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班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图形画小鸡
2、能大胆表现小鸡的各种姿势
活动准备:小鸡实物、彩笔、纸、画册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老是这有一个谜语,看看那个小朋友最聪明能最先才出来。
小小身子胖乎乎,尖尖嘴巴两只脚。爱吃虫子爱吃米,唱起歌来叽叽叽。
幼儿:老师,我知道!是小鸡!
师:看一看,这是谁呀?快来跟小鸡打个招呼吧!
师:仔细观察一下,小鸡是什么颜色的呢?小鸡可爱不可爱呀?小鸡怎么叫呢?我们来学一学吧!小鸡喝水了,又去捉虫子了。小鸡吃饱了,散散步休息一下吧。
二、观察小鸡的形态由什么图形组成
师:看一看。小鸡的头象什么图形呀?嘴巴呢?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幼儿观察后回答)
三、画小鸡
师:小鸡觉得自己没有伙伴很孤单,我们来画小鸡给他作伴吧!
师示范边画边说儿歌:小鸡头,小鸡尾,小鸡眼睛小鸡嘴,两条细细小鸡腿。
四、幼儿自由画小鸡
鼓励幼儿画不同形态的`小鸡,并讲述自己的小鸡在干什么。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结束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现逐步形成了一些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实物概念,在操作摆弄物品时,儿童逐渐认识了一些事物的属性,如大小、长短、多少、简单形状等。因此,根据纲要的要求设计了本节活动。
活动目标
1、学活故事中的对话,尝试按扭扣的特征(颜色、形状、大小、钮扣上洞眼的数量的)惊醒配对。
2、乐意帮助别人,知道捡到的东西要归还主人。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按扭扣的特征(颜色、形状、大小、钮扣上洞眼的数量的)惊醒配对。难点:把观察到的用语言叙述
活动准备
故事PPT、塑封的衣服图片、钮扣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你们的衣服上有没有钮扣?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和钮扣有关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观看PPT
PPT1:天气真好,一只小老鼠出来散步,走着走着,前面滚来了一颗纽扣。(提问:这事一刻怎样的钮扣?谁能完整的说说看?)
小结:这事一颗白色的、圆圆的、有四个洞眼的钮扣,这颗纽扣是谁的呢?小老鼠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们。
PPT2:它先找到了小狗,“小狗你好,我捡到了一颗纽扣,是你丢的吗?”(提问:这颗钮扣是小狗的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小狗的钮扣是黄色的,小老鼠见到的钮扣是白色的,所以不是小狗的钮扣。
PPT3:小老鼠又找到的小兔,“小兔你好,我捡到了一颗钮扣,是你丢的吗?”(提问:猜猜小兔会怎么说?)小结:小兔用放大镜仔细瞧了瞧,摇摇手说,“我的钮扣是三角形的”
PPT4:告别了两位朋友小老鼠继续往前走,这次它遇到了小刺猬。(提问:它会怎么问呢?谁来学学看?如果你是小刺猬会怎么回答呢?)小结:小刺猬的钮扣上有6个洞眼,所以也不是小刺猬的钮扣。
PPT5:看,这次小老鼠遇到了谁?(大象和小虫)小老鼠说,“大象、小虫你们好,我捡到了一颗钮扣,是你们丢的吗?”。(提问:你举的钮扣可能是它们丢的吗?为什么?)小结:大象和小虫看了看自己的钮扣,都摇了摇头,“这不是我们的`钮扣”。
PPT6:小老鼠问过了所有的朋友,可还是没找到钮扣的主人。小老鼠只好拿着钮扣回家了,妈妈给它做了好吃的电信。小老鼠一抬头,突然发现:咦?妈妈的衣服上怎么少了一颗钮扣。(提问:小老鼠是怎么问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话。)小结:妈妈说“你把钮扣放上来,试试看对不对”。
PPT7:”小宝贝,谢谢你!你真是个爱动脑筋又会帮助别人的好孩子。”说完妈妈还在小老鼠的头上亲了又亲。
三、幼儿操作
1、 师:故事结束了,可故事里的动物们还没有找到自己丢失的钮扣,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 师:地上有许多钮扣,你们每人都去捡一颗,看看自己拿到的是什么样的钮扣,和旁边的朋友说一说,然后每人找一张图片,带动物把钮扣装上去。
3、 验证讲评
师:你们拿到的是一颗什么样的钮扣,你们把钮扣送给了谁?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不对。(PPT验证)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学会掌握节奏强弱规律。
2、能根据动物外特征,初步探索用不同语言动作表现强弱特点。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节奏图谱
2、各种可以敲响的物品及用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律动
(二)基本部分
1、“今天老是请来了许多小客人看看是谁呀?”(出示节奏谱)
2、他们谁和谁是好朋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念节奏图谱)
3、让幼儿比较轻重,理解强弱的规律。
a、我们都知道大象大老鼠小,那我们用嘴巴嘴发出什么声音来表示大象?用什么声音表示小老鼠?
b、提醒幼儿根据动物的个数来发声。
4、用动作表示轻重
5、幼儿尝试(请幼儿自由选择物品)
a、请小朋友用你手上的东西敲出大象的声音。
b、小老鼠用什么声音表示呢?
C、幼儿看节奏谱打击
(三)结束部分
送小动物回家。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07-27
小班的教案07-12
(精选)小班教案12-05
小班教案08-16
小班教案(经典)12-19
[经典]小班教案11-11
小班的教案09-12
小班教案[经典]12-17
小班教案【经典】01-03
【经典】小班教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