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教案范文5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京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京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解决,让学生初步感受记时法产生的必要性,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记时法。
2.通过对比,树立学生辩证看待两种记时法的意识,并能熟练掌握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互化。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两种计时法互相改写。
教学难点: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的时间到了,对吗?那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来确定时间的呢?请看大屏幕。
伴随课件画面的呈现,教师介绍: 在古代,原始人白天外出打猎,晚上回到自己居住的山洞里休息。他们只知道用日和夜来表示时间。后来,人们发现一天中太阳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就学会了用测太阳影子的方法来确定时间。再后来,人们还发现,容器中的水或沙子,从一个小孔中流出的时间是固定的,就想到用滴水或漏沙的方法来计算时间。
提问:那么,如果今天我们需要知道时间,要看什么呢?(看钟表) (屏幕出现钟面,显示时刻10时)
提问:你能读出现在钟面上的时刻吗?一般这个时刻你可能在干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上课 10时 睡觉 10时)
提问:一天之中怎么会有两个10时呢?你觉得这两个10时是同一个时间吗?请看大屏幕: 夜里12时是一天结束的时刻,也是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刻,这个时刻我们一般在做什么?(睡觉)就让我们从这个时刻开始,时针和分针转动起来了,这时我们应该还在睡梦中,渐渐地天亮了,该起床了,来到学校上课,现在来到了第一个10时,就是我们同学们所说的在上课的10时,太阳越爬越高,当它爬到一天中最高的那个位置的`时候,就来到了中午12时,这时时针已经在钟面上走了整整一圈,一天结束了吗?吃过午饭我们又来到了学校进行下午的课程,很快放学了,回家了,吃过晚饭我们洗洗漱漱可能又要上床睡觉了,这时时针再次指向了10,就是我们同学所说的在睡觉的10时,时间继续在走,又回到了我们一开始开始的那个时刻,夜里的12时,完整的一天结束了。
北京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儿,(听的过程当中说)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我爱北京天安门》
2、对,我爱北京天安门。古老美丽的北京城我们祖国的首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北京》
板书北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大家先听一遍课文,注意听清生字的音。
2、你也想来读读书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画下来,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
3、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现在请组长领着小伙伴学生字,读一读,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4、刚才同学们在小组里学的真好,现在我们请5位小朋友来把课文分段读一读。咱们听听他们音读准了没有,课文读通顺了吗?(读一段就相机正音)难读的长句子相机指导停顿,使之正确,多指名读,变花样读。
A、天安门在……(读的不好,就再请个学生读,全班读)
B、立交桥……(注意停顿)需要练读,再全班读。
C、北京有许多……(范读)如果读得好,表扬他,让该生领着男、女生分别读。注意在和字前面停顿。
5、同学们课文读得正确通顺。生字读得准。
离开了课文,你还能这些生字的字音读准吗?。(拿出生字卡)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
(A、阴 前鼻韵母 开火车读 B、川 分组读)
这里还有几个要求会认的字,大家一起读一读 矗 似 厦
6、(拿小黑板)这几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吗?
阔 碑 雄 迹 川 相 机 写 碑
左边是石字旁,注意右边的写法,拿出手,跟老师一起边说笔顺边写字。先写一个白字,再写一撇,最后再写这个十字。一横,一竖。注意这个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结构紧凑,这个字就写好看了。练习写一写,注意写字姿势。同位互相帮助,相互欣赏一下。
二、朗读课文
生字学好了,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指2人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我们赶快到美丽的北京城去看看。(出示挂图1 )
A、看看图,再默读第2自然段,看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可以划下来。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指名说。(老师引导出三种建筑,相机出示三种建筑物的图片。如果学生问便相机讲解人民英雄纪念碑)
B、老师指着黑板上的方框(在板书下):如果这就是北京城,那么这三种建筑应该在北京城什么位置呢?
同学们再读读书,跟同位小朋友商量商量。
指名上来摆
他们贴的怎么样?扣课文语言评。评价中理解中央(天安门就在我们北京城的中心位置,是首都北京的标志)
同学们读书很仔细,咱们一起读这几个句子,引读
C、读懂了课文,能把课文读好吗?
自己练习读书,指名读
C1:(重点指导第一句)
指名读。我们来看看图(师指,天安门城楼上红墙,黄瓦,多美啊!)
哪个小朋友愿意再来读一读。
指名2、3人读。
师指版画描述:蓝天白云下,鲜花绿草前,天安门城楼高高耸立着。望着它,我们似乎听到一九四九年,毛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天安门啊,它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是何等的庄严啊。
自己练习读一读
一二组读,三四组读,一起读一读。
C2:第2句指名读
是啊,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之一,可以同时容纳十几万人呢。再一起读这句话
C3:第3句读这句话,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问大家,理解矗立
纪念碑有知道的`吗?
对了,为了建立新中国,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于是,我们建立了这座纪念碑,来永远的纪念他们。(指纪念碑)
练习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把第2自然段连起来读。
读得真好,下节课我们继续去欣赏美丽的北京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根据同学们的意愿,我们先游览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咱们再去看看吧。
一起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还想到北京的什么地方去看看,问几个孩子,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先到天安门去看看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挂图1 )
1、看看图,再默读第2自然段,看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可以划下来。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指名说。(老师引导出三种建筑,相机出示三种建筑物的图片。如果学生问便相机讲解人民英雄纪念碑)
1。老师指着黑板上的方框(在板书下):如果这就是北京城,那么这三种建筑应该在北京城什么位置呢?
同学们再读读书,跟同位小朋友商量商量。
指名上来摆
他们贴的怎么样?扣课文语言评。评价中理解中央(天安门就在我们北京城的中心位置,是首都北京的标志)
同学们读书很仔细,咱们一起读这几个句子,引读
2。读懂了课文,能把课文读好吗?
自己练习读书,指名读
C1:(重点指导第一句)
指名读。我们来看看图(师指,天安门城楼上红墙,黄瓦,多美啊!)
哪个小朋友愿意再来读一读。
指名2、3人读。
师指版画描述:蓝天白云下,鲜花绿草前,天安门城楼高高耸立着。望着它,我们似乎听到一九四九年,毛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天安门啊,它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是何等的庄严啊。
自己练习读一读
一二组读,三四组读,一起读一读。
C2:第2句指名读
是啊,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之一,可以同时容纳十几万人呢。再一起读这句话
C3:第3句读这句话,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问大家,理解矗立
纪念碑有知道的吗?
对了,为了建立新中国,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于是,我们建立了这座纪念碑,来永远的纪念他们。(指纪念碑)
练习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把第2自然段连起来读。
庄严美丽的天安门广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咱们继续去欣赏北京城的风景吧。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谁来把课文读一读
2、这几个词语还会读吗?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川流不息(注意阴和川的读音)
这些词懂吗?懂,你就待会到小组里跟大家讲讲。不懂也没关系,看能不能通过读书结合课文把它弄懂,赶快读书吧,也可以跟小伙伴商量商量
刚才我发现同学们很会学读书,他们读懂词语的方法各不一样,下面请几个同学介绍一下。
(绿树成阴(图生活经验)川流不息(图
演)
3、能用上这些词语说几句话吗?能用一个就用一个,用上几个就更好了。在四人小组说一说
指名说。相机看图认识立交桥。
4、说的这么好,同学们会读的更好,再读书。小组内开展读书比赛。大家一起评一评,谁读得最棒,同学们就伸出大姆指夸奖他。
5、得到大拇指夸奖的小朋友站起来
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相机指导读,指多名(包括未站起来)读:立交桥……指名读,男、女生读。道路两旁……分组读)
喜欢这一段的小朋友都站起来读一读。大家边读边想象画面。
看着这些词语,想象画面,能试着把这一段背下来吗?
学生试背齐背
北京真美啊,让我们再把课文2、3、4段读一读,你愿意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
师自然接读最后一段,全班齐读最后一段。你看他多自豪啊,再读,把自豪的感情读出来。
四、这几个字大家有办法记住吗?
瓦阔碑阴
相机碑
左边是石字旁,注意右边的写法,拿出手,跟老师一起边说笔顺边写字。先写一个白字,再写一撇,最后再写这个十字。一横,一竖。注意这个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结构紧凑,这个字就写好看了。练习写一写,注意写字姿势。同位互相帮助,相互欣赏一下。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到北京去游览了一趟,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们爱北京,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关于北京的图片或照片,给他们配上文字,举办一次图片展。也可以仿照课文,说说我们的武汉,用上文中你喜欢的文字。
北京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百是多少,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感知100以内数的读写;
2、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数感;
3、在认识100以内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感知100以内数的读写。
教具准备:
小星星,玉米粒。 学具准备: 每组一盒玉米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数学王国的几个数娃娃11~20,你能亲切地和他们一个个地打招呼吗?
生:(兴趣极浓,大声回答)能。 (全体学生数数,课件出示1120-各数)
师:你还认识比他们更大的数吗?
生1:100。
师:你都认识我们的老大哥100了,真了不起!
生2:21。 生3:1万。 生4:10万。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20更大的数。(板书:认识100以内的数)(这样设计高速度的进入正题,有效地节省了时间。)
二、探究新知
(一)估数、操作,初步感知100
师:这些数字的老大哥是几?
生:100。
师:你知道100有多大吗?(稍停,生思考)
师:请1号小朋友取出20个玉米粒放到杯子里,其余小朋友看他数得对不对!
(生操作)
师:数好的请坐直一些! (师举起其中一个杯子)
师:20个有这么多,那100个有多少呢?(稍停,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接下来请2号小朋友抓1把玉米粒放进去,看一看够100吗?如果不够请继续抓一把!(师巡视,偶尔加入学生的抓玉米粒过程)
师:都觉得自己杯子里的玉米粒是100了吗?如果认为是100,请每组的3号小朋友举起杯子。(师巡视,偶尔加入学生的抓玉米粒的过程) (大部分小组的3号小朋友举起了杯子。)
师: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杯子里的玉米粒是不是正好100呢?
生:数一数。
师:好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哪组小朋友估计地准!请4号小朋友一粒一粒地数杯子里的玉米粒,其余的小朋友一起动口跟着数数。(各组的4号小朋友边拿围棋子边数数,其余的3个小朋友动口跟着数,活动的参与性很高。教师巡视,指导数数时手口合一)
师:你们小组数出来有多少个?
生1:100个。
生2:100多2个。
生3:100多3个。
生4:67个。
师:我们现在看到了100个玉米粒是这么多,下面我们每人抓一把玉米粒,先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然后再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我们比一下,看看你们小组谁估计的最准,我们奖励他一颗小星星。
师:也许第一次你没有经验,那就再来一次。(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积累经验,提高估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举起数学书)
师:猜一猜,我们的`数学书有几页?
生1:100页。
生2:80页。
师:打开看看! 生嚷:109页!
师:109面,两面为一张,我们的数学书大约50张纸,两本书大约共100张纸。同桌小朋友把
书叠在一起,感觉一下100张纸有多厚!用手势表示一下厚度!(课件出示满天繁星图)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里有多少颗星星,先估计一下,然后再数一数到底有多少颗。请打开书看42页第二题,注意先想一想这么多星星怎样数才能不多数也不少数呢?生:作记号,数过的画上圆圈。生:我画三角形。生:我数十个然后圈起来。师:你们的方法真好。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你能数的又快又准就最好。
(二)多种形式的数数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学习这么久了,该累了吧,我们做游戏好吗?
1、数数接龙。老师说一个数学生一个一个接着往下数。
2、从35数到42。
(1)小组内数。(同学们数得很认真,数得也不错。)
(2)指名数。(正确的奖给一颗星,学生兴趣非常浓,一个个争着举手要说。)
(3)指名其中的一小组数。(正确的每人奖给一颗星)
(4)全班齐数。(板书:35、36、37、38、39、40)
3、从88数到老大哥100。
(1)小组内数
(2)指名数(师:谁听清楚了,88后面是几?(89))
(3)男女生对数(男生数88,女生数89,男生数90,板书:88、89 90、91、、99、100)
4、从56数到72
(1)独立数
(2)师:59的后面是几?(60)
70的前面是几?(69)
70的后面是几?(71)
5、从1数到100
(1)师:还有一些数我们没有数到,我们能不能把这些数数完呢?从谁开始数? 生:从1开始数。
(2)全体学生从1数到100。(全班每个学生数的很认真,数得也很正确。)
(3)师:你知道我写了几个数吗? 生:100个。
(4)师:这幅图我们就叫它百数图。课件出示:百数图。
(5)齐读:百数图的名称。
师:百数图里面还有好多秘密等着小朋友去发现呢!我们下节课再研究。
北京教案 篇4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2.师:同学们,你们看,还记得这是什么?是啊,咱们的中国就像一只大公鸡挺立在世界的东方。你再仔细瞧瞧,这标着五角星的地方是哪里呢?3.师:是的,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初读课文,读通读懂。
2、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并组词。
2.读词语:个别读--小老师带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
1.再读课文(1)师:同学们,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2)师: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好,请5位同学来试读课文,其他同学请思考:作者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物?(课件出示)
(3)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略)
(4)再请5名同学读课文,其他的同学一边仔细听一边认真想,你对北京总的印象是什么?(5)出示文章1自然段。个别读-齐读,理解“首都”一词的意思。2.理解课文、指导朗读。师:北京的确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里曾经有我们的老祖先周口店猿人;有数百年来的帝王将相;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在北京我们可以看到红墙、黄瓦,京剧、茶馆,还可以看到老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落。徐老师先带你们到北京的'中心――世界闻名的天安门广场去看一看。
(1)学习第二自然段。看看北京的中心
①师:看着课文的第一幅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②师:让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的。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③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图片和第二自然段每句话文字,深入理解课文。)
朗读:个别读--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北京的天安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好吗?(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3)欣赏天安门视频看看北京的马路*师:刚才是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这一次,老师让大家自己去看看北京的马路。请先自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再和同桌讨论讨论。
(出示第三自然段文字。)*学生汇报(重点理解词语:柏油马路、绿树成阴、立交桥、川流不息)
*朗读:个别读-男生读-齐读
*观看立交桥的视频
(3)教学第四自然段,拓展知识。*师:北京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呢。听我来读一读第4段。同学们边听边找出这个自然段中,北京还有哪很美呢?*分句读:个别读--齐读*用“有……还有……”“到处……到处……”说话。
四、总结升华
北京是一幅多彩的油画,画里盛开着鲜花,飘动着车流和人流,散发浓郁的现代气息。从这幅画上,我们能读到高耸的大厦,闪烁的霓虹灯,彩虹似的立交桥和许许多多的建设成就。我们的首都太美了,它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让我带着对祖国首都的热爱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五、(机动:回顾全文,播放课文视频)
北京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初步学习用舞蹈动作表现。
2、学习看指挥演奏,掌握×0×0|、×———|、×一××|三种节奏型,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及喜欢的肢体动作为乐曲伴奏。
3、能在打击乐活动及互动游戏中感受到打击乐的乐趣。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0×0|、×———|、×一××|三种节奏型。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可在餐前活动中欣赏、学唱此歌曲,并能随乐曲节奏做简单的身体动作。
2、铃鼓、小铃、圆舞板等。
3、《我爱北京天安门》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随老师听音乐《我爱北京天安门》跳舞进场。
2、嗓音练习:《国旗多美丽》
教师采用师幼分句唱的方式进行嗓音练习。(教师用手势指导幼儿唱)
二、基本部分:
学习打击乐:《我爱北京天安门》。
●请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歌曲打节奏。教师从中发
现节奏感较好的幼儿,肯定适合的打节奏方式。
●教师出示图谱,用拍手的方式为歌曲打节奏。(下面请小朋友来看一看老师是怎样打节奏的。)
●请幼儿来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打节奏。
●看图谱拍节奏。重点指导幼儿学会看图谱上的图形标志。
●讨论:《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可以用哪些乐器来演奏?为什么?
●师生共同确定,并记录在图谱上。
●看指挥(教师),小朋友空手练习。
●教师指挥分部做两次。
●拿乐器合奏。
●学习当指挥。请1~2名幼儿看图谱指挥演奏。
4、幼儿互换座位,自选另一种乐器演奏。
三、结束部分:
请家长和幼儿分别站成同心圆。家长和幼儿分别代表一种乐器,用肢体打节奏,最后指导家长和幼儿一起手拉手听音乐跳舞,出教室。
以后的复习活动中可增加难度,每句的末尾小结处加入大鼓,或让大多数幼儿都有机会担当小指挥,指挥演奏。增加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提高自信心。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孩子们在家长面前显得更为兴奋,并为自己的表现而自豪,使我们的本次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得到了交流。
节奏乐活动虽说平时进行得不太多,但为什么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将看谱子打节奏的技能掌握的`如此轻松呢,我认为,这与节奏谱的设计有很大关系。我在展示完自己打节奏的方式后,问幼儿老师为什么这样打,幼儿很快就能认识到“因为老师在谱子上画了太阳和月亮,还有汽车,太阳就要拍手,月亮就要休息,而汽车就要拉长”。这种直观的教学符号我们平时应多受启发,可用于多种活动之中。
最后的互动环节孩子们和家长都很兴奋,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打节奏时反应比家长还快,虽然是一次打击乐的新授活动,孩子和家长是一起开始进行的这次活动,通过一节课的时间,孩子们已经掌握得游刃自如,可家长们却手忙脚乱的,看来“学”和“不学”就是不一样。活动结束后,我还开玩笑地告诉家长,回去一定要请孩子们当你们的“小老师”,由此看来,我们都要在学习中共同成长才行!
【北京教案】相关文章:
北京的教案12-08
关于北京的教案02-07
北京课文的教案02-21
舞动的北京教案07-16
【精华】北京教案三篇02-25
关于北京教案三篇12-14
【精选】北京教案合集八篇04-03
【热门】北京教案3篇02-25
大班教案《我们的首都北京》10-27
【精选】北京教案锦集五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