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班教案合集九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猫、兔子等常见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能将小动物与他们喜爱的食物进行匹配。
2、能通过一一对应比较出两组物品一样多。
活动准备
教具:《活动用书》第45页的贴图(虫子、肉骨头、桃子、鱼、萝卜、竹子);磁贴(5只兔子、5个萝i、)猫、狗、熊猫和小鱼、肉骨头、竹子的图片各一张。
学具:《活动用书》第45页的贴图(虫子、肉骨头、桃子、鱼、萝》、竹子)磁贴(5只兔子、5个萝》),白板,《活动用书》第21、22页。
活动过程
给小动物匹配喜欢吃的食物
●教师模仿猫叫:“喵喵……谁来我们班作客了?”出示小猫图片,引导幼儿欢迎小猫。
●分别出示小狗、熊猫的图片,师幼共同欢迎小动物。
●教师:“小动物来作客,我们可以请他们吃点什么呢?”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介绍猫、狗、熊猫分别喜欢吃什么。教师出示小鱼、肉骨头、竹子等图片:“这些是什么?哪个小动物喜
欢吃鱼?……我们把这些好吃的东西送给小动物吧!”请幼儿给小动物送点心,边送边说。如:“小猫,我请你吃小鱼……”
操作活动1(《活动用书》第21页:爱吃的食物)
●教师:“许多小动物也到didi鼠家去作客了,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小动物?”观察画面,看看说说有哪些小动物到didi鼠家去作客。
●教师:“你能告诉didi鼠宝宝,这些小动物都喜欢吃什么吗?”请幼儿介绍小动物们喜欢吃的食物。
●教师:“didi鼠给客人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我们来帮他分给小动物吧!把客人喜欢吃的食物放在他面前的餐盘里。”请幼儿取出贴图上的食物,摆放在相应小动物的`餐盘里,鼓励幼儿边放边说。
教学提示:
幼儿对动物生活习性的认识了解是本次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教师要根据班级幼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动物,或者在此活动之前,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教学提示2
如果幼儿的意见不一致,可提出来集体讨论辨析。
操作活动2(《活动用书》第22页:给小兔送萝卜)
●请幼儿打开《活动用书》第22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告
●告诉幼儿:“又有谁来了?小兔们听说didi鼠买了好多萝卜,都蹦蹦跳跳地跑过来要吃萝卜。”教师:“didi鼠要送给每只小兔一个萝卜。”请幼儿取出磁贴上的兔子和萝i、,给每只小兔子送一个萝卜,看看说说这些萝卜够不够小兔子们吃
拓展活动:我的食物在哪里
●了解常见的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能将食物与动物进行匹配。
●感受数学游戏带来的快乐。
●小鸡、小鸭、山羊、猫、狗等动物玩具,虫子、小鱼、草、骨头等食物图片。教师出示小鸡,小鸭、山羊、猫、狗等动物玩具,请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它们是谁。教师将这些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藏在教室里。请幼儿每人抱一个小动物,带着小动物去找它们喜欢吃的食物。如果找错了,仍然把食物放在原地不动;如果找对了,就取出食物喂小动物,边喂边说:“小猫,我喂你吃小鱼……”
使用《练习册》
···引导孩子逐步完成《练习册》第18页:“送食物”和第”页:“打球去”的内容。
教学提示3
这里要帮助幼儿在两组排列形式不同的物体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升入中班之后,应在各方面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做出榜样,每件事要做得更好。
2、激发幼儿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3、培养幼儿守纪律、有礼貌、爱劳动、爱学习。
4、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之前,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去观察小班孩子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为,从让孩子意思到我们和小班的孩子是不一样的!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师:今天中午散步的时候,钟老师是不是带你去楼下了呀?那我们去干什么了呢?
(我们去楼下看小班的弟弟妹妹了)
二、让幼儿通过与小班的弟弟、妹妹比较,了解自己的变化。
1、让幼儿通过回忆自己所看到的,感知到自己的变化。
师:小班的弟弟妹妹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你看到的弟弟妹妹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看到的')
教师小结:小班有的弟弟、妹妹上幼儿园时会哭,我们现在上幼儿园不会哭了,还能够不要爸爸妈妈陪就能够进行活动了。小班有的弟弟、妹妹不会系鞋带,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本领,能够自己的穿脱衣服了。
2、让幼儿意识到这些变化,都是因为我们长大了!
三、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做中班的小朋友。
1、让幼儿开展”大带小“活动的情景。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应该怎么样关心小班的弟弟妹妹。
师:我们在小班的时候,中班的哥哥、姐姐是怎么样对我们的呀?他们有事怎么样和我们一起玩的呢?现在你们也长大了,成为了中班的的哥哥姐姐,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关心小班的弟弟、妹妹呢?和小班的弟弟、妹妹做游戏时要怎么样做呢?
2、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让幼儿知道自己升入中班了。应比以前表现的更好、更能干。
师:我们现在已经会做什么了呢?我们怎么样做的呢?(教师举出多种情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已经会很多的事情了。)
3、教师引导育儿从守纪律、有礼貌、爱劳动、爱学习等方面对自己提出要求。
师:现在我们都是长大很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的不足,现在请你们说一说到了中班自己该怎么样做了?
四、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师:大家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幼儿园中最小的弟弟妹妹了,而是小班弟弟妹妹的哥哥姐姐了,因此要给小班弟弟、妹妹做好榜样,认真学本领,每件事都要比以前做的更好了,真正像哥哥姐姐的样子,做一名合格的中班小朋友。
中班教案 篇3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不要乱扔垃圾
综合:
不要乱扔垃圾(环保)
设计意图:
1、通过活动,使幼儿在了解了什么样的垃圾是可以重新利用的,来建立和巩固初步的环保意识。
2、能在讨论中理解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
3、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环保是需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的。
目标:
1、懂得什么是生活垃圾,它会污染环境,不利人们的健康。
2、知道不要乱扔垃圾,保持环境的清洁,感受清洁环境的美。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准备:
1、寻找小区内清洁和肮脏的不同环境。
2、装垃圾的塑料带若干只。
过程:
一、引导幼儿讨论,引出话题。
1、说说有哪些生活垃圾。(厨房里的蛋壳、菜叶,瓜皮果壳,吃下来的'肉骨头、鱼刺,纸屑、糖纸等。)
2、引导幼儿谈自己的感受。
二、讨论:不乱扔垃圾。
1、你家里把垃圾丢在哪里?
2、你在马路上看见有香蕉皮之类的垃圾会怎么做?
3、你和爸爸妈妈出去玩,要是有垃圾了怎么做的?
4、要是在轮船、公交车上有垃圾了,你是怎么处理垃圾的?
5、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并请别的幼儿补充。
三、组织幼儿实践活动。
一起去找找哪里有垃圾,将垃圾捡到塑料带子里,然后扔到垃圾桶里。
四、回活动室,洗手。教师简单评价,加深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
孩子们不能够时时刻刻的想到环境保护,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东西摆在他面前,多数的孩子就会把果皮纸屑丢在一旁,针对此问题,我们又开展了此次活动,活动后,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得很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动地去扔垃圾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
中班教案 篇4
中班一日活动计划安排
活动特色:外教(口语)
一、晨间活动:复习字词:绕、春、雨、草、街……
二、教育活动:
1> 语言:儿歌《橡皮筋游戏》
目标:1、学习理解字词:橡皮筋、变、飞、走、咬、剪刀、石头
2、能够说出橡皮筋都可以变成什么东西,积极回答老师问题。
2>数学:复习《相邻数》及《等差关系》
目标:1、能够熟练的说出10以内的相邻数。
2、能按照数量等差关系推理物品数量。
3>礼仪:《分享玩具》
目标:1、愿意将自己喜爱的.玩具与他人分享。
2、在分享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轮流分享与“先宾后主”的分享规则。
3、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礼仪。
4>主题《故事里的声音》
目标:1、让幼儿尝试用各种物体发出声音,如瓶子、玻璃杯里装上水,揉塑料袋等。
2、让幼儿尝试用这些自制乐器给故事配置相应的音效。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常用的洗浴用品,知道洗澡能让人变得干净舒服。
2、引导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意识,体验洗澡的快乐。
3、幼儿能跟随音乐表演洗澡的动作。
二、活动准备
1、不透明箱子一个
2、洗澡用品、搓澡巾、浴花、沐浴露、香皂、毛巾若干
3、歌曲《我爱洗澡》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哑剧洗澡,引发幼儿猜想。
(1)哑剧就是只做动作,不发出声音。请你们猜猜我正在做什么?
(2)你们能模仿我做的动作吗?
2、用游戏方式出事洗浴用品,引导幼儿了解其名称和功能。
(1)游戏:神奇的魔术和。
(2)老是有一个神奇的魔术盒,里面有许多洗澡时要用到的宝贝,我要一点兵点将的方式,请点到名字的小朋友从魔术盒里拿出一件物品,请你看看认识它吗?
(3)请你说说它叫什么?有什么用处?
(4)搓澡巾可以搓掉身上的灰尘,玉华可以让沐浴露出现许多泡泡,沐浴露能让我们身体变的香香的,毛巾能擦干被淋湿的身体。
3、引导幼儿了解洗澡的作用。
(1)我们为什么要洗澡呢?
(2)洗澡之后有什么感觉?
(3)洗澡可以洗掉身上的灰尘和汗味,让我们的身体变得香香的,更干净,也更漂亮,洗完澡后,身体会变得又香又舒服。
4、引导幼儿分享经验,并简单了解洗澡的步骤。
(1)在家里谁帮你洗澡?是怎样洗澡的?
(2)洗澡步骤:脱衣—开水龙头—试水温—淋湿身体—搓身体各个地方—冲水—擦沐浴露—冲水—擦干身体。
(3)教师播放歌曲《我爱洗澡》,师幼共同随着音乐模仿洗澡的动作,体验其中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给自己的塑料玩偶们洗澡。
五、资料库
洗澡
夏天的太阳像火球,
烤的小朋友汗水流,
怎么办?
浴池里面洗个澡,
先学大象冲冲身,
再学小猴挠挠痒,
池中水儿乐开花,
小朋友们笑哈哈。
六、活动总结
生活中,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自己洗澡的机会,并请孩子说说洗澡的相关知识,体验洗澡的乐趣,增进亲子的感情。
中班教案 篇6
故事名称《小乌鸦爱妈妈》角色分配:杨磊小朋友扮演小乌鸦,其母亲协助布置场景;周龚媛小朋友扮演乌鸦妈妈,其母亲念旁白。场景布置:两张小椅子围城一个家,将长条皱纹纸捆在媛媛小朋友的头上,表示年纪大了,磊磊小朋友戴乌鸦头饰,将皱纹纸搓成小虫放在远处。表演内容:小乌鸦非常爱他的妈妈。乌鸦妈妈年纪大了(媛媛小朋友靠在椅子上显出有气无力的样子),她对小乌鸦说:“孩子,妈妈年纪大了,飞不动了,不能出去给你找东西吃,你自己小心一点,出去找东西吃吧”。小乌鸦(磊磊摸摸媛媛的额头)对妈妈说:“妈妈,你在家好好休息吧,我出去找东西给你吃。”(磊磊亲亲媛媛的脸和她挥挥手)小乌鸦出了门。外面的景色真美啊,可小乌鸦没有心情看,它飞啊飞啊,(磊磊学鸟飞的动作飞到放虫子的地方)飞到很远的地方,终于发现了妈妈爱吃的虫子,它急急忙忙叼着虫子往家赶。(磊磊表现出急急忙忙飞的样子)小乌鸦将虫子一口一口的喂给妈妈吃,(将皱纹纸做的小虫子一点一点的撕给缓缓)乌鸦妈妈说:“孩子,你长大了。”小乌鸦说:“妈妈,你辛辛苦苦的把我养大,现在该我来照顾你了。”乌鸦妈妈和小乌鸦亲热的抱在了一起。(缓缓和磊磊亲热的抱在了一起)四、结束。游戏“找朋友”。在音乐游戏“找朋友”中,家长与幼儿共同舞蹈.结束教学活动。评议三:该教师能充分挖掘图片的教育因素,将因果关系的排图讲
述发展为创编讲述,由发展能力的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推向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个环节中.让家长参与辅导幼儿,与幼儿共同表演讲述·做到家园同步进行教育,救果更佳。
活动延伸:l、在语言角提供图片,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创编、自由表演。2、表演游戏中,让幼儿表演自己创编的故事。教学反思:幼儿与家长之间已有多次合作的经验,因此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幼儿与家长之间配合比较默契。在故事的创编表演中,让家长参与辅导幼儿与幼儿共同表演,幼儿创编的故事更加精彩,表演起来也能落落大方,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但在活动的过程中,个别家长指导得过多,越俎代疱.使得幼儿过分依赖,这样就限制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
由此可见,改变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不仅在于教师,也需要家长同样具备新的改育理念,并体现在平常的家庭教育行为中。
中班教案 篇7
孤独的小兔--中班幼儿心理健康合作活动 通过故事,幼儿初步理解什么是孤独。
活动主题:孤独的小兔
活动适合年龄班:幼儿园中班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幼儿初步理解什么是孤独。
2、能够正确认识独孤,并学习如何远离独孤,走向合作。
3、通过连体人、背靠背、两人三足这三个相关合作的游戏,幼儿感受与人合作的快乐。
4、通过此次课程学会分享与合作。
活动准备: 一组讲述孤独兔子故事的幻灯片,几张挖了两个洞的报纸以及废旧的纸盒皮等等。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关于小兔子的故事,小朋友们以前一定是没有听过的,因为这个故事是最近才刚刚发生的哦。所以接下来小朋友们就要认真听清楚啦,因为小兔子最后需要小朋友们的热心帮助。
教师边播放幻灯片边从其中的图片讲述小兔子的性格遭遇。故事概况:从前有一个小兔子,由于平时自己一个人在家,所以都很少出去和别的小伙伴们做朋友。可是有一次森林里面突然起了大火,大家都在互相帮助思考逃生的办法,可是小兔子却是孤独的一个人在大火中挣扎着,如果当时小朋友正好在小兔子的身边,会怎样帮助小兔子顺利逃离火灾现场呢?
2、针对故事中的.问题,让幼儿自由进行回答,然后教师再归纳出几个有意义的回答让幼儿参与讨论。并从讨论中得出幼儿的回答是否可行,以后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会不会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合作。
3、设计游戏让幼儿体会合作的快乐。
游戏一:连体人。
游戏规则:幼儿自选同伴,两人一组。将挖好两个洞的报纸分别套在两个人的脖子上,将两人连在一起。两人一组沿着教师指定的路线走、跑、过障碍物等。如果报纸中途破碎则停止游戏,以报纸不破碎者为优胜。
说明:障碍物可以是某个特定的纸盒铺成的小路,或者是教师自行画的圈圈之类的。
游戏二、背靠背。
游戏规则:幼儿自选同伴,两人一组。让幼儿两两背对背坐下,两腿伸直,双手臂向后互相钩住,然后试着站起来。
说明:这个游戏教师可以划定一些范围,首先把全班幼儿分成几个大组,然后每个大组派出两个小朋友进行游戏,剩下的小朋友为自己的组员加油。轮流着进行。
4、通过上面的游戏,小朋友们在玩完之后分小组分享感受。
教师叫几个小朋友代表进行讲述自己小组的体会。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玩游戏的时候都很开心,都知道怎样去跟自己的小伙伴好好合作与沟通,所以呢,可以看出我们班的所有的小朋友都不是孤独一个人的。那么刚才故事中的小兔子呢,在你们玩游戏的时候悄悄的告诉老师它通过你们热心的帮助已经找到自己的小伙伴啦,所以不再孤独一个人了,于是呢,最后就能够安全的和小伙伴互相合作逃离火灾现场了。它呢,要老师谢谢小朋友的热心帮助!
活动结束:
5、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又是听故事又是玩游戏的玩的很开心,那么小朋友们是不是都能够想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做事情呢?在家里面,有爸爸妈妈的帮助,在幼儿园里面,和小朋友们、老师们在一起,大家相亲相爱,是不是不会感到孤独了呢?所以呢,小朋友们在家里面可以帮忙爸爸妈妈拿拿拖鞋,端端水,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合作搬搬桌子之类的,于是,什么事情都难不倒我们啦,对不对?
6、活动自然结束。
让小朋友们去喝水,去洗手间。
个人总结: 此次活动设计的个人感想:鉴于在今天独生子女盛行的年代,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生活中都会不知不觉的习惯孤独。并不是说孤独是一件坏事,只是在这孤独包装下大多数人都有着一颗敏感容易受伤的心,于是,曾经让我们熟悉的合作精神渐渐风吹云散。纵然是在这样一个分 工精细的年代,我们更加是需要远离孤独,走向合作,这是一个需要从小就应该培养的心理素质,要知道,通常一个人的狂欢无力挽救一切狂澜。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激发幼儿身为兰州人的自豪感,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孩子游览兰州,帮助孩子收集兰州著名景点的图片。
2.课件《美丽的兰州》或图片(兰州的著名景点、特产、特色小吃)。
3.《幼儿用书》中班上2第10页~11页,快板一副,响板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兰州美》,引出活动主题。
(1)复习歌曲《兰州美》。
(2)请幼儿选择一张搜集到的图片将其粘贴到《幼儿用书》中班上2第11页。
2.欣赏图片。
(1)幼儿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自己认识了兰州哪些著名景点、特产、小吃等。
(2)教师分类,帮助幼儿把照片(景点、特产、小吃)摆放在展板上。
(3)选择几处有标志性的地方或特产,让幼儿来介绍。如:黄河铁桥、白塔山、黄河母亲、百合、
黑瓜子等。
3.请幼儿欣赏课件——《美丽的兰州》。
(1)你还看到了什么?
(2)教师向幼儿大概介绍兰州的地形特点。(狭长地形,南北都是山,美丽的黄河穿城而过)
4.夸夸自己的家乡。
师:我们已经欣赏了这么多的景点,兰州可真美呀!小朋友都很爱自己的家乡,今天,我们就
来夸夸自己的家乡吧!
(1)幼儿用连贯的'语言,大胆清晰地讲述。先说家乡在哪儿,再说景色如何,最后觉得怎样。
(2)教师提示幼儿,可以夸家乡的迷人风光,可以夸家乡的丰富物产,也可以夸家乡的变化和
家乡的未来,还可以说说居住地周围的建筑或市场的景象。
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学会了如何夸自己的家乡,我们家乡很美,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我们
要学好本领,长大为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
5.出示快板,欣赏快板诗《夸兰州》。
(1)教师引导幼儿熟悉快板诗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带领幼儿练习快板的节奏,初步学习诗歌。
6.教师讲评、总结,活动结束。
活动建议
1.在区角提供快板,让幼儿练习打快板。
2雇活动前让幼儿搜集一些有关家乡的特色资料。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有关眼睛的常识。
2、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投影仪
活动过程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题目叫《戴眼睛的小猫》,小猫怎么会戴眼镜呢?小朋友们听仔细了:
1、讲述故事《戴眼镜的小猫》(投影幼儿用书)
故事内容:在一座红房子里,住着一位老奶奶和一只小猫。老奶奶年纪大了,每次看报纸时都要戴一副紫色的眼镜,小猫看了很羡慕。(做戴眼镜看报纸状)
有一天,老奶奶看完报纸,没来得及把眼镜放好,就被另一位老奶奶叫走了。小猫终于有机会了,它戴着老奶奶的眼镜,高兴地往门口跑,走到大门口,一看,哎呀,门槛怎么变高啦!它用足力气使劲往上跳。
只听“咚”的一声,小猫重重地被摔倒在地上。
小猫又觉得肚子饿了,想找点东西吃。它刚走到老鼠洞口,就看见对面走来一只很大很大的老鼠。(做肚饿状、大老鼠状)
小猫吓得掉头就跑。它边跑边想:这准是一副魔镜,我还是把它给老奶奶放回去吧!
小猫悄悄的把眼镜放到了老奶奶的桌上。
故事讲完了,好听吗?(好听)我们现在来回忆一下故事讲了什么。(根据幼儿用书上的图画,提问题)
——在一座房子里住着谁?(老奶奶和一只小猫)
——老奶奶每次看报纸都要戴什么?为什么?(眼镜 因为老奶奶年纪大了,眼睛不好)
——小猫看见老奶奶戴眼镜很羡慕,有一天它戴上眼镜高兴地跑到大门边,发生了什么?(门槛变高,被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小猫肚子饿了,它跑到老鼠洞口又发生了什么?(看见一只很大很大的老鼠,吓得掉头就跑)2、了解有关眼睛的常识,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现在我们来摸摸我们的.好朋友眼睛长在什么地方。(小朋友们摸,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说“上边毛,下边毛,中间黑葡萄”)
——好朋友眼睛每天都要做一个动作,是什么动作?(眨眼,如小朋友们有困难,老师可做动作 ,闭眼几秒钟再睁开)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一次眨眼动作。
——小朋友们看,老师戴着什么啊?(眼镜)小朋友们齐声说。为什么要戴呢?大家想5秒钟。(老师可轻声数一、二、三、四、五)眼睛不好。(小朋友们可能说不出,这时老师可摘下眼镜作摸的动作)老师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可没戴眼镜,后来自己
不好好爱护眼睛,眼睛就不好啦!小结:要好好爱护我们的眼睛。
——小朋友们,你们的眼睛什么时候不舒服啊?(让小朋友们思考5秒钟,老师可轻声数一、二、三、四、五)
眼睛飞进虫子不舒服 、戴爸爸(妈妈等)的眼镜不舒服、戳到不舒服————
——我们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如小朋友们说不出,老师可引导)
老师站在电视机前,问这样看电视好不好?不好,眼睛会坏的。(小朋友们想不到其他方法时,老师可将其他方法当作秘密告诉他们)
小结:看电视要离电视远一点,看的时间不能长;不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地方看书、画画、写字;使用的时间长了要休息一下,看看远方。
3、学做眼球操
小朋友们,我们的眼睛要休息一下了。我们一起来做做眼睛运动吧!
揉一揉,捏一捏,刮一刮,我们的眼睛真舒服!(第一遍睁着眼做,第二遍闭着眼做)
4、找不同
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小朋友们找出两幅图的不同的地方。
反思:
在系列教育活动中,幼儿虽然懂得了怎样保护眼睛,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不对,有了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但是要进一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教师还应重视将保护视力的活动延伸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去。日常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视力保护教育提供了很多机会。如:当幼儿绘画、看书、写字时,提醒幼儿用正确的读写姿势;当阴天下雨光线不足时,请大家想一想,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怎样保护视力;当看电视、看录像时,可要求让幼儿注意时间不要太长,距离不要太近;某一小朋友得了眼病时,小朋友们组织一次小小的讨论;如此等等。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04-24
中班教案【经典】01-26
中班教案[经典]05-13
中班教案(经典)04-05
中班教案(精选)02-07
(精选)中班教案01-29
(经典)中班教案01-13
中班教案[精选]02-08
(精选)中班教案08-22
[精选]中班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