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弧度制教案

时间:2024-11-22 13:55:2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弧度制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弧度制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弧度制教案

高中弧度制教案1

  (总第十一课时)

  一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氧气的的反应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认识催化剂作用,掌握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催化剂的探究和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实验准备

  高锰酸钾、铁架台、酒精灯、试管、集气瓶、水槽、棉花。

  三知识准备

  1、药品:实验室制取氧气通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2、由于高锰酸钾制氧气既不3、要催化剂也不4、要很高的温度,5、只要稍6、稍7、加热,8、有氧气放出。所以本实验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2、反应原理:加热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收集方法:⑴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⑵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4、实验装置: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由酒精灯、试管、铁架台组成主体的发生装置;由导气管、集气瓶和水槽组成的收集装置。

  四技能准备

  1、连接仪器时,应按从下至上,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2、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应在装入高锰酸钾药品之前进行,否则若气密性不好,重新安装或更换仪器都不方便。

  3、靠近试管口的地方放置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

  4、盛满水的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瓶口水面处不能留有气泡。只有当水槽中的`导气管口连续、均匀放出气泡时,才能开始收集氧气,以保证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5、氧气收集完毕,应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五探究实验

  按实验指导和实验报告的实验步骤进行探究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六反思与小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1、药品

  2、反应仪器

  ⑴发生装置的选择:由于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都是固体,且反应都需要加热,故采用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导管等仪器装配反应装置。⑵收集装置的选择:选用水槽、集气瓶等仪器。

  3、装置组成

  4、反应特点

  5、收集方法

  6、操作步骤

  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⑵把药品斜铺在试管底部(如果是高锰酸钾,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口。⑶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⑷把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倒立在水槽中。⑸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⑹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地逸出时开始收集。⑺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⑻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7、检验

  验满

  验性

  8、放置

  9、注意事项

  (1)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应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2)酒精灯外焰要对准装有药品的部位加热。(3)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便于加热。(4)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大约距管口1/3处)。(5)试管内导管应稍露出胶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6)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7)加热时要先预热,然后再对准装有药品的部位加热。(8)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注意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当集气瓶口外有大量气泡逸出时,表示气体已经收集满了。(9)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10)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在集气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11)用高锰酸钾制取气体时,试管口处要放一团棉花。(12)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所以盛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

高中弧度制教案2

  一、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研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二、实验准备

  1、带双孔胶塞的集气瓶、导管、胶管、弹簧夹、烧杯、燃烧匙、酒精灯、火柴。2、红磷

  三、课堂程序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思考并回答⑴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⑵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

  2、实验探究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学生猜想:

  教师演示:

  现象:

  文字表达式:

  学生阅读教材第22页-23页,交流对空气组成及成分的了解。

  讨论(第23页及25页):

  识记:空气的成分(计算)

  (二)根据空气的组成特点谈谈你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认识。你能够联系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吗?

  纯净物:定义举例

  混合物:定义举例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阅读教材第24页-26页,列表说明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

  用途

  (四)还记得化学学习的特点吗?物质的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试一试: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

  (五)保护空气。

  B阅读《资料》,了解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

  B、观察图2-8,小组讨论:

  ⑴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事?

  ⑵大气污染造成哪些危害?

  ⑶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

  四:做一做调查与研究(第28页)

  课题3离子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课题3离子”,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课题3离子

  (总第二十三课时)

  一课标要求

  2知识与技能:了解离子的概念,并掌握它的形成规律及与原子的区别。

  3过程与方法:多采用指导阅读、组织讨论来进行教学,让抽象思维变换为形象思维。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微观想象能力,推倒思维方法。

  二课堂程序

  1、复习:⑴回忆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⑵分析讨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引入:分析11号、17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其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后印入。

  3、新课:

  (一)离子的形成

  (1)定义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2)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书写要求:先写上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前,符号后,是“1”省略不写。

  (3)练习书写离子符号:氢离子镁离子铝离子

  氟离子氧离子硫离子

  (4)离子符号的含义

  例:2Mg2+表示

  表示

  (5)阴、阳离子由于作用而形成电性的化合物,列如:NaCl等。

  (二)离子与原子的比较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概念

  电性

  表示方法

  相互转化

  (三)小结: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例:

高中弧度制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1弧度的角的意义和弧度制的定义,建立弧度制的概念。掌握角度与弧度的互化学习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计算、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在合作试验弧长与半径比值中,掌握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3.情感目标

  通过弧度制定义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主动阅读自学能力、计算发现问题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弧度的意义,正确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

  弧度的概念,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目标式教学

  五、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和预习准备

  1.角分为几类?

  2.什么是象限角?什么是轴线角?

  3.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第一象限角如何表示?

  4.请大家回忆什么是角度制?

  设计意图: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为学习弧度制的知识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设置疑问

  我们知道计量某种事物的单位有两个,例如计量体重,可以用kg或者用物理中的N等度量。那么对于角的度量,除了初中用角度度量外,是否还有其它度量方法?我们要找到一种新的度量角度的角度制,则必须也找到相应的不变量。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设置的提问,为学习弧度制的引入做准备。

  (三)、分组讨论,探索研究

  合作动手:角度为120度的圆心角,当半径r=1,2,3时,分别计算对应的弧长l,再计算弧长与半径的比。

  探索研究:通过具体的数值计算,你发现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以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相关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其中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特点;

  结论:圆心角不变则比值不变。

  因此比值的大小只与角的大小有关,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比值来度量角,这就是度量角的另外一种单位制弧度制。

  (四)、自主学习,构建知识

  【设计预想】

  学生自学,并完成自学提纲(在课本上找答案)。教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然后进行巡视指导。在学生自学的前提下,仔细了解掌握学情,帮助指导学生。该环节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自学提纲】

  任务:自学课本第9页-11页的内容。

  1.1弧度的角的定义: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

  2.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公式

  360=rad,=rad,1=rad,1rad=()57.30

  3.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4.正角的弧度数是数,负角的弧度数是数,零角的弧度数是.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通过具体的图形语言的转化和相关内容的表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五)当堂展示

  1.抽不同层次的学生逐题回答上述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相关的完善补充,参与的面尽可能宽一些。

  2.在整个展示归纳环节里,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错误暴露得越充分越好,越早也好。

  3.该环节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概括表达能力。

  五、知识的检测和巩固

  (1)把-135度化成弧度

  (2)把5化成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检测所学。

  (六)课堂小节:

  本节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体会了什么数学思想?

  教学意图:该环节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概括表达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从所学知识、技能和思想进行小结(个别人汇报,其他人评价完善,教师画龙点睛)。

  (七)作业:(必做)P12习题A组1,2

  (选做)P12习题A组7,8,9

【高中弧度制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舞蹈教案03-17

高中氯气的教案03-16

高中教学教案11-13

高中优秀教案11-22

制画图教学反思12-14

高中集合教案08-16

高中美术教案10-24

高中弹力教案11-08

高中素质练习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