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集锦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上下文理解词语“飘飘悠悠”、“美丽的弧线”。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朗读,感悟,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拥有爱心就快乐。
4、难点: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朗读和对课文空白处的想象,理解“我”和雪儿的深厚感情,体会拥有爱心就快乐。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词语三组:
雪儿 信鸽 蓝天信使
受了伤 洗了澡 敷了药
充满哀伤 传递信息 施展本领
2、各种形式读
3出示句子:雪儿是一只信鸽。信鸽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它能飞越千山万水,忠实地为人们传递信息,所以人们称它是“蓝天天使”。
(1)听了爸爸的介绍后,你觉得雪儿是一只怎样的白鸽?
(2)雪儿的
(4)看到这只忠实、勇敢的鸽子,你们喜欢吗?
(5)让我们一起来喜欢地读一读。
过渡:雪儿就是这么一只忠实,勇敢,不怕困难的信鸽,可它来我之前是什么样子的?
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句子
出示受伤的雪儿图
师描述受伤的雪儿
说说此时的雪儿会想些什么?
师:是啊,雪儿就像受伤在家的`我那样寂寞,孤单,我和雪儿真是同病相怜啊!
当你望着雪儿那双充满哀伤的眼睛,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二、爱心疗伤
师:是啊,课文中的我和爸爸也是这么想的,他们是怎样对待这只可怜的鸽子的呢?
1、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2自然段,找到句子认真读一读2、交流反馈:
出示句子:我和爸爸给它洗了澡,敷了药,它变得雪白雪白的了,我便给它叫“雪儿”。
从我和爸爸为雪儿做的这一切中,我们体会到我和爸爸都拥有一颗怎样的心。板:爱心
你们也能像课文中的我和爸爸一样用爱心为雪儿疗伤吗?
(生齐读句子)
4、出示:过了几天,雪儿和我熟了,我对雪儿说:“雪儿,这儿就是你的家,你安心养伤吧!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师:现在我就是雪儿,谁来真诚地挽留我?
同桌介绍——指名介绍——让我们一起来真诚地挽留雪儿吧!
4、我留下了雪儿,从此,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天天一起( ),去看( )
出示: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闭眼想像“飘飘悠悠的白云”会是什么样子的?(2)再自由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快乐
(3)师:你看!我和雪儿多么快乐,他们望着蓝天,看着飘飘悠悠的白云,浮想联翩,他们会想些什么?
出示:我想:——————————。
雪儿想:——————————————————。
(4)指导朗读句子
三、展翅飞翔
1、师:就这样,我与雪儿相依相伴地过了一天又一天,在我的细心照料下,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了。(快乐的音乐 出示雪儿飞翔图)
2、同学们,当我得知雪儿又可以展翅飞翔的这个好消息时,作为雪儿的朋友,我的心情怎样?
出示:啊,我为雪儿欢呼!
想象说话:我会怎样为雪儿欢呼?
3、师范读: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4、师:你觉得它飞得怎样?从哪些词体会到?
5、课件演示雪儿飞翔,理解“美丽的弧线”
6指导朗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配乐齐读
四、依依惜别
1、师:同学们,是雪儿陪伴我走过了这段孤单,寂寞,忧愁的漫漫长路,我与雪儿已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是雪儿是属于大自然的,蓝天才是它施展本领的地方。我不得不和雪儿分开,分别时,我和雪儿的心情怎样?自由读读第5、6自然段。
2、此时,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我与雪儿分别是的心情?
3、写话抒真情:挑选你喜欢的一句来写一写!
出示:(1)雪儿又飞到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好似在说:————————————————————。
(2)雪儿望着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祝我———————————————————————————。
(3)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说————————————————————。
五、
师:同学们并不是所有的人遇到这只受伤的信鸽都会有一段令人难忘,快乐的日子,那你觉得怎样做,才能拥有这份快乐?
师:是的,只有拥有爱心的人,只有善待生命的人,他的生活才是快乐的。
练习两次说话,提高学生说话能力。
1、语境中读书,用各种形式反复读好4、5小节。
2、创设情境:雪儿回来了,你会说什么?你会做什么?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四个声调,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语拼音,因为学会了汉语拼音,你们自己就可以读带有拼音的故事书,而且还能学会很多的汉字。
我们先来学习三个单韵母,齐说“单韵母”。
二、学习a、o、e三个单韵母的发音
1.教学单韵母a
(l)演示课件,问:它们在干什么?(一位医生阿姨正在给一个小朋友检查嗓子,小姐姐张大了嘴巴发出a的音)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单韵母a,它就念a,发音时嘴巴要张大,读音要拉长些。
教师示范发音,学生练习发音。
指名读,齐读a。
(2)认识四声,掌握a的四个声调
“a”是单韵母,出示四声卡片,ˉ、ˊ、ˇ、ˋ,这些就是四声符号。
我们先给a戴上一声的帽子,读1(板书:1)范读,指名读,一声要读得很平,记住:一声平。
(出示二声符号)这是二声,把它戴在a上,读2(板书:2)范读,指名选,二声要往上扬,记住:二声扬。
(出示三声符号)这是三声符号,戴在a上后,a要读成3(板书:3)范读,指名读,三声发音时要拐旁,叫“三声拐弯”,再指名读,齐读。
(出示四声符号)这是四声符号,a戴上它后就读4(板书:4)范读,指名读,发四声的音要向下降,叫做“四声降”,指名读,齐读。
复习声调规律,齐背儿歌:一声平、二声杨、三声拐弯、四声降。
2.教学单韵母o
(l)看图,指明说图意。
(公鸡在打鸣,喔喔地叫),我们要学的第二个单韵母和公鸡打鸣时发出的“喔喔”声很像。
(出示单韵母o的卡片)指导发音:嘴唇要拢圆,范读,齐读,指名读。
(2)掌握o的四声
依次出示o的四声,分别问:这是几声?怎样读,练习发音。
3.教学单韵母e
(1)看图,你发现了什么?
“鹅”的音读平了就是e的音,这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个单韵母,指名读,齐读。
(2)在学习a、o四声的基础上自学e的四声
分小组读,指名读,正音,齐读。
三、巩固练习
1.出示a、o、e的卡片,复习发音。
2.出示a、o、e的四声卡片,依次读,打乱顺序读。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汉语拼音的第一课,认识了三个单韵母a、o、e并且掌握了它们的四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直接熟练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2.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3.能正确书写a、o、e。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几个单韵母,谁想念给大家听?
2.齐背四声儿歌
3.复习发音:14%5$176
二、认识四线格
在黑板上打好四线格,问: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学生哪格是上格、中格、下格。
三、教生书写a、o、e
l.学习a的笔顺
教师示范书写:a占中格,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右弯。
学生书空,并在练习本写三个a。
2、学习o的笔顺
教师示范书写:o也占中格,一笔写成,学生书空,并在本上写三个o。
3.学习e的笔顺
教师示范书写:e也占中格,先在中格的中间写横,然后连着写左半圆。注意:e是一笔写成的。学生书空,在本上练习。
4.小结:a、o、e都占中格,并要占满格。
5.学生练习书写。
四、练习读书
教给儿歌:张大嘴巴:aaa
拢圆嘴巴:ooo
扁扁嘴巴:eee
五、总结
我们认识了单韵母a、o、e,掌握了它们的音、形及书写,又认识了四线格,学会了如何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字母。
六、布置作业
1.在家庭作业本上将每个单韵母的四声书写一遍。
2.练习朗读短文。
(教案二)
教学重点:
1、学会三个单韵母的读音,掌握字母的形,能正确书写字母。
2、掌握单韵母的四个声调。
教学难点:
1、能正确书写3个单韵母。
2、能直接读出带调韵母的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学习汉语拼音了,在拼音王国里你们将认识许许多多的拼音朋友。你们高兴吗?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汉语拼音的用处可大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字、学习普通话,读注音读物,是我们学习的好助手。你们想不想学好它呀?要想学好汉语拼音,你们上课就要积极动脑筋,专心听讲才行呢!请你们跟读读这首小儿歌:“学习拼音用处大,读书识字要靠它,帮我学好普通话,看谁学得顶呱呱!”这节课我们先认识3个朋友“aoe”。
二、学习3个单韵母的音形
(一)学习单韵母“a”
1、出示a的图片:
(1)问:图上画的是谁?她们在干什么?你们让医生看过嗓子吗?会发出什么声音?
(2)讲:你们看医生在给小女孩看嗓子,小女孩同样也发出“啊”的声音。这个“啊”就是字母“a”的读音。发音时把嘴张大,舌头不动,舌面中间微微隆起,唇不动。自己试试?
(3)教师范读“a”。
(4)学生练读“a”。
2、学习“a”的形
(1)问:小女孩的头是什么形状的?她头后梳的是什么小辫子?比较一下与“a”的什么地方相似?
(2)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形?
(3)学记忆小儿歌:圆圆脸蛋翘小辫,张大嘴巴“aaa”。
(二)学习单韵母“o”
1、出示“o”图片
(1)观察后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讲:发出“窝窝”的声音,发音时嘴角隆圆,大小适中,舌头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
(3)教师范读。
(4)学生体会读。
2、学习“o”的.形
学儿歌: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ooo”。
(三)学习单韵母“e”
1、出示“e”的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1)师讲:大白鹅的“鹅”平读就是“e”,发音是把嘴角向两边裂开。
(2)教师范读。
(3)学生体会读。
2、学习“e”的形
(1)怎么记“e”的形呀?
(2)大家看图:(教师出示卡片“e”)与图中的哪一部分很相似?
(3)读儿歌:清清池水一只鹅,水中倒影“eee”。
三、书写3个单韵母
1、认识汉语拼音的四线三格:
2、同学们看一看汉语拼音“a、o、e”占什么格
3、我们先看着字母“a”是怎么写的?
(1)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先写哪一笔,再写哪一笔,几笔写完的?
(2)请学说一说。
(3)看清楚了吗?拿出小铅笔跟老师一起写一个“a”,找到中格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右弯。
(4)学生练习书写“a”。
4、指导书写“o”
(1)老师书写,请大家注意“o”是从哪起笔的?几笔写成的?
(2)请学生说一说。
(3)教师边写边讲:“o”是一笔写成的,从左上起笔,注意要写圆。
(4)学生练习书写“o”。
5、指导书写“e”
(1)老师演示书写过程:大家注意“e”是怎样写的?
(2)说一说。
(3)教师过写边讲:“e”是一笔写成,占中格,从中格的中间起笔,先写一短横,接着连写半圆。
(4)学生先书空再动笔写
注意:学生书写时,老师行间巡视,具体指导,纠正握笔姿式、笔顺和坐姿。
四、巩固练习
1、黑板指读字母。
2、看卡片读字母。
3、看书上字母的位置,读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拼音朋友——单韵母“a、o、e”,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a、o、e”的四声,先请同学读卡片。
二、复习三个单韵母“a、o、e”
三、学习字母四声
1、师讲:“a、o、e”发音时,声音颤动,很有气派,音在口腔中畅通无阻声音响亮。因此“a、o、e”承担着一个特殊的任务,担当了声调高低变化的任务。
2、指导学生看声调示意图,认识四个声调。第一声:汽车平走。第二声:汽车上坡。第三声:汽车上坡又下坡。第四声:汽车下坡。
3、学习“a”的四声
(1)师讲:拼音字母有四个声调,这四个声调用符号来表示,写在字母的头上。
(2)板书:“āáǎà”教师边用手势表示四个调号边按顺序读四个声调,以显示调号与声调的关系,速度要慢,读二声、三声有困难,教师要做好范读,帮助学生掌握调号,读准声调。
(3)学生按顺序学读四声,读音要准。
(4)按四声顺序请同学读,检查学生读音的情况。指名读,互相读,开火车读。
(5)顺口溜:一声一横道,二声往上挑,三声一拐弯,四声往下掉。
(6)打乱四声顺序练习读,逐步达到能正确地直呼出带调声母。
4、学习“o”的四声
(1)师讲:“o”和“a”一样也有四个声调。
(2)出示:“ōóǒò”问:谁能像读“a”的四声那样,试着读一读“o”的四声。教师纠正后,再练习读四声。
(3)打乱顺序读。
5、学习“e”的四声,学生练习的方法同上。
6、打乱顺序读“a、o、e”的四声。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1、巩固复习
2、看卡片读“a、o、e”的四声。互相读、开火车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读。
3、书写3个单韵母各一行。老师行间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4、指导学生练习抄写带调韵母。“一声”要从左往右写,“二声”从左斜下再往斜上挑,“三声”像个小对勾,“四声”从左上往右下降。
5、学生在拼音本上练习抄写带调韵母。注意声调位置。
6、学说儿歌:
(1)出示儿歌内容:读一读红色的单韵母。
(2)结合图,请认字多的学生读儿歌。
(3)教师领读,学生随读,自由读。
7、小结:我们认识了3个拼音朋友,单韵母“a、o、e”,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能够正确书写,而且能读准四个声调,真棒!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十分”说话。
3、能通过阅读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国王为什么选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机、红笔、奖励学生的小五角星、在黑板上画好一个开满鲜花的花盆和一个空花盆以及一个田字格。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拿出你们做的绿豆实验看看、说说。
一、观看黑板简笔画,导入新课
1、示简笔画(一个开满鲜花的花盆和一个空花盆)揭题。
师击掌:小眼睛,看这里,你们喜欢哪幅图?(生说喜欢开了花的`花盆)
师:我们都喜欢开满鲜花的花盆,可有一个国王却被一个空花盆吸引住了,(板书:空花盆)更喜欢一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板书:手捧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篇课文。(板书:29)(多媒体播放课题)
2、齐读课题二遍。
3、这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谁?(板书:雄日)
二、认识花盆宝宝,快乐学字
1、借拼音自由读课文
三个要求:借拼音认真读课文;圈出课后的生字多读几遍;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一标。(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2、反馈:演示多媒体课件(带拼音的12个生字),我们来喊出这些花盆里的生字宝宝。指名一排排读,再齐读。
师:你发现什么?(后鼻音、平舌音的字等,重点“盛”)
演示多媒体课件:(4个前鼻音、2个后鼻音、2个翘舌音、1个平舌音的字)。归类齐读。
演示多媒体课件:(去拼音的字)去掉它们的帽子你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指名读12个生字再齐读)
演示多媒体课件:(花盆、挑选、宣布、十分、发芽、规定、盛开、一丝、表情、煮熟)我们来做游戏,给生字找个小伙伴,读对了花盆会开出美丽的花来。(学生开火车读)
3、写字(我发现你们的嘴巴都很会读书,现在再来比比谁的眼睛最亮?)
示多媒体课件:田字格的“分”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部位。(上八下刀)
(2)怎样写得好看?(结构挨紧,四边留地方,写在田字格正中)表扬学生真会观察,真细心。(奖励小五角星)
(3)在田字格中范写:左上格撇,右上格捺,横折勾在横中线上,横中线和竖中线交*点上起笔写撇。
(4)生在田字格中练写“分”字。描红一个,写两个,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5)在幻灯机下展示写得不够好的字,用红笔纠正,再展示写得好的字。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感悟
1、我们把这些字送回课文读读看,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仔细听听他读得怎么样?(生评一评)
2、理解“继承人”的意思:就是要继承王位的人,要做国王的人。
四、观察插图,感读第二自然段
语文教案 篇4
综合课。
1、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通过自读,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识字 读文
识字及理解为什么雄日会成为继承人。
小组合作表演
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生齐读)
读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问)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先自己读,再同桌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3、标出自然段序号。
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语、齐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并” 、“盛”是后鼻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分段练习朗读
1、第一自然段
a.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b. 老师引读。师问:什么时候?谁要干什么?他宣布了什么?
学生以读代答。(很久以前,有位国王要挑选一个孩子做继承人。他宣布: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
2、第二自然段
a.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b. 教师范读。听一听,老师读出了什么语气?(盼望花开)你也来学一学。(注意指导:十分、天天、看啊、看啊)
c. 指名读、分小组读。
3、第三、四自然段
a. 自由练读。
b. 练习人物的.对话,想一想国王问雄日的话,国王和孩子们的对话,注意人物的身份,读出不同的语气。
c. 指名分角色读,小组分角色练读。
通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
2、朗读课文
二、讨论
1、国王为什么要选雄日做继承人?
a. 小组讨论交流。
b. 汇报讨论结果。
三、指导书写
1、学生对书上田字格中的字逐一观察,想一想,提醒大家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如:不能把“分”的“八”字写成“人”字。
2、学生先描红,再临写。
四、完成课后“读读想想”。
1、指名朗读,齐读。
2、“十分”可以换成什么词?(“非常” 、“特别” 、“格外”等)
3、试着用“十分”说一句话。(鼓励与众不同)
五、拓展练习
六、续编故事:雄日当了国王以后……
板书设计:
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国王:发花种选继承人
雄日:用心培育不发芽(诚实)
语文教案 篇5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雨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凡最常见的自然现象,而作者赵丽宏笔下的山雨却优美动听,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今天我们来学习《山雨》,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二、自主自悟:
听录音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按什么顺序写山雨的?重点写什么?
三、探究释疑:
小组合作探究:作者在雨前、雨中、雨后分别写了什么?突出了什么特点?
四、拓展延伸:
课文中的山雨优美动听,生活中的'雨有什么作用?
五、巩固练习:
通过仔细观察,写一写我们生活中的雨。
板书设计:
雨前
山 山林 鲜
雨中 喜爱
雨 雨声 美
雨后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与学生共同学习zh ch sh r z c s 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力目标:利用绕口令学习拼读、直呼音节培养朗读能力,使他们乐于学习拼音并认识5个常用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zh ch sh r z c s的发音
教学难点: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的拼读
教具准备:图、拼音卡片、生字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学过的声母及音节(6分)
二、学习zh ch sh r z c s(20分)
1.学习zh的发音
利用图片记忆声母的发音(注意:声母要读的又轻又短)借助“织”音学习zh
2.学习z的发音,借助“自”音学习z
3.学习ch c(同上)
4.学习sh s(同上)
5.学习r(同上)
6.利用想象法了解字母的写法(可根据图片)
zh:两个凳子的形状 ch:一个刺猬和一个椅子的形状
sh:一个狮子和一个椅子的形状
r:小苗的形状
z:一个凳子的形状
c:刺猬的形状
s:狮子的`形状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读儿歌,猜谜语,将枯燥无味的拼音、识字变得生动有趣,并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教育,真正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
三、学习书写字母(5分)
观察zh ch sh r z c s在四线格中的位置,练习抄写zh ch sh r z c s声母
四、复习巩固(8分)
开火车读字母、做游戏
五、随堂作业(1分)
书写本课声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5分)
1.复习zh ch sh r z c s的读音(利用字母卡片)
2.复习音节的拼读
3.复习学过的常用字
二、认识整体认读音节(10分)
1.认读并介绍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把zh ch sh r z c s的音读长就是zhi chi shi ri zi ci si
2.练习四声
[设计意图]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时,通过“找朋友”的方法来重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以当“小老师”为主线让学生读好整体认读音节及它的四声。)
3.背诵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设计意图]在区别平翘舌音的发音时,我设计了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来掌握知识,巩固知识。)
4.变魔术。
三、看图读词语认识常用字(3分)
四、说说图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5分)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
五、根据拼音读词,注意轻声(2分)
六、通过拼读认识“自”“吃”“司”(7分)
七、巩固练习:(8分)
1.开火车认读字母卡片,小组接力比赛书写字母,碰球拼读音节游戏。
[设计意图]在巩固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与技巧的同时让学生调动生活的积累,给音节赋予具体的组词、造句,使无意义的音节鲜活生动起来,既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
2.读一读说一说:看图读音节:擦玻璃、擦桌子、擦地,连起来说一段通顺的话
3.绕口令:范读;强调:注意平翘舌音;通过各种形式读以便熟读成诵;比赛
板书设计:
我们学拼音4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⒈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结合具体的词句体会四时的情趣有什么不同,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
⒊将文中四时的情趣与自己平时的体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
4、体会想象的妙用,训练了孩子们的想象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
感受四时情趣的不同,学习作者的表达顺序。
体会想象的妙用,并能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相关资料】
选自《枕草子》,作者:清少纳言,原姓清原,因而姓氏用一清字。也许曾任少纳言(五品官)的`,便取而为名,是当时的皇后身边的女官。清女出身于一个下等贵族之家
《枕草子》书名的意思是枕边的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文题切入,体现预习效果。
1、齐读文题,说一说,四时指什么?
2、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你愿意来猜一猜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准确。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
3、出示书后词语,要求会读会写。
三、再读课文,体会表达顺序。
结合课文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课文。
1、齐读课题。
2、四时到底有什么样的情趣呢?我们来细细品析一番。
二、抓关键词句,体会四时的情趣。
1、指名读课文,边听边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情趣。
2、你最喜欢哪一种情趣?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喜欢它的原因。
3、逐段交流感受,在交流中指导朗读。
(1)春天体会出作者对颜色的细致描写。
(2)夏天暗夜里的萤火虫。
(3)秋天作者对鸟类及声音的描写很细致。
(4)冬天雪的描写。
三、体会写法。
1、为什么作者会打动你?你找到其中的原因了吗?
2、结合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观察所得,谈一谈不同时间的动人情趣。
四、总结全文,点明想象的魅力。
想象,是指根据已有的见闻和生活经验,构想出不曾见过,或者从未出现过的形象或情景。
想象的方法很多,作文中常用的有:
(1)编创法。就是编制故事的情节。
(2)组合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拼凑在一起,形成新的人物形象,新的事情,可称组合法。
(3)扩展法。所见所闻的内容是简单、抽象或粗糙、模糊的,借助想象充实,使其变得清晰、细腻、生动、形象,可称扩展法。
(4)梦幻法。借助梦境或幻觉描绘出眼前并不存在的情景,以表达某种愿望或抒发某种情感,可称梦幻法。
(5)推测法。是指根据已经知道的情景,借助想象推测出未知的情景。
作业:
书上所描写的四时情趣和你平时的感受一样吗?写一写你心中的四时情趣。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①准确划分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③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教学重点
①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③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正确停顿,疏通文意。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香港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将道路挤得没有了,楼与楼之间没有空间建路、相通,怎么办?建筑师们就带着画好的图,来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在楼与楼之间划上路,孩子们拿起笔,不假思索地就在楼与楼的空隙间画上楼梯,楼梯间搭上天桥,几分钟内就把成人们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解决了。这说明孩子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童趣》。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只有观察得仔细,想像得丰富,才会有乐趣。
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第三遍,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第四遍,学生齐读。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藐(miǎo),项为之强(jiāng),鹤唳(lì),怡(yí)然,凹凸(āo tū),为壑(hè),癞(lài)虾蟆
掌握规律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教师按照上述方法试讲一两句。重在讲清方法。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启发学生,设小台阶,让学生自己解决未解决的问题,领会课文大意。参阅注释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项为之强(脖子、颈项)②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③以丛草为林(树林)④兴正浓(兴趣)
⑤方出神(正)⑥驱之别院(赶、驱逐)
⑦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⑧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⑨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⑩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①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③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a.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b.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c.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教师小结]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之后,再快速齐读
限时背诵课文,按自然段为一单元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齐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背诵课文。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分析第1自然段
“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观察的本领。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的习惯。
时有物外之趣——观察的收获。
分析第2、3、4段,只是“明察” “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确——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
学生思考: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欢那一个?背诵并用自己的话形象地叙述。
讨论回答:作者是怎样想像的?
讨论明确: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得其乐;再把蚊子留在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趣事: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从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尽吞二虫,以及如何惩罚癞蛤蟆。
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体验与反思
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语句
明确: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讨论] 问题l:癞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明确]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条。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癞蛤蟆,说明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问题2:读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 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像,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问题3: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
集体背诵课文,背诵时想像出三幅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教案【经典】05-06
语文教案(经典)11-22
【精选】语文教案12-25
(精选)语文教案09-18
【经典】语文教案10-05
语文优秀教案02-28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3-29
语文教案[经典]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