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精华8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尊重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要充分相信孩子学习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友谊的可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感受童趣
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童话王国中去。(老师板画:高山、小溪、花草)。看,从童话王国中来了两个小朋友,快点和他们打声招呼吧!(出示松鼠和小熊的图片,学生向小动物问好)有一天,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个纸船和风筝的故事。板课题,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老师范读,一边听一边想,故事都写了些什么?听后交流:关于课文的内容(根据学生回答,让学生在黑板上找到两个小动物的家,理解“山顶”和“山脚”。)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划出难读的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课件出示:扎、坏、抓、莓、幸福、受、吵
具体操作: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2)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随机正音。
三、学习课文1——6自然
1、自由读课文2——6自然段看看纸船和风筝是怎样使它们成为好朋友的。(学生回答问题,可引导他们从小熊和小松鼠是通过纸船和风筝互赠祝福话,互送自己喜爱的食物,来理解它们如何成为好朋友的。当学生说的不完整、不全面时,鼓励学生相互补充。老师借机把纸船图贴在小溪上,将风筝图贴在天空中。)
2、学习第3自然段。那咱们来看看小熊收到纸船时表情是怎样的?(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你们有“乐坏了”的时候吗?(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乐坏了”?)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体会小熊的快乐。
3、还有谁也乐坏了?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
4、理解“飘”和“漂”。看黑板上的图,风筝是怎样上去的?纸船又是怎样下来的?
出示写有“飘”和“漂”的`小纸片,
[1][2]下一页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纸船和风筝》教案》,来自网!
指名学生把纸片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小溪上和天空中。并分别用这两个字说一句话。
5、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6、师: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乐坏了,那我们就在音乐中去体会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读得最幸福、最快乐。生在音乐伴奏下齐读1——6自然段。
7、小结: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因为他们吵了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老师拿掉黑板上的纸船和风筝)后来它们又是怎样和好的呢,咱们下节课来研究。
四、书写生字:扎、抓。写好左窄右宽的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开火车读读生字新词
2、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小松鼠和小熊因为互赠礼物而成为了好朋友,可是有一次它们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二、学习7——11自然段
1、读文深入。后来纸船和风筝又是怎样使它们和好的呢?自己读读7——11自然段。(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小松鼠主动给小熊放一只纸船,并写了一句和好的话来理解它们是怎样和好的。)
2、读中体验。
(1)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小松鼠再也受不了”等语句,体会小松鼠的心情。让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假如生活中与好朋友吵架了,心情会如何呢?体验小松鼠的孤独与难受。
(2)汇报朗读。指名读第10自然段。(这只“小熊”听了“小松鼠”的朗读,会不会和它和好?如果学生读时体会得好,这只“小熊”就可以针对“小松鼠”读时态度不够真诚、心情不够迫切来拒绝与它和好,并让其他同学继续扮演小松鼠进行读文。)老师相机贴风筝,并用一根粉笔线连在小熊的手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吵架之后,他们非常难过,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和好如初,风筝又起飞了,纸船又起航了。多美呀!(课件出示图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导读11自然段。
(3)此时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纸船和风筝再次架起了松鼠和小熊之间友谊的桥梁,多么令人高兴。友谊是宝贵的,敢于第一个向别人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更令人敬佩。小朋友们,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了一年多了,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好朋友,拥有许多美好的回忆。请同学们亲手为你的好朋友制作一件小礼物,同时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上面,送给你的好朋友,好不好.
四书写生字
提醒学生注意“祝”、“福”都是“ネ”字旁。“幸”的第二横要长。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4.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二、重点难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课。
3.板书课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
4.设疑:
无字词典指什么?
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不断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读词语。
一、细读课并文: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②聪聪是怎么回答的?③聪聪的回答对吗?
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板书:骄阳似火--晒焉)
讨论:
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看图1>
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无字词典指什么?
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
3.细读6-8自然段。
同学自读6-8自然段。
读后讨论:
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
4.小结。
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二、细读第9段:
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
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
怎样查无字词典?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 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 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干发现事物的实质,才干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的资料。
教学进程:
(一) 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 出示图片: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
2、 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幼稚时形似白色绒球。
3、 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
(1) 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 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 学习生字、新词。
1、 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 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呵欠黄昏一本正经
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返:“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 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考虑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 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局部。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昼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
板书设计:
蒲公英
(早晨) (中午) (黄昏)
绿 金色的草地 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 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板书: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 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 指名读,评读。
(3) 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 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
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
(5) 练习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
2、 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1) 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考虑:“我”有什么新发现?
(2) 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3) 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 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5) 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
(6) 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三) 升华情感。
1、 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揪 发现 不揪 喜爱
早晨 中午 黄昏
绿色 金色 绿色
合 张 合
蒲公英会合拢
语文教案 篇4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敦煌壁画教案设计。该教案具有教学课堂模块明显、思维启发过渡自然,问题设计精当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一起来学习下!
敦煌壁画教案设计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敦煌莫高库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为我国璀璨的古代艺术而骄傲。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在词语中正确认识读多音字“佛”;能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
3、 能照样子用“不仅……还……”造句;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能按照课文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 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能按照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能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二、教学课时:2课时
三、教学经过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莫高窟的历史。
(一)揭示课题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今天我们就要走近它,了解它。
(二)了解自学情况。
1、 标自然段、圈生字、划新词。
2、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概意思。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第二自然段,简要地描述了莫高窟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第三、四、五自然段,有面、有点地具体描写了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和栩栩如生。全文结构是:总写——分述。)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3、 学习生字、新词。
A、容易错的字:尊——遵 奏——揍、凑
B、多音字:佛(佛像)、(仿佛)
C、词语:亭台楼阁——亭子、平台、楼房、高阁(四周开窗可凭高远眺望的楼),泛指风景区或庭园里的各种建筑物。
舒展——伸展。
(三)作业指导
1、 抄写生字;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深入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各段的主要内容。
(一)第一自然段。总写“莫高窟”。
重点词语:世界闻名。艺术宝库。
具体写法:用数字说明。
(二)第二自然段。简要地介绍莫高窟的佛像。
抓“最大的佛像”“最小的佛像”印证第一句“每一尊佛像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三)学习第3——5自然段。
1、 第3自然段。用概括的语言总的写了壁画的内容:劳动、艺术表演。
2、 第4自然段。重点段。
着重描写了一幅画。
重点词:艳丽多姿。
这一段哪些句子写出了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
用“有的.……有的……”句式表现内容。
重点句:“其中一个……”比较下列句子:
A、 她提起腿,伸出两臂,把琵琶举到脑后拨琴弦。
B、 她轻提着腿,舒展两臂,把琵琶高高地举到脑后,拨动琴弦。
3、 第五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感受。比较句子:
眼前的一切都是活的。
眼前的一切就好像都是活的。
(二)作业指导:
1、《练习册》作业。
2、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
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
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2、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3、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5、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6、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
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
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上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要适时做好铺垫。
2、识字、写字教学3、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
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1)、首先理清专题的脉络,弄清楚课文在专题中的地位、作用,
注意结合专题学习重点来组织教学内容。
(2)、教学时注意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防止人为拔高或离题万里
地发挥。
本册教材大多数课文思想性强、人文内涵丰富。关注人文内涵,体
会思想感情,是学习课文要完成的任务之一,但是,人文内涵的开掘要
适可而止,不可脱离文本,更不可不顾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精读课文后的习题,从课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根据专题学习重点精
心编写,应当是教学课文的主要依据。本册教材课后题主要体现以下学习要求:
指导朗读、默读;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不2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4个字。认识2个偏旁“饣、牛”。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从故事中感受母女间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识字读文
三、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从故事中感受母女间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板书:借生日
二、学文识字,朗读感悟。
(一)读准字音。
1、大声、自由地读生字,对自己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小老师带读。
3、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正音。并引导齐读一次。
(二)读懂课文。
1、自由读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检测:逐段读课文,指导读正确。
3、自由读书,看看能从课文里发现什么。
4、学生交流:我从课文里发现……(教师相机引导感悟小云和妈妈之间的情感,并指导朗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6、拓展:你打算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
课间律动——《好妈妈》
(三)生字再现
1、去掉拼音读生字。
2、交换生字位置再读。
3、认识新偏旁:食字旁、牛字旁
4、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5、比赛:看谁说得多
⑴学习小伙伴扩词
⑵在四人小组里一人选一个字扩词,看谁组的词最多。
⑶请个别学生说。
三、学习写字。(比赛:看谁写得好)
1、请学生观察要写的四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教师范写,边写边讲关键笔画。学生跟着老师书空。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评讲。
板书设计:
借生日
小云 爱 妈妈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 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 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 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
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 课程导入 及 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考查,1991年六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州》、〈〈北极的呼唤〉〉等。
二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媲美( )挑衅( )笃信( )迷惘( )啮齿( )苔藓( )前赴后继( )
2.解释下列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北极旅鼠有哪些奥秘,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归纳板书:(1)旅鼠的超强繁殖之谜 (2)旅鼠的自我暴露之谜 (3)旅鼠的死亡大迁移之谜
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
1、提问:你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之后由各组选代表发言,共同交流。
重点品味文末丹尼斯的`话,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讨论,鼓励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五、品读课文,体味文章独特的写作手法:
提问:本文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知识性很强,但读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想一想,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独特之处?它是说明文还是记叙文?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来。
(先用记叙的要素来衡量。记叙的要素应该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
记叙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见是地地道道的记叙文体。可是这篇记叙文很特殊,它所叙述的故事跟一般记叙文叙述生活故事不一样,讲的全是关于旅鼠的知识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想象画面,理解词语;读句子感受排比句的特点与作用;积累佳句,学习成语故事,了解成语“三人成虎”的出处与比喻义。
2、口语交际,学会与人交往有礼、得体、自然、冷静、灵活;学会观察、倾听和评价。
3、习作,要求用眼睛、用心,走人美妙的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奥秘,用笔去把自己在秋游中的见闻、感受写下来,尝试用描写的方法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 用眼睛、用心,走人美妙的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奥秘,用笔去把自己在秋游中的见闻、感受写下来,尝试用描写的方法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想象画面,理解词语;读句子感受排比句的特点与作用;积累佳句,学习成语故事,了解成语“三人成虎”的出处与比喻义。
教学重难点:感悟、积累、运用词句。
一、读下面的词语,你眼前浮现出一些怎样的画面。
1. 读题,弄清要求。
2. 读词语,读准字音。
3. 默读,想象画面。
4. 互动交流想象的画面。
5. 选词,说句子。
6. 拓展:再说说其它这类词语。
二、读一读,说说你读这些句子的感受。
1. 读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2. 回顾前课内容,总结排比句的结构特点。
3. 再读,说说读后的感受。
4. 在其它文章中找找排比句,并说说对所找句子的感受。
5. 学生仿写排比句,教师相机加以引导。
三、读一读,记一记
1. 初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再读,结合注释说说自己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3. 简要介绍《春江花月夜》与作者张若虚,《滕王阁序》与作者王勃。
4. 师生活动交流,深入理解句子含义。
5. 有感情朗读,尝试背诵。
四、成语故事。
1. 自读短文,读准字音。
2. 再读,说说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3. 思考并与同桌交流: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怎样一个道理?(谣言与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性)
4. 试讲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远行路上
教学目标:
1. 与人交往要有礼貌,称谓要得体,与人交谈要自然,面带微笑,冷静、灵活应对场面。
2. 学会观察、倾听和评价。
教学重难点:与人交往要有礼貌,称谓要得体,与人交谈要自然,面带微笑,冷静、灵活应对场面。
教学过程:
一、了解口语交际的话题,板书:远行路上。
二、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与人交往要有礼貌,称谓要得体,与人交谈要自然,面带微笑,冷静、灵活应对场面。
三、创设、进入口语交际情境。
1. 分小组协商,设定“远行路上”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和人物,然后,分角色在小组预演,教师巡视辅导。
2. 各小组自愿在班上表演。
3. 同学互评。(教师从听、说的表情、态度、语气、礼貌用语、称谓得体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使各个小组取长补短,把要求落到实处)
四、小结,回扣交际要求。
第三、四课时 习作:走,秋游去
教学目标:
用眼睛、用心,走人美妙的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奥秘,用笔去把自己在秋游中的见闻、感受写下来,尝试用描写的方法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教学重难点:尝试用描写的方法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一、激发情感,导入话题,引导学生重温秋游的快乐。
1、同学们,在这风清云淡,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你们最想做什么去啊?
2、畅谈以往秋游活动中的感受。(粗略谈谈即可)
3、导入:这次秋游又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走,秋游去!
二、读懂题目,弄清要求。
自读,思考并画出本次习作的要求:可以美丽的景色为表达的对象,也可以在秋游中探索自然的奥秘为写作内容;可以写一串美好的印象,也可以写一组难忘的镜头。
三、广开言路,指导思路。
1. 想一想;这次秋游给你留下了哪些美好的印象?最难忘的镜头是什么?或者你打算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秋游的见闻?你准备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秋游的过程?
2.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四、回顾课文,读中学写。
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三篇课文,小结其描写角度、方法及抒情方式、记叙顺序。
五、指导选材,组织文章。
1. 同桌交流自己准备写作的内容、顺序、描写角度等,教师巡视辅导。
2. 师生互动,交流典型个例,引导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
六、学生习作,自主修改后同桌互改。教师提示互改要求,落实习作目标。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复习教案08-23
语文教案【精选】08-18
语文教案08-09
语文教案[精选]03-29
语文教案(经典)01-09
(经典)语文教案09-22
[精选]语文教案10-03
(经典)语文教案10-16
(精选)语文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