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1-25 10:16:10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锦集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锦集8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雨声想象,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向大家介绍一位自然朋友。他是谁呢,咱们一起听一听吧。(播放雨声)你们听到了什么?说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自古以来,雨就在文人笔下展现了多彩的形象:“渭城朝雨”“巴山夜雨”“斜风细雨”,还有“沾衣欲湿杏花雨”“清明时节纷纷雨”雨不仅滋润万物,更是风姿绰约,带给人们无穷的想象。下面,就让我们随着课文,去欣赏、体会一场山雨的魅力。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生词,读准字音。

  2.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3.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把这场山雨介绍给我们的,主要介绍了山雨的哪两个方面? 明确: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来描写山雨的。

  三、朗读赏析,深入感悟

  1、自读感悟。带着“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这一问题,再读课文,画一画有关句子,并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及语言表达的特色。

  2、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描写山雨的音韵美和色彩美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领悟作者通过观察、倾听,引发了奇特的联想、想象,并运用了比喻等多种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山雨的独特感受,优美抒情的语言背后所表现的是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保证学生朗读的时间,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赏析语言、体味情感都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落实。

  ⑴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

  ①“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这是作者用耳朵听到的,叫---,谁能模仿下这雨声?)

  ②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这里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从这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从作者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是一首怎样的个要呢,谁能用读表达出来。

  ③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这里作者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琴键。)

  ④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作者将洒落的雨丝比作“轻捷柔软的手指”,把雨声比作“优雅的小曲”。)

  (1)他们弹奏出了怎样的小曲呢?谁能用读表达出来。

  (2)男女生分组读

  (3)练习背诵

  ⑵ 小结:

  作者通过大胆而又奇特的想象,写出了山雨的音乐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引起我们发生无限美好的遐想。

  (3)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

  ①“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柳、有淡青----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读后有什么感受?(色彩多,清新,舒畅)谁能带上感情美美的读一读。

  ②“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绿色,所以讲“流进我的心胸”。

  怎能“流进心胸”呢?

  ③(课件):雨中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绿色之美,印证课文中作者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

  1、交流学生教师收集的其他写“写雨”的词语,语段或诗文:

  ⑴小组交流学生收集的材料。

  2集体欣赏:孩子们,如果你们能热爱身边的大自然,用心去看每一处景物都会似人间仙境。用心去聆听每一个声音都会是优雅的乐曲。作者赵丽宏把雨声比作音乐,散文家朱自清眼里的雨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

  课件:

  雨下个不停,紧张而又舒缓…….我们在雨水的弹奏中攀缘于茫茫山谷,感觉着上天赐予的无边旋律,它一会儿如小提琴空旷轻灵,一会儿铁骑突出,一会儿春江花月,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雨滴,在伞上清晰地弹奏着,又顺着伞缘滴入泥中,有着鸣筝般的乐声,仔细听去,耳中似乎并没有声音,再听,又分明翁翁地,遥远而飘忽,如身边的雾……

  3、写话:

  那么你眼中的雨又是怎样的呢?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可以用自己的话写,也可以摘抄课文中和课外你收集的语句。

  作业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熟读成诵。

  2、向学生推荐相关写雨的课外美文,丰富积累。

语文教案 篇2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苏轼

  【鉴赏】人可以像秋鸿般有信息,年年重回旧地;而那些早已过去的往 事,却犹如春梦一般,未曾留下一丝痕迹。“事如春梦了无痕”通常用来感叹往事的飘渺,难以寻觅,留下的只是无尽的眷恋与萦怀,若用来代表失去

  的恋情,则在追忆、怀念中,还蕴蓄着一份苦痛遇见迷惘。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苏轼《洗儿》

  【鉴赏】这首“洗儿诗”,是苏轼藉对儿子的期盼,抒发自己满腔的激愤。表面是在嘲弄自己聪明一世,失意一生,实际却是在讽刺那些 “愚且鲁”的无能之辈。

  【原诗】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基础积累

  一、注音(开始积累吧!)

  轸( )瓯( )隍( )懿( )梓( )襜( )騑( )凫( )闼( ) 甍( )浦( )舸( )轴( )霁( )鹜( )蠡( ) 遏( )眄( ) 阍( ) 迥( )舛( )筵( )悫( ) 簪( )笏( )渚( ) 睇( ) 袂( )

  二、词类活用找出并写出意义和用法

  1、襟三江而带五湖

  2、徐孺下陈蕃之榻

  3、腾蛟起凤

  4、屈贾谊于长沙

  5、窜梁鸿于海曲

  6、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7、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8、宾主尽东南之美

  四、古今异义 找出并写出古义和今义

  ⑴千里逢迎

  ⑵俨骖騑于上路

  ⑶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五、一词多义(实词)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

  ④既克,公问其故

  2、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

  ③则智者尽其谋

  3、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4、即:

  ①项羽即日因留沛公饮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5、引: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

  ②恭疏短引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

  ④乃设九宾之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6、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

  ②穷且益坚

  ③日暮途穷

  7、数:

  A、shù ①识盈虚之有数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

  B、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C、shuò 而公子亲数存之

  8、趋:

  ①他日趋庭

  ②入而徐趋

  ③今背本而趋末

  六、重点虚词

  9、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0、矣: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②前人之述备矣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七、完成下列名言警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⑤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

  8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趣味阅读

  螳 螂 捕 蝉

  【原文】

  吴王欲伐荆(1),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2)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3)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4)。吴王曰:“子(5)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6),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7),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8)得其前利(9),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选自刘向《说苑·正谏》)

  【注释】(1)[吴王欲伐荆]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楚国。(2)[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国王的侍从官;少孺子,年轻人。(3)[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 (4)[旦]早晨。 (5)[子]你。 (6)[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附”同“跗”,脚背骨。 (7)[延颈]伸长头颈。 (8) [务欲]一心想要。 (9) [前利]眼前的利益。

  【简析】本文通过年轻的侍从官给吴王讲的'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凡事须瞻前顾后,全面权衡,千万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却身后的祸患。

  【译文】吴王阖闾准备进攻楚国,告诫他身边的大臣说:“胆敢向我进谏的人就处死。”他的侍从官中有个年轻人,想向吴王阖闾进谏,劝阻他不要进攻楚国,但是有不敢,就藏着子弹拿着弹弓来到吴王阖闾的后园走来走去,露水浸湿了他的衣服,象这样经过了三个早晨。吴王阖闾说:“你来,为什么要自找苦吃,把衣服沾湿到这个地步!”那年轻的侍从官说:“园子里有棵树,树上有只知了,知了在高处鸣叫,它吸着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在它后面;螳螂弯着身子,屈着前肢,想要逮住蝉,却不知道有一只黄雀在他的旁边;黄雀伸长了头颈,想要啄螳螂,却不知道拿着弹弓和子弹的人在他的下面。知了、螳螂、黄雀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它们身后的祸患。” 吴王阖闾听了说:“对啊!”于是停止了用兵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了解蜘蛛三次开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最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不然一事无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蜘蛛开店的趣事。

  【教学难点】

  明白凡事没有一帆风顺,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否则一事无成。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1.出示口罩、围巾、袜子图片。

  蜘蛛想开店,先后开了三次店,分别卖了以上三种商品,但最终都关门歇业了,这是为什么呢?

  2.板书课题:(21.蜘蛛开店)

  3.指导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蜘蛛开店遇到了什么困难?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边读边标画出文中的生字,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认读自己所标画的生字和词语。

  3.课件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商店决定编织终于围巾星期

  蹲着寂寞口罩顾客工夫长颈鹿袜子蜈蚣

  ①继续观察说完整的句子练习:

  引导孩子们运用“决定”说话,并进行扩词练习(决断、决心等)。观察“决”的字形,老师随机范写,学生书空。

  “终于”一词,找到书上带有“终于”的.句子朗读。

  出示词语并朗读了解“围”的意思:周围围观围攻

  ②学会生字:“商、店”

  指导“商、店”的书写。学生自主识记生字,师范写字,学生描红,在《写字本》上书写。

  ④齐读所有的词语

  4.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

  5.小组合作学习:按小节进行朗读,互相检查纠正。

  6.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指导读通顺流利。

  (1)第一小节:“蹲”、“寂、寞”的读音。

  (2)第2-4小节:蜘蛛/在/一间/小木屋/外面/挂了/一个/招牌。

  注意:“罩”翘舌音,“编”前鼻音。

  (3)第5-8小节:蜘蛛/向上/一看,原来/是一只/长颈鹿,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蜘蛛/笑呢。

  注意:“换”前鼻音,“颈”后鼻音,“露”边音。

  (4)第9-11小节: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忙/跑回/网上,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

  注意:“匆、蚣”是后鼻音,“蜈”是整体认读音节。

  7.再次出示一组词语,自由读。

  卖口罩河马

  卖围巾长颈鹿

  卖袜子蜈蚣

  8.观察:每排词语和课文对照,有什么发现?(二、三、四部分内容的概括)学生拍手读,指导读出节奏。

  9.让生根据上面的词语,想象课文画面,同位互相说说课文的内容。

  (三)归类指导,学习写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生字:完织期

  2.小组讨论交流:这些字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方法总结:

  宽窄比例得当关键笔画找准,注意穿插避让。

  4.学生描红,在《写字本》上书写。

  5.评议提高。

  书写正确一颗星;宽窄比例得当两颗星;关键笔画找准三颗星;美观规范五颗星。

  (四)当堂达标,完成练习。

  shānɡdiànjuédìnɡzhōnɡyúwánquánwéijīnxīnɡqī

  (商店)(决定)(终于)(完全)(围巾)(星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商店决定编织终于围巾星期

  蹲着寂寞口罩顾客工夫长颈鹿袜子蜈蚣

  2.蜘蛛开店都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蜘蛛开店)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1—4自然段

  (1)自读1—4自然段,蜘蛛开了一家什么店?遇到了谁?

  (2)指名交流。(口罩店,河马)

  出示:“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河马嘴巴那么长,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功夫,终于织完了。”

  师:河马有什么特点?(嘴巴那么长)(课件出示河马图)

  接到这份生意,蜘蛛感觉怎么样?(口罩好难织,用了一整天的功夫)

  指导朗读:读出蜘蛛给河马织口罩的艰辛,开口罩店的不易。

  指名读,小老师读。

  齐读1—4自然段。

  2.学习5—8自然段

  (1)自由读5—8自然段。

  蜘蛛又重新开了一家什么店?遇到了谁?

  (围巾店;长颈鹿)

  出示:顾客来了,只见身子不见头。蜘蛛想上一看,原来是一只长颈鹿,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蜘蛛笑呢。

  自由读,你读出长颈鹿的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

  (脖子太长了:只见身子不见头,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课件出示长颈鹿图)

  这会给蜘蛛的编织工作带来多大的困难?

  出示:蜘蛛织啊织,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那条长长的围巾。

  (2)联系实物,识字“围织”,你是怎么记这两个字的?

  (3)用“围巾、星期”造句。

  (4)指导朗读,重读“织啊织,足足、一个星期、长长的”读出蜘蛛的工作的辛苦,生意的难做。

  师:织过了长颈鹿的围巾,蜘蛛心里会怎么想?

  生:一定不能再开围巾店了,必须另做别的生意。

  谁能读出蜘蛛现在的心情?

  (5)指名读5—8自然段,齐读。

  3. 学习9-11自然段

  这一次蜘蛛又开了一家什么店?又遇到了谁?

  (袜子店,遇到了蜈蚣。)

  出示“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忙跑回网上,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

  这一次,为什么蜘蛛会吓得跑回了网上?

  (因为这只蜈蚣长了42只脚)(课件出示蜈蚣图)

  是啊,42只脚,什么时候才能织完啊!怪不得蜘蛛会很害怕。

  指导读9-11自然段,读出蜈蚣脚之多,蜘蛛的害怕心理。

  齐读9-11自然段。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蜘蛛,你准备开一家什么店?想象一下会遇到什么有趣的动物?

  预设1:我会开一家毛衣编织店,可能会遇到身材巨大的大象。

  预设2:我开一家帽子编织店,遇到了蓝鲸。

  2.汇报交流。

  3.齐读课文。

  4.学了这篇课文,你想给蜘蛛说些什么?

  (做什么事都有很难做的地方,不可以朝三暮四,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不可以一味逃避。)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了解字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亲情的温暖,同时学会为长辈祝寿。

  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关键:积累文中的`佳句

  课时:两课时

  教具:图卡。

  相关知识点:学习生字的方法

  教学突破点: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备课人总第节教学时间:

  一、设疑导入

  1、你们知道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吗?

  2、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写对联呢?

  学习“祝寿”二字

  二、学习课文,随文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逐行领读课文。

  3、学习第一节诗,学习“堂、庆、贺、孙”

  4、学习第二节诗。学习生字:愿、涌

  三、写字指导。在虚宫格中指导书写“祝寿”两个字。

  四、巩固练习

  词卡:写字、庆贺、祝福、长寿、儿孙、涌现。

  五、充分练习朗读

  1、教师范读、领读。2、借助拼音,学生读。3、指名读。4、小组读。

  六、:你有什么收获?特色作业设计:1、书写生字。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4祝寿写庆贺孙涌

  第二课时

  备课人总第节教学时间:

  教学流程:

  一、复习字词

  出示字卡,词卡。

  二、练读课文

  1、各种形式朗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

  祝愿、心愿、礼堂、礼节、礼貌

  其乐融融情真意浓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2、写一写

  祝寿祝贺书写子孙庆贺

  3、想一想填一填

  4、做一做

  爸爸、妈妈都很关心我,我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四、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特色作业设计:

  孙寿

  板书设计:

  汉字家园(二)4

  祝寿祝贺书写子孙庆贺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3.结合课文内容,认识赵普的勤奋学习、学以致用、为国荐才的精神。

  课前预习:

  1.查工具书解决古文中的生字词,借助注释,了解文章大意,能读通课文。

  2.搜集几个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或名言,

  3.上网或图书馆查找赵普的资料,了解赵普生平事迹:赵匡胤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金匮之盟等。

  课堂学习:

  一、导入新课:

  1.师:“人生不可无书”。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明白,刻苦读书才可能成为有用之才,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那么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生发言后,不忙着下结论)请同学们从北宋著名大臣赵普身上来对照一下吧!

  2.学生交流展示收集的有关赵普资料,较多的了解赵普其人其事,激发学习的兴趣。

  3.学生展示预习卡积累的字词情况,对文章理解进行质疑。

  二、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1.教师组织学生用范读、学读、比读等多种方式朗读。

  2.学生根据不同层次的朗读要求朗读,最终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受。

  三、疏通文章。

  1.学生独立学习。

  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译出大意。

  2.老师巡视,借机做好个别辅导。

  3.学生合作学习,先四人小组交流,然后全班讨论明确。

  4.教师组织讨论、归纳,帮助学生积累重点词句。

  四、评价人物,探究写法

  1.教师设疑导学。赵普是怎样一个人?你觉得文章中哪部分写的最精彩?赵普举荐何人?作者没写举荐的原因,没有记叙赵普与太祖的对话,这样写突出了什么?

  2.学生思考、讨论。

  3.教师组织交流归纳。

  板书

  内容: 中心 写法

  刻苦读书 勤奋 细节描写

  四奏人才 以天下事为己任 语言简洁

  五、研究学习

  1.教师出示材料。(投影)

  资料上说:“赵普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课文中,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整天读书,死后书箱里就是一部《论语》。

  2.学生根据材料,说一说自己的研究发现。

  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并点拨研究的角度、方法。

  六、加深理解,能力迁移。

  1.学生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2.教师鼓励学生质疑及开放性题目设计。

  3.学生按要求积极参与。

  4.教师组织学生解疑及对设计题作积极评价。

  七、课后学习

  整理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放、布、熊”等12个生字,会写“雨、两”两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方”、“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小云和妈妈互相送布熊,体会母女之间的情感,知道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内容,通过故事体会母女之间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1、请各个小组长检查同学的订正情况,小组长可以给已经完成的组员画一颗星星。

  2、同桌之间相互交换书本检查预习单上的第四题和第五题,有错误的地方帮助改正。

  二、导入课题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借生日》,师生齐读课题。

  2、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日,谁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生日。你们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是怎么过生日的吗?

  (指名学生回答,3个,并问其过生日的心情如何)

  3、是呀,我们过生日的时候有着许多的祝福和心爱的生日礼物。我们会将礼物保护起来,而课文里的主人公“小云”却把生日礼物送给了妈妈?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答“想”)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打开书本地125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子。

  师出示句式:

  ()借生日给()。

  2、指名说,齐说

  3、合作学习生字

  出示:同桌合作【我是识字小能手】

  放着布熊快乐怎么早饭上班正要礼物今天

  a、同桌合作拼读生字,轮流读,提醒字音,识字方法

  b、汇报:A、请小老师带领同学读。B:你用什么办法记住?

  c、去掉拼音,小组长带领大家读

  d、组内轮流读

  e、全班合作领取生日蛋糕认读生字。

  四、认字写字

  1、我们班的每个小朋友不仅是识字高手,还是写字能手呢。请打开语文书第127页,看看谁的眼睛最亮,找到一对长得特别像的生字。

  (学生会说“雨、两”)

  2、对,请仔细观察这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师范写,学生书空写。

  4、学生打开书本描红,再书写一个。教师巡回指导。

  5、相机出示学生作品,进行讲评。

  6、学生在练习修改,再书写一个。

  7、同桌之间相互合作欣赏、订正。

  五、学习课文内容

  A

  1、小朋友写的字真漂亮。老师都忍不住要给你们每个小组都送上一份礼物呢。(老师在黑板上每个小组都加一颗星星)。课文中的小云一觉醒来也得到了一份礼物,你们知道是什么礼物吗?(知道。是布熊)。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打开书找答案,读书内容。教师出示:

  第一自然段:早晨,小云醒来一看,枕头边放着一只可爱的布熊。

  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吧!

  2、孩子们:是圣诞爷爷给小云送来的礼物吗?那妈妈为什么送礼物给小云呢?在小组内齐读第二自然段。(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3、指名学生说说妈妈是怎么给小云过生日的。

  4、师:妈妈怎么从来不过生日呢?是真的忘记了吗?妈妈心里只想到小云,而从不想自己,这是多么伟大无私的母爱啊!谁还想读这句话?

  5、指导朗读小云问妈妈的话,读出小云的疑惑和纳闷。

  6、分角色读。(妈妈和小云)

  B

  1、出示第二幅插图,质疑:咦,布熊怎么会在妈妈的包里呢?发生什么事情了?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出示内容)

  2、原来这是小云想给妈妈过个生日,所以送布熊给妈妈,借妈妈一个生日呢。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云在借生日给妈妈之前会想些什么呢?(小组内讨论)

  3、小云把这幸福快乐的一天借给了妈妈,她是想让妈妈也过一个快乐的生日,小云多爱她的妈妈呀!(板书)谁再来把这段话读一读?

  3、指导朗读:

  最后两句话是她经过思考想出的办法,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表现出小云的天真可爱。

  4、叙说故事:妈妈知道小云要借生日给自己会对小云说些什么?

  六、情感拓展

  1、看板书,梳理情感。我想最让妈妈的高兴的是小云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关心别人了。

  2、亲手做一张生日贺卡给爸爸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课后你们还可以亲手制作别的小礼物送给爸爸妈妈。

语文教案 篇7

  练习内容:

  本次练习安排了7道题目,内容包括画出三拼音节,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改写句子、熟记成语,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写毛笔字。其中,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看图编故事是训练重点。

  练习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能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各题。

  教学过程:

  一、完成第一题

  1.自读,读准字音。

  2.再读拼音,找出其中的三拼音节。

  3.说说双拼音节和三拼音节有什么不同?

  4.独立练读,检查。

  二、完成第二题

  1.自读词语。

  2.这些词语在那篇课文出现过?是什么意思?

  3.快速在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解释。

  4.将解释代入词语中,看看是否正确?

  5.总结。

  三、完成第三题

  1.读句子,看看量具有什么共同点。

  2.读句子,找找两句有什么不同点。

  3.分析"把"字句和"被"字句怎样进行变换。

  4.做题,订正。

  四、完成第四题

  1.自读,思考词语含义。

  2.学生讨论。

  3.教师结合诸葛亮的'一生,解释词语含义。

  4.熟读词语,直至背诵。

  五、完成第五题

  1.自读。

  2.简要介绍歇后语的知识。

  3.熟读,背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能看图编出完整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

  1.仔细看图,看看每幅图说了什么?

  2.指名说。

  二、理清故事梗概

  1.将四幅图连起来,看看说了什么故事?

  2.学生回答。

  三、练习说话

  1.结合图画,发挥想象,编一个完整的故事。

  2.学生练说。

  3.同桌互说。

  4.指名说,教师指导。

  5.再练习说话。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能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各题。

  教学过程:

  一、观察字形

  1.仔细看书,明确练习内容。

  2.观察木字旁和提手旁有什么特点?

  3.看看指示线显示这两个偏旁该怎么写?

  二、指导书写

  教师板书,并讲授书写要领。

  三、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温故知新”了解拟声词的用法。

  2?通过“语海拾贝”积累“AABB”式的词语。

  3?自读“点击成语”中的故事,了解成语的意思。

  4?通过口语交际,激发爱我中华的激情。

  5?通过习作,学会留心生活,用心感受,写出事物特点,做生活的有心人。

  6?通过“自主阅读园地”,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培养喜爱语言文字的感情,产生善于积累的兴趣。

  教学重点

  自主练习,主动参与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风景名胜的广告语,有关习作百花园的范文。

  学生:工具书,广告词,观察夜幕下的天空及大地。

  课时安排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出示教材中的3组句子,读句子,体会每组句子中带点词的意思。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再说说这类词语。鼓励学生在习作时运用。

  二、语海拾贝

  1?出示词语。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词语,体会词语的意思,学习正确运用词语。

  3?再读词语,思考这些词语在构词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能照例子说出类似的其他词语吗?

  三、点击成语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用“”勾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句子,用“……”画出“开天辟地”的比喻义。

  3?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4?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的同伴听听。

  四、口语交际

  1?出示口语交际内容要求,明确要说的内容。

  (1)自由读题目,想想题目有几个意思?

  (2)结合课文内容,想想你喜欢本文介绍的哪处风景名胜,以及喜欢的原因。

  (3)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你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

  2?向游客推荐你们各自喜欢的风景名胜,让他们也去观赏那些美丽风光,怎么推荐?(为风景名胜打广告)

  (1)出示所收集的`有关风景名胜的广告语两则,读一读,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了什么?

  (2)重点讲解“写广告语应注意的问题”。

  ①风景名胜的地理位置。

  ②风景名胜的特点(特色)。

  ③具有煽动性的吸引观众的语言。

  ④语言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生动性。

  3?为自己喜欢的风景名胜编写广告语。

  4?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所编广告语。

  5?评出3~5条编写较好的广告语。要求学生说明好的原因。

  6?拓展。除了书上所提到的4个地方,也可给自己喜欢的其他名胜古迹编广告语。

  7?小结:通过本次编广告语的活动,学习了编写广告语的方法,并在编写广告语的过程中再次感受了祖国山河的秀丽神奇,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吧!

  五、习作百花园

  1?习作准备。

  在习作前几天,布置观察作业,留心观察我们的校园,注意观察校园的美,也可以按校园在四季的美丽景象进行观察。把看到的景象和当时的感受一一记录在本子上。

  2?审题。

  学生自读,明白此次习作要求:写写校园的美丽,还可以写出校园是我们生活的乐园、家园。

  3?组内、全班同学,交流观察笔记,相互借鉴。

  4?讨论交流,相互启发。

  (1)此次习作的目的是:将我们校园的美描写出来。

  (2)应按一定的观察顺序写,注意方位词或揭示游踪的词句的使用。

  (3)对所选景物抓住其特点来写,可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特点更突出,语言更美。

  (4)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还可以写出自己的心情、感受。

  (5)文章结构可采用“总——分——总”形式。

  5?学生起草习作。

  6?写完自读自改或相互修改。

  7?集体交流评议、修改。

  六、自主阅读园地

  自主读文,注意读通读顺,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边读边想:

  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一件什么事一直铭刻在我心里?

  3?祖父是怎样教育我读书的,用“”勾出,反复读读。

  4?读了该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教案【经典】05-06

语文教案[精选]03-29

语文天地教案04-26

【精选】语文教案12-25

语文教案(经典)01-09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10-05

(经典)语文教案09-17

语文教案(精选)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