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5篇[通用]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
2、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对幼儿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锻炼与提高。
重点: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难点:对幼儿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锻炼与提高
二、活动准备
1、笔每人一支,碎纸屑,泡沫渣,毛线、羽毛等材料分组准备好。
三、活动过程
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游戏。
师:小朋友们快坐好,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操》
师:小朋友们说得可真棒!双手是我们亲密的好朋友,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做许许多多的事情,那么,今天我们就用这对小手好朋友来玩一个好玩的魔术。
2、幼儿动手操作,了解什么是摩擦起电的现象。
(1)幼儿操作
师出示尺子,碎纸屑,让幼儿说它们的名称。
师:我请一个小朋友试试能不能把纸片吸起来,我请***小朋友。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让幼儿用尺子把碎纸屑吸起来,幼儿分组活动,要注意及时提醒幼儿千万不要把碎纸屑掉在地上,要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宝宝。
让幼儿动手操作。幼儿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吸起纸屑的。
(2)教师示范
师:刚才大家都开动了小脑筋,可是纸屑没有吸起来呦!别灰心!你们知道吗?老师可是一个有名的.魔术师,现在就让我这个大师来给你们变这个魔术吧!
教师动手实验,让幼儿认真观察。教师边做边说,尺子头发擦呀擦,纸屑纸屑起来吧!吸起来了吗?
幼儿再次分组做实验,教师巡回了解幼儿实验情况。让实验成功的幼儿到前面演示一下实验过程,并及时表扬。
再由失败的幼儿也到前面来演示,教师点名其他幼儿帮助他完成实验并说一下为什么会失败。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认真观察,这样才是聪明宝宝,并对上前来帮助完成实验的幼儿提出表扬,强调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3)第二次分发活动材料(大块厚卡纸,泡沫渣,细羽绒,毛线头,小石子)
幼儿分组活动,看看摩擦过的尺子除了吸起纸屑,是不是还可以吸起其它东西。
师:现在请小朋友帮老师填表格,看看老师发给小朋友的东西是不是都能被吸起来,能吸起来的打钩。
幼儿操作
3、游戏结束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东西能不能被吸起来。
教师示范验证结果。
师:现在请小朋友回家也找一找还有那些东西也可被吸起来。
四、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设计了较多的活动,使幼儿在玩中学到科学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我及时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了解了什么是摩擦起电的现象,还注意了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意了及时对幼儿活动结果做出评价,当然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我感觉课堂设计有点过于嗦,课容量有点太满,没有注意到与其他学科适时的渗透,在以后我会努力提升个人素质,促使自己不断的进步。
五、活动反思
第一个环节中,请孩子们尝试了用塑料尺子在头发上进行摩擦,虽然之前进行了试验但是在示范过程中还是出现偏差试了好几次,在第一次尝试操作中几乎没有孩子成功,这是我预想到的,但是在第二次尝试中,有孩子提到了很多的建议,但是对于孩子的表现我还是忽视了,没有重视到孩子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整个活动我与孩子间少了很多的沟通交流,所以整堂活动中都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到了最后我还是没能把目标实现,“什么叫摩擦起电的概念”还是没有讲清楚,作为我来说,一堂科学活动我自己首先要逻辑清楚,但是由于是第一次尝试,我似乎也荒乱了,导致了整个活动的失败。从这个活动中我明白了,一个活动有一个很好的设计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每个活动前对于每个环节的反思与把握,科学课更需要胸有成竹,这次的失败对于我来说还是有收获的。相信在不断地尝试中能够把每个领域的课上好。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背景
春天来了,种植角又要开始种植了,为了让中班的小朋友能认识更多的植物,认识种子,我收集了很多种子,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一些植物,但又不知道的一些植物种子,从而萌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对劳动果实的爱惜,设置这次有趣的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植物的名称,颜色、形状。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了解一些种子的果实。
重点难点
让幼儿能按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来进行分类,并掌握一些种植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植物实物图片、视频。 2. 一次性塑料杯。 3. 各种种子,如:蚕豆、黄豆、绿豆、红豆、玉米、南瓜、大豆、豌豆等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录象让幼儿认识实物,并能说出实物的名称
1.幼儿观看视频自由讨论,并小声说出实物的名称。
2.教师提问,让部分幼儿说出看到了哪些实物。
3.说出这些实物的种子。
二、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种子,并讲出种子的名称
1.提问,你看到了哪些种子宝宝?
2.让幼儿挑自己喜欢的种子,并告诉同伴你喜欢的种子宝宝叫什么名字?
3.幼儿挑种子,要求每样挑两粒。
4.教师小结:原来种子有大有的、有小的'、有穿着各种颜色的衣服、有各种样子的、有的还可以吃呢,好玩吗?
5.教师出示自己挑的两种种了,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是谁?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三、让幼儿按一种特征去选种子。
1.幼儿自由选取。
2.互相说出自己选取种子的特征。
3.说出自己选出的种子长大后什么样子的?
4.再放视频让幼儿加深印象。
四、你们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吗?
1.简单介绍植物的生长需要泥土,水,和光。
2.介绍种子种植的简单过程。
五、为了让我们班的种植园更漂亮,我们把这些有趣的种子宝宝种到地里好不好?
六、带幼儿到种植园进行操作。
七、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在这一活动课中,我的取材来源于幼儿身边的事物,平时幼儿能容易接触到的材料,让幼儿感受知科学就在身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特别是在看视频教材的时候,看到了很多都是身边的植物,让幼儿有很大的兴趣。在操作过程中,有些乱,有的幼儿没能按照老师的指令挑选种子,由于太兴奋了,选了很多的种子混合在一起。在说出种子名字的时候,有的孩子选出了自己喜欢的种子,但是说不出它的名字,在我的引导下,让孩子们能够认识了它们的名字。在按种子的特征来选取种子的时候,个别孩子没能按照特征来选取,还是选取了自己喜欢的种子,可能是教师引导的不够,总之整个活动层次清楚,层层递进,从易到难,逐步解决教学重点,让幼儿在与种子宝宝交朋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中班科学“有趣的种子”教案与反思》摘要:动准备 1.植物实物图片、视频。 2. 一次性塑料杯。 3. 各种种子,如:蚕豆、黄豆、绿豆、红豆、玉米、南瓜、大豆、豌豆等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录象让幼儿认识实物,并能说出实物的名称 1.幼儿观看视频自由讨...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水具有溶解的作用。
2.体验与同伴分享的乐趣。
3.喜欢参加与制作饮料。
活动准备:
准备开水、果汁冲剂、砂糖、盐、杯子、水果粒、冰块等。
活动过程:
1.教师提出口很渴,想喝点饮料,以此引入课题,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2.教师与幼儿共同制作饮料。
(1)引发幼儿与同伴说一说自己喜欢喝什么味道的饮料。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先取喜欢的味道,把冲剂放进杯子里,再加入开水,用勺子搅一搅,它又变成了什么样。
(3)请幼儿加入冰块,做成美味的冰镇饮料,引导幼儿观察冰成在水中的状况。
3.教师与幼儿共同品尝饮料。
(1)启发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制作的`饮料。
(2)请幼儿与同伴一起分享品尝自制的饮料。
活动延伸:
1.在科学区提供盐、糖、沙、杯、水等材料,让幼儿进行“能在水里溶解的东西”的科学小实验。
2.引导幼儿用各种办法溶解肥皂,带领幼儿用肥皂水到户外玩吹泡泡的游戏。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2、并初步了解影子的形成。
3、在游戏中探索影子的方位变化特点。
活动准备:
1、幻灯机、玩具娃娃。
2、手电筒、小人偶。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1)教师: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阳光下面在一起,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就是不开口。小朋友仔细想一想这是什么呀?
(2)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3)教师:对,是影子。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
2、进行实验,引导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
(1)打开幻灯机,将光投到墙上。
提问: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
(2)教师用玩具娃娃挡住光线。
提问:现在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现在会有影子了呢?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4)教师关掉幻灯机。提问:现在墙上有影子吗?为什么?
(5)教师小结:有光,并且有物体挡住光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影子。没有光,有物体,也不会产生影子。
3、进行实验,引导幼儿探究光和影子的.关系。
(1)教师固定手电筒在上方,打开手电筒照射人偶,请幼儿观察影子在哪个方位,并请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依次将人偶变化位置,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1、在户外活动时,玩手影游戏。
2、带领幼儿玩“踩影子”的游戏。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恐龙的名称以及生活习性,并学习认识草食恐龙和肉食恐龙。
2、知道恐龙曾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它的灭绝至今是科学上的一个谜。
3、激发幼儿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1.ppt课件-食草恐龙和食肉恐龙
2.操作活动业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恐龙化石,请幼儿说这是什么?教师总结:这是一个恐龙蛋化石,当时的恐龙蛋被掩埋,经过几百万年地地质挤压而形成的恐龙蛋化石。
2、说起恐龙,它有很多种类,主要分为肉食恐龙和素食恐龙两大类。你们都知道那些恐龙?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恐龙照片,能帮我确认一下这些都是什么恐龙?
二、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图片
图片1霸王龙又名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它们是肉食恐龙中出现最晚、也是最大型、最强的食肉动物。身长约13米,肩高约5米,平均体重约9吨。
图片2梁龙 属于食草恐龙,个体最长可超过25米,是最长的恐龙。体重约10吨左右。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当陆上敌害攻击时,它就逃入水中躲藏,头顶上的鼻孔不会被水淹没,便于呼吸。
图片3偷蛋龙 身长2m 宽0.2m 高1m 重24~34公斤既吃植物也吃肉,比如其它动物的蛋,种子,昆虫等。主要特征:手上有三个长手指,鼻子上长小角。
图片4异特龙 属于食肉恐龙,出现时间更晚,身长最大的有15米长,身高大约5米高,体重3吨图片5镰刀龙是一种杂食恐龙,它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前肢上极长的指爪--长达75厘米,可以用于驱赶天敌,或者得到食物。镰刀龙可能长有羽毛,但是显然不会飞。
图片6腕龙体重约在70-80吨之间,是最重的恐龙。体长: 长23米,高12米恐龙(五六层楼),食物: 草食动物,它吃树梢处的叶子,尾巴短粗,头部能抬得很高图片7鸭冠龙它与霸王龙一样都是生活在6850万年以前,鸭冠龙的生活与鸭子相似,是在水中游泳,并且以水中植物为生。
图片8剑龙它最大的特征就是背部耸起的两排骨板,以及尾巴上生着尖棘。剑龙是草食性的恐龙,行动缓慢,它身上的骨板和尾巴上的尖棘,便成了躲避肉食性恐龙最好的防卫了。
图片9雷龙体重约在35公吨到50吨之间(7到10只成年大象),粗壮的腿,有如树干一样雷龙的身体虽然大得惊人,性情却很温和,平时以植物为食,有时会走入沼泽里,由于水具有浮力,可以减轻它身体的沉重负担,同时也能躲避像异特龙般凶暴的肉食性恐龙的攻击。
图片10慈母龙 身长9米(三到四层楼) 体重4吨 ,主要食物: 吃树叶,浆果,和种子 ,杂食恐龙,长着和鸟一样的脚,性格温顺图片11巨齿龙最早的大型、二足、肉食性恐龙,体长:7-9米长,约3.5米高(尽两层楼高),锯齿龙的大脑是最大的且,它的感觉器官非常发达,因而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恐龙图片12翼龙就是会飞的恐龙,其实翼龙不是恐龙,它是生存在恐龙时代的一种动物,是一种会飞的爬行动物,当时恐龙控制着整个陆地,翼龙就控制着整个空中,是当时的空中霸主。
三、探索恐龙外形与食性关系
1.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看上去有哪些不一样的特征呢?
2.引导幼儿观察肉食恐龙、草食恐龙的牙齿、脖子、体型的不同,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启发幼儿思考食性和外形的关系,比如为什么肉食恐龙的牙齿很锋利,为什么草食恐龙的脖子很长。
3.根据初步了解的`肉食恐龙和草食恐龙典型特征,给挂图中的恐龙分类4.小朋友知道肉食恐龙与草食恐龙生活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吗?
小结;几亿年前的地球上拥有一个完整的大陆,恐龙可以自在地四处漫游。按照四、食性给恐龙分类按照恐龙的食性对自己熟悉的恐龙进行分类恐龙喜欢吃什么呢?
那哪些恐龙喜欢吃肉哪些恐龙喜欢吃草呢?
(引导幼儿按照食性分类进行连线。)五、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可是,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地球上称霸了一亿七千万年以后却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消失的呢?请你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幼儿自由讨论、猜测并交流。——教师小结:就象你们的猜测一样,我们的科学家也作了各种猜测,但却都没有根据,所以恐龙的灭绝,至今为止,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小朋友,你们觉得恐龙神秘吗?希望我们小朋友努力学习,不断地去探索、研究恐龙,早日找到答案。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1-05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10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07
中班科学教案07-22
(必备)中班科学教案08-03
中班科学教案【集合】08-11
中班科学教案(荐)08-02
中班科学教案(优选)08-16
中班科学教案详细03-16
中班科学教案[实用]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