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小班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学习用简短的句子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猫、小鱼图片和白纸若干。
2、猫妈妈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猫妈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能不能帮我喂喂我的猫宝宝呀?让我先来教教你们怎么喂猫宝宝吧……”
2、基本活动:
(1)教师示范:
a、先给小猫排队
向幼儿说明要求,喂小猫的时候要说:“一只猫吃一条鱼”
b、引出多和少(猫的图片比鱼的图片多1―2张)提问: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呀?
幼儿讨论,教师从旁引导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让做得对做得好的'幼儿上台来边做边讲
(4)巩固复习: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3、巩固复习:
(1)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2)让部分幼儿扮演小猫,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让幼儿练习操作过程
(3)“送猫宝宝回家” ――让幼儿把自己得作业放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活动延伸: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器材让幼儿更多的操作比较,加强记忆。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内容:健康——安安全全玩滑梯
二、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三、活动准备
1.小兔、小狗胸饰若干,照相机。
2.编排情境表演。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小兔,妈妈带你们出去玩。看,那是谁?(小狗)他们在干什么?(滑滑梯)"
2.观看情境表演,向幼儿介绍滑梯及其玩法。
(1)狗妈妈是怎样教小狗玩滑梯的?为什么要这样玩?
(2)人多的时候应该怎样玩滑梯?
小结:玩滑梯人多时要先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拥挤推拉。从楼梯这边上去两手扶好了,一层层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楼梯,爬到顶,坐稳后,两手扶着滑梯两边,两条腿并拢,再滑下来。如果不这样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确的`动作,就会发生危险。
3.幼儿练习玩滑梯,教师指导幼儿按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1)兔妈妈:"刚才我们看了小狗滑滑梯,你们会不会象它们那样玩?"
(2)兔妈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再玩一遍?这次,你们玩的时候,妈妈给你们每个拍张照,看谁滑的好。"(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延伸活动
1.用在此活动中拍摄的幼儿相片布置成"我会玩游戏"角,对所用正确方法玩大型运动器械的幼儿的在其相片周围贴五角星。
2.引导幼儿在建筑角建构滑滑梯等,教小娃娃用正确的方法玩运动器械。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多吃甜食对牙齿不好,产生保护牙齿的愿望。
2.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养成饭后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只漱口杯,黑芝麻糖若干,脸盆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故事《小熊拔牙》后,教师提问:妈妈为小熊买了多少糖?妈妈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做的?
2、引导幼儿边品尝芝麻糖,边自由讲述。小熊吃了一块糖,真香呀!老师也给每个小朋友带来了一块糖,请小朋友品尝呢。
3、引导幼儿边尝芝麻糖边自由讲述:芝麻糖香不香?黑乎乎的颗粒是什么?
4、教师边讲故事边提问幼儿:小熊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小熊的牙齿怎么了?(请幼儿学一学牙疼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多吃甜食对牙齿不好。)
5、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幼儿发现吃东西会有残渣留在牙齿上,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1)小熊吃多了糖引起了牙疼。小朋友刚才也吃糖了,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嘴巴和牙齿,发现芝麻糖粘在牙齿上的现象。)
(2)引导幼儿用漱口的方法《把粘在牙齿上的东西吐出来,让幼儿观察吐出的残渣。
(3)“咕噜噜”漱漱口。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让谁在嘴里“咕噜噜”的唱歌,然后吐出脏水。(可让幼儿用矿泉水漱口,防止吞下生水。)让幼儿看看自己吐出的残渣,告诉幼儿吃东西后要漱口。
活动延伸
可是平时除了刷牙,我们还可以漱口,漱口也能保护我们的牙齿,把脏东西赶走,今天我们学会了漱口,以后吃完东西要漱口,能做到吗?
反思:
对目标达成的反思目标一的达成较好。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撕纸感兴趣,感受活动的快乐。
2。运用撕去尖角的方法撕出圆形。
3。能将大小圆形粘贴在一起。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准备:白色、黄色的正方形纸、胶水及棉签、放垃圾的盒子、盘子卡纸,荷包蛋图片及音乐。
活动过程:
一、鸡蛋宝宝导入,引出荷包蛋,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生鸡蛋,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鸡蛋宝宝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师将鸡蛋打在透明碗里,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鸡蛋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小结:蛋白是透明的、大大圆圆的,蛋黄是黄色的、小小圆圆的)
2。师:“小朋友妈妈给你做过什么样的鸡蛋啊?”!来自教案。!(煮鸡蛋、炒鸡蛋、鸡蛋糕、荷包蛋)
3。师:“今天是小熊的的生日,老师给小熊做了一份非常美味的.食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做了什么呀?”(出示图片荷包蛋)
师:我们看看荷包蛋长什么样子的?圆圆的、白色的是蛋白,橘黄色的是蛋黄,蛋黄在蛋白的中间。
二、教师讲解撕纸的方法并示范撕纸。
1。师:小朋友也一起做荷包蛋给小熊过生日好吗?
2。教师示范撕出蛋白、蛋黄。
拿出白色的纸,撕出蛋白,启发幼儿想象:看看,现在像什么啦?(蛋白)
师:蛋白做好了,再做一个蛋黄吧。(用同样的方法把黄色的纸撕成小小的蛋黄。)
再次启发:这回,你能看出来是什么吗?(蛋黄)
请小朋友们看把蛋黄粘在蛋白上,荷包蛋就做好了,现在我要放在盘子上请小朋友品尝了!
(动作慢,详细,多示范几遍)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师:好了,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来动手试试看,为小熊做一个美味的荷包蛋吧!
2。播放音乐,幼儿进行撕纸活动。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动作比较慢的,或者能力比较弱的幼儿给与个别指导。
四、作品交流与分享。
1。请幼儿自行粘贴作品,教师提问:“你们猜小熊最喜欢吃哪个荷包蛋?为什么?”
引导幼儿从荷包蛋的大小、形状以及画面布局上来评价作品。
师:小厨师的荷包蛋都做好啦,那现在我们一起唱生日歌和小熊一起过生日吧!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2、尝试运用作品表演京剧,知道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活动准备:在活动室四周展示各种有关京剧脸谱的海报或实物。
京剧磁带一盒、VCD带一盒。
油画棒、记号笔、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京剧唱段
1、请幼儿欣赏京剧唱段,引起活动兴趣
2、让我们来看一段VCD,请你们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这是一段京剧唱段,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起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
二、讨论京剧脸谱的装饰方法
1、观察脸谱,讨论:脸谱是有哪些颜色画成的?它的图案都是什么样的?从哪儿开始装饰?
2、归纳大家的发现:京剧脸谱由许多鲜艳的颜色组成,它的图案是对称的,并以鼻子为中心进行装饰。
三、介绍各种工具和材料
1、出示各种材料,请幼儿想想如何合理地使用材料进行脸谱创作活动。
2、先以鼻子为中心用记号笔勾线,画出脸谱图案的轮廓线。
3、小块的.地方用油画棒涂色,大块的地方用水粉着色
4、如果脸需要装饰胡子,可以用黑色纸进行剪贴。
四、创作京剧脸谱
幼儿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五、展示幼儿作品
请幼儿戴上自己设计的京剧脸谱跟随京剧唱段进行表演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照轮廓线剪小鱼,边缘剪光滑。
2、引导幼儿进行小鱼眼睛的镂空。
3、让幼儿在剪剪、贴贴中感受剪纸的乐趣。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网小鱼》的音乐磁带。
2、教师提供小鱼样稿、剪刀、胶水、垃圾桶等。
3、小河背景图。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剪好的小鱼,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师:这里有一条小鱼,你看它多孤单。怎么办呢?
小朋友帮它一起找朋友好吗?
2、在《网小鱼》的音乐声中,幼儿做小鱼的动作进教室。
3、教师示范剪纸:先沿轮廓线把小鱼整个剪下来,剪的时候注意一定要沿着边框剪,不要剪破、剪断。把小鱼剪下后,在进行小鱼眼睛的镂空。
4、教师重点讲解眼睛部分的镂空方法:先把小鱼对折,找到半圆形后剪。注意镂空时不能把眼睛剪破。
5、请一位小朋友讲讲剪纸时的注意事项。
6、幼儿剪纸,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剪纸,教师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独立完成剪纸作品,帮助幼儿进行眼睛部位的折叠。
7、展示幼儿剪纸。
1)幼儿自己把剪纸作品粘贴在小河的背景图上。
2)启发幼儿粘贴鱼泡泡进行装饰,体验创作的乐趣。
师:还有谁和小鱼是好朋友?(水草、泡泡等)
教学反思
1、能够完成课前所定目标,幼儿能够自己主动地进行模仿对话,自主创编。
2、有礼貌的.提出和回答问题。
3、扩展幼儿的知识面,认识了水母,贝壳,海星等动物。
4、利用多媒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5、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自己进行对话,没有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6、在情景表演时教师不应固定幼儿思维,让幼儿自由发挥。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9-12
小班教案07-27
小班教案【精选】10-23
[经典]小班教案11-11
(精选)小班教案12-05
【经典】小班教案12-07
小班教案[经典]12-17
小班教案【经典】01-03
小班的教案07-12
(经典)小班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