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通用[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3、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4、在观察中感受新奇,感受快乐,学会观察方法,养成观察习惯。
5、乐于观察,能发现细心观察,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愿意积累,养成积累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清楚明白地交流所观察内容及感受。
难点: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发现、积累
教学目标:
1、学生在交流各自的发现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2.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生仿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观察的重要性,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
教学准备:爬山虎、花卉图片及动画课件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读读写写【出示课件: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⑴ 自由读记,标出本组所学生字。
⑵ 小组读认,读中正音。
⑶ 全班交流读,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听写词语,注意书写正确规范。
4、选择两个词语造句。(小组交流)
二、读读记记【出示课件: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⑴ 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⑵ 齐读。
⑶ 同桌互读,一人随意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疑说话:
⑴ 提出不懂的词语,共同交流解题。
⑵ 自由选择一组词,说一段话。
三、我的发现
1、【出示课件:“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2、【出示课件: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细腻之处。
3、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这么细致、具体?
4、分角色读“小林”“小东”的话。
5、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课后从其他阅读材料中摘录类似的语句,积累在摘抄本上。
四、成语故事
1、认识事物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出示课件:《胸有成竹》】
2、学生通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
4、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明白“观察”与成绩的必然联系。)
5、交流成语含义。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胸有成竹”的意思。
五、日积月累
1、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作了细致的观察,编了一首歌。先听老师唱唱。【出示课件】
2、学生小组内读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老师巡回倾听,给予帮助。
3、抽读正音。
4、细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
5、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6、拓展:课后有兴趣的话,用一种花名,依照短文的句式说两句话。
六、课后总结。
七、快乐作业。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图画的多次观察,总结观察的方法: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
2.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有一定条理地把观察过程及“想到的内容”和“观察的感受”说清楚、说完整的能力。
3.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提出问题和看法,培养学生倾听和交流的能力。
4.在有趣的观察活动中,体验观察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把观察过程及感受说清楚、说完整的能力。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只要你细心观察,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出示课件:三幅图】看了这儿的三幅图,大家都会发觉“细心观察”的感觉真不错。
二、眼力竞赛
1、先独立看图,然后在小组内开展竞赛,交流感兴趣的一幅图,说说看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看谁发现得快,发现得多。
2、全班交流评议,谁发现得多,讲解最精彩,将获得“独具慧眼”奖:【出示课件】
⑴ 可以讲最得意的一个发现。
⑵ 可以讲经过提醒后,第二次发现及心情。
⑶ 可以讲同学就某幅图的争论过程。
⑷ 还可讲第一次与第二次看图的不同发现和感受。
3、这三幅图除了带给你视觉上的享受以外,还带给你什么呢?
4、评议“独具慧眼”奖得主人选。
三、交际赏析:【出示课件】
一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看了语文书上的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理由三副有趣的图。老师说:“先看第一幅图。”第一幅图像一棵树,下面有两个人头。我根据下面的两个人头,往上看,在我面前有迷迷糊糊的出现了八个人头。我定睛一看,那些苍老的树枝组成起来,的确有八个老人的头啊!八个人头加上下面的两个人头总共是十个人头。我恍然大悟。
“下面看第二幅图”老师说:“我死盯着第二幅图。似乎看出了一点什么东西。”我把白色的部分和黑色的部分分开看。一看,白色的部分显然就是一个杯子呀!那黑色的部分是什么呢?我仔细查看,原来是两个侧面的人头像。
第三幅图最有趣,我看来看去只能看出一位少女的头像。看不出有什么别的东西,正在我疑惑之时,还是好朋友周思辰点醒了我,她说:“这可以是位老太太的眼睛,这里可以是老太太的大鼻子,这儿可以是老太太的嘴巴”。仔细一看,哎,你别说还真是。
这三幅有趣的图不仅提高了我的眼力,还提高了我们对学习的兴趣。
二
今天,我们在语文课上看了一幅画,是一棵树。我一看,树下还有两个人头,然后我再仔细一看,树上还隐藏着一些人头呢,听老师说一共有十个人头呢!
刚开始我只看到了树下的两个人头,可我没看到其他的那八个人头,我很着急,我开始仔细寻找,终于在树上又找到了三个人头,可剩下的那五个人头藏在哪里了?于是我问同学,看他知不知道。结果,他又找到一个人头。于是我们俩一起找,终于又找到了三个人头,可最后的一个人头我们怎么也没找到。我们只好问其他同学,在这位同学的指引下,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个最隐蔽的人头,我们可高兴了……
通过这次看画,我明白了:只有认真观察,才能真正地认清事物,发现它最深奥的地方。
三
我今天非常开心,因为我在课堂上学习园地二,那里有三幅图。
那三幅图都非常有意思,第一幅图是画得一棵干枯的树,上面还有十个人头像,第二幅图只看白色像一个杯子,只看黑色像是两个人头像的侧影,第三幅图是一个少女的头像,我们讨论得非常激烈,也非常热闹,其中我最喜欢第一幅画,因为这幅画非常考眼力,如果你眼力不是很好,就很难能找全十个人头像,这些人头像中有好几个人头像很难找到,那些人头像如果不仔细看,就会以为是一条条干枯的树枝。这些人头像中有老人、年轻人、带着帽子的、带着眼镜的、长了胡子的.人。树最下面的两个人头像是最明显的了。
今天这节课真有趣,既增长了知识,还增长了对学习的兴趣,又考察了你的眼力怎么样!真有意思。
四
今天,老师让我们观察了语文书中语文元地二的口语交际里的三幅画,看这三幅画里有什么隐藏的东西。
第一幅,冷眼一看是一棵树底下有一男一女在聊天。再往上看,竟还有八个人头。
第二幅图很绕人,黑白两色的强烈反差会诱惑你去看中间的白色部分。白色部分像个高脚杯,只是形状很怪。好不容易控制住诱惑去看黑色部分,黑色部分享两个人脸的侧面,他们好像张着大嘴,要去要对方似的。
第三幅图藏东西最多。一眼看上去就像一个女人,穿着皮袄,带着头巾,好像很冷的样子。再一看像一个老太婆,看起来脸色不太好。看下面的黑色部分,好似一只没尾巴兔,又像一只手套。在女人的头上有一根鸡毛,像男人打盹的时候从鼻子里冒出的泡泡。
今天观察这三幅图真有趣,想不到观察也有这么多的乐趣。以后我要多多观察,争取发现更多的乐趣。
四、总结拓展
这些图构思奇妙,用好你的慧眼会得到丰收的喜悦。(师生共同总结观察的方法和习惯:【出示课件】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平时更要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五、快乐作业。
板书设计:
我看到了……
学会观察
仔细看
反复看
多角度看
正看 倒看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
教学内容: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让学生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捕捉内容
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越来越发觉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自由说说自己在课余时间都观察了哪些景物?
二、小组交流,拓展思路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在小组内说一说:【出示课件】
1、观察过什么事物?怎么观察的?
2、观察的时候,你发现了哪些新奇的事情?
3、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有兴趣?听的同学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三、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1、指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点评:【出示课件】
⑴ 其他同学根据这位同学讲的内容取一个题目。
⑵ 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如何使内容写得具体、准确。
⑶ 可以建议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
2、若把自己的观察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得注意什么呢?【出示课件】
⑴ 把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地方写清楚。
⑵ 不拘形式地写,可自己拟题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日记形式选几则满意的日记,进行修改加工写《观察日记几则》。
⑶ 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四、习作赏析:【出示课件】
美丽的冰花
今天,我起来得很早,刚穿好衣服,就望见窗户上的图案。呀,是啥东西?我耐不住好奇心走了过去。
走近一瞧,我笑了。原来窗户上的图案是冰花呀!窗户上的冰花真是各种各样。有的像百花斗艳,有的像蝴蝶在空中飞舞,有的像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的像小溪流水……看到这么多美丽的图案,一个问号就出现在我的头脑中:冰花是怎么来的呢?
我绞尽脑汁,想了许久,可是怎么也想不出答案来。过了一会儿,妈妈醒了,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问:“妈妈,窗户上那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来的呀?”妈妈笑着对我说:“室外的冷气和室内的热气混在一起,气温在零度以下就自然形成冰。在冰形成的同时,由于来自各方的风,抽打在将要结冻的冰上,这样就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冰花──也就是你说的美丽的图案了。”
“噢,是这样。”妈妈的话使我明白了冰花是怎么回事,也清除了头脑中的小问号,我心里十分舒畅。
【点评】
写作文要有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从哪里来?读完这篇作文,你就会明白,材料从生活中来。小作者看见窗户上的冰花,头脑中就出现了一个小问号。为了真正弄懂这个问题,小作者请教了妈妈,终于明白了冰花是怎么回事,清除了头脑中的小问号,我们要学习小作者这种“处处留心观察,事事积极动脑”的好习惯,注意观察周围的景物,注意发现身边的写作素材,这样,你就不会为没有内容可写而发愁了。
五、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1、学生打草稿,教师巡回检查。也可选典型的某一片断进行作中交流,共同评议修改。
2、学生边起草,边修改。(【出示课件】着重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
六、课后总结。
七、快乐作业:将习作初稿与家长分享,征求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看:形状、颜色、姿态
观察 闻:气味 细致、有序
联想:
第四课时作文讲评
教学内容:习作讲评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自己检查,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并能老师的引导下,同学的帮助下进行修改。
2、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找出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并能修改正确。
课件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老师在批改习作过程中,发出了我班不少同学“独具慧眼”,观察到了别人不易发现的新奇有趣的地方。你们想不想也“一睹为快”?
二、选择典型,师生点评
1、【出示】几类优秀习作的题目供学生选择:看到这些题目上,你想了解哪一篇习作?
2、让被选中习作的作者说说为什么要写,是怎样写的?【出示习作】读一读。其他同学可以评价好在哪里?
3、【出示】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习作进行对比,或同一内容描写,精力与细致的习作对比。说说哪一篇写得好,为什么?应如何修改?
4、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放大,师生共同修改。
三、继续修改,逐步完稿
根据评议,自我修改文稿,然后同桌修改,也可小组修改。
四、誊写习作,互相欣赏
五、总结
同学们,只要我们继续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周围的事物在发生着点点滴滴的变化,这点点滴滴信手拈来,就能成为一篇好文章。
六、快乐作业:誊写习作定稿。
板书设计:
读自己的习作
不足:修改错别字、词语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
叙述是否清楚具体、标点符号是否准确
优点:
9巨人的花园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交易、身无分文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2、难点:
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课时安排】
共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引入课文
1、听写词语:
无影无踪、荒无人烟(根据意思写词语)、身无分文、交易。
(指名板书,其他学生书空)
2、齐读,集体校对。
3、理解交易的意思。
4、找出文中带交易的段落,读一读。
(自读、指名读)
5、一个面包值多少钱?老板在什么情况下提出平等交易?
二、理解交易的意思,并从课文中找到交易这个词所在的段落读读
1、什么是交易?
2、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交易所在的段落读一读。
3、指读段落:
一个面包可能值多少钱?
4、老板在什么情况下提出平等交易的呢?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三、学习第三段,了解我当时的处境
1、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段:
说说我当时的处境。
2、想想背包里可能有什么?
3、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想想这三天他是怎么过的?最需要什么?
4、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
要读出作者当时的处境。
四、学习第四段,通过老板的言行初步感知老板的为人
1、请大家朗读第四段。
2、我的处境如此艰难,原以为向老板说明了,就可以得到援助,可是老板却是怎么说的?
3、听了老板的话,你想对老板说什么?
4、让我们一起来读老板的话。
5、除了从老板的话中感到他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以外,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感觉到呢?
6、归纳:
是呀,从老板的动作、神态、语言都表现出他的小气、不近人情。
五、学习 十一段,通过比较面包店老板前后的言行的变化,不仅体会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1、找找文中哪一段也写了老板的态度
2、同学们,读了前后两段写老板态度的文字,你发现了什么?
3、猜猜住院的费用有多少?
归纳:老板的语言变了。
4、还有什么变了?
(动作)
你会在什么情况下竖起大拇指?
5、此时你最想知道什么?
六、学习五至八段,了解老板认为的平等交易是什么
1、按照常理,我想得到面包应该给老板什么呢?
2、什么叫身无分文?
3、老板认为怎样的交易是平等的?请同学们快速地从文中找一找。
4、你认为这样的交易平等吗?为什么?
七、学习九、十段,通过中国留学生的行动体会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
1、这位中国留学生认为这样的交易平等吗?你从哪里看出来?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2、读读第9段,你体会到什么?
(理解凝视)
3、读读第10段,这时我需要这2块面包吗?
4、学习资料袋内容。
5、让我们再来读读老板的话,现在你知道老板的态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了吗?
八、学习十二段,体会我的内心情感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12段。
2、请你想象一下,中国留学生此时此刻会怎么做怎么说,请写下来。
(出示:中国留学生──,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
九、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中国留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友人的尊敬。让我们也怀着对国旗的尊敬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来诵读《五星红旗》吧。
【附】
五星红旗
啊,五星红旗,
你是那样的鲜艳夺目;
啊,五星红旗,
你是那样的灿烂辉煌!
当你冉冉升起的时候,
像一轮火红的太阳;
当你迎风招展的时候,
宛如母亲在呼唤。
万里长城,三山五岳,
是你坚强的身躯;
滚滚黄河,浩浩长江
是你流动的血液;
首都北京啊,
你跳动的心脏。
那金光闪闪的五星啊,
是民族大团结的象征。
是港澳同胞的向往,
是海峡两岸的期盼;
是炎黄子孙──
一颗颗的中国心。
五星红旗啊,祖国!
祖国啊,五星红旗!
我们愿你如日中天
如斯万年万万年!!
语文教案 篇3
单元介绍:本单元为开放单元,要通过参观图书馆、逛书店、借阅图书、介绍图书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书的知识,了解获得书的途径,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本单元教学课时为5~6课时。
“观察画面,了解获得图书的途径”的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讲台桌上有什么呢?(书)对了,那是我们的小小图书
角。再看看你们的书包,里面也装了我们的课本,你们说说看,这些书有什么用或者说读书有什么好处呢?
(这一小环节可以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先让学生在各小组说说读书的好处,再全班交流)
师:小朋友都说得真好,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关于书的更多知识。
二、结合文中的图,了解获得图书的途径。
1、设计课文插图的情景,引导学生了解的这些地方的作用
师:小朋友,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走一圈,当你看到什么字的时候大家要大声说出来。(把课文图中的这些地方名写在小纸条上,然后贴在教室的各个角落上,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来)
师:小朋友,你们说说看这些地方有什么用。(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地方都是用来看书的或者说是买书的地方)
2、如果你非常喜欢看一本书,可以用什么方法看到我们想要看的书呢!(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文中的图了解获得图书的途径。)
“自主识字”的教学设计
一、读一读,认一认。
1、自己读一读和图书有关的三组词语。
(1)自己读,借助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娃娃。
(2)说说这几组词表示的都是什么的呢?
2、你还能说出哪些书的名字呢?
(师:小朋友,除了书上说的这些书外,你还知道哪些书吗?)
二、认识生字。
1、指导自读词宝宝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把课文中的词宝宝读一读
2、同桌互读
师:同桌读一读,看是否把字都读准确了。
3、全班一起来认读词宝宝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宝宝。
4、玩一玩猜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把词宝宝都读得很好,现在我要来看看你们是不是也能把安娃娃读得很呢?我们一起来玩玩猜字游戏。
5、小组合作学写生字娃娃
师:小朋友,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的观察田字格里的每一个字娃娃,并一起想想用什么方法能很好的记住它们。
6、师范写,生练习
“根据目录查找相关的内容”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每人拿一本课外书。
二、学会看书的封的面,找一找书名和作者。
1、每一本书的`封面都是精心设计的,自己拿出一本书,看看封面上都有什么呢?
2、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每一本书都有它的名字、作者,一般都会注明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跟同桌小伙伴介绍你手中那相书的封面。
3、我们再来看看封底都有些什么呢?
4、师小结:是啊,虽然每本书的封面和封底都不完全一样,但是一般情况下都要写清书名、作者、出版社、发行单位、责任编辑、书号和定价等。同学们买书和看书的时候,应先了解一下这些基本情况。尤其是有些盗版的图书,这些内容一般都标的不是很清楚,大家不要购买。
三、学会看目录。
1、请同学们打开书,找到目录,看看你能从这里面了解到哪些知识呢?
2、学会看一本书的目录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使我们很快的查找到相关的内容。
3、和小伙伴一起互相看看对方同学的目录,互相考一考怎样通过目录很快的查找相关内容。
四、指导学生看书。
1、课上还有几分钟的时间,留给小朋友看书,一会给大家说说你这几分钟的收获?
2、请学生汇报,教师小结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几分钟就读懂了这么多的知识。如果平时我们能把这些零散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你读的书一定会越来越多的,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的。
“学会把图书进行分类”的教学设计
一、从前几课的学习,还有大家发动而制的图书角里的书较多,那么这些书怎样放才更方便我们查看呢?
二、学会给图书进行分类。
1、大家想一想,怎样给图书进行分类呢?(小组讨论学习)
2、师小结:图书分类摆放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的。每个同学的书不同,
家庭情况也不同,具体怎样分好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没有进行图书分类的同学回去要做一做,已经进行分类的同学可把自己的好办法介绍给更多的同学,并要坚持下去。
三、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一本书。
1、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看的书,能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大家吗?
2、请同学先在小组里介绍。每个同学都要说,说完以后,让同学们说说他们
通过你的介绍听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巡视作具体指导,让孩子说起来,交流起来)
3、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把自己这个组同学读过的书汇总向大家说一说。
4、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介绍自己喜欢看的书。看看谁介绍得最好?大家有关于这本书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
四、师小结。
你们真了不起!读了这么多的书,知识这么丰富。尤其是今天,
通过大家互相介绍,很多人的读书兴趣更浓了。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在以后的日子里,希望大家都跟书交上朋友,让好书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参观图书馆”的教学设计
一、参观前准备
1、联系好学校的图书管理员。
2、以小组为单位参观,小组成员商量这次参观想学到什么?
二、带学生亲自去参观。
三、参观后小结。
四、课外延伸:
1、回去把我们本单位所学的知识讲给家长,教他们如何对图书进行分类?
2、以后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比赛,看谁读的书最多!
语文教案 篇4
《我爱这土地》
1、教育学生懂得作为抒情的艺术,诗歌作品需要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拨响读者的心弦。
2、懂得在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和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
《乡愁》
1、教育学生懂得《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方度和深度。
2、学会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理解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的美。
3、学会《乡愁》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二表现为音乐美。)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精选】语文教案12-25
语文教案(精选)08-13
语文教案[精选]03-29
语文优秀教案02-28
【经典】语文教案10-05
语文复习教案08-23
语文教案【精选】08-18
语文教案(经典)11-22
(经典)语文教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