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2-14 03:03:2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语文教案范文锦集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语文教案范文锦集5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我执教的《毽子变乖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一篇讲读课文。

  2、教材简介

  这是一篇散文,写老师教我们踢毽子时,毽子很听老师的话,而我们刚开始练习时,毽子一点儿也不听话,后来“我”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每天练习,毽子变乖了,也听我们的话了。全文一共分为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讲课件老师教我们踢毽子。第二自然段讲老师表演踢毽子给我们看,毽子很听老师的话。第三自然段讲我们刚开始练习踢毽子时,毽子一点儿也不听话。老师告诉我们要经常练习。第四自然段讲“我”每天练习踢毽子,后来毽子也听“我”的话了。本文语言活泼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说教学方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钍对以上教学思想,这节课我以读代讲,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踢毽子的感受,使学生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的看看,读读,想想,说说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感受踢毽子的快乐,而且渗透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说教学程序

  本课我将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认读生字词。研究课文内容,突破重难点。

  今天,我执教的是这课的第一课时。

  一、设计理念:

  通过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培养学生对活动的爱好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会认”字教学难点:理解毽子为什么在“我”的脚下不听话。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六、教具准备:

  各种体育用品、词语卡片、挂图

  七、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写一处景色,注意抓住景物静态和动态的特点,题目自拟。

  2.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教学重、难点:

  注意抓住景物静态和动态的特点及发展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

  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作前准备:

  1.回忆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2.搜集有关写景的词句及文章,做前期的积累。

  (二)作中指导:

  1.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所见到的最美丽的景色在哪里,又是什么样呢?你想把这优美的景色,优雅的环境介绍给在座的各位同学吗?那么,在你介绍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提出表达的要求:

  (1)明确所描写景物的地点,入题要顺畅,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

  (2)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2.情境再现,明确中心。

  老师再次呈现《桂林山水》的课件,让同学们共同欣赏这一处美景,看完了录像,再次说说本文的结构特点,描写手法。

  回顾本单元其他写景文章都是怎样写的,从结构到写法有什么可借鉴之处。

  同时提示学生文章写得好,不仅因为结构好描写好,更重要的是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整篇作文才有了中心。

  3.自主选材,构思全文。

  下面请同学们再思考,确定自己要描写的景物,并明确要突出该景物什么特点,再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请同学提出意见并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

  4.个别交流,整体受益。

  指个别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要写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哪部分重点写。大家帮助完善。(2-3人)

  5.落笔成文。

  (三)修改评价。

  自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作文目标的顺序,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增、删、调、换、订的修改方法(出示),逐条修改自己的作文。

  互评、互改:同桌交流进行互评,对照作文目标给你的同桌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根据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帮他修改。

  教师总评。

  (四)作后评讲。

  1.概述此次习作情况。

  ⑴表扬优生,鼓励进步生。

  ⑵肯定成绩,指出问题。

  2.佳作赏析。

  ⑴出示佳作,各自默读。想一想:你觉得习作好在哪里?给你什么启发?

  ⑵集体交流、评析。

  3、组织修改习作。

  ⑴自改。

  ⑵同桌互阅。

语文教案 篇3

  目的: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

  一课时 。

  重点:

  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

  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出示投影片2)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

  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出示投影片3)

  (1) 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 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附板书:

  理清思路 品味语言

  思秋 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绘秋 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议秋 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恋秋 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

语文教案 篇4

  阅读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爱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爱心。

  3、体会课文结构安排及内容表达的特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爱心。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爱心。

  关键体会课文结构安排及内容表达的特点。

  实物投影

  21课一件运动衫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一件特别漂亮的运动衫,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读课文,抓住得、失、得几个字,画出有关语句,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说说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3、课文故事结局是怎样?

  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1)、不仅结局出乎我们的意料,而且事情发生的过程中,也许有许多出乎我们的'意料的地方。下面,请大家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在异想不到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将你的感受与小组同学讨论,说说你们从这些地方想到了什么?再充分读的基础上讨论。

  (2)、集体交流。学生自由交谈。抓住下列内容讨论

  a、在我“喜欢那件运动衫后,对妈妈说那件运动衫及对上面印得蓝色大角麋鹿多棒,过一会儿,妈妈就给了我三元钱。”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从中可以感受到这位妈妈非常理解孩子、爱孩子。

  b、没有料到这位售货员会底价买出那双鞋子,并且还赠送了一双长腰袜子,她一定是被小男孩的行动感染了,从中感受到她对老人怀着深深的同情,也是富有爱心的人。

  c、小男孩喜欢运动衫,却放弃,用来换鞋。

  三、教师小结。

  四、观看插图,想象情景。

  五、如果你是这个男孩你会说些什么?

  1、交流,谈体会。

  2、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3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3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方法:

  交流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感知课文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进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4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

  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斑、絮、呵欠

  2、用钢笔描红。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经典】语文教案10-05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09-17

(精选)语文教案09-18

语文教案【经典】05-06

语文教案[经典]04-24

【精选】语文教案12-25

语文教案(精选)11-19

[经典]语文教案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