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1
教材分析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九年级上册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和议论性文章为主,仍以专题、文体为内容安排,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并另有文言文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在九年级,文学作品作为单独的内容形式出现,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杂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体之内,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本册教材分编有诗歌、小说、古代白话小说三个单元,诗歌单元以大自然的颂歌为主题,小说单元以少年生活为主题,古代白话小说单元主要以古典名著为主。议论性文章作为本册教材的.重点,编有两个单元。一个是演讲和书信单元,以思想风采为主题,也兼顾议论的方法;一个是纯粹的议论文单元,是本套教材惟一按议论文文体安排的单元。以求知为主题,学习立论和驳论的特点和方法。文言文单元以史传为主题,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并承接以前的教材安排,编有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前面也学过一些小说体裁的文章,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现在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小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
2、扫清字词障碍。
3、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扫清字词障碍。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及目标。
二,作者作品简介。
三,字词检测。
四,速读课文,合作完成。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五,探究。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六,小结。
v 杨志:精细能干,但刚愎自用,对部下蛮横,粗暴。其失败的根源在于内部的分化。
v 吴用:足智多谋,智用天时,地利,人和。其成功的根源在于内部的团结。
七,课堂总结。让我们记住这些话
v 村子团结力量大,家庭团结幸福多。(藏族)谚语
v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
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介绍《水浒》理清情节结构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仔细品尝《水浒》的滋味。
二、介绍作者作品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
三、口述故事经过。
四、分析故事情节
五、从情节来看,小说构思有何巧妙之处?
1、善用伏笔:
杨志误失生辰纲实际在前文有多处暗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伏笔。
2、善用景物描写:
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的又一艺术特色。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
3、巧用双线索: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处处小心都管掣肘押送失败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预设机关团结合作智取成功
六、布置作业:《名师伴你行》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性格
一、处理作业:
二、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讨论如下问题)
1、杨志何以那么重视生辰纲的安全,这表现了他思想上的什么特点?
2、杨志为什么对军健那么凶?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杨志和虞侯、都管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你对这些矛盾是怎样理解的?
4、由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
间接描写:反面衬托、侧面衬托。
直接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三、综述本文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的艺术特色。
小说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亦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在整个故事中,这是次要矛盾。另一种矛盾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即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这是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矛盾,表现为在对生辰纲的态度上,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晁盖一方要暗夺。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作品先写次要矛盾,再由次要矛盾引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因主要矛盾而发生、发展,以至激化,而主要矛盾又因次要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提供了解决的条件。因此,前一部分之所以着重写次要矛盾,完全是为写后一部分的主要矛盾服务的。这些不同的矛盾也是互相勾联,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
从全文来看小说无论对杨志的谨慎、精明、横蛮的个人性格的刻画,还是对八条好汉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的群体的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来进行的,作者绝不下一按语,而这些人物的形象却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这是本文表现方法上成功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水浒传》“杨志卖刀”一节,就杨志的遭遇选一个角度,写一篇短评。
2、完成《名师伴你行》课后记:品味四大名著,积累生活、文学底蕴。
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把握小说的三要素。
2、审美欣赏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领会优美的意境。
3、通过学习使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性格。
教学重点:
认识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孤独”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玩味歌词,导入新课:
“生活处处皆语文”(幻灯片文字),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时不在。
前几天听同学们唱歌,我发现有两句歌词耐人寻味——“我不想我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花……”(看幻灯片,点名学生唱这两句)
同学们,你们想长大吗?(让学生畅谈成长的烦恼或快乐)
不管我们想与不想,岁月和命运都将促你前行,更多的是无情的将我们抛到人生的风雨之中,使我们经受考验,学会坚强,获得成长。而在众多的考验中,孤独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一起来感受一位孤独少年的成长历程。
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中紧扣两个关键词“成长”“孤独”,以生活中学生成长的`烦恼或快乐为切入口,又时下流行的歌曲SHE的《不想长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思考下列问题,整体感知课文,体验人物情感。
1、本文以一篇小说,因此根据以往学习小说的经验,我们应该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去学习?
明确: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方面着手去学习。
人物:杜小康
情节:一位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偏远的芦苇荡放鸭,经历了生活的艰辛,精神上的磨练,最终在暴风雨后之后“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荡
设计说明:本问题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强化读小说的方法技巧,即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来着手阅读。
2、通读全文,我们可以知道在杜小康的这一段成长历程中,什么是最难以忍受的呢?
明确:孤独,缺乏与人的交流使杜小康难以忍受,甚至产生了害怕的心理。
3、请看看杜小康对孤独的态度产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害怕孤独——面对孤独——战胜孤独
【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智取生辰纲教案03-11
智取生辰纲的读书笔记01-03
智取生辰纲的读书笔记优选(4篇)02-28
卫星比武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04-13
《母亲的恩情》优秀教案优秀11-22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优秀01-22
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优秀02-14
《故乡》优秀教案07-23
《丰碑》的优秀教案12-31
[优秀]小班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