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2-25 12:28:17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优秀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朗读与背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目标3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任务:《望江南》、《武陵春》

  一、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望江南》

  1、解题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2、作者及背景

  温庭筠(wēnyún)晚唐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但屡考进士不第,一生不得意。其词多写女性生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情。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她在楼上凭栏眺望,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梳洗独倚江楼→希望

  望过尽千帆斜晖、水→失望情

  肠断→绝望

  5、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提问:结合词中个别词,说说你的理解。

  要点:“梳洗罢”表明她精心打扮,心中充满希望。“独”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皆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斜晖”一句暗喻那望穿秋水的眼神。

  总结: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三、学习《武陵春》

  1、解题

  武陵春,词牌名。

  2、作者及背景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花已尽倦梳头

  愁物是人非欲语先流

  闻说也拟只恐载不动

  5、思考

  本文是如何写愁的?“闻说”“也拟”“只恐”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提示:通过典型细节来抒情。如“欲语泪先流”。“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思考

  1、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2、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

  第2课时

  教学任务:《渔家傲》、《江城子》

  一、导入新课

  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上节课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今天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二、学习《渔家傲》、

  1、解题

  渔家傲,词牌名。

  2、作者及背景

  范仲淹(980--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这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塞sài 嶂zhàng 浊zhuó 燕yān 羌qiāng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乡下思想之泪。

  衡阳雁去

  写景:塞下秋景四面边声荒僻

  (异)千嶂里长烟落日

  浊酒一杯燕然未勒

  抒情:壮士秋思

  羌管悠悠人不寐→将军、征夫

  思乡、爱国、

  5、思考

  所写的风景“异”在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天气极寒、特异的边声(风、马、号角)、戒备森严。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僻,暗示了将士的思乡之情。

  三、学习《江城子》

  1、解题

  江城子,词牌名。

  2、作者及背景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1071年,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这是作者于1074年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猎liè 擎qíng 貂裘diāoqiú 卷juǎn 鬓bìn 挽wǎn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叙事:老夫┄少年狂左右帽裘千骑

  为报┄随太守射看

  酒酣胸(宽)胆(壮)

  抒情:鬓(白)何妨!

  会挽雕弓西北望射天狼

  渴望被重用、爱国

  5、思考

  “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年纪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气;表希望重新受朝廷重用;表要抵御侵略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四、课堂小结

  第3课时

  教学任务:《破阵子》、比较三首词

  一、导入新课

  由上节内容导入

  二、学习《破阵子》、

  1、解题

  破阵子,词牌名。

  为wèi,给。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

  2、作者及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挑tiǎo 麾huī 炙zhì 弦xián 塞sài 的dí 霹pī 生shēng 身shēn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想起早晨醒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霹雳做响的雕弓。他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①、醉里挑灯看剑

  ②、梦回吹角

  ③④、八百里五十弦

  ⑤、沙场点兵

  ⑥⑦、马弓

  ⑧⑨、了却赢得

  ⑩、可怜白发生!

  壮志未酬的悲愤、爱国

  5、思考

  本文凭什么可以称得上是“壮词”?

  明确:从题材看写军营生活;从情感看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从语言看豪放、壮丽。

  三、比较三首词

  提问: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抒情有何异同?

  学生讨论,教师答疑。

  答案提示:

  《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破阵子》:军旅生活(豪放、激烈)

  《渔家傲》:思乡、爱国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爱国

  《破阵子》:壮志未酬的悲愤、爱国

  四、拓展延伸

  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五首诗,课后查询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相关资料。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崇尚纯真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张家界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它与天子山索溪峪构成了山奇、水奇、石奇、云奇、树奇的武陵源。这里千峰竟立,争奇斗研,山势之雄伟,山色之秀丽,让人称奇叫绝。这里哪儿都是一副如诗如画的天然绝景。

  其中的索溪峪,更是别具一格,有着其他景点无法比美的魅力。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索溪峪”。

  二、自渎文章。

  出示自学要求:

  1、读了文章后,索溪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这篇文章从哪几方面来写索溪峪的?

  三、反馈、讲授新课

  1、读了这篇文章,给你了留下了什么印象?

  展示:课文第一段

  2、指导朗读。

  3、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索溪峪的“野”的?

  (山,水,动物,游人)课件展示。

  4、你对索溪峪的什么最感兴趣?

  根据学生的喜好灵活安排学习段落。

  山山有什么特点?

  “野”表现在哪些哪里?(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课件展示)

  品读各种不同的美,欣赏画面,读文章。指导朗读。

  作者一开始把它与其他的景点进行比较,那他是不是在贬斥他们呢?为什么?(强调美的不同,是一种天然的美,没有人工的雕琢的美)

  作者是怎样地把这“野山”逼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的呢?(先概括后具体)

  水水野表现在哪里的?

  文章在描述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指导朗读。

  动物野表现在哪些方面?

  游人人“野”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释“老叟”“返朴归真”“市井”

  5、品读最后一段。课件展示段落。

  是啊,作者在这样的境界里,完全被感染了,被净化了。感觉此时的自己是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哪个词能说明作者这有的感受。

  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6、是啊。作者此时看到的山不再是山了,水也不再是水了,它们是充满朝气的青年,是充满灵气的.孩子。它们率真而自然,不加修饰,不事雕琢,用自己的纯真荡涤着游客的胸怀,作者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把自己的感情都赋予了这美丽的山川,在作者眼里索溪峪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宠儿,那你读了这篇文章,你此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课文“野”又是什么意思?

  7、看得出来,此时你们对神奇的张家界充满了好奇,在上课前我叫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张家界的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

  四、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五、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了解了迷人的张家界,领略了“野”味十足的索溪峪,其实,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很多很多风景名胜,如梦幻的九寨沟,神秘而质朴的西藏,险要的华山,秀美的桂林等等,愿你们有时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欣赏,更希望你能象作者一样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你眼中美。

语文教案 篇3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5篇,自读15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

  所教班级七年级三班这学期共41人,上学期语文最高分81分,最低分18分,优秀人数0,人均分58.5分,与其他两个班的差距较大。本班大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太差,甚至部分学生很简单的字词都不认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够,不能运用准确的词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作文方面读题、审题不清,理解不透。

  三、学期目标思想品德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知识目标: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能力的目标:

  在上学期学习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的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以及浏览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8.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9.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语文教案 篇4

  《师生》语文教案

  课题1 师 生课型新授案序1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15个生字,会写生字。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师生间的深厚情谊。

  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教学仪器与媒体收音机 磁带 投影仪 片

  教学基本思路激情导入自学自悟

  展示自学成果

  评价纠错巩固板书设计看望老师----护士不让进病房------默默祝愿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内容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一、激情导入一位老师因过度劳累,生病住院了,三位同学代表全班同学怀着急切的心情和关心、爱戴的心情去医院看望,他们一路怎么想的,到了医院又是遇到了什么情况,你想知道么?读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受

  三、听录音范读

  四、投影仪出示思考目标

  1、她们为什么急匆匆的?

  2、去医院的路上她们想到了什么?商量了什么?

  3、到了医院遇到什么情况?她们是怎样表现的1、自读课文熟悉生字,同桌交流

  2、鼓励多个学生到黑板写自学生字后,自读、领读。

  3、师生评议自学情况及时纠错。

  体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方法。

  1、明确问题默读思考

  2、根据课文同桌交流读书收获

  3、自选问题课堂回答

  4、评价鼓励,感受美好的情感

  五、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六、布置作业1、引导学生提出疑难词语。

  2、通过上下文感悟词义。

  自选课文生字词练写

  语文教学案

  课题1 师 生 情课型新授案序2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文章,体会尊师的真情,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

  重点仔细看图,精读课文,什么是图上内容和想象内容

  难点理解描写三个女同学对老师爱戴的句子、词语。

  教学仪器与媒体投影仪 投影片

  教学基本思路看懂图描写的内容,理解尊师板书设计代表全班心意,早点见到老师,尊重爱戴老师。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内容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一、读书笔记

  二、图文对照,读懂内容1、把课文分为三部分,根据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每人读一段。

  3、学生评论,好在哪里

  1、模仿优生自读课文,同桌交谈最受感动的内容。

  三、清描述图内容外句子的内容

  四、根据课后思考练习要求写话

  五、布置适量作业1、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2、让学生根究想象叙述出画面

  1、指名读要求

  2、齐读内容,明确带点词的顺序作用

  3、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出首先……然后……最后的一段话。

  4、同桌学习交流,推选合乎事理的读给大家听。

  1、做统一作业本所设的第一道题

  语文教学案

  课题亲 人课型新授案序1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重点能看懂图意,初步懂得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仪器与媒体录音机 磁带 投影仪 投影片

  教学基本思路激情导入自读课文解疑达标板书设计苗族老奶年纪大

  该做的事不能及时做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内容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一、投影出示,胜似亲人图

  二、出示课题引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图意

  你能从服饰上看出图上的人是什么民族么?它们各是什么年纪,在赶什么?

  3、试说图意

  1、导入:刚才同学们从图上看到这一老一小象亲人一样,有位作家

  三、正确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自学生字展示看了这幅图,就以《亲人》为题目写了一篇文章是什么顺序写了什么事,请同学自读课文后看个明白。

  1、放录音,听正确读音

  2、学生仿照录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按学习小组分读各自然段,流利读课文

  4、提出阅读要求,默写课文粗通课文

  (1)思考:课文哪些内容是作者从图上观察到的?

  (2)曲线画出自己喜欢词语标出生字

  5、同桌交流学习情况

  1、再次自查认读生字情况

  2、挑选三名学生按课文三部分

  五、作业的顺序每人写出自己学会的生字。

  3、教师予以评价,肯定自学成绩

  1、抄写要求学会的生字。

  语文教学案

  课题2、亲人课型新授案序2课时

  教学目标懂题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敬老助老的美好品德,培养观察与想象相结合的良好习惯。

  重点看懂图意,体会老奶奶所说话的意思

  难点观察、想象结合,弄懂课文顺序,抓课文的重点

  教学仪器与媒体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基本思路看图意,把握课文内容板书设计妈妈、我对老奶奶关心、照顾像亲人一样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内容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对老奶奶关心、照顾的段落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有感情朗读课文第3和第5自然段

  提出问题,思考妈妈和我是怎样关心、照顾老奶奶的

  同桌讨论,深入了解

  指名回答对问题的理解

  三、根据思考与练习的第一题体会文章结构

  四、布置作业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读懂总是的要求

  看投影读说描写图的意思

  体会画面以外的想象句子

  2、讨论课后第二题,据课文内容和画面的细节体会亲人的含义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语文教学案

  课题3、小摄影师课型新授案序1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本1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男孩与高尔基之间的感情和心情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朗读时语气亲切,主重语调

  教学仪器与媒体 录音机,磁带

  教学基本思路自学自悟,正确引导,读能全文板书设计小男孩拍高尔基照片------爱戴、尊敬

  高尔基热情接待---------关心、爱护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内容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一、导入新课

  大家一定知道高尔基很多关心少年儿童的故事吧,我们新有一课“小摄影师”就是一个小男孩为尔基办墙报的事,小男孩子把照片拍好了吗?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三、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四、布置练习1、自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画出不懂的地方。

  2、听录音,提高阅读能力,读准生字新词

  3、展示识字自学成果,找同学领读。

  1、再听录音,模仿语调

  2、全班按小组分角色读全文

  1、教师根据生字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字的特点、结构

  2、练习生字词

  语文教学案

  课题3、小摄影师课型新授案序2课时

  教学目标读懂课文,体会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爱护,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重点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为什么没照成

  难点学生自主探究,对课文提出质疑

  教学仪器与媒体 投影仪、自制的有关段落语句片

  教学基本思路引导学生把讨论与读书紧密结合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板书设计 很忙

  高尔基 关心儿童

  接见小男孩子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内容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一、检查第一课复习效果

  二、分角色表演,感悟体验课文内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试说本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自读课文,做表演准备

  2、明确旁白语及高尔基、小男孩、秘书的话语。

  3、小组内表演

  三、根据课后2----3题,体会美好感情

  四、布置作业1、自读题目和要求,进行独立思考

  2、针对第二题,用优生带差生的方法练说

  3、引导提示语与人的动作,情态、语气的关系

  1、根据作业内容,让学生读懂,提出习作要求

  2、做第1------2题

  语文教学案

  课题4、难忘的八个字课型新授案序1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生字,能理解和正确读写新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难点有感情地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情感

  教学仪器与媒体 录音机,磁带,生字新词

  教学基本思路鼓励自学,掌握生字,熟读课文板书设计与众不同 温暖

  八个字 难忘

  心灵受伤 抚慰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内容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掌握生字

  1、自读课文,学会生字,初知课文内容

  2、放录音,查核自读情况

  3、交流学习所得,互相提高

  4、出示生字,练读,重点指导

  学生读准。

  三、提出问题,再读课文,抓住课题要点

  四、指导写字

  五、布置作业

  六、总结全课1、针对本课课题,提出问题

  A:难忘的八个字是哪八个字?

  B:这什么这八个字使我难忘?

  2、思考问题,进行讨论,加深认识

  3、指优根据题回答,随机板书,促进差生对问题的理解。

  1、出示小黑板,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难写的字

  2、学生练读,理解新词

  1、抄写生字

  2、检查学生书写情况

  1、让学生根据板书说自己的心得

  2、谈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

  语文教学案

  课题难忘的八个字课型新授案序2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多读多想,体会师爱的力量。

  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外貌的不同特点

  重点体会我痛苦的心情,感悟老师充满爱的语言的巨大力量

  难点感悟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仪器与媒体 投影仪、图片,描写外貌的语句

  教学基本思路多读多想,体会人物心理变化板书设计我与众不同……被人讥笑…….抚慰了我受伤的心灵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内容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人物貌相和心理变化的内容默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愤恨、气恼,又是什么力量抚慰了我受伤的心灵。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1、带着问题自由读、思考

  A我的貌相是怎样的?想了些什么?

  三、明确课文的教育意义

  四、根据课后“思考与练习”要注说感想

  五、布置作业B、伦纳德老师什么长相是怎样对待我的?

  2、体会我心情的变化

  3、看投影,说感受

  1、充分读书,自读自悟,建立同情残疾人的'感情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体会

  3、学习伦纳德老师,关爱残疾人

  1、据第2题的要求,同桌讨论后,鼓励课堂发言

  2、据第3题的要求,找出句子练读,体会“我”与众不同,叫人讨厌,伦纳德老师很“美”孩子们喜欢他。

  一、基础知识

  二、积累运用两题

  语文教学案

  课题5、和太阳比赛早起课型新授案序1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诗歌句子,理解其中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激发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难点联系课文,结合实际,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仪器与媒体 录音机,抒情乐曲磁带

  教学基本思路明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板书设计太阳早起

  祖国早晨真美

  我们比太阳还早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内容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一、导入新课

  二、读通诗歌,了解大意 1、借助阅读提示,激趣读诗歌

  3、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读懂生字词

  1、同桌讨论交谈自学所获

  2、调动展示范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四、布置作业3、教师配乐范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4、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练读

  1、让学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2、说一说读书的感想

  A:自己背诵的段落中想到了什么?

  B: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中的“我们”,读中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

  1、自读大作业内容

  2、指差生读大作业内容

  3、习作大作业,“基础知识部分”

  语文教学案

  课题积累运用课型新授案序1课时

  教学目标1、读、背古人谈读书的名言了解读书方法。

  2、读懂阅读短文,体会求知和尊师美德

  重点熟记、理解读书名言、背熟名言

  难点理解、叙述古代读书名言的意思

  教学仪器与媒体 小黑板 名言解释

  教学基本思路由平时读书的最佳方式,引入板书设计温故—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知无涯---知识无穷无尽

  聚之----积累

  时习---学过的知识按时复习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内容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一、激趣读文

  二、谈读书体会1、以优生的读书经验,激起学生读名言的兴趣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中的五句名言,记出不懂之处。

  1、让学生结合生活说基本读懂的名言意思

  2、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将所提记于黑板

  3、教师结合板书,适当指导

  二、完成阅读

  四布置作业4、学生理解却有困难时,可推出备好的小黑板,辅助理解

  5、背熟五句名言

  1、启发谈话,引起阅读兴趣

  2、学生自读课文,联系文章理解字词

  3、带着课后的两个问题,自读自悟

  4、说出自己读懂的问题

  5、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总结,巩固学生的认识

  1、教师指导笔答问题的思考方法和写的格式

  2、试练笔答课后的两个问题。

  语文教学案

  课题积累运用一课型新授案序1课时

  教学目标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自己看电视节目的感受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重点学说所看过的电视节目的所感、所思

  难点能讲出自己喜欢节目中受到的教育

  教学仪器与媒体

  教学基本思路从分角色读课文入手,激发起学生说的兴趣板书设计什么节目-----喜欢的原因------受到的启发教育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内容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一、激发兴趣师:我经常听到同学们眉飞色舞地谈自己看电视感想,我们课文中的小明也正在谈得火热呢?他们谈得什么呢大家读了课文就明白了。

  1、学生自读后,按小组分角色读

  2、学生抢答小明或小刚的看后感

  二、开阔思路说听结合1、根据板书,提出说听的要求

  2、同桌讲述倾听

  3、课堂发表评价意见,推选最优者课堂讲述

  教师可根据学生所学到的节目主题个个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表达能力,并鼓励学生继续收看有意义的节目讲给大家听。

  语文教学案

  课题积累运用一课型新授案序3、4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能按照合理想象写出语句通顺的小故事

  重点展开想象,拓展思语写出故事

  难点想象合理,内容具体,写出想象故事

  教学仪器与媒体 投影仪 自制玻璃作文图文

  教学基本思路温故知新教师下水文带动板书设计握学生想象板书写作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内容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一、温故知新

  二、投影引导1、轻声读《小摄影师》课文,深解情节和人物特点

  2、自读习作要求,说出自己的想象

  1、教师评价学生的想象情况,肯定学生的想象离

  三、组织交流2、投影《小摄影师》下水文,引导学生提高想象合理,有具体内容语句通顺的能力

  3、动笔习作,想象成文

  1、小组交流,互相学习

  2、挑选多组不同想象的内容课堂交流,评价启发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启发谈话

  同学们,谁愿意把自己做过的好事说给大家听听,做了好事你的心情怎样?在遥远的德国,有姐弟俩也做了一件好事情(板书:一件好事)。想不想知道这是一件怎样的好事?那就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来。

  2.小组学习“开火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以读为本,精读细品

  l.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你都读懂了些什么?

  2.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

  3.谁能把同学了解的内容联系起来说说这是件怎样的好事。

  4.通过读课文,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自己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一边默读一边把问题在书上画下来。

  (1)可能会问:

  ①为什么这是一件好事?

  ②爸爸为什么摇头?为什么又笑了?

  (2)小组讨论交流以上两个问题,教师巡视参与讨论,指导讨论。

  例:解决问题:为什么这是一件好事?

  ①教师点拨:你从哪些话中可以看出帮助人是件好事?

  课件出示:

  然后我们想,得到我们衣服的孩子一定很快乐,可是他们还有贫穷的父母呢。

  师:我们来读读这句话,想一想,得到救助的是一些怎样的孩子?得到衣服后,孩子们会有怎样的表现。

  ②课件2:

  “当然,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别人快乐,我们也快乐。”克拉拉说。

  师:克拉拉说这些话时心情怎样?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再来读读这些话。

  解决问题:爸爸为什么摇头?为什么又笑了?

  学生讨论后指1-2名学生回答爸爸先摇头后笑的原因。

  [问题是思维火花的闪现,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才能自觉自主地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激活思维,感悟文章内容,受到良好的教育]

  四、游戏巩固识字

  1.“跑火车”活动来认读田字格中生字并进行组词。

  2.“提个醒”生字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比较“姐”与“组”,扩展带“父”的字,如:爸、爷、斧。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学完本课,我们该向克拉拉姐弟俩学习什么呢?你打算今后怎样做?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教学,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童话世界。

  2、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动物从冬眠中醒来而感到兴奋、开心,注重情感的渗透。

  3、在美读课文中,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惊蛰”的解释,如何让学生理解的更好。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释“惊蛰”,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七课《惊蛰》。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图片,说一说惊蛰这一天人们要干什么?动物又有怎样的变化?{出示准备好的图片,生看图说话}。

  生:农民伯伯在耕田

  冬眠的小动物清醒啦

  师:是啊,在惊蛰这一天农民伯伯要耕田,冬眠的小动物们也在这一天清醒啦!谁可以不看图片给同学们讲述一下在惊蛰这一天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出示固定句式,学生练习说话

  惊蛰到了,-------------

  生:学会利用固定句式填空,并了解什么叫惊蛰

  师: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惊蛰这一天,冬眠的动物是怎样清醒的。

  二、培养情感,理解课文

  师:听!{播放春雷的'声音}春雷公公大声一叫,一个最机灵的小动物被惊醒过来,是谁?你在课文中哪里找到的?读一读。

  生:轰隆一声春雷,惊醒了冬眠的小金蛇。

  师:哦!原来是机灵的小金蛇第一个醒来{板书“画蛇”}

  它醒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用横线在文章中划出}

  生:小金蛇伸伸懒腰,爬出洞穴,感到暖融融的。

  师:那么谁可以扮演一下可爱的小金蛇呢?

  生:表演

  师:读文

  他表演的可真好。刚才是老师读,你们表演。下面请一位同学读,大家表演。

  生:读文,其余表演。

  师:强调动词。指导读,比较读。

  师:小金蛇看见天气这么好,春光明媚,周围却一个小伙伴也没有。于是,小金蛇决定去唤醒它的小伙伴。谁可以来读读小金蛇说的话。

  生:、喂!春天来了,快快起来呀!

  师:动物们在洞里睡觉呢!春雷公公那么大的声音都没能把它叫醒,你的声音他能听见吗?

  {指导读、比较读、加动作读}是在怕大家听不见你也可以加上动作。

  师:小金蛇都唤醒了谁?{板书:青蛙、蜈蚣}

  这时候啊,老师发现有一个小懒家伙仍然在洞里迟迟不舍得动弹,这个小家伙是谁啊?

  生:小刺猬。{板书}

  师: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小刺猬的句子,读一读。

  生:只有小刺猬还缩成一团,眯缝着小眼睛,懒洋洋的舍不得动弹,并且喃喃自语:“别吵!别吵!在睡会儿嘛!”

  师;这个小东西真是懒得可爱,如果让你来演这个小动物,谁知道怎样可以演好?

  生:缩成一团  眯缝着小眼睛   懒洋洋的舍不得动弹   喃喃自语

  师:真好 那么就请你来扮演一下这只可爱的小刺猬。

  生:表演,其余同学点评

  师:这个时候心直口快的青蛙看见小刺猬这个样子,可急坏了,跳到洞口就开始大声喊叫,它是怎样叫的呢?

  生:惊蛰到了,人们都开始耕田了,水田里也有小虫子吃了!

  师:什么样的青蛙呢?

  生:快嘴巴。

  师:那你读出来没有啊?

  生:试读

  师:点评

  这个时候的小刺猬被吵得实在是睡不着了,只好忸怩的走出洞穴。小刺猬是怎样走出洞穴的?

  生:忸怩。

  师:表演,那你们看来是这样叫忸怩吗?

  生:不是

  师:那你给表演一下,什么叫忸怩?

  生:集体表演

  师:对,忸怩就是不好意思。小刺猬想下回一定要早点

  三、小结课文

  师:一年之际在于春!看,小动物们在春天开始他们的新生活了,我们也要在春天开始我们的新生活!让我们拥抱春天、感受春天、热爱春天。

  四、课外延伸

  师:一年之中除惊蛰这一节气外,还有许多节气。他们是根据昼夜长短、中午日影的高低设计出来的。初识常见节气,并解释。

  那么,人们为了更好的记忆二十四节气,特意编了一首儿歌,叫《二十四节气歌》让我们一起拍手来读儿歌。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了解农村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培养学生建设家乡,创造美好未来的崇高理想,6.*在希望的田野上。

  2.学会生字,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了解内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建设家乡,创造美好未来的'崇高理想。

  教学难点

  理解“我们的家乡、理想、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6.*在希望的田野上

  二、朗读全文(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1.提问:“希望的田野”指的是什么?

  2.逐段朗读,说一说每一自然段是什么意思?

  第1自然段:写了美丽的村庄,有新房、小河、麦子、高粱、荷塘,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6.*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2自然段:写了祖国农、林、牧、渔等的兴旺景象,写了农民、牧人、渔人。

  第3自然段:写了人们欢乐、幸福的情景,生活在变化,人们心情也在变,包括老人、孩子们、小伙儿、姑娘。

  3.有语气地朗读,体会意思。

  三、听录音,体会全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经典】语文教案10-05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09-17

(精选)语文教案09-18

语文教案【经典】05-06

语文教案[经典]04-24

【精选】语文教案12-25

语文教案(精选)11-19

[经典]语文教案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