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05-08 08:11:5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除数为小数的算理,掌握相应的计算法则。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为小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将除数为小数的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

  1.板书题目:除数为小数的除法

  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5628÷67

  3.演示课件:商不变的性质

  4.教师导入:我们已经掌握了除数为整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接下来,我们将会探讨除数为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演示课件:一个数除以小数

  (2)尝试多种思路,如将题目中的米数改写为厘米数来计算。

  56.28米=5628厘米

  0.67米=67厘米

  5628÷67=84(条)

  (3)教师讲解:同学们思路正确,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将除数和被除数乘以100才能计算?是否可以将除数和被除数乘以1000计算呢?

  (5)练习演示课件:一个数除以小数

  (6)小结计算方法:在计算除数为小数的除法时,先将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使之变为整数,然后将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最后按照行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2.教学例5

  (1)例5:10.5÷0.75

  (2)学生试算,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

  a)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来补足。

  b)商的小数点应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练习

  51.3÷0.27

  26÷0.13

  (三)总结小数除法中除数为小数的计算规则

  对于小数除法中除数为小数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计算:

  1、将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使其变成整数;

  2、将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时,在末尾补零;

  3、按照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数除法中除数为小数和除数为整数的情况有什么联系?我们能从今天的学习中获得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一)填空

  小数除法中,我们需要将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使其变成整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时,在末尾补零;然后按照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二)将下列题目转化为除数为整数的除法

  4.68÷1.2=□÷12

  2.38÷0.34=□÷□

  5.2÷0.32=□÷32

  161÷0.46=□÷□

  (三)计算下列题目

  6.21÷0.03=

  210÷1.4

  1.104÷2.4

  五、布置作业

  (一)计算以下题目

  19.76÷5.2

  109.2÷0.42

  8.4÷0.56

  10.8÷4.5

  6.825÷0.91

  25.84÷1.7

  (二)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体重达到了135千克;而蜂鸟则是最小的鸟,体重仅有0.0016千克。计算出鸵鸟的体重是蜂鸟体重的多少倍。

  六、板书设计

  小数除法中除数为小数:

  1、将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使其变成整数;

  2、将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时,在末尾补零;

  3、按照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

  例4: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可以做多少条短裤?

  例5:计算10.5÷0.75,可以做多少条短裤?答:56.28米布可以做84条短裤。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2

  自学预设:

  自学内容自学P43内容

  指导方法自学P43

  思考:

  1、底面积是什么?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是怎么求的?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怎样?

  尝试练习试着完成P43的做一做的第2题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的统一。(完成P43内容及P45第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并会灵活地应用公式进行体积计算。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2、填空。

  (1)长、正方体的体积大小是由确定的。

  (2)长方体的体积=。

  (3)正方体的体积=。

  二、探索研究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

  通过预习你观察到到了什么?

  生:图中画阴影部分的那一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师强调:这个面是由摆放的方式决定的。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面积。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2)怎样求长方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即S=ab)怎样求正方体的底面积?(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即S=)

  (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统一

  思考:我们能不能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统一成一个公式呢?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棱长

  结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

  3.练习:

  完成P43“做一做”第2题。讲解:“横截面”通过实物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他的.实际意义,懂得一个物体平放,立体图形的左面和右面就叫做横截面,如果竖起来,横截面就成了底面。所以

  三、巩固练习:完成P45题8。

  四、练习拓展:

  1.计算:

  2.一根长方体木料,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0.15,长2m。5根这样的木料体积一共是多少?新课标第一

  3.有100块底面积是42,高6cm的立方体石块。这些石块的体积一共是多少?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的和是48cm,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指名板演,集体订正:5628÷67

  (二)演示课件:商不变的性质

  (三)教师导入: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我们已经掌握了它的计算方法,那么除数是小数的

  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4

  1.演示课件:一个数除以小数

  2.尝试不同思路(把题里的米数都改写成厘米数来计算)

  56.28米=5628厘米

  0.67米=67厘米

  5628÷67=84(条)

  教师说明:这种方法是正确的,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3.思考:为什么要把除数和被除数都扩大100倍呢?扩大1000倍可以吗?

  4.练习:继续演示课件:一个数除以小数

  5.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关键是什么?转化时以谁为标准?

  6.小结计算方法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看除数的小数

  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二)教学例5

  例5

  10.5÷0.75

  1.学生试算

  2.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1)位数不够用“0”补足.

  (2)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练习

  51.3÷0.27

  26÷0.13

  (三)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

  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有什么联

  系?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一)填空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_____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几位,_____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_____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_____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二)把下面的题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4.68÷1.2=□÷12

  2.38÷0.34=□÷□

  5.2÷0.32=□÷32

  161÷0.46=□÷□

  (三)计算下面各题

  6.21÷0.03=

  210÷1.4

  1.104÷2.4

  五、布置作业

  (一)计算下面个题.

  19.76÷5.2

  109.2÷0.42

  8.4÷0.56

  10.8÷4.5

  6.825÷0.91

  25.84÷1.7

  (二)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体重达135千克,最小的鸟是蜂鸟,体重只有0.0016千克.鸵鸟的体重是蜂鸟的多少倍?

  六、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小数

  例4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

  例5计算

  10.5÷0.75

  可以做多少条短裤?

  答:56.28米布可以做84条短裤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

  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新课讲授

  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 ~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

  点四位学生上黑板写,教师注意指导。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

  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

  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质数:17 29 37

  合数:22 35 87 93 96

  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

  (2)汇报:

  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②用筛选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1-20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05-01

【热】小学数学教案06-30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06-30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06-30

小学数学教案【热门】07-01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07-01

小学数学教案【荐】07-01

小学数学教案【热】07-01

【荐】小学数学教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