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28 13:01:02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集合六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集合六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平时 最爱吃哪些蔬菜?(练习说话)

  2、今天王老师带大家到种植蔬菜的地方去看看,你们高兴不高兴?(出示插图)

  3、仔细观察图,说一句完整的话。

  4、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识字二的《菜园里》一课。(板书课题:菜园里)

  二、学习词语:

  1、王老师这里准备了许多蔬菜,小组长带着组员来认认这些菜,仔细观察,也可以摸摸,开始吧。

  2、谁愿意把你看到的,摸到的说一说。

  3、请同学们拿出词语卡片读读这些蔬菜的名称,自己拼读音节,读准字音。

  4、刚才大家已经自己读了词语,你们愿意不愿意在小组里读?

  小组里选择喜欢的方式再读词语。

  哪个组愿意到前面来读,先说说怎么读的。(请2-3组读)

  5、大家想不想玩认词游戏呀?你想玩什么?

  小组里商量一下就开始吧。

  6、刚才同学们读了词语,又玩了认词游戏,都认识这些词语了吗?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请三位同学分别领读三行词语)

  7、现在王老师要考考大家,火车火车呜呜开,开到第X组。(开火车读词语)

  8、谁在家里帮妈妈买过菜?你们真是好孩子,今天妈妈要加班,请你来帮妈妈买菜,妈妈写了一张条子放在篮子里,你按妈妈的.吩咐去买菜。(请三人来做游戏)

  他们都买好了,我们来检查检查买得对吗?

  请这三位同学带着大家读他们手中的词语。

  9、大家看王老师这有这么多蔬菜,简直可以开一个蔬菜商店了,谁愿意当小售货员,介绍介绍这些菜。

  三、学习认读生字:

  1、现在小组长拿出生字卡片,和你的组员一起读读,注意读准字音,有不会的可以请教组里的同学。

  2、哪个组愿意到前面来读?

  3、今天我们又交了7个生字朋友,同学们在生活中也看到了这些生字朋友,把你们找到的说一说。(生出示找到的包装袋、报纸等)

  4、这些字还想交更多的朋友,谁能帮帮他们?(任选生字组词)

  四、写字:

  1、今天我们还要学写两个字。(出示“卜”“心”)认识这两个字吗?

  2、学习“卜”:

  (1)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2)仔细看,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3)(出示“卜”的书写动画)仔细看,伸出手指写一写,再看一遍。

  (4)打开书,描写这个字,再写一个。

  3、学习“心”:

  (1)在“心”字中有一个新笔画,叫“卧钩”(学生跟读)。

  (2)(出示竖弯钩和卧钩)卧钩和我们曾经学过的竖弯钩有什么区别?

  伸出手写一写。

  (3)(出示“心”字)大家看“心”字有几个点?这三个点的方向一样吗?(对,向左写的点叫左点,那向右写的点呢?)

  (5)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心”的笔顺。(放演示动画)

  (6)师范写:注意第一个右点写在卧钩里,最后一点写在卧钩外面。

  (7)生练写。

  (8)评价。利用投影打出学生的字:看看他们写得哪好哪不好。

  五、拓展:

  1、今天,我们一起到菜园里,认识了九种蔬菜及他们的名称,你还见过哪些蔬菜,用一句话介绍介绍。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二、品读韵文

  1、瞧,宽阔的绿茵场上,足球在运动员的脚下多灵活呀?

  2、运动员们激烈拼抢,脚下生风,踢球技术娴熟。结合图片点拨:争顶和倒勾。

  3、他们拼尽全力,运用熟练的`技巧摆脱对方,把足球射向对方球门。

  4、看台上,观众们摇旗呐喊,为自己喜爱的运动员和球队加油助威。他们的热情也感染了场上的运动员,绿茵场上沸腾啦!

  5、诵读韵文,读出画面。

  三、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倒、勾、过、门、加。

  1、认读生字。

  2、看笔顺表,记笔顺。

  3、认识新偏旁。

  4、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5、教师范写生字。

  6、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哪些笔顺。

  7、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8、反馈纠正。

  四、作业。

  五、课外延伸

  1、和爸爸一起看一场足球比赛,并认真听解说员的解说。

  2、课后大家可以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一次班级的小小足球赛,体验一下踢足球的快乐。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共有学生51名,其中男生25名,女生26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二、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四、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字帖临摹。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措施

  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4、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六、课题研究方向

  继续进行作文片断的练习。

  七、增优补差

  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对差生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基础知识的学习

  周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19-21周人教版六册语文教学进度表教学内容安排1、燕子2、古诗两首3、荷花4、珍珠泉语文园地一机动单元检测5、翠鸟6、燕子专列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8、路旁的橡树语文园地二机动单元检测9、寓言两则10、惊弓之鸟11、画杨桃机动12*想别人没想到的语文园地三机动单元检测13、和时间赛跑14、检阅15、争吵机动16*绝招语文园地四机动单元检测17、可贵的沉默18、她是我的朋友19、七颗钻石机动20*妈妈的账单语文园地五机动单元检测21、太阳22、月球之谜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机动24*果园机器人语文园地六语文园地六单元检测25、太阳是大家的26、一面五星红旗27、卖木雕的少年28*中国国际支援队,真棒!语文园地七机动单元检测29、古诗两首30、西门豹机动31、女娲补天32*夸夫追日语文园地八机动单元检测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课文在介绍太阳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这样描写太阳的特点因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目标:

  1、自主识记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繁殖、蔬菜、预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师生引读,感受第一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和最后一段的构段方式;采用填空补白的方式,背诵和积累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通过“边读边思”的方法,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初步体会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品评咀嚼“差不多、估计、比较”等词语,初步体会说明文表达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六单元 学情分析:

  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说几个含有“日”的成语或四字词语。(旭日东升 日落西山)

  早上,旭日东升,把阳光和灿烂带给大地;傍晚,日落西山,劳动了一天的太阳要到西山后面去休息了。

  2、后羿射日,知道这个神话故事吗?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前两句(学生自由读)

  (2)、说一说: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指名说)

  理解:寸草不生

  3、《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与这个神话故事在写法上完全不一样。课文给我们介绍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逐节朗读1—3自然段,引导学生把每个自然段分别读成一个字“远”、“大”、“热”。( 读书,把一段话读成几个词,甚至是一个字,这是一种本领。)

  2、同桌一起读4—8自然段,把他读成一句话。

  3、理清文脉:

  远、大、热是在写太阳的——特点,后面课文介绍了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

  三、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说明方法 学习课文(l-3自然段)

  (一)、远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居住的地球很远很远,那到底有多远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说清楚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

  出示句子:“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1.5亿是个数字,从数的进位感受1.5亿是个相当大的数字。读句子。板书:列数字

  (2)、“1.5亿公里远”到底有多远?课文中怎么说?指名读。

  (3)、用我们熟悉的“步行”和“坐飞机”来举例子,(板书)两个例子之间用“;”,男女生分读。

  (4)、3500,二十几,这些也都是在列数字,板书:列数字。

  (5)、朗读。课文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让我们更形象地感受到了“远”。

  2、听老师读。教师故意落下“差不多、几”这几个词。

  没有办法考证,没人知道,所以用上这几个词,这样表达更加精确。(朗读句子,感受科普文表达的精确性。)

  3、这段话先讲什么?再讲什么?(这段话从传说引出,再说明实际情况,中间用一个什么词语来说明实际情况(“其实”))

  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自由读“大”、“热”的语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来介绍的?让学生动笔划划句子,谈谈感受。(给学生动笔思考的时间。)

  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随机点拨)

  1、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理解“抵”——“顶”,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130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样一比较,更显出太阳的大,这种方法就叫作比较。读句子。(列数字)

  2、热——“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列数字)

  (1)、表面温度:6000摄氏度 ,联系生活体验。(炎热的夏天一直想呆在空调房里吃冰棍,不敢出家门一般只有39°c左右,开水很烫手也只有100°c,)6000度呢,连钢铁……

  (2)、点拨——“估计”,太阳温度太高了,人们无法进行测量,所以是大概的数。

  (3)、读句子。

  (4)、“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读课后的相关资料。

  (三)、理清三者间的关系:

  1、这二自然段话写了“大”,还写了什么?“大”与“远”的联系。读句子(因为……所以……)

  2、用同样的句式说“远”与“大”的关系。如:太阳是个大火球,因为太远,所以感觉不到那么热了。

  小结: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假设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同桌之间认读生字。

  (2)重点指导“抵”、“氏” 、“繁”、“蔬”等字的书写:

  A、让学生比较“抵”、“氏”两个字,强调“抵着”的“抵”需要底下点的支撑;姓氏的“氏”可没有一点。

  B、“繁”字用拆字法,“每”、“攵”、“系”去掉一撇组成,上宽下窄。

  C、“蔬”字是形声字,蔬菜是植物,“蔬”字是草字头。

  (3)读写词语:差不多 估计 繁殖 庄稼 预防

  并用“差不多、估计”这两个词语说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用上“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自由说说太阳的特点。

  2、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大”“远”“热”之间的关系。

  二、感受太阳与我们的密切关系 学习课文第4-8自然段

  学习过渡句: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课文的哪一段话最能说明关系密切?

  (通过最后一段话的学习,辐射到4—7自然段)

  (一)、自学4—8自然段,课文哪一句话最能说明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密切?“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二)再读4—8自然段,联系相关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为学生的表达搭建平台)

  如:有了太阳,植物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有了太阳,动物才能生存,繁殖……

  有了太阳,人类才能舒适的生活……

  (触摸第四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正反两方面描写。)

  有了太阳,才能形成风雪雨露……

  有了太阳,可以防治疾病……

  一句话,有了太阳,才有

  如:如果没有了太阳,植物就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如果没有了太阳,动物就不能生存,繁殖……

  如果没有了太阳,人类就不能舒适的生活……

  如果没有了太阳,就不能形成风雪雨露……

  如果没有了太阳,就不能防治疾病……

  一句话,如果太阳,就不会有

  (三)理清4-8自然段的关系。

  前面的4-7自然段是具体说明,第8自然段是总结。前面的自然段是具体举例子说明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

  (四)再次朗读第八自然段,先正面再反面与最后总结。反义词:光明—黑暗,温暖—寒冷。

  (五)积累:地球上的( )和( ),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 ),到处是( ),没有( ),没有( ),自然( )。一句话,没有太阳,( )。

  三、总结全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1、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2、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又那么高,距离我们那么远,才能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才会有我们美丽可爱的世界。推荐《妙不可言的位置》一文。

  四、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必须背诵最后一段)

  (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测览。

  (3)、练习写《太阳的自述》。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能给多音字“强”据词定音;理解“偏僻、勉强、资助、尝试、实际”等词语;理解“才”在本课几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2、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知道童弟周青年时代发愤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迹,感受强烈的进取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1、揭题,简介童第周。

  2、听录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朗读。

  3、课文写了童第周哪两个时期的'事?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同一件事的?

  4、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

  5、自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

  6、正音“鄞”理解“偏僻”

  7、理解句子:

  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书。

  8、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

  9、作业:

  《课堂作业》1—3

  第2课时

  1、童第周为什么要争气?

  理解并朗读三个“才”的句子。

  用“再三”说一句话。

  2、理解句子。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

  重点理解“更加”、“发愤”。

  3、从哪些句子可看出童第周发愤学习?

  4、理解句子。

  童第周看看成绩单,心想:“……”

  说说“努力”。(稍慢、有力)

  5、作业:

  《课堂作业》4、6、7

  第3课时

  1、出示童第周第一次的话,说说为谁争气。

  2、找出童第周第二次的话,说说为谁争气,与上一次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为什么要暗暗下决心为中国人争气呢?

  4、童第周是用什么为中国人争气的?

  5、这个实验难吗?从哪儿可看出来?

  6、童第周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刻苦钻研、反复实践)

  7、再次朗读感受。

  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难办的事,我们经过努力,也能办到。

  8、作业:

  《课堂作业》5

  摘抄句子。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

  1.学习6个生字及部分新词,理解课文的内容。

  2.理解课文第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的写和方法。

  3.初步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部分新词。

  三、教学准备:

  小黑板、幻灯片、找表示时间的词。

  四、教学过程 :

  (一)揭题

  1.(出示课题)齐读,注意“瑞”的翘舌音。

  通过课前预习,我们知道“瑞”的意思是 。那么瑞雪呢?

  2.过渡:课文是怎样描写下雪的?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那么写雪景的是哪几段?写人物的又是哪几段?

  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文,读完后完成作业 本第7题。(请一生做在投影片上,校对、改正)看作业 本连说课的主要内容。

  3.检查生字新词读音。

  (三)回忆本单元学习提示,说说默读的.要求是什么?(出示投影片)

  (四)学习第1段

  1.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出示活动投影片)

  同桌讨论怎么整理,是按什么顺序整理出来的?(指名整理回答)

  2.默读第1段,用“ ”划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

  (“霎时间”表示时间很短,它是表示时间的词,但它跟其他四个词又有别。齐读“昨天中午、下午、傍晚、整整一夜”,我们都能说出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时候,并有先后顺序,而“霎时间”只表示“一会儿、一瞬间”,你能说出它指的是什么时候吧?它没有先后顺序,因此不能划上)

  3.引读:昨天中午,天气有什么变化?傍晚,天气又发生了变化,开始 ,,大雪下了 。完成作业 本第5题的1—3格(出示小黑板)指名写,校对改正。

  4.结合小黑板上的表格看看书,说说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男、女生分读刮风、下雪的句子,理清刮风和下雪的关系。

  5.学习第1句。

  (1)自由读,用“ ”划出描写风大的词句。

  (2)理解“凛冽”,“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说明风不停地刮,刮的时间 。

  (3)指导朗读:语速稍慢,“凛冽”读重音。

  (4)小结学习第1句的方法:读、划→理解→朗读

  6.自学2、3、4句(分组)

  7.检查、反馈。

  (1)看板面理解“大片大片”、“纷纷扬扬”、“白蒙蒙”、“笼罩”(什么把什么罩住了)。

  (2)朗读指导

  在极短的时间内,山上白了,树上白了,屋子顶上白了,田野上也白了,一切都被白蒙蒙的大雪覆盖住了,这真是一场大雪啊!(读)这场雪不公大,而且下得时间也很长,从哪看出?应该怎样读?

  8.齐读第1段,小结

  这段话先写昨天中午刮风,刮了一个下午,再写傍晚下雪,下了整整一夜,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9.看板书说话

  请你按时间顺序说说从刮风到下雪的过程。

  五、课堂总结

  六、生字书写指导

  扳书:

  七、教后感:

  本文的重点是学习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作方法。我通过整理句子、了解时间顺序,找出理解、辨析时间的词,填表格上的表示时间的词等一系列过程来落实,较好地达到了谈中学写的预期目的。同时,还充分利用板画来理解“凛冽”、“笼罩”等难词。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小学语文教案04-10

小学语文《春》教案01-29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06-13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1-25

小学语文教案[必备]07-30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08-03

小学语文教案【集合】08-13

(精)小学语文教案11-19

小学语文教案(集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