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5篇【必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培养幼儿识别游戏时识别安全和危险的能力。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图片两张
2、安全卡片和不安全卡片若干
操作要点
一、导入活动,引出话题
1、小朋友都喜欢玩球,而且有许多玩球的方法,但是小孩子应该在哪里玩球呢?
2、出示图片有两张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然后讲讲在哪里玩球好
3、一张图片里有车道,旁边有小河,另一张是有围栏的.空地
4、我们应该在第二张图片所表示的地方玩,引导幼儿说出第一幅图片中的不安全的因素,只有在没有障碍的空地玩球才是安全的。
二、故事受伤的皮皮
1、故事里有谁,讲了什么
2、皮皮为什么三次受伤
3、我们从故事里受到什么教育
三、游戏:
传球玩法:教师准备有安全内容和不安全内容的卡片,幼儿围坐在一起听铃声传球,当铃声停下时,手拿球的幼儿从盒子里取出一张卡片面向全体幼儿问;这样玩可以吗,幼儿根据卡片内容边拍手边讲对,对,对对可以这样玩,或错,错,错不能这样玩。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四、集体讲评:
今后在生活,游戏中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
在平日里,孩子们总是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小伤难免的,所以整个活动孩子们沉浸在故事画面里,听得很专注。知道了以后哪些东西不能碰,不能做哪些危险的事情,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学会保护自己。通过故事画面,孩子能准确判断是与非,增强自己的安全意思。其实,也提醒老师在平常生活里要比较注意孩子的安全。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线条画的手法表现美丽的鸟,并突出鸟的不同特征。
2、通过欣赏各种鸟,教师的示范讲解,尝试运用各种简单的线条和图案装饰鸟。
3、绘画时保持良好的坐姿。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勾线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 过提问,引出主题。
1、 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许多小鸟都飞回来了,那你见过有哪些小鸟呢?它们是什么样的呢?(幼儿交流)
2、 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图片上还有哪些小鸟?它们是什么样的?
教师小结:这些鸟都有共同的特征,都有尖尖的嘴巴,翅膀和尾巴,猫头鹰的.眼睛大大的,老鹰的翅膀大大的,鹦鹉的嘴巴尖尖的,还会说话哩,真有趣。
二、 学习鸟的画法。
刚才啊,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不同的鸟,那你们想不想来画一画小鸟呢?
1、 教师示范讲解
教师:我们画小鸟的时候啊,先画小鸟的头(圆圆的脑袋)然后再画小鸟的嘴巴,小鸟的身体可以画半圆型,也可以画椭圆型。,最后,我们再画小鸟的翅膀和尾巴。
教师:现在啊,一只小鸟已经画好了,但是我们看上去有点不舒服,觉得小鸟身上空空的,不漂亮。那怎样来装饰呢?
2、 尝试用线条来装饰鸟
教师:那我们用各种线条和图案来装饰吧!注意:装饰的时候:头、嘴巴、身体、翅膀和尾巴都要装饰到(教师做示范)
3、 教师提绘画要求
教师:现在该轮到小朋友大显身手了,画的时候该怎样画啊?安安静静,坐端正了画,那就行动吧!
4、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幼儿的作品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小孩子的提问常常会让我们不知道怎么回答,通常都搪塞而过。为了正面引导幼儿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我设计了中班科学活动《肚子里的宝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2.鼓励幼儿用动作自由表现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3.体会妈妈怀孕里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孕妇照 婚纱照 关于从受精到出生的课件 皮球人手一个
胎教音乐及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孕妇图片引题
1.这是个怎么样的人?
2.她的肚子为什么这么大,里有什么呀?
二、运用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1.妈妈肚子里的宝宝是从哪儿来的呢?
2.讲解从受精到出生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不同阶段的宝宝的不同样子,并加以想象。(结合图片进行讲解)
三、游戏《妈妈肚子里的宝宝》
1.根据图片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进行表现。
2.听胎教音乐做各种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动作。
四、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辛苦,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1.观看录像资料。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肚子这么大,那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2.妈妈在怀宝宝的时候这么辛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感谢她呢?
五、游戏《怀孕的妈妈》
请幼儿每人拿一个皮球放在肚子里,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表现怀孕的妈妈结束。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迷路之后该怎么办,了解如何正确分辨方向。
2、懂得迷路之后不要害怕,要大胆、礼貌的向他人寻求帮助。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故事内容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赵老师的好朋友鼠先生遇到了一个大问题,想请小朋友帮帮忙。
2、师:我们一起听听它遇到了什么问题。(出示PPT)
二、分段讲述。
(一)幼儿观看故事前半部分。
1、师:鼠先生遇到了什么问题?
2、师:鼠先生为什么找不到鼠小姐的家?(因为鼠先生迷路了)
3、师:鼠先生应该怎么办?幼:可以问警察,可以做记号等。
(二)观看故事后半部分。
1、师:那最后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家了吗?幼:找到了。
2、师:鼠先生是用了什么办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
3、教师与幼儿角色扮演。
三、经验迁移。
1、师:鼠先生迷路了之后是通过问路的办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那如果有一天我们小朋友一个人在外面迷路了该怎么办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当给予提示、指导)
2、小结:迷路后可以使用的办法有,记住自己家的门牌号、电话号码、父母手机号,打电话给家人;向路上的行人问路;找警察叔叔,让他们把自己送回家……
3、我们回家后可以问问家长还有什么好办法,下次活动时大家在一起进行交流。
四、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帮鼠先生找到了鼠小姐的家,他们高兴的拥抱在一起,那我们也很开心,我们一起和鼠先生、鼠小姐跳舞好吗?
活动反思:
有了“找路”的经验,再让孩子来表演、体验就轻易多了,也有了表演的激情。更让我感受到了表演是需要建立在孩子的已有经验上的,是孩子的一种内在需要。在这样的基础上,边理解故事边表演,孩子们很快就知道了问路的方法及问路时需要注重的礼貌等。最后的讨论也是一种延伸,孩子们可以继续多途径地寻找答案。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自主选组,并思考、讨论分组的一些要求。
2.体验成为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活动准备
幼儿在小班时已有分组及按小组活动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我想和他们在一组。
——小班时的朋友是不是都来了?我们班又有了哪些新朋友?他们叫什么名字?
——升中班了,你想和哪些朋友在一个组?
——幼儿自主选组。
2.我们分得是否合适。
——引导幼儿就选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如:如果小组太多了怎么办?有的组人太多,有的组人太少,怎么办?有的组全是男孩(或女孩)怎么办?
——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分组的一些具体要求,如要考虑人数、男女搭配等问题。
——引导幼儿根据分组的基本要求重新找朋友,作相应的调整。
3.给我们的组起名字。
——幼儿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名字。
——每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小组的名字及成员。
活动建议
1.从教师分组到幼儿自主选组、自己找朋友,幼儿从被动变为了主动,这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成为名符其实的班级小主人了。
2.可引导幼儿通过协商绘制小组标记,贴在每组桌上。
活动反思
要努力营造快乐、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小朋友积极参加活动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和关怀,感觉到他们在生活在一个温暖的集体中。每个人都被老师接纳和尊重。
由于每个小朋友成长的`环境不同,不同小朋友的沟通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关注平时与他人沟通较少的幼儿,提高他们的自信,鼓励他们多与家长、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交流。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教案08-30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教案(经典)04-24
中班教案(经典)12-01
[经典]中班教案12-16
中班教案(精选)11-06
(精选)中班教案11-19
(经典)中班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