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语言教案《手套》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手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教案《手套》1
设计意图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初动力。为此,设计了《手套》活动。让幼儿通过这一活动,在巩固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认识手套,并能说出其名称。
2. 理解用途,并学会使用。
3. 能够联系学过的词语说一说手套的特征。
4. 小朋友们要爱惜它们,不要乱丢乱放,弄脏了。
5.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课件(小朋友在下雪天里戴者帽子、围巾和手套。)
2. 每位小朋友自备一付手套。
教学过程:
(一)儿歌练习:《下雨》、《12345》。
(二)新授:
1.导入:
⑴ 朋友们看一段动画片,完了以后啊,告诉陈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⑵ 学生自由发言:动画片上刮大风, 下大雪了,小朋友戴着帽子、围巾,在雪地上走。
⑶ 冬天刮的是什么风啊?大风,是北风,北风一吹天就冷了,小朋友,手上有没有戴手套啊?
⑷ 我们来学一首儿歌:
北风吹,冬天到,
小朋友们手冷了,
手冷了,戴手套,
高高兴兴上学校。
2.认识手套:
⑴简单理解儿歌内容。
师:儿歌里面讲北风吹,冬天到,手冷了,要保护好,戴上手套,不冷了,高高兴兴的上学校。
⑵ 朋友们认识手套吗?
出示图片:各种各样的手套。
出示词语卡片:shou tao手套。
发音方法:sh (先摆好口型---翘舌)送气音t 舌前音,送气shou 第三声注意头甩一下。
⑶ 出示实物:一副皮手套、一副布手套。
练习说句:这是皮手套。
这是布手套。
这是 黑色的皮手套。
副红色的布手套。
游戏:猜猜跳。
小朋友们听一听、找一找老师说的东西在哪儿?然后跳进去
⑷认识手套的作用。
小朋友们有没有手套啊?手套戴上了,就会觉得—暖和了、不冷了。
⑸用句式练习说句:
a. 戴手套。
(师出示大、小手套,问:谁戴大手套?谁戴小手套?)
b. 的手套是 。
(师:这副手套是什么颜色啊?)
c. 的手套,的手套。
(这是谁的手套啊?这两只手套有什么不同啊?)
参考句:
① 妈妈戴大手套。
② 爷爷戴大手套。
③ 小朋友戴小手套。
④ 我戴小手套。
⑤ 阿姨的手套是红色的。
⑥ 奶奶的手套是兰色的。
⑦ 哥哥的手套大,弟弟的手套小。
⑧ 姐姐的手套大,妹妹的手套小。
(三)巩固练习:
读一读儿歌
北风吹,冬天到,
小朋友们手冷了,
手冷了,戴手套,
高高兴兴上学校。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我感觉对自己是一个提高,因为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的设计等都要精心的去设计和准备。这也督促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如此对待,作到精心、敬业。在平时的教学中每个幼儿的情况是不同的,这还需多进行课后教学反思,针对不同的情况实施教学方法,让我的.活动充满精彩。
不足:
准备的不充分,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在时间的把握上稍差一些,前面用的时间有些长,以至于后面幼儿有些仓促,这其间教师有些话应再简练一些,重复话较多,这样不仅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而且耽误时间。通过反思这些不足,使我深刻领会到教师就是要有过硬的基本功,不仅包括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包括语言表达、丰富的课外知识等,因此我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活动中赞美幼儿的成功,幼儿会再还你一个惊喜。教育在于鼓舞和唤醒。
大班语言教案《手套》2
设计意图
在平时的活动中角色表演是幼儿特别喜欢的一个游戏,“手套”是一个温暖且极具表演性的一个故事,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既能感受到故事的温暖也能通过故事的表演来更好的理解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和对话的情绪状态。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叠加的特点,知道哪些小动物钻进了手套、
2、乐意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与同伴相拥在一起时的温暖的感受。
活动准备
图卡:角色图片、“手套外+?”图卡、“手套内+?”图卡。挂图21号。
活动过程
一、手套是谁的?
出示挂图21号第1幅,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雪地上出现了什么?手套有可能会是谁掉的?如果是你捡到了,你会怎么做?
二、雪地上的手套
教师结合挂图21号讲述故事“雪地上有一只大手套”至“手套里住着四个小伙伴了”。
教师:提问1、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捡到了这只手套?2、捡到手套,它们想干什么?
四种动物说了什么?(教师讲述第二遍。)
教师:故事里有在手套里的动物,也有想进手套的动物,那么它们之间到底说了些什么?请仔细听故事。
三、让我们演一演吧
教师扮演旁白,幼儿扮演手套里的小动物。
教师:那我来讲旁白的内容,你们扮演手套里的小动物,我们来演一演。
幼儿分组表演:四名幼儿扮演四个小动物。
教师:下面四人一组,分别扮演爱打扮的狐狸和手套里的小动物。
四、梅花鹿与北极熊也来啦
梅花鹿也想进手套。
教师:后面看看谁来了?它会怎样来到手套旁?又会怎样介绍自己?
教师:可是手套里已经住了四只小动物了,还能住进去吗?
大白熊也想进手套。
教师:这么大的北极熊来了,它会怎么问?你们觉得大白熊能住进手套里吗?
五、完整欣赏故事
六、假如你也在手套旁边
邀请幼儿说说如何帮助小动物解决手套破了的问题。
教师:你喜欢这只手套吗?为什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帮助小动物解决手套破了这个问题?
出示手套图片,引出故事的内容。
通过第一遍的提问对故事中的角色和出场顺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第二遍的故事讲述加深对故事的理解,为后面的表演提供基础。
从语气、神态上的引导来表现故事中动物的形象特征。
出示新出现的小动物,让幼儿根据动物的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会发生的故事,同时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夸张手法的运用。
【大班语言教案《手套》】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装饰手套教案11-22
小班有趣的手套教案12-12
大班语言的教案07-16
语言教案大班语言教案09-18
大班语言春天教案03-30
大班语言识字教案03-21
大班语言种瓜教案04-01
大班语言教案11-05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7-23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