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通用)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子生字,认识反犬旁,虎字头两个偏旁部首。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词语,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动物。
3、培养识字的兴趣、学习多种识字方法,提高生活中识字、写字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准备:
课件、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园吗?在动物园里你最喜欢看什么动物?今天,老师把动物园里的动物请到了我们的班级,你们想知道都有哪些动物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请看大屏幕)
教师说每一个动物的特征,大家猜猜它是谁,(生:猜)
设计意图:利用图画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走进教学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更加有兴趣地进行学习
二、看图识字、了解形声字特点
(一)同学们可真厉害,一下子就猜出了它的名字,那你们想不想学写一下它们的名字呀?
生(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识字二小板书:识字二(1)
①请同学们对照图片,读一读这些动物的名字。
②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指名读、齐读)把这些字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指名读、领读)
(设计意图:通过拼读、音节认识汉字使学生使汉字,使学生掌握了学习汉字的方法,为自主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同学们读的这么好,我们来给这些小动物分分类好吗?首先我们找一找,家畜队的成员名字都谁?
(生:狗、猫、猪)
飞鸟队成员的名字(生:燕子、鸽子、大雁)
昆虫队成员的名字(生:蜜蜂、蝴蝶、蜻蜓)
野生动物队成员的名字?(生:老虎、大象、狐狸、大熊猫、金丝猴、梅花鹿)
每个队的成员我们分好了,那请同学们来读一读:飞鸟队的名字,
生:读师:昆虫队的名字生:读师:家畜对的名字生:读。
③那请同学们找一找各个代表队中动物名称的汉字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记家畜队的名字的!
生:与反犬旁有关
师:那昆虫队的名字与那个偏旁有关呢?(生:虫字旁)
(师:野生动物对的“狐狸、熊猫的猫和猴”字也都是反犬旁的,也就是说家畜队和野生动物队的名字都与反犬旁有关,而代表昆虫队的字大家都以虫字旁有关,而飞鸟队的成员,燕子和大雁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鸟。)
(三)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些词,(指出词、齐读)
(根据本课的汉字量大,字笔画偏多的特点,先让学生借助以往生活经验识字,在通过读一读、分一分、找一找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趣味中识字,发现各类动物名称如字的结构特点)
三、学会观察、练习书写
师:我们刚刚认识了这些小动物,它希望我们帮助它谢谢他们的名字,(齐读、指名领读)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要求会写的7个字,(出示:狗、猫、鸽、猴、虎、鹿、象)一齐读一读。
从结构上分,我们先来学习左右结构的字有(狗、猫、鸽和左中右结构的猴字)
2、在学写这几个字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个新的偏旁:反犬旁。
①字形稍长,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中,第一笔撇在田字格的左上格,第二笔找找同学说一说它的笔画名称和它的位置,生:答
师:对了、弯钩的弯度不要太大,从田字格的左上格起笔往下来,第三笔撇写在弯钩的中间,一小撇说出笔画的名称。
②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空,伸出右手(板书)犭:反犬旁一共三画。
③同学们谁发现反犬旁和我们学过的那个偏旁部首相似呢?生:是提手旁。
④那就请同学们在田字格本上写出2个既正确又美观的反犬旁,注意写字姿势。
⑤现在让我们来学“狗”字,先观察一下它是什么结构的字,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反犬旁加个句子的句字读作狗,和老师一起书空,再来数一数这个字一共有几划,右上格中,第五笔横折钩,应稍向里倾斜一点,里面的“口”字小而偏,小竖落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⑥再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空狗字,并说出笔画名称,同学们记住每一笔的'位置了吗?请同学们在田字格本上写两个“狗”字,注意写字姿势。
⑦我们再来看“猫”左右结构的字,反犬旁加苗字读作猫,也使左窄右宽,谁能说一说这个字我们怎样才能写得漂亮呢?生说:下面的田字稍偏些。
⑧和老师一起书空,板书猫请同学们注意每一笔的正确位置在田字格里写2个猫字。
⑨下面我们来学习另一个左右结构的字,鸽子的“鸽”字右边是鸟字,也就是说鸽子的个字是鸟类,是形声字。我们在书写时应注意那一笔的写法呢?谁看出来了?
生说:第二笔,捺变点,左边的“合”字小一些,右边的“鸟”字稍宽一些,不要太大,一定要紧凑些。
同学们观察的很好,这就是我们要注意的。
⑽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空,这个字的笔顺:板书“鸽”
⑾再请同学们来数一数这个字有多少画?生:数11画
⑿我想考考同学们“鸽”字的第二笔是什么?
生:答点
师:第十笔是什么?
生:“竖折折钩”
师:同学们太棒了!那就让我们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在田字本上写两个鸽字吧。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猴”字是什么结构的字。
⑴生:左中右结构,这个字我们可以通过结构来记忆这个字,记住中间的单人一定要写在竖中线上,右边不要写的太宽,要紧凑一些,请大家和老师一起书空。
⑵请大家仔细观察猴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正确位置,在你的本上写两个,大家也可以记记反犬旁加个姓侯的侯。
4、⑴我们学完左右结构的字呢?在来看以看虎字是什么结构的字?
生:半包围
师:那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新的偏旁部首,虎字头。第一笔竖一定要卸载竖中线上,然后一小横。第三笔是结构,千万不要写成横折钩。第四笔撇要长些。第五笔横要向右倾斜,写在横中线上,然后是竖弯钩。
⑵请同学们说笔画名称和老师一起书空虎字头。
板书:虎字头
请大家在田字格中练写虎字头。
⑶虎字头下面加个什么字,就读虎?
生:几字
师: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几字稍宽些,横折钩一定要写的舒展些。
⑷请同学们伸出右手一起和老师书空。
⑸在田字格中练字,谁能说一说和虎字有关的成语。
⑹小鹿的鹿字也属半包围结构的字,请同学们说一说应注意哪一笔?特别是第二笔横向上倾斜。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小鹿,第三笔撇要长。中间部分的笔画是横折,竖竖横,下面的“比”字要稍宽些。款横竖才是一小撇,最后一笔竖弯钩一定要伸展开,和老师一起书空。
小鹿、小鹿抬起头,看看谁的小鹿没抬头,请同学们在田字格中写两个鹿字。
最后一个大象的象,是上下结构的字,刀字头不要太长,这个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哪一笔呢?弯钩不要太大,不要写成横折钩。
最后一笔的捺一定要写的舒展。
和老师一起书空,请同学们用最标准的姿势写两个象字。
好了,同学们,这些字我们都学习完了,我们再来读一读吧!拿起你手中的田字格本来读一读(领读)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观察、汉字占格、做到间架的结构合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而提高写字能力)。
四、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展示。
同学们只要你记住每个字的重点,按正确的写字姿势去写,就能写出既正确又漂亮的字。
五、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识字二的有关动物方面的字,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会认识许多字,希望大家能留心观察,不仅写的工整漂亮、还要学会运用。同学们记住了吗?
(设计意图,此项作业鼓励学生的积累,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在生活和阅读中大量的识字,不断提高汉字的能力。)
板书识字二(1)
犭:反犬旁虎:虎字头
gǒuhǔ
狗虎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2、认读9个生字,指导书写两个生字;重点理解“最喜欢”和“满地”两个生词。
3、初步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读9个生字,正确书写部分生字。
三、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孩子们都喜欢猜谜语,本环节将出示两则谜语,谜底分别是“鲜花”和“星星”,从而揭示课题;并读好“鲜花”和“星星”。)
(二)初读感知,自学生字。
1、自由读全诗,圈出8个生字重点拼读。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在阅读中识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该文本是一首诗歌,共分两节;概括两节诗分别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初步整体感知文本,对诗歌体裁及其分节的知识有初步了解。)
(三)学习第一节诗。
1、练习正确读第一节诗。
2、检查6个生字的读音,并放回诗句里读,训练读好轻声。
3、联系生活经验、借助图片理解生词“最喜欢”和“满地”的意思,指好诗句,初步感知鲜花的世界多么美好。
4、有感情地读第一节诗。
(设计意图:体现在阅读中分散识字的特点;通过部分生词的理解实切入对诗歌内容的初步理解和意境的初步感悟。)
(四)学习第二节诗。
1、读第二节诗,学习本节中的3个生字,重点指导多音字“数”。
2、围绕“你见过满天的`繁星吗?怎么样?”勾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3、出示“满天繁星”画面,问:你发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
4、指好此节诗。
(设计意图:由于有第一节诗学习的基础和生字较少的原因,本节将弱处理。)
(五)齐读并练习背诵全诗。
1、创设情境齐读全诗:白天有满地的鲜花,晚上有满天的星星,这个夏天多么让人期待。连起来读一读。
2、练习背诵全诗。
(六)拓展延伸。学习用本诗句式练习说话,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七)再次复现本课生字,进行复习。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识字特点和人的遗忘规律,生字再次复现,以达到巩固识字的效果。)
(八)指导书写两个生字。
1、根据学生的建议确定要指导书写的两个生字。
(设计意图:由学生确定要指导书写的生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2、指导写好生字,加强写字姿势的指导。
3、师生共同参与。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认识“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3、 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生活环境中的树木,把喜欢的树画下来,准备张贴。
结合自己的观察,向爸爸妈妈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教师:查找有关树木的资料,以及人类保护树木的各种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认识“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学生朗诵表演《轻轻地》。问:小朋友还记得小兔、小狗是怎样爱护小草的吗?一起朗诵。
2、出示课题。谈话:大家这么爱护小草,又是怎样对待树木的,齐读课题。
3、启发学生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记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穿、暖、冷、伞、热”。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检查朗读。
(1)认识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教师通过范读或领读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的轻声词语。
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自然段的停顿。
5、齐读课文。
(三)、认记生字
1复习“木、日、 、穴”4个偏旁。(指名认读)
2指导认识“ 、 、 、 、 ”5个新偏旁。
3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不、开”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不、开”的笔顺,按笔顺先描写,再独立写两个。
2、展评:学生自查字纠。
五、作业布置: 把“不、开”每个字
六、板书设计: 不、开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2、 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过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做“开火车”游戏,认读要求会写的字。
2、听写生字“不、开”。
(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2、讨论第二段。
(1)出示“掉光叶子的小树”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话。问: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2)出示“爷爷为小树穿衣服”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话。问:爷爷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3)读第二段,找出写爷爷保护小树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问: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4)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么。启发想象:这时候,小树的心情怎样?如果你是小树,会对爷爷说什么?
(5)指导朗读,师范读,学生模仿。
3、学习第三段。
(1)看图说话。出示“枝繁叶茂的小树”图,指导学生观察。问: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
(2)讨论过渡:小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那小树又是怎样帮助爷爷的?
(3)四人小组自读第三段。看图体会爷爷和“我“的心情,读出高兴的语气。
4、朗读全文。指名分段读,分男女生读,齐读。
(三)、指导书写生字“四、五”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认识“四”中的新笔画“竖弯”,知道“五”的第二笔“竖”
要斜一点。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书空笔画笔顺,先描红再独立写。
3、展评:学生自查自纠。
(四)、扩展活动
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
五、作业布置: 把“四、五”每个字带拼音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 四、五
七、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四、五”
2、朗读课文比赛。
(二)、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组: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漂亮的衣服、雪白的云朵。指名读,并用这些词组练习说话。
(2)出示“ 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语,完成词语搭配。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暖和的( )。问:还有什么是暖和的?
四人小组补充完成“绿色的( )。漂亮的( )。雪白的( )”
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组练习说话。
(3)扩展练习。
完成词语搭配:清清的 高大的
弯弯的 可爱的
四人小组练说“什么样的什么”形式的词组。
四人小组派代表在班级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课本剧,在全班表演。
3、开展“小记者采访“的活动,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
挑选几名“小记者“在班中自由采访,教师巡视点拨。
挑选几对在班中展示采访过程,引导学生评价。
(三)、练习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各两个。
—( ) 人—( )
—( ) 父—( )
—( )
2、写出反义词。
冷—( ) 关(guan)—( )
3、组词。
爷( ) 棵( ) 穿( )
爸( ) 课( ) 窗( )
五、作业布置: 练习说话:人与自然。
六、板书设计:和谐
七、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了解特区发生的巨大变化,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正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昨天的村庄”和“今天的特区新城”各是什么样儿的。
2.指导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特区的发展原因是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赞颂改革开放政策给特区带来的繁荣昌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初读诗歌,分析第一部分
二、预习课文,了解内容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预习,在预习时告诉学生一些有关改革开放和特区的内容。这首诗就是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祖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告别了昨天的贫穷落后,赞颁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展望光辉灿烂的明天。把这首诗读一读,想想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
教师紧扣课题,设疑导入。
三、指名朗读课文,读课后思考题
四、读课文,说说每小节的意思,哪几小节联系紧密
引导学生分节朗读,在说出节意的基础上将课文分成三部分。(出示投影片)
(一)第一部分:(1~2自然段)改革开放前,农村贫穷落后的模样。
(二)第二部分:(3~7自然段)描写了特区奇迹般的变化。
(三)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点出特区飞速发展的原因。
五、重点分析讨论第一部分
(一)理解:
1.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
2.晨曦:清晨的阳光。
(二)昨天,泛指改革开放前。展开讨论,生活多少年来一个模样说明什么?
说明人们只能沿着一种模式生活,对外面的世界没有一点了解,过的是一种传统的封闭的生活。
进一步理解,现代文明在这里无从谈起,是那样“遥远、渺茫”。展开讨论。
即使起早摸黑地干活,还是难以温饱,妇女依然围着锅台转,人们吃的是溪里的水。这一切都说明:贫穷落后困扰着人们。(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这一部分写的是昨天农村的贫穷落后,并点出了人们观念的陈旧和保守。读时语调要低沉,注意停顿的长短、语气的轻重。
六、老师小结第一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诗歌的第二、三部分,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正确
二、分析诗歌第二部分
(一)自己默读,想:今天的特区新城又是什么样儿的?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的?
学生自己动手划出来。
高速公路 厂房 儿童乐园
开卡车 运送 办厂 学习 娱乐
这是从社会环境和人的变化两方面来讲的。
理解:
1.边陲:边境。
2.遨游:漫游。
3.焕然一新:形容有光彩。
(二)组织学生讨论社会环境的变化。
农村变成了城市,高楼大厦林立,公路纵横交错,马路宽而美。
文化娱乐设施,城市建筑相配套。
城市整洁美观,似花园仙境。
(三)讨论人的变化诗文是怎样表现的?
紧张高效的工作,健康充实的文化生活。
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
(四)教师小结第二部分内容。
三、分析诗歌第三部分
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改革开放插上翅膀开辟美好的远景
点出了变化的原因,(打出投影片)
改革开放政策好。
由学生总结出第三部分内容。
四、指导朗读
这两部分要读得很欢快,表达出内心的喜悦,歌颂党的开放政策给人们带来的繁荣幸福。
五、联系切实体会,说说改革开放以来,你的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
住房、家用电器、生活水平等。
六、总结全文
这首诗歌赞颂了什么?
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好。
板书设计
12.*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昨天────→今天
生活一个模样 高速公路
贫穷落后 厂房幢幢
遥远渺茫 欢声笑语
焕然一新
改革开放 繁荣幸福
资料提供者: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
一、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番茄太阳,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导入、初读课文。
1、老师先向你们介绍这篇课文的作者,她叫卫宣利,是一个热爱写作的人。可是,几年前,由于一次车祸,她的双腿不幸瘫痪了。她还很年轻,对生活充满追求。对她来说,这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从此之后他变得怎么样了呢?请同学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第一小节。
2、指名读
从哪里可以看出阿姨的生活非常艰难?
3、你们能体会在这种情况下,卫阿姨的心情吗?你说说看。你来把这段文字读一读好吗,我们听听,你是不是真的体会到了。
4、好好的一个人,一下子失去了腿,成了残疾人,生活又是那么的艰难。我们可以想象得到,阿姨的心情是多么的绝望,多么的灰暗。课文中有一个词准确写出了卫阿姨当时的心情.哪个词?我们再来把这一小节读一读。
5、后来,卫阿姨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6、指名把这一段读一读。
7、卫阿姨的心情现在变得怎样?
8、是什么让卫阿姨的心情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红红的番茄太阳到底指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画出写番茄太阳的句子。注意把生字读准,句子读通顺。
三、精读课文
1、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番茄太阳?
2、第一次是在什么时候。(多媒体出示: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3、我们先来看这一句话。谁读一读?在你眼中,你觉得太阳真的很像番茄吗?
4、(像。圆圆的,红红的。经过小女孩这么一说,我们觉得太阳和番茄真的有点像。可是生活中,我们却从没有把这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
(不像。太阳是很大的火球,番茄凉凉的,也不是很圆。是啊,番茄,太阳,我们从来没有把这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
难怪很多同学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都觉得特别奇怪。既然不是非常的相象,为什么明明会把太阳叫番茄太阳呢?自由读课文2至13小节,想一想,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她为什么会把番茄和太阳联系在一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5、生读。
6、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
△是个盲童
生下来就什么也看不见。(书上怎么说)
在她的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是什么?(蔬菜)
[4]
为什么会是蔬菜呢?
我每次去菜场,总能看到爸爸拉着明明的手,教她认识各种蔬菜。谁把这段话读一读?(多媒体出示那位年轻的父亲圆圆的))
指导朗读
爸爸妈妈以卖菜为生,没有时间陪明明出去玩。明明从早到晚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守着摊位。对于她来说,她最熟悉的东西就是面前的黄瓜、豆角、番茄。在她能感觉、触摸得到的东西中,番茄和太阳是最想像的,所以,她把太阳称为番茄太阳。
△是个爱笑的孩子
你把找到的句子读出来。
还有哪些句子也是在写明明的笑。
明明是一个多么爱笑的孩子,她的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快乐的笑。
加朗读指导,读出明明的乐观、开朗。
△是个漂亮的孩子
有多漂亮,读给大家听听。
这么漂亮的孩子,为什么却让人看着隐隐心疼呢?
7、明明在同学们的眼中是漂亮的,爱笑的一个小女孩,虽然她的世界一直是一片黑暗,连太阳是什么样子的都不知道,可是她依然有一颗热爱生活的童心,他的心和健康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再出示并指导读好第一处番茄太阳的句子。
此时,如果你就是心情灰暗的卫阿姨,看到比自己小这么多的孩子,虽然和她一样也残疾了,却那么的爱笑,那么乐观,那么富有美好的想象,你会怎么想?
8、是呀,正因为如此,卫阿姨每次看到明明,看到她的笑脸,不由自主地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出示14小节)
9、反复读一读这一小节,想想让我觉得明明的什么是最美的番茄太阳。仅仅是灿烂的笑容吗?(对生活的好奇,热爱)谁来读?把你感悟到的读好,指名读。老师再引导:生活中身体的残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的残缺,明明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孩子呀!谁再读。再齐读。
10、卫阿姨觉得明明是最美的番茄太阳,不仅仅是因为明明的乐观、热爱生活感染了她,还是因为什么感染了她?默读课文15-17自然段。
11、谁来说说。
12、出示第16小节
13、谁来把这一部分读一读
14、谁再来读这一段。把心放进去,通过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受传达给别人。
15、多好啊。一个从来没有见过光明的孩子,一个跟着父母靠卖菜生活的孩子,一个只能用蕃茄当太阳来想象的孩子,在自己有一点点复明的`机会的时候,就要把双腿送给我,这怎能不让我流泪?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体会。(播放音乐)
16、明明的爱心感动了我。同学们再想一想,明明只是一个小孩子,她的爱心又是谁培养出来的呢?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
△父母
明明的父母是怎样的人?(生活并不富有,不放弃这个盲孩子,尽自己可能培养她,想方设法为她治病,充满了对孩子的关爱)还有什么人也影响了明明
△好心人
在我们的身边,在这个社会的大家庭里,还有好多的好心人。你们看(出示一组图片,音乐爱的奉献画外音介绍)
好心人感染了明明细小的心灵,所以,明明对卫阿姨说出了那番话。听了那番话,卫阿姨又会怎么想呢?(我不孤独,有明明这样的人在关怀着我;我并不可怜,我有自己的本领,为什么不能走出自己的路来)
从此以后,出示红红的番茄太阳,番茄太阳,那是明明的温暖的爱心。卫阿姨从此不再绝望,她坚强地用笔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这是我搜集到的一组关于卫阿姨的资料
(多媒体出示卫的成绩)
四、总结
1、卫阿姨终于站起来了。此刻,你想对卫阿姨说什么,想对明明说什么?
2、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成为一个心中有太阳的人;只要心中有希望,那就离光明不远了。
(二)
一、课前问候:
师:同学们好!生:(学生的声音很小,参差不齐)
师:该怎么称呼,怎么问候?生:
师:听说你们都很聪明,喜欢帮助别人,帮张老师一个忙。一日,我去郊游,一虫子飞进老师的耳朵,怎么办?
生:往里捅(这个办法哪儿不好?讨论)
生:引出来(怎么引起来)
师:用灯往里照,不伤害小虫,让老师感动。
二、出示课题:
《番茄太阳》
1、这个课题什么意思?
2、老师写的课题与书上写的有什么不同?
(从细节着眼,帮助学生理解课题)
三、检查预习
1、围绕明明、阿姨展开故事,你再读课文时带着什么心情?
(1)感动。教师注意听学生的回答,里面一个关联词用得好因为所以接下来用这样的句式因为所以说一说。
(此处既是句式的训练,又训练学生读出文章的多种感受)
(2)心酸。
(3)可怜。
(4)师:你有什么高兴的吗?(教师帮助学生拓展)
(5)同情。
(6)心痛。
2、真不简单,读了几遍课文就有这么多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看一看我们有没有新的感受体验。
四、新授:
1、老师来自河南洛阳,花中之王牡丹的故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牡丹图,牡丹,是中国的国花,老师想把它送给书中的人物,你觉得我会送给谁?为什么?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老师没主意,你们帮帮我,先不忙,打开课文,我们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书,然后说送给谁。在文中找出根据,等会说得有理有据。老师送你们八个字: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2、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应该送给阿姨
学生发言,教师评价:你体会到她心情的变化了!
1)文中有一段写到她看到明明后,她什么心情?读
2)再读这一段
3)明明见过自己的样子吗?现在明明就在你面前,你告诉她长得什么样子?学生读
4)对于一个五岁,双目失明的孩子,你应该怎么告诉她?再来
(指导学生读出真实的感受,走进文本)
(2)应该送给白衣天使。
(3)应该送给爸爸。
1)文章几处写爸爸的?
2)出现了两次,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在做一个相同的一件事情,什么事情?
3)爸爸仅仅是在叫女儿认识事物吗?除了认识物体还有什么?比如明明坐在饭桌前,碗,怎么教孩子?比如拿起筷子,爸爸会怎么说?比如看到桌子,爸爸又会怎么说?明明认识事物都要靠别的器官来认识,她一次就认识了吗?
4)我想说一句话,爸爸是明明的的(眼睛)
5)你觉得这位父亲怎样?
6)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自读。
7)有一个词语必须注意到,才能把这节读好。
来回耐心
8)读爸爸的话。学语文重要的方法是读书。把心放进去,爸爸怎么和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说话。
(指导学生朗读)你爱你的女儿吗?再来读一读。
谁能做这个父亲,对着一个盲童,我们说的时候要怎样?柔、慢
当我们读课文时,是不是都要响亮?不是。
(4)应给送给捐献角膜的人
(5)应该送给明明
1)在书上找根据
[4]
2)读。明明献腿的部分
3)把你的感动读出来。同学们,把心放进去才能读好。
4)当他俯在你耳边说话时,当他说把自己的双腿给阿姨时,你会怎么想?
一个从未见过光明的孩子,在自己有了一点儿健全的机会时,又要把双腿送给别人,这是一般的爱心吗?
教师范读:老师读明明的话,你们读旁白,体会。
(6)应该送给妈妈
如果你概括妈妈每次出现的表现,用一个字概括一下
笑
什么样的笑
老师在读这篇文章时,想到,五年前,爸爸妈妈肯定有一个约定,你知道什么吗?
爸爸妈妈要的是一个不仅眼睛健全,心灵更要健全的孩子。
五、总结
全文用一个字总结爱
只要心中有的人,才能体会到别人的爱。希望你们向明明那样,做一个番茄太阳!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四个生字、正确书写五个汉字。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
3、激发学生对科学事业的崇敬与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激光的特点和用途。
2、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什么是激光?通过预习你对激光有了哪些了解?老师这儿有一段《激光舞》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什么感受?激光在我们的生活中用途非常大, 相信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后你会对激光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激光的世界,去探索一下激光的奥秘吧!
二、初读感知:
1.同学互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这种对客观事物的性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做科学的说明、使人增长知识和技能的文章,是什么体裁?(说明文)你还记得那些说明方法? 2.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每一自然段都写了什么?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激光的特点?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激光的用途。
三、理解课文:
(一)小组合作交流:你认为课文分几段进行分析比较好?
(二)研读课文第一意义段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1、2自然段,说说激光有哪些特点?请你划到相关的句子。请看大屏幕两组图片,说说激光、日光灯和灯光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激光的特点:①方向性强。②亮度高。) 2.哪些句子分别写激光的这两个特点,请你把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指名回答:“比如说,太阳、电灯发的`光都是向四面八方照射的,散的;手电筒和探照灯虽然能将光集中起来向一个方向发射,然而经过一段距离,还是向四面八方散射开去。激光却能始终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射。” 这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 3.为什么说激光是最亮的光,你能用充分的理由说明吗? “如果我们眼睛盯着电灯看,会感到刺眼;盯着太阳看,会感到发晕;如果眼睛对着激光看,就会造成严重的损伤乃至失明。” 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4.激光在军事上有什么用途,你还了解到那些?
(三)小组学习第二、三意义段。
学习要求:
1.合作学习3-6自然段,完成课后第一题。小组交流。
2.找一找每一段都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画出相关语句。 选代表汇报激光的用途。读出相关的句子。同学们都能很快的填完表格,显而易见,这是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举例子)文中还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四)学习最后一段
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简单汇报激光的其他用途。 你还知道激光的哪些用途? 猜想一下,不久的将来,激光还可能用在哪里?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我们学习这篇有关科普知识的说明文后,见识了激光的神奇与奥妙,但是激光的奥妙还有很多很多,等着你们去探索和发现。老师希望你们能走进科学、热爱科学,为人类做贡献。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小学语文教案04-10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1-15
小学语文《春》教案07-13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06-13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1-25
小学语文教案11-02
小学语文教案01-15
小学语文教案:《尊严》12-10
小学语文教案(优选)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