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中班教案汇编五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利用现有资源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兴趣。
2.锻炼幼儿的"钻"的能力为重点,包括蜷身正面的钻和侧身钻。
活动准备:
粉笔宽阔的场地课桌两张软垫6块易拉罐若干软绳2根轮胎4个糖果若干音乐筐子4个小蜜蜂卡片40张
活动重点(难点):
训练幼儿"钻"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引入:电话响了,老师接电话后对小朋友说:"小蜜蜂打来电话说找到了妈妈她很高兴,邀请我们所有的小朋友到她家里去玩耍。"
2、听音乐热身。老师:"赶快坐上我们的大巴一起去小蜜蜂家吧!"
二、走迷宫
1、(事先在场地上用粉笔画好两条迷宫路线图)老师:"糟了,我忘了问小蜜蜂她家的地址了!咦,这里有个路标,原来小蜜蜂家是朝这个方向走,但要想去小蜜蜂家必须先通过前面的迷宫。"
2、"我们快一点想办法走出迷宫,小蜜蜂等不到我们一定会很着急!""哦!我来看看怎么走这个迷宫。"老师讲清走迷宫规则:线条为走,圆圈为跳。带领幼儿分两组走出迷宫。
三、闯关拯救小蜜蜂
1、教师讲清闯关规则
老师:"咦,这里还有一个路标,路标上写着:要想到达小蜜蜂家必须按如下方法通过此关卡……"老师讲如何通关,重点讲钻的动作要领。
2、请一名幼儿示范闯关方法
电话响了,老师接电话后着急的说:"不好了!小蜜蜂家着火了,你们在这里等等我,我去救她们"老师请一名幼儿示范拯救小蜜蜂,同时讲过关要求。
3、幼儿分两组闯关
老师问刚才闯关的小朋友:"小蜜蜂都被救完了吗?""还有很多很多小蜜蜂都受伤了等着我们去救他们,我们快去帮他们吧!""但是由于去小蜜蜂家的两条路都太窄每次只能一个人通过,所以小朋友一定要拍好队听老师口令这样才能将小蜜蜂安全的就回来!"
幼儿分两组闯关
四、糖果庆祝party
老师:"小蜜蜂们都被成功拯救回来了,你们高兴吗?""我们一起来开个糖果party庆祝一下吧!""老师数1、2、3你们就并脚跳起来就可以摘到绳子上美味的糖果了!"请两名老师帮忙牵绳子,根据幼儿高矮调整绳子高度。
五、随音乐活动结束,幼儿回教室品尝糖果
老师:"大家都有糖果了,小蜜蜂也被拯救了,真高兴,我们和小蜜蜂再见坐上大巴一起回家吧!"教师将幼儿带回教室品尝胜利果实,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意图以锻炼幼儿的"钻"的能力为重点,包括蜷身正面的钻和侧身钻。以"拯救小蜜蜂"的游戏情境为主线,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放在首要位置。活动中涉及到的用来锻炼幼儿"钻"的现有材料有幼儿用的课桌、铺区角用的垫子、易拉罐、轮胎、软绳等。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来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兴趣,提高幼儿"钻"的能力。
首先活动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目标达到了,我们利用了幼儿园有限的资源开展了丰富的体育活动。
另外,活动中幼儿对这样的游戏情境非常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高,尤其是"走迷宫"和"闯关"的这两个环节,都是小朋友非常感兴趣的。小朋友在活动中开心投入,第二个环节中很多小朋友很兴奋的说:"好好玩呀!"第二个环节中,肖嘉畅小朋友因投入而担心的大声说:"大家快点!小蜜蜂别怕,我们马上就来救你!"最后一个环节,小朋友充分的体验了拯救小蜜蜂成功的乐趣,活动以开心甜蜜收场。
但是,本次活动的另外一个目标锻炼幼儿钻的能力达成不是很好,活动中虽然涉及到正面钻,侧身钻等环节,但是给予幼儿的时间太少,每个幼儿只有一次"闯关"机会,匆匆忙忙,幼儿对"钻"的动作要领掌握不清楚。在以后这样的活动,应先开展活动来单独训练幼儿"钻"的能力,等幼儿掌握"钻"的要领,"钻"的能力基本上提高后再来开展类似的游戏活动,这样活动效果会更好。
本次活动设计意图以锻炼幼儿的"钻"的`能力为重点,包括蜷身正面的钻和侧身钻。以"拯救小蜜蜂"的游戏情境为主线,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放在首要位置。活动中涉及到的用来锻炼幼儿"钻"的现有材料有幼儿用的课桌、铺区角用的垫子、易拉罐、轮胎、软绳等。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来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兴趣,提高幼儿"钻"的能力。
首先活动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目标达到了,我们利用了幼儿园有限的资源开展了丰富的体育活动。
另外,活动中幼儿对这样的游戏情境非常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高,尤其是"走迷宫"和"闯关"的这两个环节,都是小朋友非常感兴趣的。小朋友在活动中开心投入,第二个环节中很多小朋友很兴奋的说:"好好玩呀!"第二个环节中,肖嘉畅小朋友因投入而担心的大声说:"大家快点!小蜜蜂别怕,我们马上就来救你!"最后一个环节,小朋友充分的体验了拯救小蜜蜂成功的乐趣,活动以开心甜蜜收场。
但是,本次活动的另外一个目标锻炼幼儿钻的能力达成不是很好,活动中虽然涉及到正面钻,侧身钻等环节,但是给予幼儿的时间太少,每个幼儿只有一次"闯关"机会,匆匆忙忙,幼儿对"钻"的动作要领掌握不清楚。在以后这样的活动,应先开展活动来单独训练幼儿"钻"的能力,等幼儿掌握"钻"的要领,"钻"的能力基本上提高后再来开展类似的游戏活动,这样活动效果会更好。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临摹做画的能力,并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2.初步学画人的上半身,简单画出人的五官,并表现出老师的明显特征。
3.体验与老师间的美好感情,提高对绘画的兴趣。
活动重点:提高临摹做画的能力,并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难点:简单画出人的五官,并表现出老师的明显特征。
活动准备:幼儿黑色水彩笔,蜡笔,画纸。
活动环节:
一、谈话导入教师:请小朋友说说我长得什么样子呢?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二、展开
1.老师想请小朋友帮老师一个忙好不好?你们能给老师画张相吗?
2.观察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老师。
请幼儿描述老师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
(头发的长短,是圆脸还是长脸,眼睛是大是小)
3.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绘画的步骤。
4.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在绘画前要注意仔细观察老师的基本特征,观察完先用黑色水彩笔画出形象,再动手涂色。
(2)在绘画时要保持画面的干净。
(3)用色要大胆,美观。涂色要均匀。c
5.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幼儿掌握画画的`正确顺序。
(2)指导幼儿注意观察老师的明显特征。
三、结束布置幼儿作品"我喜爱的老师"展,请幼儿互相参观、介绍,并互评画的像不像。
活动延伸:拿着自己的作品,对老师说说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
活动反思:
通过谈话导入,让幼儿直观说出老师的样子,孩子们细心观察、各抒己见,能详细说出了老师的形象特征,与此同时,我让孩子用一些简单的图形来描述老师的五官,画老师的大致轮廓就出来了,这为幼儿后面的绘画打下了很好的铺垫。在作画的过程中让幼儿一边观察老师一边画,幼儿觉得这样的画画形式新颖、亲切,能够大胆下笔。大部分幼儿能够按要求完成作品。只有小部分幼儿还不能把人物的五官特征表现出来。这在后面的教学中要加强画人物的练习。
中班教案 篇3
(一)乌鸦怎样才能喝到饮料
1、出示乌鸦:现在,乌鸦口渴了,找来找去找水喝。哇,这里有一瓶绿茶,乌鸦真高兴呀!(出示一瓶绿茶)可是瓶太高,饮料太少,乌鸦怎么也喝不着。小朋友们,快帮帮乌鸦吧!(引导幼儿想出用粮食投入水中,让水面升高的方法)
2、想一想,用哪种粮食放到水里可以让乌鸦最快喝到绿茶?为什么是黑枣?对,最大的粮食只要几颗就能让水位升高得最快。(演示:把枣子投入瓶中)
(二)比较圣女果和桂圆的大小。
1、小乌鸦喝了绿茶,又感觉有点饿了,它又找来了两份点心,一份是圣女果,一份是桂圆,可它说不出它们谁大谁小,谁知道?
2、“谁来帮小乌鸦区分圣女果和桂圆的大小?”(请幼儿想办法并提供两只一样大的大量杯)
3、用量杯测量不出它们的大小, 那我们能不能用乌鸦喝水的方法来比比圣女果和桂圆究竟哪个大呢?我们分成两对来接力赛,一边是圣女果队,另一边是桂圆队。你认为圣女果大,能让乌鸦先喝到水,就把椅子搬到圣女果队。你认为是桂圆大的,就加入桂圆队。
4、幼儿竞赛。
教师讲解规则:每次向瓶里放一个果子,然后翻自己队的数字卡一张,下一个小朋友必须在前一位小朋友拍一下自己的手才能出发。比一比哪一队用最少的`果子让饮料满到瓶口。
5、宣布圣女果和桂圆的比较结果和获胜组。
谁来说说,哪组的小朋友猜对了,是什么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认识瓢虫、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要爱护七星瓢虫。
2、通过揉、搓、压等方法用橡皮泥做瓢虫、装饰瓢虫。
3、知道瓢虫的有不同颜色和斑点。
活动准备:
瓢虫图片、美劳用品、各种线条及图形的图片、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春天到了,天气暖洋洋的。今天的太阳好暖和,瓢虫家族也迎来了他们在春天的第一次聚会。请小朋友么看看都有谁来参加聚会了?”
1、出示各种瓢虫的图片,孩子们欣赏。
师:“他们长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有没有长的一样的瓢虫?相同的地方是哪里?”
2、孩子们来黑板上画瓢虫的相同点,看看谁最聪明。
3、游戏:找七星瓢虫宝宝
游戏规则:老师的眼睛蒙上, 选6个孩子,在头上都帖一张瓢虫的图片,所有小朋友一起围着老师转圈,大家一边转圈一边说:“一、二、三、四、五、六、七,七星瓢虫在哪里?七、六、五、四、三、二、一,七星瓢虫在这里。”待儿歌说完大家都要停下来,老师去摸,看看是不是七星瓢虫,如果不是大家再一次活动,直到找到为止。并教育孩子要爱护七星瓢虫。
师小结:瓢虫中为什么有一种叫七星瓢虫呢?因为它们背上的花纹都是七个,所以叫七星瓢虫。七星瓢虫是我们的好朋友,是吃害虫的,所以小朋友们要爱护它们。
二、孩子讨论,教师示范
1、师:“瓢虫妈妈看到孩子们在玩的时候表现都不错,决定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去照相。瓢虫宝宝们来到了大自然里,这里真是美丽极了。这时摄影师说:“咔嚓、咔嚓”照好了!哇!照片洗出来了,好多的瓢虫宝宝啊!瞧啊!他们的衣服的颜色和图案都不一样。”
教师示范讲解
2、师:“今天我们用橡皮泥来做七星瓢虫拍照的可爱样子。首先我们要知道用什么方法做?”
3、师:“对了,用揉、压、搓、捏的方法,我们先做什么部位?”
4、师:“第一步,先拿出2块橡皮泥,捏软后分别揉出一个大圆球和一个小的压扁。请问,为什么吴老师要做一大一小2个圆?大圆做七星瓢虫的什么部位?小的呢?”
5、师:“瓢虫有多少只脚?在身体的'什么位置?你觉得他的脚长在身体的什么位置上走路的时候比较方便?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做一做可爱的七星瓢虫。最后可别忘了给瓢虫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哦!”
三、孩子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1、小圆贴在大圆后面露出半边圆做七星瓢虫的头。
2、头、身体、脚和身上的花纹颜色不能一样。
3、用橡皮泥搓成不同的线条和图形装饰七星瓢虫的壳。
四、作品评价
相互欣赏,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为什么喜欢他做的七星瓢虫
教案二:七星瓢虫
一、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拓印作画的方法,画出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
2、感受拓印作品的不同视觉效果,体验拓印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重点:画出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
难点:学习拓印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各种作画工具。范画一张。
三、活动过程
1、欣赏与讨论
(1) 你们看,谁来啦?(七星瓢虫)
(2)为什么叫它七星瓢虫?
(3)这些点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七星瓢虫身上有七个圆点,左右翅膀上各有对称的三个圆点,中间一个大圆点,左右翅膀各一半。瓢虫一家有许多的种类,要从那些圆点上去分辨,有一个圆点的是一星瓢虫,没有圆点的是大红瓢虫,有七个圆点的是七星瓢虫,他们都是益虫,今天,我们来画七星瓢虫。
2、教师结合儿歌示范画,并介绍拓印的作画方法。
(1)你们看汪老师带来了什么?(介绍材料)
(2)老师边念儿歌边用笔(笔要斜一点来画)把七星瓢虫的轮廓画在吹塑纸上。
(3)七星瓢虫画好了,你想它会飞到什么地方呢?(幼儿回答,添画背景)
(4)接下来我们用水粉颜料给七星瓢虫穿上漂亮的衣服。
老师用画笔先蘸一蘸自己喜欢的水粉颜色,再在杯沿舔一舔,不要让颜料滴下来。再来涂色,颜色涂均匀,要涂一块马上印一块,压一压。
(5)这种跟我们平时不一样的画法叫拓印法。
4、幼儿作画
(1) 画轮廓线时,笔要斜一点来画,尽量把身体和圆圈都画大,而且要注意圆圈的数量和两边对称。
(2) 进行拓印时,画笔先蘸一蘸,再在杯沿舔一舔,不要让颜料滴下来。要求颜色涂一块马上印一块 ,压一压。
(3)拓印好七星瓢虫后再添画上背景。要求背景的颜色和七星瓢虫的颜色要不一样。
四、活动结束。
展示孩子们的作品。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奔跑跳跃的能力。
2)、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进行热身练习
1)、队列练习
2)、2路
3)、四路早操
活动过程
1、导入:看小马王的动画片片断
2、基本动作学习1连续向上向前跳2双脚向下跳跨跳过障碍
3、进行游戏情景导入,幼儿扮演小马王,不怕艰难险阻,回来自己的马群
困难1、要连续向上跳,跳过峭壁
困难2、要从峭壁向下跳
困难3、要跳出围栏
4、教师小结
5、放松练习
安全警告
1、跳跃时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整体难度
2、进行游戏时教师要在一旁指导和保护幼儿以免伤到脚。
活动反思
活动中放手让幼儿尽情抒发、表现自己对活动的体验。因此,对于幼儿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哪怕是粗糙的、随性的,我都以表扬、鼓励为主,保持、强化幼儿对参加活动的兴趣。整个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通过情境活动,幼儿完全融入到活动中。可见,情境教学对于一幼儿教学的确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前提是我们教师必须从教学目标出发,合理地设计、利用它。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教案【经典】01-26
中班教案07-30
[经典]中班教案12-16
(精选)中班教案11-19
中班教案(经典)12-01
中班的教案06-10
中班教案11-08
中班教案(精选)09-04
中班的教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