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02 09:37:03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实用】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语文教案【实用】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孩子们懂得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一定的用处,千万不能不动脑筋,盲目地模仿和跟从别人的道理。

  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小猫图,问:小朋友们喜欢猫吗?喜欢它什么呢?猫会抓老鼠的本领和它身上的器官是分不开的,你能说一说吗?

  2、大家说的真不错,你们对猫可真了解。可是有一只爱美的小化猫,竟然学着自己的主人刮起了胡子,结果在一次抓老鼠的行动中撞得头破血流,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在只可爱的小化猫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小猫刮胡子(板书课题,学生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课后的生字,再读两遍。

  2、给每个自然段编上序号。

  3、选择自己最爱读的自然段,读给全班听。

  4、学生评议。

  5、全班齐读课文。

  6、教师范读,学生听,听后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识字

  1、出示识字卡片,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后,开火车认读。

  3、出示词语让学生读:刮胡子、肥皂、干干净净、镜子、狡猾、脑袋、追捕、鼻青脸肿、耐心、头破血流

  四、写字

  1、出示要书写的8个生字,学生认读,拼出拼音。

  2、给这8个生字组词。

  3、和小组同学一起用自己的好办法识记生字。

  4、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讨论。

  5、教师范写,重点注意:干、血、净、脸、旁

  6、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7、教师讲评。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干干净净、头破血流、胡子、洗脸、旁边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到第二自然段。

  1、看课文插图,图上画了谁和谁?它们在干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理解以下词语:两腮、聚精会神、

  4、看图,看看图上小花猫是怎样看主人刮胡子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齐读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要读出主人刮胡子的聚精会神,小花猫看主人刮胡子的认真。

  6、主人走后,小花猫会想什么?又会做什么?赶快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指名读,然后齐读。

  7、小花猫是怎样刮胡子的呢?课文没有写出来,你能说一说吗?

  8、齐读课文第一到第四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5到8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为什么小花猫会鼻青脸肿呢?

  3、猫的胡子有什么作用呢?请一位同学朗读第7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原因。

  4、指名回答。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花猫为什么学主人的样子,把胡子刮掉了?它错在哪里呢?

  3、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着边表演边讲这个故事,把故事讲得生动、具体。

语文教案 篇2

  课前透视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课文是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学生容易被吸引,并且文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有一定词语积累。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信息资料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植物妈妈有办法》语文教案<spanhttps://p.9136.com/1z/l/allimg/<p>  <strong>第一课时</strong></p><p>  切入举偶</p><p>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p><p>  (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p><p>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p><p>  (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整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p><p>  对话平台</p><p>  <strong>感知</strong></p><p>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p><p>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p><p>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p><p>  (尝试朗读,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体验读书的快乐。)</p><p>  <strong>识字</strong></p><p>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p><p>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p><p>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p><p>  (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p><p>  <strong>赏读</strong></p><p>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p><p>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p><p>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p><p>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p><p>  <strong>写字</strong></p><p>  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p><p>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p><p>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p><p>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p><p>  (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p><h2>语文教案 篇3</h2>
<p>  <strong>一、教学目标:</strong></p><p>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p><p>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如何采用比喻的手法来描述事物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p><p>  3.帮助学生学会7个会认字和6个会写字;掌握“汲取、储积、恬静、丰硕、生机勃勃”等词语。</p><p>  <strong>二、教学重难点:</strong></p><p>  理解课文中生动形象的优美语言和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对为他们付出辛勤劳动的教师的热爱与感激之情。</p><p>  <strong>三、教学准备:</strong></p><p>  收集与课文题材有关的诗文,多媒体课件。</p><p>  <strong>四、课时安排:</strong></p><p>  三课时</p><p>  <strong>五、教学流程:</strong></p><p>  第一课时</p><p>  (一)谈话导入</p><p>  课件播放《校园风景》短片</p><p>  看了这个短片有什么感受?(亲切、熟悉)</p><p>  师:短片中的每一个镜头都让我们感到熟悉、亲切。转眼间,我们在这个家园中已经生活了快六年了,在这几年中,哪些画面、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畅所欲言。</p><p>  师相机导入课题,板书课题《校园交响诗》。</p><p>  边板书课题,边讲解各字书写时注意的地方。</p><p>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p><p>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多读几遍。</p><p>  2.认读生词</p><p>  指名读,齐读,指导“瓣”“汲”字的写法</p><p>  (“瓣”不要将中间的“瓜”字写成“爪”,“汲”不要把右边的“及”错写成“乃”)</p><p>  3.出示词语:</p><p>  硕果累累书声琅琅</p><p>  生机勃勃亭亭玉立</p><p>  井然有序绚丽多彩</p><p>  ①指名读,齐读,读准字音</p><p>  ②把词串读出节奏,读出画面。</p><p>  4.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分别把校园的五个场景比喻成什么?</p><p>  第二课时</p><p>  一、复习引入:</p><p>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p><p>  课文分别把校园的五个场景比喻成什么?</p><p>  师相机板书:蜂巢、鸟岛、花瓣、喷泉、树根</p><p>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p><p>  1.默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p><p>  ①课文中的五个小标题分别比喻了什么?</p><p>  ②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最喜欢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p><p>  (生边读边划,作批注。)</p><p>  2.小组讨论,共同研讨。</p><p>  3.讨论交流,全班汇报</p><p>  ⑴明确:</p><p>  标题一:蜂巢象征了教室</p><p>  标题二:鸟岛象征了课间的校园</p><p>  标题三:花瓣象征了①学生对老师深情的祝愿</p><p>  ②表达老师在学生的祝福中得到回报,无比幸福</p><p>  标题四:喷泉象征了老校工为了给我们营造美丽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不辞辛苦,忘我劳动的精神。</p><p>  标题五:树根象征了老师</p><p>  ⑵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及段落,以及从中获得的感受。</p><p>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p><p>  ⑶并让学生结合实际想象:</p><p>  我们的教室像什么?</p><p>  校园像什么?</p><p>  你做过送给老师的贺卡吗?</p><p>  你有没有想象过我们的校园?</p><p>  ⑷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然后互相评议。</p><p>  三、把自己喜欢的形象优美的语句,抄在自己的'采集本上。</p><p>  四、几个同学一组,每人选择课文中的一部分,组织朗读比赛。</p><p>  五、谈谈自己对课题《校园交响诗》的理解。</p><p>  补充说明,帮助学生理解:</p><p>  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的音乐会序曲。交响诗的名称为F.李斯特所创,他认为“标题能够赋予器乐以各种各样性格上的细微色彩,这种种色彩几乎就和各种不同的诗歌形式所表现的一样”(《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因此他把标题交响音乐和诗联系起来称交响诗。</p><p>  第三课时</p><p>  一、拓展练读:</p><p>  四季的校园</p><p>  多彩的一年又一年</p><p>  转眼间</p><p>  我们长大</p><p>  于是</p><p>  带着成长的愉快</p><p>  我们默默离开</p><p>  一片纯洁的沃土上</p><p>  孕育着我们对明天的希望</p><p>  我们渴望未来变成矫健雄鹰</p><p>  翱翔于这苍穹之上</p><p>  是你</p><p>  让我在人生中有了好的开始</p><p>  是你</p><p>  激起了我对知识的渴望</p><p>  是你</p><p>  助我成材,助我飞翔。</p><p>  你教会了我</p><p>  赠人以鲜花,手留余香</p><p>  你教会了我</p><p>  增人以微笑,心留愉悦</p><p>  今天</p><p>  我要将最美的鲜花</p><p>  今天</p><p>  我要将最甜美的微笑</p><p>  赠予你</p><p>  我最亲爱的学校</p><p>  我心里永远屹立不倒的丰碑</p><p>  二、小练笔:</p><p>  给自己的校园写一节小小的交响诗</p><p>  附:板书设计:</p><p>  27.校园交响诗</p><p>  蜂巢教室</p><p>  鸟岛课间的校园</p><p>  花瓣学生献给老师的贺卡</p><p>  喷泉老校工勤劳的汗水</p><h2>语文教案 篇4</h2>
<p>  <strong>一、 教学目标:</strong><br/></p><p>  1、 知识目标:进一步学习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p><p>  2、 能力目标:充分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p><p>  3、 情感目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热爱自然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p><p>  <strong>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strong></p><p>  1、 重点:抓住课文重点词语,理清思路,品味赏析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以及联想、想象的手法。</p><p>  2、 难点:能够用心去体会大自然的美,并用心去感悟我们的周围美好景物。</p><p>  <strong>三、教学过程:</strong></p><p>  1、导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一句话叫“凡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在作家的笔下,有着或喜或悲的情感,如果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投身到大自然中,那时的'景物又会有什么特点呢?让诗人李汉荣做我们的向导,我们到《山中访友》吧!</p><p>  3、 听读课文:</p><p>  (1)圈划字词;</p><p>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听完这篇课文的感受。</p><p>  写“我”独自一人在山中访问山水林木飞禽走兽的经历。</p><p>  美丽 亲切 神奇 等等</p><p>  4、自由朗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圈点出作者到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并思考作者是如何称呼(对待)这些朋友的?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称呼(对待)这些朋友呢?</p><p>  古桥——老朋友——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p><p>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p><p>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p><p>  小溪——妹妹——唱和小诗;</p><p>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p><p>  瀑布——大哥——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p><p>  悬崖——爷爷——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p><p>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p><p>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p><p>  石头——敲击——时间的回声;</p><p>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p><p>  小花——采一朵插头上——悄悄做一会儿女性;</p><p>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 ——感动又吓人;</p><p>  老柏树——慈祥——恩泽、遮雨;</p><p>  归鸟——伴我披月回家。</p><p>  如果可以用一个短语来概括(形容)作者给我们描绘的画面,你会什么呢?</p><p>  5、在作者拜访的众多“朋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在文中画出并朗读,并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p><p>  如果有同学讲到第5小节时进行拓展。选择一种景物,或者水果等等仿照第5节的句式:“你好, ”写一段话,要求有丰富的想象力。</p><p>  6、再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写出如此优美的画面呢?</p><p>  童话般的世界</p><p>  从表面来看,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手法,描绘出一幅栩栩如生山中景物画,而实际上是作者的好心情,作者的童心和对自然的热爱之心赋予了这些景物以情感。</p><p>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p><p>  山中访友访自然,心中蕴情蕴天地</p><p>  7、通过学习,你觉得作者对人生有怎样的思考呢? 学生思考.回答,只要能抓住其中一个景物的特点,展开来谈,并言之有理即可。</p><p>  a.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p><p>  b.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p><p>  c.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p><p>  d.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p><p>  e.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学习和生活。</p><p>  7、小结:</p><p>  中心:本文写了“我”独自一人回归自然的一次远足,更是一次心灵的回归之旅,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以及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精神境界的追求。</p><p>  写作特点:</p><p>  (1) 篇幅短小,首尾呼应,结构紧凑;</p><p>  (2) 自由的联想与神奇的想象;</p><p>  (3) 第一、第二人称的运用与转换,更有利于抒发情感。</p><p>  <strong>四、作业布置:</strong></p><p>  1、 抄写并解释词语。</p><p>  2、 假若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写法不限。</p><p><strong>  板书:</strong></p><p>  山中访友</p><p>  李汉荣</p><p>  古桥 树林 山泉 溪流 白云 瀑布 悬崖 云雀 石头 落叶 小花 雷阵雨 老柏树 归鸟</p><p>  童 话 般 的 世 界</p><p>  比喻 拟人 联想等手法 好心情 童心 爱心</p><p>  (表 面) (内 在)</p><p>  山中访友访自然,心中蕴情蕴天地</p><h2>语文教案 篇5</h2>
<p>  <strong>教学目的</strong></p><p>  1.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的具体要求和方法。</p><p>  2.能针对写作实际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p><p>  3.能运用切题提升要诀提升自己的作文。</p><p>  <strong>教学重点:</strong></p><p>  1.掌握切题得分点的策略和提升要诀。</p><p>  2.能运用所学知识写作。</p><p>  <strong>教学难点:</strong></p><p>  分析自己作文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及在写作中能运用切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教学时间:二课时</p><p>  <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p>  <strong>一、引入新课:</strong></p><p>  经过一系列的分类训练后,我们掌握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法,以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类型作文的写法。从今天开始,我们对中考作文进行专题训练,拟从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一“内容”的范围),结构、条理、语言、表达方式、文体(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二“表达”的范围),文面(基础等级的又一个评分项),特征、创新(属发展等级一层)。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训练,给你一个成功的支点,愿你的立意更新,构思更美,作文更上一层楼。</p><p>  今天我们进行第一个专题训练——切题。它的具体要求是:审准题目,切合题意。</p><p>  <strong>二、学生自主学习“得分点概述”和“得分点策略”,掌握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得分的方法。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点的得分方法。</strong></p><p>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绝大多数把“切题”、“扣题”摆在了首位。在作文评分的表述中,有许多省市,如北京、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中考作文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p><p>  得分点策略:</p><p>  一是扣准话题拟新题。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将独词句式的话题扩展成短语以此来作为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如以“感恩”为话题,可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围绕题目开展。</p><p>  二是下笔扣题开一枪。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了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表述。</p><p>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围绕题目拟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根据题目拟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之中。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分别以“婴儿哺乳图”、“泪眼朦胧图”、“夕阳搀扶图”为小标题,围绕“和谐”的主题,着力描写了各图的内容。这样,保证文章运行在题目的轨道里。</p><p>  四是锁定题目作结尾。文章的题目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的。如满分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在展示了自己沉醉在乐曲境界中与音乐为伴的生活之后,结尾写道:“我就和音乐一起同喜同悲着,她让我的心不曾单调,把我年少的心填满了缤纷的旋律。有音乐在,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是充满活力的岁月。”这样一来,很自然地点明了题意,也留给读者很大的品味空间。”</p><p>  <strong>三 、针对学生的习作,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strong></p><p>  1.学生根据“失分会诊”,对照自己过去的作文,分析失分的原因。</p><p>  2.小组合作学习,总结本小组在切题方面存在的问题。</p><p>  3.小组选代表发言。</p><p>  4.教师选病例文分析。</p><p>  5. 教师总结:同学们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准;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住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做法都是偏题离题的。二是因随意而脱轨。作者没有紧扣题目和中心的写作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三是因忽视而偏向。只重视狭义的“题目”或“话题”,而没有认真地读导语或写作提示的限制。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这几个方面要注意。</p><p>  <strong>四、结合例文分析、掌握“提升要诀”。</strong></p><p>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分析例文,掌握提升要诀。</p><p>  2.教师重点引导分析满分作文的秘诀。</p><h2>语文教案 篇6</h2>
<p>  教学目标:</p><p>  学习用比较通顺、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p><p>  教学重点:</p><p>  说一说你想像的卡通人物</p><p>  教学过程:</p><p>  一、观看动画片片段,导入新课</p><p>  同学们,迪斯尼创造了“米老鼠”,安徒生创造了美人鱼,吴承恩创造了齐天大圣孙悟空,他们都是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人,所以才创造出这样经典的卡通人物形象,那么你心中有自己的卡通形象吗?</p><p>  二、小组交流,练习说一说</p><p>  三、请小组代表到前面来讲一讲,同学</p><p>  四、教师</p><p>  五、课后练习</p><p>  1、画一画你想象的.卡通人物</p><p>  2、向家人讲一讲你设计的卡通人物的故事</p><p>  3、开展卡通人物设计展览</p><p>  第九单元测试题1(11--3)</p><p>  一、读拼音写词语</p><p>  yǒuqíngmùzhōuguānhuáiquàngào</p><p>  ()()()()</p><p>  shīyèkǎpiànnígūqǐngqiú</p><p>  ()()()()</p><p>  二、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p><p>  良()()青()()</p><p>  山()()王()()</p><p>  三、写出下列字的偏旁部首</p><p>  李()闻()伦()送()</p><p>  思()极()蝴()捧()</p><p>  四、在()里填上合适的词</p><p>  一()老鼠一()草地一()舞蹈家</p><p>  一()马车一()深情一()姑娘</p><p>  五、填空</p><p>  雪()送碳助()为乐依依()舍</p><p>  路遥知()(),日久见()()。</p><p>  六、选字填空</p><p>  鲜仙</p><p>  1、那只蝴蝶化作了一位()女。</p><p>  2、这里的水果真新()。</p><p>  周舟</p><p>  3、()末,妈妈带我去公园玩。</p><p>  4、江边有一只独木()。</p><p>  七、照样子写一写</p><p>  例:我为蝴蝶拔掉刺儿。</p><p>  我小心翼翼地为蝴蝶拔掉刺儿。</p><p>  1、她度过了一生。</p><p>  她地度过了一生。</p><p>  2、小老鼠吃着面包屑。</p><p>  小老鼠地吃着面包屑。</p><p>  3、仙女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p><p>  仙女在她耳边地说了一句话。</p><p>  八、连一连</p><p>  美丽的故事</p><p>  有趣的蝴蝶</p><p>  仔细的说话</p><p>  悄悄的观察</p><h2>语文教案 篇7</h2>
<p>  <strong>教学目标:</strong></p><p>  1、学会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读写“喜欢”等9个词语,并初步学会运用;会用数量词“一颗”“一棵”“一片”“一滴”。</p><p>  2、能给“大海上能航行轮船和军舰”换一种说法。</p><p>  3、会背诵这首诗。</p><p>  4、感受集体的力量大,初步培养热爱集体的思想感情,愿意和小朋友一起学习和游戏。</p><p>  <strong>教学重点:</strong></p><p>  课文各节内容的理解,用因果句式说话,概括每节的意思;用“喜欢”造句。</p><p>  <strong>教学难点:</strong></p><p>  明白物与事(集体力量大)的联系,以事物来揭示道理。用多种句式给“喜欢”造句。把排列错乱的词整理成句。</p><p>  <strong>教学时间:</strong></p><p>  3课时</p><p>  <strong>第一课时</strong></p><p>  教学目标:</p><p>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p><p>  2、看图,朗读,理解课文第1节的内容,明白“我”喜欢繁星的原因。</p><p>  教学过程:</p><p>  1、揭示课题。</p><p>  (1)出示课题,教学喜字。</p><p>  (2)谁能接着课题往下说,你喜欢什么?</p><p>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p><p>  (1)范读课文,初知内容。</p><p>  说说:课文中的我喜欢什么?</p><p>  (2)自由读课文,读准知音。</p><p>  (3)检查字词</p><p>  重点正音:洋、航、量、晶、行、顶、喜、集、体。</p><p>  重点分析:晶、喜、轮</p><p>  这是一首诗,每三行为一节,每节之间空一行,共有几节?指名分节读,及时正音。</p><p>  3、学习第一段</p><p>  (1)指名读第一节。</p><p>  问:我喜欢什么?为什么?</p><p>  (2)出示一个月亮、一颗星</p><p>  你有什么感觉?</p><p>  (3)出示:满天星斗</p><p>  你觉得怎么样?</p><p>  (4)你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繁星?</p><p>  (5)指导说话:你喜欢繁星,是什么原因?用……因为……句式说话。</p><p>  什么原因,所以你喜欢繁星?用因为……所以……说话。</p><p>  (6)指导朗读。读出我喜欢的感觉。</p><p>  (7)说说节意。</p><p>  第一句:我喜欢什么?</p><p>  第二句:为什么喜欢的原因。</p><p>  (7)齐读这一节。</p><p>  5、书写指导:喜、晶、集</p><p>  完成课堂作业第一题。</p><p>  <strong>第二课时</strong></p><p>  教学目标:</p><p>  1、巩固生字、词。</p><p>  2、朗读、理解课文第二、三、四小节,明白“我”为什么喜欢树林、海洋、集体的原因,懂得“集体的力量大无比”的'道理。</p><p>  教学过程:</p><p>  1、复习检查字词。</p><p>  晶是什么结构?集体是什么意思?</p><p>  2、回顾第一节学法。</p><p>  (1)齐读第一节。</p><p>  (2)说说:你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用……因为……句式说一说。</p><p>  (3)第一节讲了两层意思。</p><p>  3、自由朗读二、三、四节,说说每节写法上有什么相同。</p><p>  4、看图,朗读,理解课文二、三、四节,用学习第一节的方法来学习。</p><p>  (1)学习第二节</p><p>  指名读,思考:我喜欢什么,为什么?</p><p>  出示一棵树,理解不顶用。看图说说为什么一棵树不顶用。</p><p>  你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树林?用我喜欢……因为……说一说</p><p>  再用因为……所以我喜欢……说一说。</p><p>  指导朗读。</p><p>  (2)学习第三节</p><p>  看看图,读读课文,说说一滴水和海洋有什么关系?</p><p>  为什么一滴水漂不起纸片,大海上能航行轮船和军舰?</p><p>  老师演示试验。</p><p>  说说你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海洋?</p><p>  指导郎读。</p><p>  (3)学习第四节。</p><p>  这一节讲什么?</p><p>  我为什么喜欢和集体在一起?</p><p>  指导郎读。</p><p>  5、课文哪一节最重要?为什么要写前面几节?</p><p>  6、郎读课文。</p><p>  7、做课堂作业2、3、4。</p><p>  <strong>第三课时</strong></p><p>  教学目标:</p><p>  1、总结全文,进一步体会“集体的力量大无比”,初步培养热爱集体的思想感情。</p><p>  2、用“喜欢”写一句话。把排列错乱的词语整理成通顺的句子。</p><p>  3、背诵课文。</p><p>  教学过程:</p><p>  1、郎读课文,指导行为。</p><p>  (1)分节读课文。</p><p>  (2)说说我为什么喜欢繁星、森林、海洋、集体。</p><p>  (3)用自己看到的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来说说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无比。</p><p>  (4)小结。学了这首诗,我们知道一个人力量小,集体力量大。我们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我们要热爱集体,为集体出力,为集体争光。只要我们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我们的力量就大无比。</p><p>  (5)看图说说谁做得对,为什么?</p><p>  (6)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p><p>  2、学习用“喜欢”写一句话。</p><p>  (1)喜欢:就是喜爱的意思。课文中的“我”喜欢繁星、森林、海洋。“喜欢”可以说喜欢一种事物,可以说喜欢一种活动,也可以说喜欢做某一件事。</p><p>  (2)看图,说说图上花了谁在干什么?再用上“喜欢”来说一说,然后写下来。</p><p>  3、学习把排列错乱的词语连成句子。</p><p>  (1)读词语。</p><p>  (2)说说第一句是讲什么地方怎么样?</p><p>  (3)说说第二句是说什么大无比?</p><p>  (4)把词语整理成句子写下来,加上标点符号。</p><p>  4、背诵课文</p><p>  (1)朗读课文</p><p>  (2)教师领读第一句</p><p>  (3)背诵全文。</p><p>  板书:</p><p>  繁星一颗星</p><p>  树林一颗孤树</p><p>  海洋一滴水</p><p>  大家一个人</p><script>s(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经典)语文教案09-17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8-13

语文教案[精选]03-29

语文复习教案08-23

(经典)语文教案09-22

语文教案【经典】05-06

语文优秀教案02-28

【经典】语文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