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存在教案

时间:2024-08-05 16:15:2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力的存在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力的存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力的存在教案

力的存在教案1

  (一) 教学设计:

  这节课设计以学生实验讨论为主,教师只是课堂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力学是初中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学好这部分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弹力的了解,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弹簧秤的正确使用即是这节课的难点,又是这节课的重点。为了创设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中立足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本课程设计为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合作中自主探索。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提高了综合能力。

  组织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便于实验讨论,小组可自由组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后延伸题(探究头发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设计,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设计实验能力。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弹力,并且知道弹力是一个普通存在的力,通过讨论,举例,扩大学生对弹力的认识。

  (2) 能写出力的国际单位及力的测量工具

  (3)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弹簧秤的使用规则

  2、 过程和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2)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备评估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 情感教育目标:通过引导阅读书本材料和做好实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四)教学难点:

弹力的了解和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五)教具准备:

(1)弹簧 、 弹簧拉力器 、 量程为5牛的条形弹簧秤(附说明书)、50克钩码一盒、演示弹簧秤、各种外形的弹簧秤、 质量为100克的钩码

  (2)幻灯片、小黑板

  (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索 、 分组讨论 、 合作交流

  (七)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对一个物体施加力,物体会有什么变化?

  师: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请几位同学来拉动弹簧拉力器,并说说你的感受。

  生1:把弹簧拉得越长,手感觉越吃力

  生2:弹簧本身好像有一个力,不让我们把它拉长。( 全班哄笑)

  师:撤去这个力后,弹簧长度有何变化?

  生: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师:我这儿还有一根弹簧,若用力压弹簧呢,情况会如何?

  学生活动:(3至4人一组)出示幻灯片

  实验器材:弹簧

  实验目的:通过学习拉伸和压缩弹簧,体会手的感受

  实验结果:各组员讨论分析

  请几组完成实验的小组发言人发表自己小组的意见看法。

  师:像弹簧一样,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反抗形变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那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力是弹力呢?

  学生活动二:分组讨论,试举生活中常见弹力的实例。

  教师分析总结:

  (说明:通过讨论举例,扩大学生对弹力的认识)

  师设疑:前面我们在做拉伸弹簧的实验时,前后几次弹簧被拉伸的长度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所用的力的大小不同

  师:力有大有小,力的`大小应当怎样进行测量呢?---引入力的测量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1牛的力有多大呢?

  生:用手掌托起1个100克的钩码。(让学生感受1牛的力的大小)

  师:这时你所用的托力约为1牛,牛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伊萨克 牛顿命名的。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材料

  师:再用手托起科学课本和科学作业本,估计你所用的力的大小?

  生:(猜测,答案不一)

  师:那我们有什么方法可准确地知道我们所用的力的大小呢?

  教师讲授:测量力的工具----测力计,弹簧秤是一种常用的测力计(出示演示弹簧秤,说明它的原理、构造)

  学生活动三:

出示幻灯片

  实验器材:

量程为5牛的弹簧秤(附说明书)不同质量的钩码(50克 100克150克200克)

  实验目的:

让学生掌握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实验步骤:

(1)结合说明书,了解弹簧秤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2)观察弹簧秤面板:辨认指针、零刻度线、量程、最小刻度值。

  (3)用手拉弹簧秤的秤钩,使指针对准1牛,处感受1牛力的大小

  (4)在弹簧秤的量程内,让学生拉动秤钩,先估计力的大小,再看指针,自己估计的是否准确。

  (5)用弹簧秤测你及同组同学的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实验结束:请几个小组的发言人发表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并说说你认为在弹簧秤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通过实验,合作与交流,掌握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教师小结:

  (八):课堂巩固练习(出示小黑板)

  (1) 某弹簧秤的一端受到200牛的拉力作用,另一端也受到200牛的拉力作用,那么该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

  (2) 使用弹簧秤时,为什么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九)课外扩展实验:探究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前面我们在做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实验时,知道我们一个小组内各组员的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不同,那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怎样检验你的猜测?为了排除特殊性和偶然性,你该怎样处理测量数据?课后完成这个探究题。

  (十)教学反思

  力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这对第一次接触力的初一学生而言较难掌握,所以本节课先以复习引入,在讲解上节课知识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入弹力,通过实验,分析研究讨论举例扩大对弹力的认识。知道弹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力。但在教学中发现,射箭、跳板跳水、撑杆跳高要用到弹力,这教易理解;而生活中遇到的支持力、压力、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学生理解起来较难。

  力的测量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课程上从演示实验推出力是有大小的,而且说明力的单位是牛顿,并通过用手托起一个100克的钩码感受1牛力的大小,再从让学生掂量托起科学课本 所用的力大约有多少?估计是否准确引入力的测量工具----弹簧秤。

  弹簧秤的正确使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以学生为主,在幻灯片上打出了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器材、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完毕,各小组代表发言、相互交流。这一部分知识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动脑合作交流,兴趣地完成实验,并在实验中掌握弹簧秤的使用。

  但在实验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一部分学生急于求成,常会忽略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环节,如:①弹簧秤使用前的指针调零,②拉秤钩时尽量不使拉杆与秤壳接触,③读数时视线应与面板垂直。这是学生的一个实验习惯问题,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课后探究题的设计使本节课的内容得到了延伸,凭着自己的想象,打开思维空间,并自己收集实验器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校里有课堂,生活中也有课堂,让他们在这个广大的课堂中充分地展示自己。

力的存在教案2

  2. 3力的存在(力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2.会正确使用弹簧秤,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准备

  弹簧秤、木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不同大小的力。例如,当我们使用起重机将大型建筑材料吊起时,起重机需要施加非常大的上拉力。而当我们背着书包去上学时,所用的力则较小。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力的测量以确定其大小。

  二、新课展开

  (一)、力的单位

  教师:要测量力的大小,首先应该规定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关于牛顿力的单位的规定方式,初中阶段通常不涉及该问题,请注意仅就牛顿这个力的单位进行了初步感性认识即可。

  1牛顿是多大的力呢?你举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牛顿。而提起一块砖需要20牛顿的力量。当运动员举起杠铃时,他们需要施加1000至3000牛顿的力量。

  (二)、弹簧秤

  教师:测量力的过程中,单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光有合适的单位还不足以准确测量力的大小,我们还需要使用专门的测量工具。最常见的测量工具是测力计,而其中较为常用的是弹簧秤。通过使用测力计,我们能够准确地测量力的大小。测力计通常采用弹簧原理来工作,利用弹簧的特性来测算外界施加的力的大小。它一般由支撑结构、弹簧以及指示装置等组成。当测量对象施加一定的力于测力计上时,弹簧会发生形变,使得指示装置指示出与所施加的力相对应的数值。借助测力计,我们能够在各种领域中进行精确的力测量,例如机械工业、物理实验、体育训练等。测力计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中对零部件的拉力测试、医疗器械的承重性能测量、建筑行业的结构稳定性检测等方面。总之,测量力的单位虽然重要,但仅有单位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依靠测力计这样的专用工具来准确测量力的大小。弹簧秤作为常见的测力计,能够满足我们对力测量的需求,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1.弹簧秤的原理

  教师演示并讲解:我们知道,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弹簧秤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观察弹簧秤

  (l)弹簧秤上刻度数值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学生观察、回答:弹簧秤上的刻度数值用牛顿作单位)

  (2)弹簧秤上最大刻度的数值是多少?

  (学生回答:最大刻度数值是5牛顿)

  教师:弹簧秤的最大刻度数值代表了它的量程,也就是能够测量的最大重量范围。与此同时,弹簧秤所受到的力不能超过其设计的最大承载能力。

  过它的量程,否则弹簧秤可能会受到损坏。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弹簧秤的最大承重量为5牛顿。

  (3)弹簧秤的最小刻度是多少?

  (学生回答:0.2牛顿)

  教师:不同的弹簧秤的最小刻度不一定相同,应该根据刻度数值和格的数目去计算。

  (4)零刻度的调整

  教师:请检查您所使用的弹簧秤,确保在没有受力作用时指针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未对准,请进行适当调整。

  (学生调整)

  教师:在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并进行零点的校准。

  3.学生实验

  (1)亲身体验1牛顿和5牛顿的力有多大,我们使用手拉弹簧秤的`钩进行实验。

  (学生操作)

  (2)每个人拿着一块木块,在空中用弹簧秤拉住木块使其保持静止不动,并通过测量拉力来记录数据。

  (学生操作)

  (3)使木块匀速直线上升,拉力多大?

  (学生操作)

  (4)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多大?

  (学生操作)

  教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同一个木块在空中保持静止或以匀速上升时所受到的拉力大小是相等的。然而,在桌面上以匀速直线运动时,我们需要施加的力要远小于将其向上拉起时所需的拉力。这个道理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很难移动重物,但却可以推动它们。本段内容已经经过修改,如有需要,请直接回复。

  (5)现在,我们将一根头发拴在弹簧秤的钩上,以测量其拉断时所受到的最大拉力。

  (学生操作)

  教师:人的头发强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一般来说,成年人的头发较为坚韧,强度较高,而儿童和老年人的头发则相对较弱。

  五、总结

  1.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

  2.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3.使用弹簧秤时,我们首先需要留意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并对其进行零点调整。在测量力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力的大小不应超过该弹簧秤的量程。

  六、作业

【力的存在教案】相关文章:

《力》的教案09-14

《二力平衡》教案07-05

大班科学摩擦力教案反思04-25

关于力的教案范文锦集7篇04-04

有关力的教案范文集合七篇04-14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02-26

大班绘本教案:小阿力的大学校10-26

工作总结存在不足怎么写 工作总结存在不足之处04-17

执行力标语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