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名单》教学反思

时间:2021-06-08 11:05:4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辛德勒名单》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辛德勒名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辛德勒名单》教学反思

《辛德勒名单》教学反思1

  这堂课是我在听了几节县里的优质课评比后上的,有得有失,通过教学后的反思,我觉得自己获得了以下一些认识。

  第一,确立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并选择一个相对较小的切入点。在备课时,我发现这篇课文可讲的东西实在是太多,而时间只有一节课,如果面面俱到,什么都讲,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浮光掠影,面面俱不到。所以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我把切入点放在排比上,结合朗读、品味,解读、归纳出一些方法,并把它运用到写作中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我一直认为语文教学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与良好的师生关系相关,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总是积极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并相应地对教学作出调整。我用影视片断的赏析,以及教师的解说词来导入,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这次导入新课花费了一些时间,但我并不后悔,因为它为我后来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乐于思考,踊跃发言,这与新课伊始就形成的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分不开的。当然,也有值得改进之处,导课时语言可以更精炼一些,尽可能地缩短一些时间,这样就给下面的教学在时间上留有了余地。

  第三,把教师的“给”变成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是今后教学中努力的方向。这堂课,我虽然设计了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归纳方法,但教师“给”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今后,在备课中一定要充分思考并尽最大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这必将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但也是一个不能不正视的问题。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反思的意义正在此吧。

《辛德勒名单》教学反思2

  基于当下学习媒介多样化、信息化的时代潮流,“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应运而生。我认为,语文课堂中“跨媒介”应当体现为技术手段和教学内容上的双重跨越。技术手段上,“要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利用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创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学习生态。”即除传统纸质媒介外,还要引入互联网、电视、电子白板等数字化媒介形式,实现交互式教学。教学内容上,比之传统单一的文字,多形态的“媒介文本”走入课堂,丰富了语文教学的样式。图片、音乐、动态影像、新闻传媒,都可以成为教学对象,阅读教学的策略也就需要相应发生变化。

  本课教学设计中的“跨媒介”,既是技术手段上的“跨媒介”,也是教学内容上的“跨媒介”。技术手段上,除传统文本研读和师生探讨外,还引入了课前视频、影视片段作为教学补充,符合了新课改“鼓励老师们参与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实践”要求。教学内容上,《辛德勒名单》作为剧本,兼有视觉媒介和文本媒介的特征,通过剧本和小说的比对阅读,顺应了课标“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的.要求。

  必须要注意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信息时代,“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绝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中引入多种媒介技术手段。作为语文课堂,“跨媒介”的目的依然是为“阅读与交流”服务的。因此,本教学设计通过影视片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通过剧本特有的“场景”和“台词”,让学生深入时代,体会人物选择的辛酸与不易,最终感知人性的伟大。在课堂实践中,学生能够在不同文体的比较阅读中自行概括出剧本特征,也能在人物对比中感受辛德勒抉择的艰辛,亦能在“辛德勒之死”的情境创设中自行创作剧本片段。课堂后期播放的辛德勒痛哭自责的片段,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甚至有学生动情落泪。应该说,我的设想大体上获得了落实。

【《辛德勒名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数学教学反思

2.《荷花》教学反思

3.线上教学反思

4.《燕子》教学反思

5.《山雨》教学反思

6.《散步》教学反思

7.猫教学反思

8.观潮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