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6-30 11:18:23 教案 我要投稿

【热】小学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会知识的价值,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知识目标:通过活动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3、能力目标: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单明了、抽象概括的特点和优势。

  教学重点:

  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教学难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但要注意什么?

  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请学生结合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说说其含义。

  3、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b表示宽,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

  二、新授。

  (1)引导学生看书提问: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爸爸比小红大30岁。 b、当小红1岁时,爸爸()岁,??

  师: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2)启发学生: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

  结合讨论情况师适时板书:

  法1: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

  法2:a+30

  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

  (a表示小红的年龄,30表示爸爸比小红大的年龄,a+30即表示爸爸的年龄)

  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

  (3)结合关系式解答: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学生把算式和结果填在书上。

  2、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数量。

  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可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请小组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

  3、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p48做一做集体评议。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身高、体重情况,算算自己的标准体重,并讨论:比标准体重轻说明什么?如果比标准体重重,又说明什么?

  3、独立解答p49第4题做完后在投影仪上展示评议。(问问字母、式子表示的含义)

  四、作业:

  1、独立完成p50第5题

  2、独立完成p50第6题

  解答第6题时可提问:u =t =让学生掌握三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注意巡视指导求式子值的书写格式。

  板书:

  a=30=11+30=45

  课后反思: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现状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但是学生却不能学以致用,缺乏实践应用的能力。我国现有的数学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应结合实际生活所需的数学知识,来改造数学教材。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中数学知识,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同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然而这种创新精神也是需要培养的。教师不再按教材内容去讲解,而是着创造性地选择使用教材。改变原有的数学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更开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就很难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能力的环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将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探索机会,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生活中找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收集起来和同学们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并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极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将生活时间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热情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研究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将数学中的理性知识转变成生活中具体的问题,让广大小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完善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转变的过程,也能够使广大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过程

  1、在课程进行之前,要培养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储备学习能力

  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珍惜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是实现学生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重要环节。

  2、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对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密切的关注,并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生长点和起步点。并在此基础之上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数学教学工作。这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做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反馈工作

  在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过程中,要重视教学反馈和评价。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学与生活并非要达到严格意义上一致。它的开展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实现学生由经验的感性认识到理性的思维能力的转变,最终再回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使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三)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1、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使用平实的生活语言

  数学学科讲授的基本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不利于小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教师应使用平实的生活语言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充分理解。

  2、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与活动

  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生活经验的成长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在生活中,积累经验的最有效途径是游戏和活动。游戏和活动可以极大地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趣味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3、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数学教学评价要特别重视数学评价体系的发展性功能,同时也要逐步淡化评价体系的选拔性功能,将评价工作作为改善教学工作的重要举措,评价工作的开展既要密切关注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发展,也要重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真正做到全面评价,既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要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四、结语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不仅能使数学教学具有趣味性,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对于数学教学工作的更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协调好生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这些都是目前我们生活化数学教学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要确保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更好实施与发展。

小学数学教案2

  教学目的: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主题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速度=路程÷时间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让学生进一步理清三者关系。

  四、总结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数学教案3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传授知识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

  2.能力目标——发展智能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3.德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突出重点,必须分清主次。

  2.不能孤立重点,要以重点带动一般,以一般烘托出重点。

  3.认真思考,分析得出。必须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把握关键。

  四.教学方法(过程):

  1.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课堂小结,习题作业等。

  2.设计顺序:复习旧知识——传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3.顺序启发式教学方法:边讲边实验,边讲边讨论,边复习边讲授。

  4.使用以下提示语: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演示)——(讨论)——(讲述)、(设疑)——(启发)——(小结)、(举例)——(分析)——(解答)、(概括)——(归纳)——(推论)、(练习)、(提示)、(着重指出)、(板书)、(边写边讨论)、(回忆)、(强化)、(注意)、(资料)、(思考)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发展他们的智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启迪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病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去解决问题。

  七.教学反思:

  在明确的计划指导下,随着教学进程,逐步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结果;通过复习、练习以及结合实际的运用,形成学生认知结构。

小学数学教案4

  学情分析:

  学生在幼儿园接触过1-5各数,他们能够熟练地数数,有的甚至能够疏导100多,从表面上看,他们已经很熟悉这些数了,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缺乏对数的整体意义的理解。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过这些数,对它们的用处有了一些了解,但是没有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对生活中离不开数的价值缺乏体验,还没有对这些数产生较强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

  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课时准备: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举起你们的双手,跟着老师一起做。我说一句你们跟着说一句。(师生一起做变变变的游戏)

  师:刚刚我们变手指是从几根指头变到几根指头的?(随机引出一根指头到五根指头的)

  师:今天我们学习《1-5的`认识》板书课题(1-5的认识)

  二、实践探索,合作交流。

  1、师:现在是秋天,秋风送爽,硕果累累,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看这位老奶奶,家里收获了很多东西,同学们瞧瞧,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呀?

  (南瓜/花朵/老奶奶……)

  2、生自主观察,图中有多少个南瓜、多少朵花?并随机指导三、指导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

  1、师:图中有什么数量是1?

  (一个老奶奶/一只小狗/一串玉米。)

  教师:(那我们数量1的东西数完了,接下来应数数量几的呢?)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中可以用数“2”表示的东西。

  2、师:它们的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2”表示。2数完了应该数几呢?就请同学们数出图里面可以用数“3”表示的东西。

  3、3数好了接下来应该怎么数?

  4、请同学们数数,图中有什么可以用数“4”表示的呢?

  5、小鸡和向日葵的数量都是4,可以用数“4”表示。接下来我们应该数?

  6、:请同学们说说图中有什么可以用数“5”表示?

  (南瓜、玉米的数量是5,可以用数“5”表示)。

  四、指导认读。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个计数器。上面有几颗珠子?

  教师:1颗珠子可以用1表示,我们再加一颗珠子,现在是几颗啊?(相机做练习)

  五、指导书写

  教师: 1是从上往下写,稍稍有些倾斜;2像一只小鸭子; 3像小耳朵;4要写得直直的,不能有弯曲的地方。

  六、练习

  生在方格本上写1~5。

  七、布置作业

  课本第16页的做一做两道题完成。

  教学反思:

  1~5学生们在幼儿园都已经学习过了,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通过图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讨。但实践下来发现课堂游戏少,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可以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多开发一些数学游戏,激起学生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我能够掌握前三个单元所学到的知识,能熟练掌握小数意义,正确、迅速地计算。

  2、我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前三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我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

  归纳总结法

  学法

  练习法、测试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复习前三单元的内容,分类整理。(自学)

  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小结、导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揭示课题

  三、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

  1、复习、整理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2、复习、整理认识图形。

  3、复习、整理小学乘法。

  (二)可以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二、三单元,然后通过表格、网络图或列举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完成课本P50页第1题。

  2、教材P50页第2题。

  四、点拨升华

  当乘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被乘数。

  当乘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被乘数。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达标检测

  完成学案中的课内巩固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做

  七、拓展提高

  1、教材P50页第3题

  (1)两个乘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教材P50页第4题。

  两个相邻整数之间有无数个小数。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列式。

  八、作业布置:

  教材第50页的第6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小学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西师版___年级上(下)册___页

  执教者:______

  教学课时:第___课时

  教学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技能:了解______,掌握______。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______方法,体验______。情感态度:通过感受______,培养______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找出重要的知识点)

  2、难点:(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哪些知识学生比较难掌握)

  3、关键:(结合实际,找出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实物、多媒体、一些数学图形

  2、学具准备:实物、数学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复习引入或谈话引入或情景引入)

  1、小朋友,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xxx内容,今天我再考考大家,看看有多棒。(生说后引入新课)

  2、老师昨天遇到一个难题,想到今天我都不知道怎么解决,今天我想叫大家帮老师一个忙,你们愿意吗?(愿意)生说后老师引入新课。

  3、出示主题情景图引入。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

  (1)、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小组交流。

  (3)、反馈信息:

  生1: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生2: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3:我是这样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同学们表现的太好了。刚才我们通过______方法,了解到____________,那老师觉得____________样更好一些。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只要你认真想认真做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一道练习题。

  (1)学生读题,了解题目意思。

  (2)指明学生答(学生举手回答)。

  (3)师生共同讨论。

  (4)完成练习题。

  2、出示第二道练习题。

  (1)学生齐读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

  (3)个别展示。

  (4)集体订正。

  四、拓展练习。

  (1)出示题目。

  (2)学生读题思考。

  (3)小组讨论交流。

  (4)小组选代表展示。

  (5)集体订正。

  四、小结:让学生谈收获,学习了本课有什么样的想法,觉得本堂课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一同分享,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五、布置作业:(第___页第___题).

  六、板书设计

  ____________(课题)

  ____________(内容简析)

  教学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没有达到的话,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能提供改进的方案吗,有哪些突发的'灵感,课堂上有没有印象最深的讨论以及学生独特的想法,哪些地方与设计的教学过程不一样,学生提出了哪些想到的问题,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自我评习:这个万能教学模板实用性较强,能够有效地避免教学中存在的随意课、盲目课和单纯的传授课等不规范、教法陈旧的教学形式,逐渐形成符合教学规律,利于学生成长的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初登讲台、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是一种全面把握教材,宏观感受教学全过程,快速规范教学行为的好方法,便于教师逐渐提高研究层面,取得更大收益。

小学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6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促使学生加深对每句口诀意义的理解,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

  2.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灵活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推理概括能力,向学生渗透函数对应思想。

  4.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探索的乐趣。 重点:掌握6的乘法口诀。

  难点:

  熟记6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刚才同学们悦耳的背书声,吸引海底的小鱼来到我们的课上和我们一起学习。

  它们啊!出了几个题目让你们做!

  小鱼说:你会吗? 2*5= 4*4= 3*1= 5*4= 1*2= 5*3= 4*2= 4*3= 2*2= 1*3= 2*4= 2*2=

  师:同学们,你们1—5的乘法口诀学得真认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的乘法口诀,这次,老师想让同学们自己编口诀,你们敢挑战吗?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师:老师很喜欢鱼,可是又老是养不好鱼,于是我就想,用三角形摆金鱼可以吗?(课件先出示一条金鱼)

  师:摆一条金鱼用了几个三角形? 摆2条呢?那么摆3条、4条、5条、6条呢? 学生讨论,然后完成下表。

  (教材61页主题图下面的`表格) 鱼(条) 1 2 3 4 5 6 三角形(个) 6 12

  提问:

  1、6是有几个6相加得到的?乘法算式怎么列? 那12呢?18、24、30、36呢?

  2、你能根据1*6=6,1*6=6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 板书:一六得六)

  师:你能编出6的其它5句口诀吗? 请你把教材61页的口诀补充完整 (板书: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 在生汇报时师板书,并让生说一说口诀所表示的意思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把6的乘法口诀编出来了。齐读!

  师:认真观察这些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

  这些发现都可以帮助我们记住6的乘法口诀。

  师:你认为哪句容易记,哪句难记?你有好办法很快记住吗? 如果我忘记了“四六”是多少怎么办?

  口答:5个6比4个6多几,比6个6少几?

  师:现在自由记忆口诀看谁记得最快? 1)齐背 2)分组背 3)对口令 4)开火车背 5)指名背 6)同桌比赛,谁背得熟练 三、趣味练习,应用新知 1、用口诀读下面的乘法算式 2*6= 3*6= 4*6= 6*2= 6*3= 6*4= 6*5= 4*5= 6*6= 1*6= 2、钓鱼小高手2*6= 4*6= 6*4= 1*6= 6*5= 6*6= 3*6= 6*2= 6*3= 5*6= 3、谜语: 有时挂在天上,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师:这首诗里面一共有多少个字?谁能最快的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4、根据图形说口诀和乘法算式

  四、情感沟通,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还 可以加上教材分析、作业布置、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和意义,认识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知道正负数和0的关系。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联想、猜测推理等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归纳概括法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课题,直接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叫负数(板书),大家有听说过吗?见过吗?)(控制语速)语速

  (学情预设)S:电梯:电梯按钮去1楼以下的;天气预报,温度计:温度计上0度以下都用负数来表示;股票,涨跌;水表,电费......

  二、初步认识负数

  1、你会写这样的负数吗?在本子上试试,谁上来写?

  T:如果我接下来请同学上来写一个负数,下面再请几个,最好和他们写的不一样。(请学生上台写出自己心中的负数)T:好,谁能在

  图里面写上负数(叫5个学生)记住,如果能写得跟别人与众不同的,那就是最棒的)

  2、他们写的都是负数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他们是负数的?

  3、谁来说说负数有什么特点?

  T:有人认为这是减号;有人认为这是负号。其实,这个符号在运算过程中是减号,在单独的数字上则是负号。

  T:除了这个特点,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预设)S:负数都要比0小。

  T:真棒!这位同学不仅看到了负数的表面,还看透了负数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火眼金睛。谁能来总结一下负数的特点。

  (预设)S:负数有负号而且比0小。(你说呢?多叫几个学生,进一步巩固负数的特点)

  T:恩,说的真不错。好,同桌之间说一说。说完以后在纸上写几个负数。(实物投影展示一两个)再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学生读完时,请大家一起读一读黑板上面的负数。

  三、认识正数

  T:数学就是有意思,既然有负数,那么相对的,肯定有(S:正数)

  T:谁能上来写一下正数,一人写一个,有没有跟他们不一样的(直到学生写+)(此环节要注重分析:先确认有+号的一类是正数(0有意先避开,再告诉学生没正号的、我们以前学过的1、2、3……都是正数,再去突破0)

  T:我也写个数,0,认为是正数的请举手;认为是负数的请举手;没有举手的请举手,好,你来说一下为什么不举手?(预设)S: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如果学生答不上,就告诉孩子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这一环节一定要看学生的反应,临场发挥)

  T:为什么呢?也就是说正数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T:好我们来看这些同学写的数,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S:有正号(T:+号在运算中是加号,在单独的数字上则是正号)

  T:那不写正号还是正数吗?(预设)S:是。

  T:看来有没有正号不是正数的关键;那你认为,正数的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预设)S:比0大。

  三、借助数轴感知负数、0、正数之间的'关系。

  T:好的。刚才说到0,0除了表示数,还能表示什么?

  (预设)S:表示起点。 T:好的,这是数轴(PPT出示数轴),负数应该写在0的哪边?

  (预设)S:左边。

  T:(PPT数轴显示负数)没有负数的时候,数轴是一条什么线?(射线)有了负数呢?(直线)而这个0就是他们的(分界点);

  T:(出示PPT5个-2)这里有5个-2,四人小组讨论下,然后把这里-2的意思按你的跟同学说一说。 【生活举例,深入体会分析】

  【海平面】T:某盆地的海报高度是-2.我们先来看第一个-2,谁已经理解盆地海拔-2米的请举手,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海拔?听懂的请举手,掌声送给他。(PPT出现海拨)盆地在哪里?这个盆地是要比什么还要低?为了准确的表示某一个地方的高度,我们都把海平面所在的高度看成什么?(0米)好,现在谁能换句话说说某盆地的海报高度是-2米,是什么意思?好,下面鲍老师随便点一个地方,你觉得它的海拔高度是正数还是负数?有谁知道我们地球上最高的海拔高度在哪里吗?最低的呢?这2个数一正一负,分别表示什么含义,你能不能,结合海平面来具体的说一说,同桌一人说一个

  【气温】T:路桥最低气温-2,第二个-2,这是温度计,画的好不好?对不对?确定吗?很坚决,那好,我也带了了4个温度计,大家找找哪个才是真正的-2°。同意第一个举手……千万不要看他是0下面一格就是-2摄氏度。来说说这些是几度?

  【楼层】T:张老师把车停在-2楼。第三个-2,楼房中什么是0?(预设)S:地面

  【银行卡】T:(第四个-2,我的银行卡还剩-2,PPT显示)这个专业术语叫透支。想知道鲍老师为什么卡里还剩2块钱吗?(PPT显示)我的银行卡还剩98元,买电影票用去100,还剩(),买爆米花又刷去10元,还剩()。回到银行,赶紧给卡里冲了200元,现在卡里还剩()。

  【身高】T:我弟弟身高记作-2cm,到底是什么意思?

  T:(PPT出示我国13岁男孩的平均身高约是150cm)现在知道-2cm是什么意思了吗?谁来说一下?

  (预设)S:比平均身高矮2cm

  T:在这里我们把哪一个身高看做了0,如果用140cm做标准,我每指一个人,看你能不能理解他真正的身高是多少?这里有一个人的身高很标准,谁?因为他是0,正好是平均身高(+3,143;-2,138;-4,136)看来身高能成为负数,那体重能不能成为负数?

  T:我们在做这些题目的时候都在找一个数,是什么?(预设)S:0 T:我们现在回顾一下,这里的5个负数都是用谁当做0的?看谁反应快,我就知道谁今天掌握的做好。

  T:这些0都一样吗?(预设)S:不一样。

  T:是的,有的时候0是约定俗成的,有的时候是要去规定的所谓的“0”也就是标准,

  四、小结揭题,质疑延伸。

  这节课要结束了,回头反思一下,感觉有收获吗?关于负数,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五、总结:

  正数都比“0”大

  负数都比“0”小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反思

  《认识负数》一课是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生活中的负数,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让学生借助数轴,学会比较负数的大小。负数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此我在教学时紧密联系生活,把生活中的负数引入课堂,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亲切。本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能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积极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全员参与,热情高涨。应当说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本节课比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

  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了解不深,有些内容设计的不够谨慎和细小,比如数轴的认识,课中只能是描述性的定义,只要让学生会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就可以了,应该再加入比大小的部分,使得知识更加贴切和牢固。

小学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和大约几时。

  2.经历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教学难点: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对策:让学生通过拨一拨、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认识整时数和大约几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儿正好有一段动画片,想不想看?

  在这段动画片里有一样物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作用可大了,请你们边看边找,比一比,看谁能第一个把它找出来。(课件播放动画片)

  2.指名汇报,公布正确答案:钟表。

  3.提问:你知道钟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用处吗?学生介绍

  4.揭示课题:钟表在生活中有很多用处,它能告诉我们时间,帮助我们利用好时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钟表”。出示课题。

  【开课伊始,从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动画片入手,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让学生说说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做好了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及能力上的准备。】

  二.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1.组织探究,认识钟面。

  (1)师:今天小朋友们都把自己的小闹钟带来了,各式各样的,真漂亮!向同学们展示一下吧!(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各种式样的钟表)

  (2)师:无论什么式样的钟,都有一个钟面。仔细观察你的钟面,看看有什么发现?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汇报: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用教具钟演示:12个大格,12个数字,时针和分针。(板书)

  由学生介绍时针和分针。

  提问:怎样区分时针和分针呢?

  每人在自己的实物钟上指出“时针”和“分针”给同桌看。

  (3)师:下面请你们拨动你的小闹钟,看看还能发现些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时针和分针同时在走,而且走的不是一样快的……

  (4)师:老师这儿也有个钟面(课件出示一个空白钟面)。

  提问:这个钟面完整吗?再给它加上些什么才算比较完整?

  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上12个数字,时针和分针。

  2.认识整时。

  (1)指着刚刚添加完整的.钟面,提问:这个钟面上的时间你认识吗?你是怎样认出是3

  时的?(学生介绍认识整时的方法)

  (2)出示5时的钟和表,提问:这只钟和这块表上表示的是几时呢?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几时。

  (3)出示电子钟,提问:你知道这个是什么钟?这个电子钟表示的是几时呢?怎么看出来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也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

  小结:圆点后面两个零,前面是几就几时。

  (4)师拨钟面,指名口答。

  (5)请你拨一个你喜欢的整时,让同桌的小朋友来认一认。同桌活动集体反馈时根据学生拨的整时让学生说说当时一般在做什么?

  3.认识大约几时。

  (1)教师拨钟(5时整),提问:这是几时?再拨(5时过一点),提问:这又是什么时刻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组讨论最佳答案。再拨(5时不到),提问:这个时刻怎样说比较合适呢?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

  小结:几时不到和几时过一点我们都可以说成“大约几时”。

  (2)出示“7时不到”“7时刚过”“7时整”三个钟面,指名认钟并说明理由。

  (3)交流活动: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小闹钟拨出自己最喜欢的时刻(可以是整时或大约几时)找自己的好朋友或老师,介绍一下自己拨的时间,并说明此时此刻自己一般在干什么。

  【设计这一环节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让他们通过观察、拨钟、小组交流、全班性交流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去获得新知。】

  三.实践应用,巩固内化。

  1.画一画。“想想做做”5。

  丁丁听说我们小朋友今天学习了认钟表,想出示几个钟面考考大家,可没想到他是个小马虎,画出的钟面不是缺这个就是少那个,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三个钟面,依次指名说说缺少什么。

  你能帮帮丁丁,把这几个钟面补充完整,并且使钟面表示的时间正好是丁丁要求的时间吗?学生完成,集体评议。

  2.议一议。“想想做做”6。

  课件出示:有一天,老师听到两个小朋友在争论一件和时间有关的事,小明说10时的时候他在上第二节课,小丽说10时的时候她在床上已经睡着了,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小结:原来一天之中,上午有个10时,晚上也有个10时。

  3.说一说。课件出示:上午时,中午时,下午时,晚上时。

  让学生根据这几句话填上合适的时间,并说说当时自己在干什么。(小组交流)

  【练习的设计力求联系生活实际,注意加强趣味性,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掌

  握一天24小时的概念。】

  四.课堂总结,拓展开放。

  周末的时候你们一般都做些什么呀?

  请小朋友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一张周末的“作息时间表”,合理的安排好时间,渡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设计“作息时间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教案10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传授知识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

  2、能力目标——发展智能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3、德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突出重点,必须分清主次。

  2、不能孤立重点,要以重点带动一般,以一般烘托出重点。

  3、认真思考,分析得出。必须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把握关键。

  四。教学方法(过程):

  1、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课堂小结,习题作业等。

  2、设计顺序:复习旧知识——传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3、顺序启发式教学方法:边讲边实验,边讲边讨论,边复习边讲授。

  4、使用以下提示语: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演示)——(讨论)——(讲述)、(设疑)——(启发)——(小结)、(举例)——(分析)——(解答)、(概括)——(归纳)——(推论)、(练习)、(提示)、(着重指出)、(板书)、(边写边讨论)、(回忆)、(强化)、(注意)、(资料)、(思考)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发展他们的智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启迪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病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去解决问题。

  七。教学反思:

  在明确的计划指导下,随着教学进程,逐步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结果;通过复习、练习以及结合实际的运用,形成学生认知结构。

  1、教学效果

  2、个人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2)已知某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余各三角函数值;

  (3)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化简三角函数式;

  (4)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证明三角恒等式;

  (5)牢固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三个关系式并能灵活运用于解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三角问题的能力;

  (6)灵活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不同变形,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化归思想方法;

  (7)掌握恒等式证明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由圆的几何性质出发,利用三角函数线,探究同一个角的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学习已知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余各三角函数值;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化简三角函数式;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证明三角恒等式等、通过例题讲解,总结方法、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情态与价值

  通过本节的学习,牢固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三个关系式并能灵活运用于解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三角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化归思想方法和证明三角恒等式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式及的推导及运用:

  (1)已知某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中的一个,求其余两个;

  (2)化简三角函数式;

  (3)证明简单的三角恒等式。

  难点:根据角α终边所在象限求出其三角函数值;选择适当的方法证明三角恒等式。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利用三角函数线的定义,推导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及,并灵活应用求三角函数值,化减三角函数式,证明三角恒等式等。

  教学用具:圆规、三角板、投影

  四、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与初中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一样,本节课我们来研究同角三角函数之间关系,弄清同角各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联系,实现不同函数值之间的`互相转。

  探究新知:

  1、探究:三角函数是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来定义的,你能从圆的几何性质出发,讨论一下同一个角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吗?

  如图:以正弦线,余弦线和半径三者的长构成直角三角形,而且、由勾股定理由,因此,即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这就是说,同一个角的正弦、余弦的平方等于1,商等于角的正切。

  2、例题讲评。例6、已知,求的值、三者知一求二,熟练掌握。

  3、巩固练习页第1,2,3题。

  4、例题讲评。例7、求证:通过本例题,总结证明一个三角恒等式的方法步骤。

  5、巩固练习页第4,5题。

  6、学习小结。

  (1)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的前提是“同角”。

  (2)利用平方关系时,往往要开方,因此要先根据角所在象限确定符号,即要就角所在象限进行分类讨论。

  五、评价设计

  (1)作业:习题1、2A组第10,13题。

  (2)熟练掌握记忆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试将关系式变形等,得到其他几个常用的关系式;注意三角恒等式的证明方法与步骤。

小学数学教案12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许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具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旁记补充

  一、导入:

  师: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

  谁愿意说说什么叫做角?

  师打开一个口袋,里面是各种角:

  师: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角,面对这些角,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分类)

  二、探究新知:

  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吗?

  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

  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

  2.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

  师:你们量了吗?量一量。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三类角中,哪一类角比较特殊?(直角)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直角?

  3.请选择适当的学具,每人画一个直角。

  指名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学具?怎么画的?

  4.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帮同学检查的?(板书:目测、量、比三角板)

  5.小结:以90°的直角为标准,来判断锐角、钝角,所以直角很重要。(出示一个直角贴在黑板上)

  6.认识平角和周角。

  ①师:除了这些角,你们还知道什么角?你对平角、周角有什么认识?打开书P41,自学例2.

  ②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动手折出平角、周角。

  板书:平角:等于180°周角=360°

  师:你还发现平角、周角与什么角有关系?板书补充:1平角=2个直角

  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师:那我们来看钝角。只说它大于90°,行不行,怎么补充?

  板书:钝角:大于90°,小于180°

  三、巩固认识:

  1、先判断是什么角,再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想一想,你们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小篇子)

  2、P41、思考题

  3、P43、4看图填一填

  4、P43、1先估计再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角的分类)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五、课后作业:

  P43、3、5学生汇报:角的知识

  学生回答角的概念

  动手操作折出平角、周角。

  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汇报

  学生补充说明钝角的概念

  学生独立判断比较,全班订正

  复习角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通过将角进行分类,加深对角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2、在指出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的条件下,会辩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3、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向。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辩认方向的方法,能在实际生活环境中辩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地图上规定方向的方法,分辨地图上物体所处的相对位置。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1、在操场上我们都弄清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位置,在教室里又是怎样的'?

  2、指导学生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并在书上填一填。

  二、问题探究

  找一个发令员,其他学生用手指出相应的方向(我说你做游戏)

  如:我说东

  你指东

  三、体验感悟

  出示动画课件(大型板图,随意粘贴的算式,,有一份某市的交通图)引导:仔细观察十字路口,请你当一次小小交通警察,指挥交通。

  师:1、说说你家的门从哪个方向开?

  2、对门或左右门。

  四、实践应用

  1、观察夜空的星空,找到北极星的位置,明确具体方向。

  2、观察家里的植物是往那一边长。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32页

  板书设计

  东南西北

  1、当你面向北时,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 下南 北

  左西 右东

小学数学教案14

  教材分析:

  《节日礼物》是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学生在观察物体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经历观察物体和5个正方形搭成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能区分拍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教材选取了小狗贝贝四次由低到高观察节日礼物的有趣情境,让学生在四个画面上分别标出四次看礼物的顺序,鼓励学生亲身体验,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并让学生体会由远及近位置的变化所引起的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涯的重要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年级。是小学数学开始进入系统学习的开始。经过前三年的教学,学生在掌握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逻辑思维和智能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在接受程度上,分析问题的能力上,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上都有较明显的提高。

  本班的学生接受能力强,能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大,有强烈的求知欲、自觉性高。有25%的学生处于中等,学习比较被动,其中有10%的学生自觉性差,不能积极地思考问题。本课需要展开观察、想像、推理等思维活动才能完成,对学生具有挑战性。首先让学生自学观察,再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体验,丰富他们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根据提供的情境图,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范围变化。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

  ②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运动智能、空间想象智能;

  ③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交流等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培养其积极的乐学态度;

  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主要以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活动为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③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④通过合作交流,养成互助合作的习惯,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教学难点: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会越来越小。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应该是学生这种学习共同体的活动的一种方式,学生互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对话,了解我们自己的学习进步、学习状况,有助于学生克服自己的弱点,了解他人的学习状况,帮助自己学习上取得进步。

  内容设定:

  伙伴们评评我: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互评。通过学生的互评,加强学生间信息的沟通,清楚地了解他人的优缺点,进行自我反思,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使竞争与合作意识同步发展。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课始的故事导入、课中新知识学习的情境创设等,把学生领入乐学的氛围之中。

  2、观察、猜测、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了使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并能根据提供的情境图,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范围变化,教学中先让学生分组用五个小正方体学具摆自己喜欢的图形,交流自己所在位置看到的形状,接着,创设小狗观察礼物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猜想(有困难的可用学具模拟体验)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小狗从蹲在地上到最后爬上桌子,它观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观察的对象又有什么变化?接着,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讨论、交流等活动,体会并判断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物体的范围逐渐缩小。整个过程充满了观察、猜想、体验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是以“听和看”的方式介入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而且促进了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3、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发现数学知识的价值。

  《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数学课上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用所学的知识主动探索其应用价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在实际应用、拓展延伸环节中安排了判断图片观察位置的练习,例如:“有两个侦察员明明和莉莉,他们分别从两个方向观察同一间房子,请你分别标出明明、莉莉看到的情形。”和“说出下列房屋、坦克、汽车的平面图是从什么方位看到的”等。

  4、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使其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很多人都认为数学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其实数学中充满了美,我们要深入挖掘数学的美,展现数学的魅力。例如:我在拓展练习中安排的“这是两幅意大利比萨斜塔的照片,你知道为什么第二幅照片中的斜塔不斜呢?”和生活延伸中欣赏一些优美的风景、名胜图片等,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使其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5、还给学生评价的权利,让学生自主对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过去课堂教学的总结评价历来是教师的专利,本节课我把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主评价,体现了教学的民主与和谐。

小学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练习课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针对学生学习了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用除法解决问题后设计的一节练习课。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除法”的意义,并且已经系统学习了“表内除法”的计算,通过学习书本中的例3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除法意义与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本节课就是在这些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设计思路:

  学生虽然学习了除法,并会用乘法口诀来进行计算,但是学生将除法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的意识不强。根据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尚小的特点,如果练习课只是单纯训练和做题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但是二年级的小孩子想象力丰富,他们爱异想天开,所以这节课结合孩子的特点和兴趣,通过游戏“想象力大比拼”让学生根据除法模型来编题并训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除法应用题的信息和问题,以此让孩子根据自己想象的情境内化对除法意义的理解;通过“我买你算”“我买你猜”这两个活动让孩子在购物的情境中运用除法的意义巩固解决除法模型的现实问题;在“我当设计师”的环节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兴趣设计商店,自己提出除法问题、解决除法问题,让学生的想象、设计、数学运用能力等综合能力充分发挥,此环节再次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运用乘法口诀计算。

  2、引导学生运用标准的规范的数学语言提出数学问题。

  3、联系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运用除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除法意义,并能应用除法的意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生活中的除法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请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出示三种不同类型的宠物狗图片)

  一共来了几只小狗?

  数一数:一共有几根骨头?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利用呆萌可爱的宠物狗图片引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二:画一画,抽象除法模型

  1、多种表征,抽象除法模型

  6根骨头可以画几个○来表示呢?请同学们拿出草稿本,我们一起画一画。

  (1)我们一起画虚线平均分一分。

  语言表征:6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多少个?

  算式表征:6÷3=2

  (2)请拿笔像这样分一分。

  语言表征:

  6个○,每2个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算式表征:6÷2=3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复习除法的含义。】

  活动三:想象力大PK

  (1)老师示范:根据除法模型图想象,提出除法问题。

  6(个)鸡蛋,平均放在3(个)篮子里,每(个)篮子里放几个?

  6(个)鸡蛋,每2(个)放在一个篮子里,需要几个篮子?

  (2)出示图,学生示范提出除法问题。

  6枝菊花,平均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6枝菊花,每个花瓶插2枝,可以插几个花瓶?

  (3)学生想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根据这幅图你来想象,并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比一比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小组说一说。

  请2个小组同学汇报。

  【设计意图:根据抽象的数学除法模型想象具体的生活情境,内化除法的意义。训练时让学生根据模型图想象编题,使每个学生都扎扎实实掌握用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结合具体情境说出除法的含义,老师示范,学生示范,以点带面,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规范的表达,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完整准确地提出除法问题。】

  过渡:在想象力大比拼环节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每人奖励一个大红包!

  活动四:我买你算

  听说有一家狗狗宠物店新店开张,很多商品打折促销,走!看看有哪些促销?

  说一说物品,以及物品单价。

  正向训练——提问题,列式计算。(正向应用除法解决问题)

  每条狗链3元,用24元可以买几条狗链?

  谁能列式:24÷3=8(条)

  6元可以买3根骨头,一根骨头多少钱?

  谁能列式:6÷3=2(元)

  你想买吗?(想!)

  同桌合作:你想买什么,将你提出的除法问题说给同桌听,让同桌帮你算一算,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

  请几位买法不一样同学起来汇报。

  【设计意图:这个层次的练习是正向应用:结合给出的生活情境,以“我买你算”的游戏形式训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提出除法问题并解决除法问题。】

  活动五:我买你猜

  反向训练——根据算式,提出数学问题

  师:我还想买,出示:24÷8=3

  你猜我买了什么?

  生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猜的。

  你们想玩这个猜一猜的游戏吗?

  同桌玩:先将自己买好的东西用算式表示出来,然后给同桌看,让同桌猜一猜你买了什么。

  请两位同学汇报。

  【设计意图:这个层次是逆向应用:以“我买你猜”的游戏形式,应用除法的意义来猜测除法算式解决的是什么数学问题。】

  活动六:我当设计师

  过渡语:刚才去了宠物店,当了一回购物小达人,你们想自己当老板吗?(想)

  好!现在你们来当设计师,设计一家自己的商店。

  要求:

  (1)画上你最喜欢的物品,标上价格。

  (2)提出3个以上的除法问题。

  学生创作,师巡视。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没有展示的作品回家后可以将作品发到我们班级数学微信群,同学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同学开的商店买东西。比一比,谁最会购物!

  【设计意图:通过“我当设计师”的活动,培养学生想象、创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

  活动七:

  我的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1-20

小学数学教案01-14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4篇05-28

小学数学教案15篇06-13

小学数学教案15篇03-15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4篇06-02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3篇08-21

小学数学教案(15篇)11-27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三篇04-07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5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