.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孩子们的脸蛋”比作了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月季花,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会产生一种意境的美)
b.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将一个五彩斑斓的田间世界再现出来,同时也蕴涵着一种丰收的喜悦)
c.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的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这里运用对比、比喻的手势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也写出了孩子们的玩耍是那样地贴近自然,更写出了作者由衷的赞叹。阅读时,要读出赞叹的语气)
2.把你最喜欢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感受全文,积累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课外拓展,丰富语言
按照本组教材的读书方法,阅读选读教材中的《可爱的草塘》和《同步阅读》中的相应文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语文教案09-18
(经典)语文教案09-17
【经典】语文教案10-05
语文教案(精选)08-13
语文教案(经典)11-22
语文教案07-20
语文园地教案02-26
语文优秀教案02-28
【精选】语文教案12-25
语文高二语文教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