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10-19 06:42:04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班数学教案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小班数学教案4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区分圆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能按标

  记进行分类。

  2、幼儿在情景游戏等活动,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发展幼儿动手拼图的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

  3、幻灯片。

  4、各种形状的物品、饼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常老师要带大家到我家去做客,呀,前面有好多漂亮的石头,小朋友们到哪里每人捡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然后带着你的.石头找一个位置坐下来,来让我们一起去捡石头吧!”(随音乐进入活动室)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请每个每个小朋友捡一颗自己最喜欢的,每人捡1颗。”

  3、引导幼儿观察石头,鼓励幼儿边观察边交流。

  请你和你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你手中石头的颜色和形状。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石头的颜色和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教师出示课件:请相对应的幼儿回应。

  二、铺石头:

  1、小朋友们,今天常老师邀请大家到我家去做客,可是我家门前的路有坑坑洼洼的,走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想请大家用你手中的漂亮石头,把我家门前的路修好。”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非常感谢大家帮我来铺路,可是大家看,我这里还有一段路没有铺好,这可怎么办呀?我这里只剩下这些形状的石头了,大家来想想办法,用这些石头来帮我铺好剩下的这段路。

  下面请小朋友四个人一组到我们的操作台去尝试铺路。

  4、幼儿分小组操作。

  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大家都铺好了自己的小路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铺好这个圆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坑的?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用两个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8、我请大家来参观我的家,请你来看一看我家的各种物品,他们是什么形状的?

  9、我为大家准备了好吃的饼干,送给大家。

  三、踩石头:

  1、“欢迎大家下次来我家,让我们踩上小路回家吧。我邀请大家和我一块来玩踩石头的游戏!”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3、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小朋友们你们今天玩得开心吗?请小朋友到家里也找一找有什么图形藏在你们家?

  (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老师。)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数学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老师,并列出图表。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

  2、愿意参与为家人送物品的活动。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重点难点:

  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

  活动准备:

  1、教具:图片:手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一)、人物图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2、学具:幼儿操作纸、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一)、拐杖、女士包、领带等。(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了解物品与人的关联性。

  出示人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图片。

  师: 看,谁到我们教室来做客?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进行观察并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从他们身上的不同物品就可以看出他们是谁了。

  师:看,家里的手套都乱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找不到自己的手套了,谁能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手套?

  小班幼儿已经初步具有观察的经验,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不同人物的不同特征,能通过人物身上的物品分辨出人物的不同身份。同时,教师的小结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了"物品与人的关联性"。

  2、宝宝送物品。

  (1)个别幼儿送物品。(3分钟)请个别幼儿送手套并讲述原因。

  师:你是怎么送的?为什么要这么送?

  教师小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手套是不一样的,我们从手套的不同特征就可以看出来了。

  用同一种物品--手套来引导幼儿通过细致观察、一一比较的方法来判断手套送给谁。

  (2)全体幼儿送物品。(12分钟)师:家里还有很多其他的物品,我们首先来看看他们是什么。

  介绍操作材料和操作要求。

  师:我们一起来送一送,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东西放到他们下面,记住一边送要一边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送。

  幼儿送物品并讲述原因。

  幼儿集体操作时,教师所选材料有了递进,有一组(4双鞋子)同类的物品,还有一些其他特征比较明显的物品,如拐杖、领带等。引导幼儿在细致观察、一一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更全面的判断,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这一目标的达成。

  3、展示幼儿作业,集体检验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送的`?为什么要这样送?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验、纠错。

  评价幼儿作业时,先选用操作正确,比较有序作业进行点评,再选用一些比较典型的作业,引导幼儿自评,利用幼儿间的差异资源进行互评。

  课后反思:

  本活动来源于主题《亲亲热热一家人》,目的是让幼儿按照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从而能增进宝宝与家长之间的情感。小班的孩子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较感兴趣,但是他们对这些常见物品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宝宝送物品》这一活动从幼儿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幼儿通过认一认、说一说、找一找、送一送进一步认识常见物品,并能给不同人物进行匹配。教师在教学具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在教具方面,首先选用一组同类物品,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方法-- 比较,同一组物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很容易就能判断出物品该送给谁。在幼儿操作材料方面,又有了递进,用了一组同类物品,另外还选了4个特征较明显的物品,难度有所提高,对幼儿更具挑战性,幼儿对判断物品的关联性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判断物品该送给谁,不仅可以通过比较,还应从实际生活出发,明白物品的用途,从而进行判断。

  小百科:物品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泛指各种东西或零星的物品。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

  2、学习将2~5个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方法进行排序。

  3、能积极主动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操作卡 两个小朋友 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生问好

  2、接数、报数游戏

  3、激趣,感知高矮

  师:老师这有丝巾,你们谁能碰到它?为什么老师能碰到小朋友不能碰到呢?

  二、基本部分:

  1、猜想,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师:请你找一位朋友比一比你们两个谁高谁矮。

  2、请两位幼儿进入教室,女孩站在物体上,用布遮住,请幼儿观察。

  教师小结:原来比高矮的时候,我们要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3、请幼儿进行操作比高矮

  (1)评价

  (2)请幼儿找相同的卡片进行比较

  (3)再次评价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排列规律,并能按规律接着排序

  2、通过活动培养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判断推理能力。

  3、喜欢参与规律排序的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操作卡片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排队游戏,引入活动。

  师:小朋友看图上有什么呀?有哪些小动物呢?(按规律排列的小动物)

  师:今天啊,我们看看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排队的?好不好?

  二、发现规律,能按规律接着排序。

  观察卡片上动物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前后,不同的动物,次序规律排序的方法。问:蝴蝶和蜜蜂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先蝴蝶后蜜蜂ABAB,)后面和前面是不一样的。那接下来该怎么排呢?谁来说一下?是不是?接下来是什么呢?猜猜看!2说规律

  师:来看看接下来小动物们还会怎么排队呢(AABAAB)接着往下排

  问:你又发现什么规律了?(AABAAB)两只蝴蝶一只蜜蜂。接下来是什么呢?后面呢?你们同意吗?师:看看接下来会找到什么呢?(ABAABA)仔细地看,你发现它排的是什么规律?1~2回答

  师:一蝴蝶一蜜蜂一蝴蝶,那你们看看后面和前面一样吗?那接下来应该是谁排队了呢?请一位小朋友来说。为什么呢?(再次讲述规律)2人

  接下来还有,我们来看看,出现了一只蝴蝶、两只蜜蜂、三只蝴蝶,为什么呢?(填空)3人

  师:谁能告诉我,(再次讲述规律)这是按ABAAA的规律来排的,那下面又该谁来排队了呢?

  三、幼儿操作,补规律

  请幼儿找出书本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前面的规律并接着排序。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四、评价活动

  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他找到了什么?是按什么规律排的。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12-21

小班数学教案05-17

小班修路数学教案01-16

小班数学教案比长短07-07

小班数学教案【推荐】06-19

(热)小班数学教案08-09

小班数学教案(必备)12-20

实用的小班数学教案11-05

小班数学教案【必备】12-20

小班数学教案(精)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