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学语文教案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太阳》、认字。
教学目标:
1、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2、熟读本课应认识的生字;
3、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
4、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课前准备:
同学画一幅《俺最喜欢的太阳》的画;
老师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后羿射日》录像带、录音带。
教学过程:
师:板书课题《太阳》。今天,俺们学习课文《太阳》,齐读课题三遍。
生:齐读《太阳》三遍。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太阳吗?
生:喜欢!(齐声)
师:你们把自身“心中最喜欢的太阳”带来了吗?
生:带来了!(齐声)同学争先恐后举起了自身画的“心中最喜欢的太阳”。
师:你们心中的太阳真美呀!你们先在小组中交流自身“心中最喜欢的太阳”,告诉小伙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太阳?
生:四人一小组,每个人分别指着自身的`画,用语言描述“最喜欢的太阳”
师:(在巡视一周后)挑选了几幅有特色的同学作品,用实物投影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并请这几幅画的小作者在全班描述“最喜欢的太阳”。
──刘睿轩同学说:“俺希望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太阳。春天,太阳是绿绿的;夏天,太阳是火红火红的;秋天,太阳是金黄金黄的;冬天,太阳是银白色的。”……
──彭子懿同学们:“俺最喜欢拿手机的太阳,假如天气太热了,俺给他打个电话,他就在家休息;天气太凉了,俺就打电话让他出来。”……
──傅培成同学说:“俺最喜欢大海上的太阳。因为,大海上的太阳最美,最美。”……
──还有的同学说:“俺喜欢太阳,因为太阳带给俺们光明和温暖,是太阳把世界照得更加美丽。”
……
师:给这几位同学奖励了小红花。并让学习小组长根据小组学习交流情况,给小组内同学奖励。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书中插图老师也画了一幅)“心中最喜欢的太阳”,你们想知道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太阳吗?
生:想!(齐声)
师:配乐朗读课文《太阳》。
你们知道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太阳吗?
生:说出了课文内容。
师:(根据同学说的内容,分别在黑板上出示诗句)。指读课文《太阳》后,让同学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生:自读、圈生字。
师:同桌互读,解决不认识的字。
生:按上述要求进行。
师:会读课文的同学举手,(会读的很多,举手的同学很多),会读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朗读。不会读的同学指着课文跟读。
生:按上述要求进行。
师:请坐。小组内学习本课生字。
生:四人小组有秩序学习。
师:巡视同学学习情况后,“开火车”,出示生字卡片,抽查认字情况。
生:生字同学掌握较好。
师:齐读课文。(让同学看着黑板)
这篇课文这么美,可惜太短了,俺给这首诗加了一句,你们听行吗?“在画纸上,太阳是从同学们的笔尖跑出来的。”……
生:(笑了),可以,可以!
师:有谁愿意帮老师把这首诗再写下去?
生:(纷纷举手,唯恐落后)
有的说:“在沙漠里,太阳从沙子里钻出来的”。……
有的说:“在山里,太阳是从山坡上爬出来的。”……
还有同学说:“在书中俺看到,太阳是一颗恒星。”……
师:同学们,不但会画太阳,而且还写了关于太阳的诗。回家你把自身续编的诗,请爸爸、妈妈写在你的资料本上。有关太阳的资料很多,你们找到了些什么?
生:同学纷纷举手,交流自身的资料。包括谜语、歌曲、儿歌、科学知识、图片、故事等。
师:给搜集到资料的同学们奖励“小星星”。
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资料,在活动课上,俺们还要进行交流,希望同学继续搜集、整理、空虚有关《太阳》的资料,下面是老师找到的一个小资料,请同学们观看。
播放录像片《后羿射日》。
生:同学饶有兴趣的观看,直到下课铃响了。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为。会写倒白等字,积累立志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茅以升是怎样立志造桥,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实践,勇于探索的。
4、引导学生从小立下远大志向,并为之付出行动,努力实践。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了解茅以升是怎样立志造桥,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实践,勇于探索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了解以升是怎样立志造桥的。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各种桥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说桥,认识钱塘江大桥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那些桥,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出示钱塘江大桥,引导学生观察图感受钱塘江的雄伟壮观。
二、介绍茅以升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座桥是谁设计的吗?
2、教师出示茅以升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简单地介绍茅以升。
3、导入新课: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关于他与桥梁,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感人的故事,来了解茅以升为什么从小就立下了建筑桥梁的志向。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把生字拼一拼,读一读,讲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
(3)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读,集体纠错。
(2)学生自由的说说怎样识记这些生字。
(3)玩摘苹果的游戏,加深巩固。
3、检查读文的情况
(1)教师范读,学生评议。
(2)学生自由的读课文。
(3)指名反馈读,学生评议。
(4)小组读。
(5)全班齐读
四、再读课文,了解茅以升立志造桥的故事
1、学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为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2、指名反馈,引导学生读课文一到七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以升是怎样立志造桥的。
教学过程:
一、了解茅以升立志造桥的故事
1、了解端午节,体会人们对观龙船赛的向往。
(1)小朋友还记得《粽子》这一课吗?什么时候吃粽子呀?
(2)说说端午节的习俗。
(3)导读:茅以升和乡亲们一样喜欢观看龙舟比赛,请同学们把课文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4)从哪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人们对龙舟比赛的热爱。
(5)教师引导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情感。
2、了解断桥故事,了解茅以升的悲愤和志向。
(1)学生齐读课文2到6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造成了什么后果?
(3)茅以升望着断桥心里会想些什么?
(4)集体交流,反馈。
(5)教师导读:所以,茅以升暗暗发誓.
(6)指名反馈:茅以升为什么立下造桥的志向?
二、了解茅以升为建桥付出的努力
1、茅以升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他是怎样做的呢?
2、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各抒己见。
3、指导感情朗读:
从那以后,茅以升特别
4、引导学生想象茅以升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白、进、边、力、名、主等字。
2、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总结全文,启发感悟
1、教师总结全文,引导学生讨论:茅以升为什么能够成为一名建造桥梁的专家?
2、指名反馈,教师小结:
(1)从小立下远大的志向。
(2)不懈努力,勇于探索实践。
3、我们从茅以升的故事中想到了什么?或是受到什么启发?
二、指导写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字,指名读一读。
2、学生试着写一写,然后反馈自己觉得书写这些字的注意点。
3、鼓励学生把字写得漂亮,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田字格的生字的示范作用,教学生读字。
4、学生读字,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指名反馈。
6、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辅导。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反思:
一、识字,重在识字方法的传授、运用。
教学中以自主识字为主,小组交流分享识字方法,接着全班汇报。
字理识字——
象:象形字。甲骨文似大象的形体。突出了大象的长鼻和大耳。金文变形,头、鼻、耳的形象已不清晰,躯干部分也轮廓化。象是一种大型的哺乳动物。又假借为景象、模拟、仿效。
归类识字——
“吵、叹”口字旁的字。
“胳膊”月字旁的字。
编故事(歌诀)识字——
“疼”:冬天生了一场病,觉得浑身都疼。
“歪”:不正不正有点歪。歪歪斜斜,歪歪扭扭。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重在方法的传授、运用。为学生中高年段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让每个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了解汉字的故事,走进汉字的历史,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在识字的过程中品味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识字时注意音形义的结合,能辨析形近字,正确使用汉字,尽量避免写错别字。
二、朗读,重在情感的熏陶,情境的创设。
由于本课文本的特殊性,朗读和表演的结合显得很重要。教学中边做动作边理解“扯、推、搡”等词语。理解词语的同时揣摩当事人的心情和感受,然后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演表现出来。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在创设的故事情境中逐渐深入文本,将小猴前后情绪的变化读出来、演出来;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情感。
不同的文本承载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文本性格。朗读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它能够在编者、教者、读者和作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彼此了解,产生共鸣。
学生对儿童话剧《小猴脸红了》很感兴趣,积极参与,与伙伴合作表演话剧,虽说未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却也在这一方面勇敢地迈出了一大步。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进一步来了解鲁迅对少年闰土那一份特殊的感情。
二、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6-16节,想一想:闰土向我讲了几件事?
根据学生回答点击出示: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第6-16节,想一想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时候样的人? 点击出示填空:( )的少年闰土
3、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一) 细读雪地捕鸟
① 相机点击聪明能干
② 你能读懂闰土是怎样捕鸟的?你能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捕鸟的过程说一说吗?(出示:雪地捕鸟图)
③ 这么能干的闰土,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把他展示出来?(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二) 细读看瓜刺猹
① 相机点击机智勇敢(出示看瓜刺猹图)
② 指导朗读:啦啦(读出紧张、害怕的语气来)
轻轻(师引:月亮底下,猹来了,大家可要轻轻地别把猹吓跑了)
③ 对话朗读
师引:虽然猹会咬人,而且还这么伶俐,但还是被闰土刺到了,闰土填表是机智勇敢啊!请同学们把他们俩的对话读一读,男同学读闰土的的语言,女同学读我的语言。(注意我的语言要读得天真、好奇)
4、师引: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学生肯定会回答:不,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点击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大家想像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比如说:钓 车塘捕鱼、捉泥鳅等等)
5、师引: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做也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如果你是少年鲁迅你会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重点指导啊的读法)
① 如果是高兴,该怎么读?
② 如果是佩服,该怎么读?
③ 如果是羡慕,该怎么读 ?
④ 如果是惊奇,该怎么读?
⑤ 如果是自叹不如,该怎么读?
6、师引:为什么鲁迅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鲁迅为什么会对少年闰土如此佩服呢?)
根据学生回答点击: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四角的天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点击画面: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
师引读,生接读: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许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7、小结:正因为这样,所以鲁迅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三十年来,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却,一想起这个闰土,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这个美丽又神奇的画面(点击看瓜刺猹图)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话,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二、三两句。
三、总结
师:好朋友总有离别的时候,可这一别就是三十年,你们想知道三十年后鲁迅和闰土见面的情景吗?老师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四、作业超市
1、 师引:在这堂课结束前,教师带你们到作业超市里支逛一逛。
2、 点击出示: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评一评:少年闰土或少年鲁迅
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写一写:仿照课文的写法,你能写一写你和小伙伴之间的友谊吗?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小学语文教案04-10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1-15
小学语文教案01-15
小学语文教案11-02
小学语文《春》教案07-13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1-25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06-13
小学语文教案【荐】07-14
小学语文教案【精】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