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实用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激发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学习用圆形连接的方法画毛毛虫,提高大胆绘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毛毛虫
2、教师范画,幼儿用纸和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照片
教师:(好奇的口吻)哎呦,这是什么呀?奥!是毛毛虫呀。
小朋友,快给毛毛虫打个招呼吧!
二、展开
1.出示照片—幼虫
请幼儿仔细观察,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
提问:
(1) 毛毛虫的头和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2) 毛毛虫的头上有什么?
观看毛毛虫
(3) 毛毛虫的'身上长满了什么?
(4) 毛毛虫是怎样走路的?
2.教师示范画法。
(1)先画圆圆的头,在头上画出眼睛、鼻子、嘴巴和触角。
(2)在头的后面,依次画出4、5个圆形。
(3)给毛毛虫涂好看的颜色。
(4) 画完后适当的添画太阳、小草等。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三、 结束
教师讲评:重点从幼儿所画的毛毛虫的冬天方面进行评价。
小班教案 篇2
动作建议:
第一遍:A段:双手做小兔耳朵,做上下跳的动作
B段:双手放嘴边做吃的动作
C段:单手交替放耳边听敲门的声音
第二遍:A段:双手做小兔耳朵,做上下跳的动作
B段:创编打扫卫生的`动作
C段:单手交替放耳边听敲门的声音
第三遍:A段:双手做小兔耳朵,做上下跳的动作。
B段:玩游戏的动作
C段:单手交替放耳边听敲门的声音
游戏玩法:
1.音乐尾奏处幼儿听音辨别敲门的是兔妈妈还是大灰狼。
2.想出一个办法辨别是妈妈还是大灰狼。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结构,随乐做动作,在音乐结尾出辨别兔妈妈与大灰狼的声音。
2、通过故事情境,语言提示,随乐一下一下做小兔吃东西玩耍游戏的动作。
3、体验游戏中与大灰狼互动的游戏乐趣。
活动准备:
大灰狼头饰及尾巴、小白兔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故事音乐动作
l、师随乐做兔宝宝动作
《小兔乖乖>里的小兔们可乖啦,妈妈出门了,它们就在家里玩好玩的游戏,吃好吃的东西,真开心!有一首音乐说的就是《小兔乖乖》的故事,请你们仔细的听着音乐看看小兔都做了那些事情?
二、幼儿初步感知音乐,学做动作。
T:小兔在吃什么?我们一起吃。 (哦,原来是一下一下吃的)还做了什么动作? (听)小兔在听什么? (这边听一听,这边听一听)
T:我们一起来吃好吃的东西吧。
三、故事角色进入,幼儿听声音辨别兔妈妈与大灰狼。
l、幼儿整体做动作,兔妈妈角色进入。
T:是谁回来啦?是妈妈吗?你怎么知道的呢?
2、幼儿座位前游戏,创编打扫动作,大灰狼角色进入,
T:妈妈走啦,我们在家里能帮妈妈做点什么事呢?扫地怎么扫?拖地是怎么拖的?我们试一试哦
3、幼儿散点游戏,创编玩游戏动作,大灰狼学兔妈妈声音进入。
T:家里都打扫干净啦,那我们玩会游戏等妈妈回来吧,我们可似玩什么游戏呢?
T:是妈妈回来了吗?你有什么好办法?
四、结束
l、散点再次游戏走出活动室,兔妈妈回来了。
T:妈妈回来真开心,我们也要和妈妈一起来玩游戏!
小班教案 篇3
目标:
1、感受2/4拍音乐节奏,学着按节奏走步。
1、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情感。
准备:
1、录音磁带《朋友碰一碰》。
2、木偶娃娃两个。
过程:
1、听辨旋律:
“我们都有很多好朋友,请你找一位好朋友。”
幼儿跟着音乐节奏边拍手边走步(一拍一步)。
2、学唱歌曲:
“好朋友见面可高兴啦,怎样表示呢?”
(1)幼儿与相邻的好朋友互相做友好动作。出示木偶娃娃并进行表演。
“两个娃娃在干什么?”(握手、拥抱等动作)
(2)教师边唱歌边表演木偶戏,演示歌曲中好朋友相碰的`部位。
(3)幼儿学唱歌曲。
3、音乐游戏:朋友碰一碰
(1)玩法:幼儿边唱边走步找朋友,音乐终止时,教师说出好朋友相碰的部位,幼儿按指令找朋友碰一碰。
(2)幼儿游戏若干次。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根据自己的喜好摆放水果,制作拼盘。
2、愿意与同伴分享食物。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苹果、香蕉、橘子、提子(葡萄)、梨,用布盖好
2、切成片状的水果若干
3、人手一只小托盘、湿毛巾一块
4、拼好的水果拼盘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说一说。(略)
1、今天老师带来很多好吃的,你们猜猜是什么?
2、用变魔术的方式逐一出示水果:变变变,呦,是什么?
3、幼儿认一认、说一说水果名称。
二、讨论水果吃法。
1、这些水果可以怎么吃呢?
S:香蕉拨开来就可以吃了、和圆子一起烧着吃……
三、欣赏水果串。
1、吃水果的方法可多呢!今天老师把水果做成了水果拼盘,好看吗?
2、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启发幼儿讨论做法,把水果切成小块,将不同水果放在一起)
四、制作水果拼盘。
1、水果拼盘真好看,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吧!先要擦干净手,再拿一只盘子,选水果进行[拼盘。一边拼一边说说你用了什么水果。让我们来比比谁的小手最能干,谁的水果拼盘拼得最漂亮。
2、请幼儿回座位,用毛巾擦手,操作。
3、教师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去帮助同伴制作,并能拼出和别人不同的.水果拼盘。
五、分享水果串。
1、谁愿意上来介绍以下你的拼盘?
2、好吃的东西我们大家来分享,你愿意把你的水果拼盘和好朋友分享吗?怎样和好朋友分享呢?(可以你吃一个我尝一个、可以互尝两个、三个或更多、可以交换拼盘……)
六、品尝活动。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制作水果拼盘时,情绪高涨,制作认真,构思巧妙,从而培养了孩子的创造能力、大胆创新意识,进而激发了幼儿的审美情趣。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月亮的味道》,掌握句子"来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能够得着。"
2。能用简单的形容词或简单的句子猜想月亮的味道。
3。体验集体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用简单的形容词或简单的句子猜想月亮的味道。
活动准备:
《月亮的味道》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播放PPT通过月亮的幻灯片,引导幼儿猜测、联想,引出活动内容。
指导语:你们看到了什么?(月亮的真实图片)这个月亮它在哪儿?—天上。"月亮高高挂天上!"小朋友们摸过月亮吗?把手伸出来,然后闭上眼睛,老师请你们摸一摸月亮,小朋友摸着月亮了吗?哦,小朋友睁开眼睛,月亮已经回去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简单欣赏故事内容。(根据幻灯片简单讲故事)指导语:哇!快看看这是什么?图上都有什么?这个月亮它像什么?这样的月亮美不美?小朋友想不想尝一口?有没有哪个小朋友吃过月亮的?那小朋友们猜想一下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呢?小朋友再看看图上还有什么?它会是谁的眼睛呢?仔细听老师给你们讲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图一)夜里,动物们望着月亮,总是这么想。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图二)有一天,一只小海龟下定了决心,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
(图三)爬到山顶,月亮近多了。可是,小海龟还是够不着。海龟叫来了大象。
提问:小乌龟够着月亮了吗?如果你是小乌龟你会怎么办呢?
(图四)"大象,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月亮想,"这是在和我玩游戏吧!"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轻轻地往上一跳。大象还是够不着,它叫来了长颈鹿。
提问:小乌龟是怎么对大象说的?大象叫来了谁?大象是怎么对长颈鹿说的?
(图五)"长颈鹿,你跳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一下就够到了!"月亮一看到长颈鹿,又轻轻地往上一跳。长颈鹿使劲儿伸长了脖子,可还是够不着。于是,长颈鹿一口气叫来了:斑马、狮子、狐狸和猴子。。
提问:小朋友想想,长颈鹿会怎样邀请它的好朋友?最后,猴子够着月亮了吗?——没有,还差一点点。那小猴又会怎么办呢?
(图六)小动物们叫来了老鼠提问:小动物们是怎样邀请老鼠的?
(图七)"老鼠,快爬到我背上来,我们就能爬上月亮了!"(图八)只见,老鼠先爬到海龟身上,然后爬到大象的身上、长颈鹿的身上、斑马的身上、狮子的身上、狐狸的身上、猴子的身上,然后……"咔嚓!"它咬下一片月亮。
哇!月亮的.味道真好。
然后,老鼠又给猴子、狐狸、狮子、斑马、长颈鹿、大象和海龟,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觉得,这是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提问:小老鼠最后吃到月亮了吗?它是怎么吃到月亮的?小老鼠是一个人吃月亮的吗?小朋友猜一猜小动物们吃到的月亮会是什么味道的?(总结孩子们归纳的味道)(图九)这天夜里,大家挤在一起睡着了。
提问:他们为什么睡着了?
三、结束部分:
总结指导语:"原来小动物通过互相帮助吃到的月亮有那么多的味道啊,等会老师就请小朋友吃XX(水果)我们待会也去尝尝月亮像XX一样的味道。"
活动反思:
瑞士画家麦克?格雷涅茨笔下的绘本故事《月亮的味道》充满童趣。
夜晚,高高挂在天上的月亮在成人的眼里已经是遥不可及的,更不要说会想到去品尝一下月亮的味道了。但是,在这则故事中,那一轮皎洁的明月被幻化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不是吗?在孩子们的眼里,它像极了一片香喷喷的薯片,还像极了一个诱人的冰淇淋球。而故事中的小动物们,为了能吃到那美味的月亮可谓不惜一切代价。在“够”月亮的过程中,小动物们“叠罗汉”的执著和合作精神令人感动,故事中小动物们那可爱的“坚忍不拔”“坚持到底”对孩子们来说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小班教案09-09
小班教案07-27
小班教案(经典)09-12
(精选)小班教案12-05
小班教案【经典】01-03
【经典】小班教案12-07
小班教案08-16
小班的教案09-12
小班的教案07-12
(经典)小班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