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来扮爸爸,你来扮妈妈》含反思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来扮爸爸,你来扮妈妈》含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爸爸妈妈各自的衣服、鞋子与用品,以及家人共用的物品,知道性别不同,使用的东西也不同。
2、让幼儿模仿爸爸妈妈的活动,学习仿编短句。
3、通过装扮游戏,培养幼儿对爸爸妈妈关心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爸爸的西装、帽子、大皮鞋、剃须刀、领带和背包等;妈妈的裙子、帽子、高跟鞋、项链和手提包等;爸爸和妈妈的共用物品,如杂志、报纸、扫把、餐具、电视、电脑等。红地毯、蓝地毯各一条。
活动过程:
(教师在活动前事先布置好家的场地)
1.参观爸爸妈妈的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1)幼儿参观爸爸妈妈的家师:今天,我们到爸爸妈妈的家里去玩一玩。哎呀,爸爸妈妈不在家,那我们轻轻地走进去,参观一下,看看房间里都有什么。但是不能把爸爸妈妈的东西弄乱啊!(幼儿随意参观,找个位置坐下来)
(2)谈话引导幼儿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幼儿只观察局部时,教师引导他们要观察整体)
2.讨论这是谁的东西,知道性别不同,使用的东西也不同。找出妈妈的东西,把它放在红色地毯上找出爸爸的东西,把它放在蓝色地毯上。教师拿出电话。这是谁用的?如果幼儿只说是爸爸用的,则反问,妈妈能用吗?大家都能用的东西应该放在什么地方?中间的地毯上。
3.分类,区分爸爸妈妈各自的物品及共用的物品。
(1)幼儿分类整理物品现在就请你们帮助爸爸妈妈把东西收拾一下。爸爸的东西放在哪里?(蓝色地毯上)妈妈的东西放在哪里?(粉红色地毯上)大家都能用的放在哪里呢?(中间的地毯上)那就请你们把东西分类整理一下吧。整理好了,就坐回座位上。
(2)检查分类结果
4.讨论爸爸妈妈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你们看见爸爸妈妈在家里都分别做哪些事情?(烧饭、洗衣服、扫地)
5.扮演爸爸妈妈,满足幼儿扮演的愿望,增进孩子对父母的关爱,你们想不想扮演爸爸妈妈?
(1)请幼儿示范表演自己想学妈妈做什么?
(2)幼儿都参与表演,看谁表演的好,表演的像
(3)挑选爸爸或妈妈的东西模仿动作
(4)音乐停请爸爸妈妈休息一下吧!把爸爸妈妈的东西都放回地毯上。
6.仿编短句。根据刚才的表演请幼儿根据情景表演说一句话例如,我学爸爸玩电脑。我学妈妈做饭。
7.结束活动:整理房间,培养幼儿有序的生活习惯。爸爸妈妈就要回家了,如果把东西弄乱了,爸爸妈妈会怎么样?(会生气)幼儿把物品放回原来的地方,教师提示他们归类并摆放整齐。
8.延伸活动联系幼儿家长,让他们和幼儿在家中继续这一游戏。
教师小结:
爸爸妈妈在家做很多事情,很辛苦。你们以后在家里应该怎样做啊?(听爸爸妈妈的话,帮他们做简单的事情。)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喜爱模仿这一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一节角色游戏的活动,在活动前,我准备了大量的材料和一些生活用品,布置好了爸爸妈妈的家,为幼儿的活动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幼儿感觉自已像是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去观察、并且思考回忆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家里是什么样子的,经常干什么,在活动中,让幼儿去模仿,进一步去区分爸爸妈妈的物品,孩子们很喜欢这次的活动,积极性都很高,但是小班幼儿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开始,在本次活动中,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出现了个别幼儿自主随意、不听指挥的现象,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做,比如,让他们找出爸爸的物品是什么,有些幼儿找到项链,他说,老师,项链爸爸也能戴,这是爸爸的物品,可能我在准备材料的时候有一定的欠缺,考虑不周全,因此出现了这种情况。
在模仿阶段,孩子们很投入,在总结时,还有五六个幼儿仍在模仿,注意力分散。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应该细心的去准备各个环节。以致不出现类似的情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来扮爸爸,你来扮妈妈》含反思】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教案《扮家家》10-25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地震演练》含反思04-06
大班舞蹈教案掀起你的盖头来03-02
《鸡妈妈的翅膀》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反思04-02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教案《爸爸妈妈》04-06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手帕》含反思06-22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树叶》含反思09-05
幼儿园小班《快乐轮胎》教案含反思02-05
中班社会教案含反思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