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范文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期间为幼儿设计一系列的相关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活动准备:
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
一、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1.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2.播放“清明介绍PPT”,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3.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
(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四、朗诵古诗
1.幼儿整体诵读。
2.记忆大考验两遍。
3.幼儿跟读两遍。
4.表演读。
5.古诗接龙。
五、认字活动:学习“明”字并讲述“明”的.字源故事。
“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为光亮之义。
六、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
七、活动延伸:学习歌曲《清明》。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⒈理解儿歌内容,能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⒉能关注生活细节中渗融的.惦念、关爱之情,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⒈师:宝宝,家里有谁啊?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家里有些谁。
⒉师:孩子们,你们现在最想念谁?
⒊师:看来我们心里都有惦念的人,被你们想念可真幸福啊!
二、理解儿歌内容。
㈠妈妈来敲门。
⒈出示PPT图一,师:这是谁和谁在家里?
⒉幼儿有节奏的学说:我和爸爸在家里。
⒊师:我和爸爸在家里,你们总想谁来敲门啊?
⒋有节奏地念:总想妈妈来敲门。我们来敲门咯!边做动作边念儿歌:“丁冬、丁冬”。
⒌出示妈妈,师:是谁回来了?看到妈妈回来了,你和爸爸心里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拍拍手说。按节奏念“妈妈回来了。”
⒍师:妈妈回来了你会怎么做?看来,妈妈是我和爸爸最亲密的人。
⒎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一首儿歌:我和爸爸在家里,总想妈妈来敲门,丁冬、丁冬,妈妈回来了。
⒏师:我们一起来说说看吧!带领幼儿按节奏说说。
㈡爸爸来敲门。
⒈出示PPT图二,师:现在谁在家里?妈妈和宝宝在家里,宝宝和妈妈在家里最想的谁?总想谁来敲门?
⒉儿歌总结:我和妈妈在一起,总想爸爸来敲门。
⒊师:“丁冬、丁冬”门铃又响了,谁回来了?打开门一看,真的是爸爸。这时,宝宝和妈妈心里怎么样?看来,爸爸也是宝宝和妈妈最亲密的人。
㈢全家在一起。
⒈出示图三,师:我们全家都在一起,心里怎么样?全家在一起,很开心、很高兴还可以说亲亲热热在一起。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⒉谁也想来和我亲亲热热的?
⒊学说最后一部分。
三、完整念儿歌,并学习分角色进行表演。
⒈完整学习讲述儿歌。
⒉分角色进行表演。引导幼儿主要表现出惦念、激动等情感。
四、还会有谁来敲门。
⒈师:我们全家在家里了,叮咚、叮咚。还想谁来敲门?
⒉幼儿猜测、讲述:奶奶、爷爷……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宗旨: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严,孩子与爸爸接触交流的机会甚少。x月x日父亲节我们开展了“快乐父亲节”活动,提供孩子和爸爸沟通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活动目的
1、使孩子们知道x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知道爸爸的艰辛。
2、通过亲子游戏给父子提供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活动内容:游戏,绘画,做手工。
活动时间:20xx年 x月x日x:00—x:00
活动地点:中百仓储门口(尚隆地球村附近)
活动内容:到场后孩子们先签到,领取活动通行证,然后去各区域进行活动。
1、游戏区:摆放一次性水杯调水粉冷暖色放在白纸上作为障碍物,孩子们操控遥控小汽车到达对面,碰倒颜料滑动痕迹,产生美妙肌理画面。成功到达对岸可获得一份小礼物送给爸爸。
2、绘画区:现场提供购物袋,由老师现场指导参加的孩子在购物袋上进行父亲节主题创作绘画。
3、手工区:与爸爸一起做模型
用活动方提供的材料,和爸爸一起制作成立体的模型。成功做出者可把模型带回家做为纪念
中班教案 篇4
目的:
1. 锻炼幼儿听辨的能力
2. 培养幼儿正确地运用词汇和正确的发音
准备:
1. 各种图片和音乐
2. 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概括的能力
3. 幼儿对于颜色、形状等都有了初步的认识游戏
规则:第一个幼儿看图并概括为一句话,要求传到最后一个幼儿时的语句与原来的意思最接近。游戏中音乐干扰,别人不能提醒,否则为犯规。
注意:
1. 给幼儿出示的'图片要易于概括, 教师可以适当的帮助第一个传话的幼儿,简洁地组织、概括图片的内容。
2. 当幼儿出现词句、语音错误时,教师可面向全体提示,让更多幼儿注意、学习。
教学反思:
孩子们非常地感兴趣,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也知道了只要幼儿感兴趣地东西,他们就会给你意想不到地惊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应该从幼儿地兴趣出发,来提高活动地质量,因为兴趣是幼儿最好地老师。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教案【经典】01-26
中班教案07-30
[经典]中班教案12-16
(精选)中班教案11-19
中班教案(经典)12-01
中班的教案06-10
中班教案11-08
中班教案(精选)09-04
中班的教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