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时间:2024-06-05 08:45:4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五年级数学教案: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案: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数学教案: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掌握整除、约数、倍数的概念.

  2、知道约数和倍数以整除为前提及约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建立整除、约数、倍数的概念.

  2、理解约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3、应用概念正确作出判断.

  教学难点

  理解约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课件演示:数的整除下载)

  1、口算

  6÷515÷323÷7

  1.2÷0.324÷231÷3

  2、观察算式和结果并将算式分类.

  除尽

  除不尽

  6÷5=1.215÷3=15

  1.2÷0.3=424÷2=12

  23÷7=3......2

  31÷3=10......1

  3、引导学生回忆:研究整数除法时,一个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4、寻找具有整除关系的算式.

  板书:15÷3=515能被3整除

  5、分类除尽

  除不尽

  不能整除

  整除

  6÷5=1.2

  1.2÷0.3=4

  15÷3=15

  24÷2=12

  23÷7=3......2

  31÷3=10......1

  二、探究新知

  (一)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

  1、整除所需的条件.

  (1)分析:24能被2整除,15能被3整除;

  23不能被7整除,31不能被3整除;(商有余数)

  6不能被5整除;(商是小数)

  1.2不能被0.3整除;(被除数和除数都是小数)

  (2)引导学生明确: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a、被除数和除数(0除外)都是整数;

  b、商是整数;

  c、商后没有余数.

  板书:整数整数整数(没有余数)

  15÷3=5

  2、用字母表示相除的两个数,理解整除的意义.

  (1)讨论: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两个数相除,那么必须满足几个条件才能说a能被b整除?

  (板书:a÷b)

  学生明确:a和b都是整数,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

  (板书:a能被b整除)

  (2)继续讨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a能被b整除?(板书:b≠0)

  学生明确: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3、反馈练习.

  (1)下面的数,哪一组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29和336和121.2和0.4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36能被12整除.()

  b.19能被3整除.()

  c.3.2能被0.4整除.()

  d.0能被5整除.()

  e.29能整除29.()

  4、”整除“与”除尽“的联系和区别.

  讨论:综合以上所学知识讨论,”整除“和”除尽“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举例说明)

【五年级数学教案: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相关文章: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案03-05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01-16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04-22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认识》数学教案04-07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01-24

五年级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06-02

小数的意义数学教案02-23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12篇01-28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03-09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练习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