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热门】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一、材料
火车外形的底板,各种颜色、大小、形状的图形片。
二、操作层次建议
A.幼儿随意地在火车上摆放图形片。
B.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火车车厢上摆放图形片,如摆放所有的三角形、所有的红色的图形等等。
C.幼儿按照要求的玩法摆放图形片:后摆放的图片与前一张图形片有一个方面的不同。
如前面一张是"大的红色的三角形",后面可以放"小的红色的三角形"或者"大的红色的正方形"或者"大的绿色的三角形"等。
三、提示
开始的时候,教师给幼儿一定的.活动情节,如建议幼儿往每个火车车厢上装 货物,要求后一节车厢的货物在一个方面要与前节车厢的不同。在幼儿很熟悉之后,可以要求"使后一张图形片在两个方面与前一张图形片不同",如前一张为"大的红色三角形,后一张就可以放大的黄色的正方形。"
鼓励两个幼儿一起玩,商量更多的"装货物"方法。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将收集到的信息汇集起来,多角度地认识春天的季节特征,丰富自身经验。
2.乐意与同伴分享交流,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3.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制作小图书的经验。
材料投放:
1.幼儿上次春游的记录表,幼儿春游活动收集到的各种物体,教师用的大张记录表。
2.画纸、彩色笔、记号笔、透明胶、订书机若干。
3.鸟鸣声、雨声、雷声等录音。
环境创设:活动室走廊、自然角等地布置或投放的物品均要注意体现春季的特征,让幼儿从多方面感受春天气息。
【活动过程】
一、回顾上次的春游活动引导语:春游快乐吗?你们找到春天了吗?你找到了什么?在哪儿找到的?
二、依据春游时的记录表,介绍收集到的春天的信息
(一)我看到......
1.提问:春天有哪些花?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的?
2.提间:春天的植物有哪些变化?你找到了几片叶子宝宝?在哪找到的`?它们的妈妈是谁?为什么有的大树妈妈要换新衣裳?新长出来的树叶和原先的有什么不一样?
3.提问:你找到什么昆虫?在哪找到的?是怎么捉到的?它在干什么?
4.提问:春天还有哪些小动物出现了?(小蝌蚪、蚕等。)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
(二)我听到......
1.提问:你在春游时听到了什么声音?在哪儿听到的?你能学一学吗?
2.提问:你听到这种声音感觉怎样?为什么春天会有这种声音?还有哪些声音?
3.依据幼儿的回答播放相应的鸟鸣声、雨声、雷声等.
(三)我感受到......
1.提问:与冬天相比,春天天气有什么变化?春风吹在脸上有什么感觉?
2.提问:春天人们喜欢做哪些事?人们的服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3.提问: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4.提问: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丰富词语:多彩、五颜六色、暖和、舒适等。)
三、操作活动"制作春天小画册"。
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将本组中的记录表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小册子。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
(1)在美工区继续引导幼儿通过简单的画、剪、折、捏等来参与有关春天的环境创设,并注意分类布置。
(2)在自然角引导幼儿观赏、种植植物,饲养、观察动物,并开展植物向光性小实验。(见本书科学区游戏)。
家园共育: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设计天气观察记录表,并和幼儿一起记录春天的天气特征。
领域渗透:
(1)结合语言教育,组织幼儿开展与春天有关的诗歌欣赏和谈话活动。
(2)结合音乐活动,让幼儿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等。
(3)结合美术活动,组织幼儿绘画《我眼里的春天》《春雨的色彩》等活动资料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探索发现纸张通过折叠等方式可以站立和承重。
2.能通过比较探索纸张的不同折叠方式对其承重能力的影响。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幼儿玩过“站起来”的音乐游戏。
2.幼儿尝试过借助辅助材料让物体站起来,如让笔站起来等。
3.幼儿参加过美工折纸活动。
物质准备:
1、游戏音乐、播放器。
2.教师用的统计表。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四张纸、记录表、积木若干、笔。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导入。
1.引导语:来,让我们跟着轻松的音乐玩“站起来”的游戏吧,小朋友们要开动脑筋,让自己站起来、站得稳,比比看谁的办法多。
2.随着音乐每小段的自然休止,教师报出数字指令,幼儿做“站起来”的动作。例如,教师报“3”,则幼儿身体3个地方与地面接触;教师报“5”,则幼儿身体5个地方与地面接触。
二、自由探索,让纸张“站起来”。
1.出示纸张导入:看大家玩得这么开心,纸张娃娃羡慕极了,它也想自己站起来,我们来帮他想想办法吧。
2.分给幼儿每人一张纸,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让纸张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3.幼儿探索,教师观察指导,可给幼儿适当的提示,如可通过折叠的方法让纸张站起来。
4.分享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让纸张站起来了呢?
5.教师根据幼儿的示范在统计表中画出相应的图示。
三、实验比较,探索纸张的不同折叠方式对其承重能力的影响。
1.猜测并实验:哪种纸张上放的积木最多?
结合统计表提问:纸张娃娃站起来了,它们可神气了,都说自己的力量大,你们猜猜这几个纸张娃娃谁举起的积木最多。
2.鼓励幼儿猜测并自由把积木放在站着的纸上。
小结:同样的纸张,折的方法不一样,它能承受的.重量也不一样。
四、设置挑战,比较实验并记录。
1.提问:纸怎么折叠,能使积木放得多又稳呢?
2.出示记录表,提出要求:每人一张记录表,把折纸的方法画在第一行格子中,纸张实际能承受的积木数量记在第二行格子中。
3.出示幼儿折的纸,分享交流:
(1)你的纸张娃娃放了几块积木?你用了什么折叠方法?
(2)你在摆放积木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发现了什么秘密?
4.小结:折纸的次数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要把纸对齐折;要先让纸自己站稳,再小心轻放积木,不能碰桌子。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都有影子。
2 .进-步认识光和影的关系。
活动准备:
扇子、纸、笔、场地等。
活动过程:
1.游戏引入。
教师和小朋友一起玩"踩影子"的游戏。
教师: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做才能不被别人踩到影子?
引导幼儿讨论。
2.探索影子。
教师:影子老是跟着我们,我们怎样才能让影子消失呢?
鼓励幼儿尝试多种让影子消失的方法,如快点跑;在阴天时出门;躺在地上;用扇子扇影子:把有影子的.土挖走;用东西把影子盖上,等等。
教师总结:影子会出现在很多地方,如马路上、河边、墙上、草地上等。影子和光是好朋友,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3.影子变化。
教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影子会不会变高、变矮、变胖、变瘦呢?
我们怎样才能让影子发生变化呢?
鼓励幼儿尝试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同一个物体的影子在清晨、上午、下午、晚上是不同的。如在一天当中的不同时间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一棵树的影子,并作记录,看一看是不是在不同时间影子真的不同。
教师:影子还能拐弯呢,你知道什么时候或者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影子会拐弯呢?
引导幼儿发现影子拐弯的现象。
4 . 影子游戏。
教师和幼儿再次玩踩影子游戏,使幼儿明白影子可以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玩手影游戏,引导幼儿观察不断变化的影子。
5 . 讨论。
人们利用光与影子的关系制造出什么产品?(如播放电影的机器、投影仪。)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水位高度与水柱喷射距离间的关系。
2.启发幼儿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准备:
1.可乐瓶若干,根据需要在每只瓶子上钻洞并用胶布封住,然后装上水。
2.小红旗和小黄旗每人各一面,蓝、红三角形若干。
3.用于加水的桶和杯子各一只,胶布若干。
4.用来测量水位高度的绳若干。
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都喜欢玩水。今天我准备了一些瓶子,我们一起来玩喷水的游戏,好吗?
二、动手操作,交流经验(一)进行第一个实验。
1、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两个瓶子,这两个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2、我听到大家都说得很好,现在请你们用胶布把洞口封住,然后加水到黑色的线上。
3、果同时撕去洞上的胶布,你们猜一猜是黄色的水喷得远,还是蓝色的水喷得远呢?在你认为喷得远的.瓶子后面插上小黄旗,如果你认为它们喷得一样远,就在两只瓶子中间插上小黄旗。
4、(都做完了)现在请两位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胶布撕开,然后把两个瓶子放在一起,仔细观察,在喷得远的瓶子后插上小红旗表示实验结果,观察自己的猜测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5、提问:怎么样?猜想结果与实验结果一样吗?那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喷出的水会一样远呢?
6、师操作,验证结果。
7、请幼儿用绳测量喷水的洞口离水面的高度。
8、发现了什么?
9、师再次操作,验证结果。
10、出示总表,小结:水位一样高,洞口一样高,一样大,它所受的压力就一样,所以,喷出的水就一样远。
(二)(出示有两个洞的瓶子)进行第二个实验。
1、师:看,这个瓶子有两个洞,如果同时撕去洞上的胶布,你们猜一猜哪个洞的水喷得远呢?在你认为喷得远的洞旁边贴上蓝色的三角形,如果你认为它们喷得一样远,就在两个洞中间贴上蓝色的三角形。
2、都做完了)现在请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胶布撕开,仔细观察,在喷得远的瓶子旁贴上红色的三角形表示实验结果,观察自己的猜测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3、提问:怎么样?猜想结果与实验结果一样吗?那你们发现了什么?
4、师操作,验证结果。
5、为什么下面的洞水喷得远?
6、小结:虽然,洞口一样大,但下面的洞比上面的洞低,下面的水就多,压力就大,所以,下面的水就会喷得远。
(三)观看录象,拓展经验。
1、出示洞口一样高,一样大,但水位高度不一样的瓶子进行比较。
2、出示水位、洞口一样高,但大小不一样大的瓶子比较。
延伸:出示洞口一样高一样大,但水位不同,并盖紧盖子的两只瓶子,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看哪只瓶子喷得水远?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1-05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10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07
中班科学教案07-22
(必备)中班科学教案08-03
中班科学教案【集合】08-11
中班科学教案(荐)08-02
中班科学教案(优选)08-16
中班科学教案详细03-16
中班科学教案[实用]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