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大全(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是如何将风筝飞上天的过程以及美丽、热闹的天空写具体的。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五、六节。
教学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五张)
(1)各式图案的风筝、说话练习题一道。
(2)两段对比的话。
(3)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伴随优美的音乐)。
(4)辅助背诵的两段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了课文一、二节,了解到作者从体育场上人很、风筝的样式多、放风筝前的喜悦心情这几方面来具体写的。
2.朗读一、二节。教师引读:
到体育场来放风筝的人可真不少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我跟哥哥说
3.出示多媒体幻灯片(1)
(1)仔细观察:除了书上描述的以外,天上还有哪些风筝?
(2)说话练习:
天上有(),有(),有()就是没有()。
二、发现学习(一)
1.过渡:望着天上各式各样的风筝,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想让风筝飞上天。课文(三、四节)具体描写了放飞风筝的经过。
2.出示多媒体幻灯片(2):哥哥拿着线轴,向前跑。我拿着风筝。哥哥收住脚,大蜻蜓飞上了天空。
3.这两段话有哪些不同?课文第三节是怎样将放风筝的经过写具体的?
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展四人小组学习。
要求:
1)每位组员都要发表意见。
2)学习组长组织组员交流。
3)组长最后归纳总结。
4.学习组长交流学习结果,教师适时点拨。
5.朗读三、四节,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发现学习(二)
1.过渡:成功地将风筝放飞上天,给我和哥哥带来了快乐。欣赏风筝在天上随风飘荡的情景,更是一种无穷的乐趣。
2.出示多媒体幻灯片(3),随着优美的音乐欣赏风筝在天空中随风飘荡的情景。
3.多美丽的天空,又多热闹的'天空。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得好吗?为什么?
一会儿,又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蜓叽叽喳喳地叫。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美丽的大蝴蝶。
4.学生评价教师的朗读。
教师追问:这些语句为什么不能去掉?体会作者是如何将美丽的天空写具体的。
5.有感情朗读第五节。
6.分工读第六节,在朗读中体会并总结相似的句式:
什么,怎样,好像在干什么。
7.再次出示多媒体幻灯片(3),用以上句式练习说话:
那美丽的花蝴蝶,( ),仿佛( )。
那灰褐色的蜈蚣,( ),好像( )。
那碧绿的大蜻蜓,( ),犹如( )。
8.有感情朗读第五、六节。
9.背诵五、六两节。
(1)出示多媒体幻灯片(4),辅助背诵:
一会儿,又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蜓叽叽喳喳地叫( )。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美丽的大蝴蝶( )。
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那金黄的小蜜蜂,( ),好像( )。那鲜红色的大金鱼。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体会诗歌语句精炼,形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懂得要珍惜生命,善待动物。
4.学会加上适当的表情甚至动作深情诵读。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诵读诗文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从一年级至今读了好多诗歌,美文,甚至还会背,对不对?
谁愿意来背上一首诗?(背得真流利)明白它的意思吗?明白,一定能背得更好听。(课前交流准备)
同学们诵读了这么多优美的诗歌,这是送给老师的最精美的礼物了,陈老师也想给大家朗诵一首余光中的诗——《乡愁》。
教者朗诵。
你认为老师读得好吗?(你说,好在哪儿?1.听出思念故乡2.老师的朗读好在哪儿?语速缓慢能让人听出哀伤的回忆)
是啊,声情并茂的诵读,最能触动人的心弦。
二.疏通正音,读顺读通
今天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诵读一首诗——《小鸟,请原谅我》,齐读题。
“我”为什么要小鸟原谅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边读边想每一段的意思。
1.自由读。
2.指名分节读。(谁来读第1节)
三.抓点释疑,读清读懂
1.逐段提问,这段讲的什么意思?(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板书:
(1)凄美死去。(惋惜难过)
(2)自然悲泣。(哀伤)
(3)万物抗议。(害怕孤独)
(4)请求原谅。(忏悔)
2.每一节的意思读懂了,那么你能体会到每段中融入了作者什么情感呢?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每段各自流露出什么感情?(学生读2分钟)读好了吗?
(出示第1节)请一位同学读读看,看他体会得怎样?
个别读。(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只美丽的鸟儿,它颈上的羽毛是那样白,比雪花还白,你突出了哪个字——还,翅膀的羽毛是那样绿,比小草更绿,你也突出了一个字——更,真好,这就叫重读,重读一些关键词更能表达出情感来。多美的鸟啊,可他现在已经——死了,静静地躺在我的手中,此时,你的心情怎样?你呢?你呢?)是啊,谁都会难过,谁都会可惜。(板书可惜)
一起来读读,体会一下,注意加点的字。
3.多美的鸟啊,大家想看看吗?(播放视频)
你觉得视频中的鸟美吗?
可是我亲手扼杀了美丽,我的心沉痛极了,整个自然界也仿佛沉浸在哀伤之中,啊,大森林少了一名歌手——(引读第2节,出示第2节)
小鸟的死给森林,给鸟妈妈,给山村、小树、小草,给大自然中的一切带来的是深深的——?(你说,板书哀伤在诵读中如何表达哀伤的情感呢?一般的做法,放慢语速,语调低沉)
指名读。你能读出这种情感吗?(“痛心的泪滴”太好了,读。)
4.小鸟曾经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然而“我”却朝它举起弹弓。(出示第3节)啊,远处有只鸟在叫,他在干什么?(抗议)抗议的'不仅仅是鸟儿,还有 ——花儿、树……一切美丽的生命,好像都要离开我。设想一下,地球上鸟没了,花谢了,树秃了,就剩下你一个人,此时,你是什么感受?(孤独害怕)读出来。(板书孤独)这种孤独的感觉真令人窒息。
如果再给你一把弹弓,你还会这样去做吗?(出示第4节)文中的“我”也后悔了(板书后悔)——把弹弓扔进深深的谷底。决心再不——打鸟!
如果是你,你会下决心改正错误吗?请你读,看看决心大不大。(“深深的谷底”决心大齐读)
四.综合操练,读熟读美
古人云“言为心声”,优美的诵读犹如一杯清新的绿茶,沁人心脾;仿佛一个美丽的故事感人肺腑;好像一直动听的歌曲给人力量。
(1)听了同学们朗读,老师也忍不住跃跃欲试了,愿意听老师读吗?
师范读。
同学们的掌声说明是对老师朗读的肯定。你说说老师的朗读好在哪儿?(语速慢,表现出悲伤。)(真会听,对了,一般,读热烈、欢快的内容语速快一些,而这种悲伤的内容语速要慢一些)
同学们也想试试了吧!想不想?读好先得练好。请你自由选择一段练一练,老师也给你配上音乐。
(2)指名配乐读。练(哪些同学练得第一段?就你)
(3)师生共评。(说出了我的心声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赶上老师了你是我的老师)
(4)男女生赛读。(据我了解,我们班男生、女生朗读水平难分高下,今天来赛一赛,男女生各推荐一名选手来比比)
言为心声,老师听到了惋惜,听到了哀伤,听到了惶恐,听到了忏悔。听出了诵读的力量。同时我们还学会了诵读的一些技巧,重读一些关键词更能表达感情,读到悲伤的内容语速要慢一些。这里有一首西班牙著名诗人迦尔洛的小诗,这首诗用什么样的语速来读?(慢)为什么?(悲伤)(好,你来读)
猎人
在松林上,
四只鸽子在空中飞翔。
四只鸽子
在盘旋,在飞翔。
掉下四个影子,
都受了伤。
在松林里,
四只鸽子躺在地上。
今天,我们不仅懂了诗中的感情,还通过诵读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诵读的力量,希望同学们把这两首诗诵读给你的家人听。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部首查字法,使学生对读书、写话更感兴趣,通过讨论培养口语交际的兴趣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读书、识字、写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查字、交际养成良好的读书、识字、写字的习惯。
教学难点:
正确查字。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部首查字法,学会查字典。养成良好的读书、识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能独立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过程:
一、出示“选、列、行”等字。让学生认读。
二、引出没有注音的字和不知道读音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三、以新华字典为例:
(一)认识部首检字表。
1、找到部首检字表。
2、知道包括:部首目录和检字表。
3、讲解: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字的部首,然后在“检字表”找到要查的字。
四、以“洼”为例学习查字典。
1、确定要查字的部首,再数数部首的笔画。
2、在部首检字表的部首目录中,根据部首笔画,在三画的部首中找到部首,并看清所对应的页码45页。
3、在检字表45页找到部首,数清除部首外的笔画数,在这个部首的字中找到“洼”字,记住在正文中的页码。
4、在正文的页码中找到“洼”字,读出字音,看看意思。
五、练习用部首查字法“凋”字。
六、练习查字
板书设计:
洼部首:氵部首笔画(3)部首目录部首页码除部首外笔画
找到“洼”字找到“洼”所在的页码
教学反思:学生查字典的兴趣较高,学习的效果也不错。
第二课时(3月20日星期二)
教学目标:
通过看图,写字,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通过读谚语,引导学生爱读书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
养成良好的`读书和写字的习惯。
教学难点:
看懂多幅图的意思,把字写规范。
教学过程:
一、读谚语。
1、读书上的谚语。
2、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的见解。
3、背诵自己知道的谚语。
4、读老师出示的谚语。
二、看图写话。
1、独立观察画面,思考——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同学交流。展开想象。
3、指名说,。其他同学进行评论,补充。
4、师指导语句的完整。
5、演一演。把自己想象的内容表演出来,激发学生写的兴趣,丰富写的内容。
三、写字。
1、观察字的结构特点。
2、观察字帖,看清结构如何安排。
3、先仿写一个。
4、默记字的结构去书写。
四、作业。
积累谚语。
第三课时(3月20日星期二)
教学目标: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明确怎样做才能保护视力,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自觉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
教学难点:
想象结局,完整讲述。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两组连环画,说说每一幅图画了什么,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想想结尾,愿意说的说一说,愿意画的在空白处画一画。
二、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这样做好不好。
1)分小组讨论。也可以编演小品,把平时的读写习惯表现出来,大家针对这进行讨论,互相启发,探讨怎样保护眼睛,怎样改正不良读写习惯。
2)选出代表发言。
三、进行评选。
设立几个奖项。鼓励爱发言的同学;鼓励富有想象力和表演力的同学;奖励爱护眼睛的好孩子。
四、鼓励学生去宣传:爱护眼睛,保护好视力。
教学反思:这节课中,学生不仅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懂得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这才是最重要的。只是希望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板书设计:保护眼睛注意用眼卫生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表达的愿望。
2、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3、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过程:
1、 先从两个观察游戏入手的,第一个游戏是观察猜字,学生说出猜的是什么字,并简单说说理由。第二个游戏观察图形,从中找到需要的梳子、哑铃和毛笔。用这种方式导入,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老师也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清楚地表达、认真地倾听的能力。
2、 老师要求男同学闭上眼睛,让女同学观察毛笔的位置,然后让女同学来讲述毛笔在图形的什么地方,只能用嘴叙述,不能用动作来指点,男同学要根据女同学的描述找到毛笔。这就是在训练学生清楚地表达、认真倾听的能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谁能讲得比她更清楚?”“谁还要补充?”“根据描述,你找到了吗?”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3、 由学习伙伴的话作为引子,让学生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自己的发现,指名个别学生在全班发言后,老师安排小组交流,要求专心听别人的发言,记住别人的发现。然后让学生汇报小组的发现。其中,老师适时地对学生语言表达中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进行纠正。
4、 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老师启发学生“有没有你们最感兴趣的发现?”,学生纷纷回答,老师从中挑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围绕着这些感兴趣的发现,在全班示范怎样进一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5、 最后一个环节是老师出示一个现场观察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四幅图:随着太阳位置早、中、晚的变化,猫的瞳孔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观察猫的眼睛,引导学生说得更准确。然后再观察图片,向旁边的同学说说在什么时候猫的瞳孔是什么样子?
6、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重难点:
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过程:
一、 我的发现
1、 出示四组词语,学生认读。读给同桌听,互相检查。
2、 仔细观察每组带点的字,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3、 交流观察后的发现,并说说形声字的特点。
4、 拓展练习: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形声字卡片。
二、 读读背背
1、 学生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2、 分小组练习背诵。
3、 说说这个儿歌知道了什么?
三、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教案 篇5
这是一篇描写北京老四合院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课文,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第一次读到这篇课文时,我就被它清新流畅、朴实的文字做吸引。从课文中读到了作者童年的快乐,属于孩子的,阳光的,轻松的,快乐的,自由的,上完这一课,我感慨颇多。
首先,我努力创设一种轻松、自在的学习的氛围,努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感受这种快乐,其实作为农村的孩子,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有和作者相同的体验,比如,在学生谈体会的时候,有学生说到了自己小时候的事,犹如再现了作者的小时候。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在读中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干情,学生感悟的很好,这一环节完成得不错。
其次,课堂上,我调动了学生所有的感官,听,说,读,写,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感悟文本的内涵,通过多次的朗读和表达,学生的口语的表达能力也在一步步的提高,相信经过一次次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突飞猛进的。
我们说“语文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节课,我仍有遗憾。
1、我努力践行着“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在课堂上,因为这节课有领导听课,仍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动起来,没有能主动的思考,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使得课堂当中呈现的'多是优秀学生的表现,没有考虑的学习稍有困难的学困生,我想在以后的课堂上,我都会努力,让全体学生共同的参与。
2、在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过于简单,没有激发性,这也许是课堂不够活跃的原因。我知道在课堂上适时的评价是推动教学,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办法,并且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评价上做得总欠火候,在学生回答的精彩的时候,我总觉得对学生的评价缺点什么,现在想来,评价不仅仅是语言的评价,或许,老师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微笑,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评价,更能激励到学生。我将会努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新华字典。
2、掌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与步骤。
3、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主动查字典的好习惯。
4、背诵《赠汪伦》。
教学重点
掌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与步骤,背诵《赠汪伦》。
教学难点
养成主动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字母歌
播放音乐,师生同唱《汉语拼音字母歌》。
二、激趣谈话,认识字典
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想知道一个字的意思时,怎么办?(生自由发言)
我们可以请一位“不会说话的`小老师”来帮忙。这位老师可是神通广大,没有一个字它不认识,想结识它吗?出示字典。
三、学习音序查字法
1、认识字典的组成部分。
现在请大家翻开字典,观察一下字典里都有哪些内容?
学生边汇报,师边点击课件出示“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部首检字表”“正文”等,并对每一个部分做以简单的介绍说明。
2、以具体字为例,详细指导,教给方法。
以“厨”为例,具体展示操作过程。
第一步:查音序。在字典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要查的第一个字母“C”。
第二步:查音节及页码。在这个大写字母“C”的栏下,找到要查的音节和这个音节的页码:chu(46)。
第三步:在查到的页码中,根据要查字音节的声调顺序,在正文中查出要找的汉字“厨”。
提示学生,查声母是“zh”“ch”“sh”的字时,要查“z”“c”“s”。
有的字典的音节是没有声调的,可以找到这个音节的页码后,在该页码下查找不同声调的字。
四、反复练习,总结方法,揭示规律
1、出示“猫”和“电”字,师生共同查字典。
2、独立查一查“漂(piào)”“踪(zōnɡ)”两个字。
3、出示“糖”“信”“物”三个字,组织学生查字典比赛。
采访胜利者,有什么好方法,查得这样快?
4、小结方法:先看字母查“索引”,找到字母查音节,根据页码翻正文,按照声调去找字。
5、读一读“音序查字法口诀”,并比赛背一背。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南京长江大桥,初步感受大桥雄伟壮丽的特点。
2、学会15个生字及新词,2个多音字。练习给多义字据词定义。
3、通读全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练习据词定义。学习积累一些词语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引导学生入文
(1)说说最长的江名称.
(2)简介:人们南北交流,要过长江,自古以来都用了哪些方法?
(3)在所有长江大桥中,南京长江大桥是让人们最感骄傲的一座桥。
看图,观赏体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听课文录音,边看录象:游览南京长江大桥。
2、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是怎样一座桥?
三、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要求: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有重点的分析字形,记忆字形。
2、学生自学。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A读音难点:多音字:铺、扁(piān)舟倾征
B.字形重点:媚、铺、倾、滔、
4、练习检查。
A.多音字
扁 biǎn( ) 铺 pū( )
piān( ) pù( )
B.形近字
倾( ) 饿( ) 俄( )
顷( ) 蛾( ) 峨( )
义( ) 仪( ) 仗( )
蚁( ) 议( ) 杖( )
5、读课文中词语。
练习课后2:据词定义。
1 明媚 ①谄媚、逢迎; ②美好、可爱。
2 挺立 ①笔直; ②撑直; ③量词。
3 顶端 ①端正,不歪斜; ②东西的一头 ③用手平整地拿着。
4 检阅 ①看、察看; ②经历。
四、通读全文
指名分节朗读
光荣题:拓展练习:积累词语(学有余力的可拓展)
惊涛骇浪 无孔不入 滔滔不绝 波澜壮阔 光彩夺目
倾家荡产 南征北战 穷途末路 海阔天空 旗开得胜
教学后记:
课文一开始, 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录象进行感知,效果比较好,学生一下子进入情景体验.另外由于生字教学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所以后来据词定义没有很好完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找出作者观察点的转移,理清描写的顺序。
2、通过有关词句的理解,感受南京长江大桥雄伟壮丽的特点。
3、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懂得是按观察点的转移,有条理地描写大桥的.。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词句理解体会大桥的雄伟壮丽。
2、难点:学生对这座大桥缺乏感性经验,课文综合运用各种描写顺序,学生不易把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练习看拼音组词(见作业本)
2、见第一教时的比一比组词,口头练习,再作为回家作业进行练习。
二、通读,知大意
快速默读,找找课文哪几节是在者在游览、观赏大桥。
三、习课文第一节
1、自读第一段,用课后问题和自提问题思考课文意思,读后反馈自提的问题。
2、提取重要问题开展学习交流。
①这一段者在什么地方看大桥?(引桥)结合板书
②再读,8个句子中哪几句介绍南京长江大桥?
③细读3—8句,说说大桥个部分是怎样的?(课后3)
④朗读有关句子,谈谈自己感受。
⑤重点理解:仿佛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大江上面。
在学生自己提问的基础上,理解:公路两侧、宽阔、穿梭似的、双轨
3、读这一段:引导思考:正桥接引桥、上层到下层,分别说明作者是怎样观看大桥的。(横看、竖看)
4、读3—8句:看第3句和后5句的关系。
5、根据提纲介绍南京长江大桥。
公路
22孔引桥
双轨铁路
远看:大桥全貌
↓
9 个巨大的桥墩
走近 :高大的工农兵塑像巍峨的桥头堡玉兰花灯柱
↓
→ 轮船像扁舟
眺望
→ 火车呼啸过
倾听
(伫足):
四、积极阅读第2自然段
1、自读,提出的问题。
2、结合课文理解:眺望、扁舟、倾听、时起时伏;比较“侧耳”、“两侧”(结合完成作业本3)
3、细读: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看大桥?
4、从那些地方感受到大桥的雄伟?
找出课文中描写塑像、桥头堡、玉兰花灯的句子。
看图结合理解:巍峨、顶端、鲜艳夺目、检阅的意思(不会的可以查字典)
5、作者为什么要写“眺望江面“和”侧儿倾听“的事。
指导感情朗读,烘托大桥高大。
6、感情朗读,选一个句子重点读
7、选一个进行背诵积累。
五、朗读1、2节
六、作业指导:穿插在课堂中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听写词语
2、学习第三段,体会作者在这一段表达的赞美之情。能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情感。
3、理解并说出“征服”和“通途”的意思。
教学重点:理解最后一段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写词语
2、朗读课文1、2段
二、接着老师的提示语,复述介绍南京长江大桥。
作者来到南京长江大桥,引桥上,他看见------
走在正桥上,他看见------
三、学习最后一段:
1、自读:质疑
2、查字典理解“天堑”“征服”
4、说说这一节的意思
5、细细品读:作者说这些话时,心理怎么样?
(1)朗读,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
(2)激情朗诵
(3)教师激情:一桥飞架南北,天堑通途,这是我们祖国解放以后的骄傲,是我们人们的骄傲。
四、:
1、师生共同朗读
2、汇报学习收获
五、拓展练习:
六、1、作业:作业本:5、6题
2、课外资料阅读:见课件中的“课外资料”
教学后记:
在教学第三段的时候,觉得自己让学生通过读来悟,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教师说:作者观赏到了南京长江大桥雄伟壮丽的景象,此时他又想到了些什么呢?自由读课文第三段。
质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释疑:解决学生提出的关于字词的一些问题。
作者想到了什么?当时心情怎么样?(学生议论)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教案(精选)08-13
语文教案[经典]04-24
语文教案【经典】05-06
语文优秀教案02-28
(精选)语文教案09-18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09-17
【精选】语文教案12-25
语文教案(经典)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