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教案

时间:2022-09-15 08:47:32 教案 我要投稿

北京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京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的教案

北京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评价。

  2、利用资料分析说出北京的城市职能。

  3、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建设的成就。

  4、通过学习北京祝福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职能。

  教学难点:

  北京城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

  课时: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课型:新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多媒体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在歌声中把同学们引入新课。

  二、学生自主预习

  教师给出本节学习目标,学生阅读教材自主预习,可以组内互相讲解。

  措施: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在预习时,把重点的基础知识点理解并记住。

  三、学生分组上黑板

  每组按老师分派的任务在黑板上写出来,组内讨论,各个过关,组内完成的可以去其他组学习讨论。同时组内分工,明确各自上台展示的内容。

  四、分组展示

  全班同学集中在黑板前,各小组轮流上台分析讲解本组的学习内容,并指出容易出错或容易混淆的地方。

  第一小组:政治文化中心

  1、北京位于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

  2、北京的经纬位置大致是;北京的地势,

  属气候。

  3、北京是新中国的,是全国的、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

  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4、举例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

  措施:以上内容板书在小黑板上,由第一小组不同组员上台讲解,在讲解第2题时,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从图上把知识点落实到位。讲完第3题后,教师应追问:北京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有优点?第4题可以让学生通过书本的图片文字说明后,再举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实例。以把课堂气氛推向一个小高潮。

  第二组:历史悠久的古城

  1、列举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

  2、北京的名胜古迹中,

  、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措施:第1题学生通过所学历史知识或上网查阅资料,对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做简洁的介绍。预见:这里可能会要让几个同学相互补充才能完整。第2题后教师追问:谁知道这些名胜的历史价值?学生通过多媒体图片辅助展示,一人说一处,简洁的话语即可。教师再次追问:对这些名胜我们该如何来保护又很好地开发利用其价值?通过追问突破本节的难点。

  第三组: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1、北京现代城市建设的成就。

  2、北京现代新的地标建筑。

  措施:第1题学生通过多媒体图片资料的展示,从三个方面说明。教师追问:有没有去过北京的同学,上台谈谈对北京城市的印象。第2题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即兴上台做简单的分析说明。

  第四组:总结提升

  1、xx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说明北京是我国的()

  a、文化中心b、国际交往中心c、交通中心d、政治中心

  2、下列关于北京的发展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是个文化古城,历史遗留建筑很多,严重阻碍了北京的发展,应该坚决拆除。

  b、今天的北京城区一改过去的旧面貌,历史对北京的今天毫无影响

  c、为加快北京的发展速度,应加大工业发展的力度

  d、在北京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在注意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貌的同时修建现代建筑

  措施:让学生在讲清答案的同时,能分析其原因。尤其是第2题,讲完后教师应追问:abc答案分别错在哪里?

  第五组:国庆60周年在即,请为祖国北京送上你的一句衷心的祝福。

  措施:通过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在此把课堂气氛推向最高潮。

  五、当场检测

  1、北京是我国的、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2、北京的经纬度分别是。

  3、北京的名胜古迹有

  4、北京现代新的地标建筑有、、国家大剧院和央视大楼。

  措施:老师读题,学生只写答案,对桌互相改,错二个以上的把名字交给老师,下节课前过关。同学们上台纠错提醒:指出刚才有哪些容易出错的字或知识点,并把正确的板书到黑板上。

北京的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学生回忆刚刚过去的寒假里度过的节日——春节。从而引出老北京的春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单了解作者——老舍

  『设计意图』: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旬熬蒜醋饺翡拌榛栗筝鞭麦寺逛

  (1)指名读,评议

  (2)学生找出自己易错的字

  (3)老师强调“熬”字,并用白板演示“熬”的笔顺

  2、出示词语轻声:饺子榛子栗子风筝规矩掺和红火儿化: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多音:万象更新正月间断分外(1)自己读(2)指名读,并评议(3)强调“间断”的“间”读四声

  『设计意图』:词语是文本构建的基础,词语教学变得精彩,为阅读教学的创新与精彩夯实基础。

  (三)初读课文,理清顺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1、“照老北京的规矩”,作者在文中依次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的日子。

  2、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找一找,画一画依次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带着要求再大声朗读课文精读要求:1、标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抓住关键词语或句子反复朗读,理解感悟,并在书的空白处做批注。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预设:

  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农业展览会”是说粥里的各种豆、米、干干过非常多,多得好像聚在一起开展览会。(课件演示,腊八粥的图片)

  (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除夕。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3)理解“守岁”:一重意思,年长的人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二重意思,年轻的人守岁,则是为了父母延寿。

  (4)把自己的感受融入课文,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5)创设情境:播放歌曲《春节序曲加放爆竹声》,听着这喜庆的乐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

  (6)花样读:I除夕是普天同庆的快乐,大声读,出示: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II除夕是通宵达旦的热闹,大声读,出示: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III除夕是通宵达旦的热闹,大声读,出示: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1)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2)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

  元宵。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

  (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

  (2)谈谈自己的'体会。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抓住四个“有的”,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运用“有的”说一句话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出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这句话,让学生体会并感情朗读。抓住“又”,和前边的课文相联系。设计意图:“默读——思考——讨论——交流——朗读”这一阅读过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北京春节的喜庆、热闹、祥和的气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默读、朗读,多次与文本交流,培养学生默读、朗读能力,对课文内容更加熟悉。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学生之间的读书交流,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之间的评价已经不单纯去评价别人读书的好坏,而是伴随着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和感悟来进行评价,把评价与交流阅读体会结合起来。

  (五)联系实际,深化感受

  师:过年最高兴的就是小朋友们,在过年的时候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呢。『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

  (六)作业设置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自己的感受或希望。

  『设计意图』:作业与生活紧密联系,把书本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延伸了课堂

北京的教案3

  教学内容: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题旋律的情绪,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难点: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手段: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1、教师介绍:

  该作品原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  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结构较为自由。

  2、了解作者简介:

  郑路——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创作室副主任。他的代表作品有:器乐曲《民歌主题组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合作)、《漓江音画》等。

  马洪业——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宣传队任演奏员,并从事音乐创作。1954年后在东北、上海、中央等广播乐团任单簧管演奏员。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除与郑路合作的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外,还有《愉快的劳动》、《春晓》、《圆舞曲》等。

  3、第一遍欣赏乐曲,初步体会乐曲的情绪。

  4、分段欣赏:(先让学生轻声视唱每一段的主旋律,然后边听边按声势图拍打节奏,并体会乐曲的表现手法)

  引 子: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召性的音乐。

  第一段:这段音乐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其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旋律,这是第一主题。

  第二段:姑娘们纵轻盈、欢乐的舞蹈情的跳着,脚勃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这是第二主题。

  第三段:由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旋律,这是第三主题。

  第四段:乐曲突然轻了下来,双簧管奏出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象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这是第四主题。

  第五段:小号奏出粗犷奔放的旋律,小伙子跳起健美、雄壮的舞蹈。这是第五主题。

  第六段:姑娘们跟小伙子们对以轻快活泼的舞蹈,运用小提琴跳弓的演奏方法,奏出了第六主题。

  第七段:牛角号陪衬着第六主题吹起,仿佛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表演喝彩叫好。

  第八段:乐声辉煌灿烂,把万众欢腾的热烈情绪发展到了顶点。

  5、再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

  6、完成反馈表格,掌握乐曲的表现手法。

  7、总结出音乐特点。

  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

  热情洋溢,粗犷奔放;

  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三、小组讨论:

  完成听听想想。

  四、小结: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板书设计: 《北京喜讯到边寨》

  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热情洋溢,粗犷奔放;

  课后小记:如果有时间教师可以教授几个舞蹈动作,让学生随音乐分角色跳舞,加强对乐曲的理解。

【北京的教案】相关文章:

实用的北京教案锦集八篇08-17

《北京》二年级语文教案07-13

北京龙庆峡导游词07-25

北京颐和园的导游词06-30

北京香山导游词06-14

北京天坛导游词06-07

北京故宫导游词05-10

北京故宫的导游词05-07

北京国子监导游词04-14

北京劳动合同范本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