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1-05-28 11:01:1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美术教案四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 篇1

  一、活动名称:

  《找找好朋友》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之间少1和多1的关系,能说出2和3的相邻数。

  三、活动准备:

  1、鱼的活动教具:红鲤鱼1条、白鲤鱼2条、金鲤鱼3条、黑鲤鱼4条。

  2、1~4的数字卡若干。

  3、《找朋友》的背景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谈话,引导幼儿欣赏图片,提问幼儿图片里面都有什么?(小鱼)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设计小鱼找朋友的情节,请幼儿数一数,都有什么颜色的小鱼,各种颜色的小鱼都有几条?教师用数字卡表示。

  2、设疑讨论:(1)白鲤鱼今天要找两个好朋友,一个是比它少1的,一个是比它多1的,请小朋友快速说出是哪两种鱼,它们各有几条?幼儿回答后,教师摆出卡片。

  3、请幼儿仔细观察教师老师摆好的卡片,分析比较红鲤鱼、白鲤鱼和金鲤鱼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知道2的好朋友是1和3。

  4、帮助金鲤鱼,用金鲤鱼也要找两个好朋友的情节,引导幼儿找出3的好朋友是2和4。

  5、请幼儿用数字卡快速摆出2的好朋友、3的好朋友。

  6、游戏:找朋友,播放《找朋友》的背景音乐,幼儿胸戴1-4的数字卡,请挂数字2或3的小朋友说:“我的朋友在哪里?”与他们相邻数的幼儿迅速站到他的两边,交换卡片,反复游戏。

  (三)结束部分:教师讲评这节课的授课情况。

  五、活动延伸:

  在日常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进行找朋友的数字游戏,以巩固幼儿对相邻数的记忆。

美术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人美版美术教科书第十六册以《敦煌莫高窟》为教学的出发点,并联系我国其他的著名石窟,从石窟艺术追溯佛教的起源,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了以往单纯介绍作品的美术特征的局限,把敦煌艺术放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情境中,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敦煌艺术,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通过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外国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敦煌艺术所处的地理位置,初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

  2、能力目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能对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3、情感目标: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及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和艺术价值。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

  认识敦煌艺术中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兴致和爱国热忱。

  教学难点:

  感悟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

  教学手段采用:

  1、倡导“表现性学习”,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课堂容量,加强课堂的直观性与趣味性。

  3、采用欣赏优秀作品与德育渗透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来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1、组织教学,诱导提问学生是否知道中国的四大石窟艺术。

  2、学生回答后播放幻灯片,让学生对石窟中彩塑和壁画作品有一个初步的直观感受。

  教师提问:你看了以上作品后谈谈你对它们初步感受(考查直观感悟的能力)、欣赏、评述。学生回答:纷纷对彩塑的外在形象谈看法。如身姿显得较丰腴。耳垂都较大,神色都较慈祥等,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比较流畅。

  3、幻灯出示课题——敦煌莫高窟

  二、新授

  1、学生自主探究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发展过程和艺术特色。

  (通过学生自主的整理归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悟佛教与石窟艺术的关系,以及石窟艺术的时代背景及发展过程。)

  此环节学生掌握敦煌莫高窟如下知识信息:

  A、地理位置:敦煌在今甘肃省西北角,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南北长1680米,高50米。

  B、发展过程:始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引入乐傅和尚的故事),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C、艺术特色: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与准备材料,进行探讨交流和总结。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验证学生们的探究结果。

  2、分析讨论:敦煌艺术中建筑、壁画、雕塑的整体特点,升华对传统艺术的情感。(师生互动完成)

  【幻灯链接】:(辅助资料)

  建筑: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磐窟等。

  壁画: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瑰丽华艳,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雕塑: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高深,而且与壁画相融相衬,相得益彰。

  学生活动:结合课前预习,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敦煌艺术特点,谈出自己认识和感受。

  教师活动:结合学生的谈话,进行补充讲解。同时渗透和强化我国优秀美术传统的历史渊源和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3、结合欣赏归纳几个重要时期的主要艺术特色,理解敦煌艺术,全面认识和学习石窟艺术。(强化对祖国优秀传统美术作品的热爱,深化爱国思想。)

  教师活动:用幻灯片出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同一类敦煌艺术形式(以壁画、雕塑为主),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尝试归纳其艺术特色。

  学生活动:讨论、探究不同时期敦煌艺术的特色。

  【幻灯链接】:(辅助资料)

  a、北朝时期:共有36个,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塑像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

  b、隋唐时期(重点探究分析):现存洞窟有300多个。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肥,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组合多为七尊或者九尊,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内容主要有佛像、经变、佛教史迹、佛教故事和供养人等。

  c、五代和宋:这一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

  d、西夏和元代: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西夏修窟77个,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

  教师活动:结合以上内容对学生讨论进行点评和补充。

  学生活动:分组探究,交流成果。

  4、敦煌艺术中彩塑艺术及壁画艺术的赏析。

  (丰富学生认识,进一步加强对美术传统的艺术特色的理解。结合讲解有关故事,创设互动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九色鹿”“尸毗王”、“经变”、“本身”“佛传”故事。)教师可通过课堂调查的形式引导个别学生给大家将与之相关的故事,但要注意把握时间。教师在讲述中要注意选择造型生动、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作品,使学生易于接受,且易于比较,避免面面具到。

  教师活动:幻灯展示典型图片,讲解升华。答惑。

  学生活动:讲自己知道的相关故事或聆听他人讲故事,并把自己不懂得或者不理解的地方与大家分享。

  5、藏经阁的发现和失窃历程。

  (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师活动:幻灯展示以上内容,引导学生列举与之相似的例子,同时进行德育渗透:爱国爱传统。

  学生活动:例举、谈感受,并谈一谈自己今后应该怎样做。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海绵笔点画雪花,尝试点画出大小不一的雪花。

  2.在点点画画中体验和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海绵点画雪花。

  难点:能用不同方法点画大小不一的雪花。

  活动准备:

  1.已经观看过雪花飘落的美景。

  2.蓝色卡纸(六张,粘在桌子上),白色的颜料,海绵笔每人一支,雪人六个。

  活动过程:

  一、激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支笔,你看是什么笔?

  2.师:其实它是支海绵笔,你能用海绵笔让天空中变出雪花吗?(请个别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画雪花。)

  二、讨论画雪花的方法

  1.师:刚才他是怎么把雪花变出来的?(请其他幼儿讲述。)

  2.教师小结:他先拿着海绵笔在白色的颜料里面蘸一蘸,然后和天空亲一亲,一朵一朵,雪花飘起来了,可别让它们挤在一起了。(教师一边小结一边示范。)

  3.师:唉,怎么样让雪花变的更大一些呢?(请幼儿尝试画更大块的雪花。)你是用什么方法让雪花变大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画法。)

  4.教师示范:他的办法真好,我也来试试。要让雪花变得更大,可以用力的点。还可以把它们一点一点的围在一起,一点、两点变成了一朵大雪花。(示范时可以画更多的方法,如用三点、五点等。)

  5.师:你们看,那里还有好多地方还没下雪呢,我们让那里也飘满有大有小的雪花。

  三、幼儿绘画

  1.指导幼儿点画雪花的方法,雪花不要都挤在一起,提醒幼儿作画时应用力点。

  2.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点画大小不一的雪花,点与点之间靠的紧点。

  四、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雪花飘飘的美景。

  1.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雪景。师:雪下的真大啊,雪娃娃也来了。

  2.师:你觉得哪里的雪下的最漂亮?为什么呢?

  3.师:雪下的真漂亮,我们拍照吧。

  反思:

  本次活动,我还是将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示范讲解法”放到了幼儿尝试后,采用了“幼儿尝试在前、教师示范在后”的方法,主要是为了体现“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在教具的准备上运用了新的材料——海绵笔,让孩子们掌握一个握笔的方式,也增加了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整个活动的环节,层次比较清晰,环节紧扣。活动评价时,让孩子们尝试自己讲评,指出不足之处,并讲解下次作画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但我发现自己组织本次活动的积极性不怎么高,导致孩子们在活动中参与的时候也不怎么投入。讲评时没有合理利用“雪娃娃”这一道具,讲评环节比较散乱,如何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讲评有待深思。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用途、不同特点的船,初步了解船的发展历程。

  2.能抓住船的结构特点,大胆地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3.通过探究、表现等活动,使学生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抓住船的结构特点,大胆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教学难点:

  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画出船的状态。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船的图片及图像资料,查找有关船的发展及科技方面的故事。

  学生:绘画工具、剪刀、胶水

  教师:代表大海的蓝色大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

  二、感知与启示

  1.分小组展示学生收集来的有关船的图片和资料,并选择小组集体认为最好的图片资料向全班展示。

  师问:

  (1)你知道这艘船叫什么船吗?为什么?

  (2)还有其它种类的船吗?(全体同学欣赏图片并议论)

  2.了解船的发展历程,学生根据收集来的有关资料议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1)师问:谁知道最初的船儿是怎样的?(就是根木头浮在水面上)

  (2)师:这样的船造型真简单,老师也能马上想到几种,你们看,这块西瓜皮就可以成为一艘船。别看它小,至少可以装载几百、几千只蚂蚁。像这样造型简单又很实用的“船”,小朋友们还能想出几艘吗?(撑开的伞、香泡皮、瓶盖等)

  (3)师:接着又出现了用木头做成的月亮型的船。有的造船师傅还在船上叉上风帆,就成了帆船,然后便出现了铁皮船、气垫船、快艇等。(课件出示相关船的图片)

  三、设计创作

  1.师问:看了这么多的船,你能画出你心目中的大船吗?

  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

  师:让我们的大船到海中去航行吧!

  1.用剪刀将自己画的大船按外轮廊剪下来,贴在老师准备的蓝色大纸上。

  2.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