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班教案汇编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根据事物多维特征进行有规律的排序,并能较清楚地表述排序方法。
2、体会规律排列给生活带来的美感。
活动重点:
了解摆花盆的排序方法
活动难点:
根据不同特征进行排序摆放
活动准备:
各式花盆、照片、塑封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各种各样的花(环节意图:通过观察发现花朵的不同之处。)
1、为了让我们幼儿园每个地方都变得漂漂亮亮,园丁们为我们幼儿园种了许多盆花,看看这些花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些花朵颜色、大小和形状都不一样,把他们摆放在一起装扮我们的幼儿园,非常漂亮。
二、有规律摆花盆(环节意图:通过操作和分享感受花盆不同的摆放方法。)
1、刚才我们说花朵的.颜色、形状、大小不一样,谁能用自己的方法来摆一摆?
2、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摆花盆。
小结:原来他选择了两种颜色的花,你一朵我一朵这样有规律地间隔排列。
1、重点提问:除了按照颜色,我们还可以根据什么规律来摆放花盆?
师出示汉字“形状、大小、颜色”
2、小结:摆花的时候我们可以有很多方法,只要花儿是有次序的、一个跟着一个地摆的,那么这些花儿一定又整齐又好看。
三、我来摆盆花(环节意图:幼儿实践操作,积累按一定特征进行分类的经验。)※ 幼儿第一次操作。
1、先来看第一张按形状怎么摆的?
幼:一朵小花,一朵大花
2、那么按颜色也来试着摆摆?
幼:按颜色,两个红、两个黄。
这节车厢里有几个朋友?两黄、两红,住了四个朋友。
讨论:除了可以说是按照颜色排序,还可以说是按照什么方法来排序的?
小结:看来同一种摆放方法,可以有不一样的说法。
三、丰富多样的规律(环节意图:通过留疑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1、老师也用了和你们不一样的好方法,一起来看看我的好方法是什么样的?
幼:一个黄、一个红、两个蓝;一个黄、一个红、两个蓝;
2、还是用这几种花朵,你能找出更多不同的排列方法吗?下次到区角里再试试看。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
“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水对幼儿来说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孩子们每次洗手时,总是玩的开心有快乐,但是生活中的一些现在我们也看到“洗手间的水龙头哗哗的流着水,孩子们见了没有反应。”很多家长跟我反映让孩子多喝水,可是放学的时候,水杯里的水却不见少。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萌生了这个主题——水。活动中我们将鼓励孩子观察大自然中的水,探究和发现水的不同来源和特性。乐于动手动脑探究水的变化,了解它的各种特性,获得有关经验。体会人们生活离不开水,乐意关心周围的水环境,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有争做节水小卫士的`愿望,并能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的基本特征,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离不开水。
2、激发幼儿乐于亲近水,接触水,热爱干净水环境的美好愿望。并能关注周围的水环境。
3、鼓励幼儿发动身边的人一起积极参加节约用水活动,保护水资源。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表明水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图片。
2、小水滴图片,一杯水。
3、水污染图片,故事《鱼儿哭了》。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我们的好朋友:“小水滴”,想和小水滴成为好朋友吗?说说生活中你见过的水是什么样的。(幼儿自由交流)
二、活动进行。
1、认识水,了解水。
(1)出示一杯水
请幼儿喝一下,说说水是什么味道,什么颜色?
引导幼儿感受水的状态(无色,无味,的液体)
(2)水是从那里来的呀?
(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水从地下来,地球上储存的水是有限的。
2、感受水的作用。
(1)水能为我做什么呢?
幼儿回答(洗衣,做饭,每天喝水,小树要喝水)
教师引导:生活中离不开水,人每天必须要喝水
(2)讨论没有水会怎样呢?
幼儿自由讨论。
3、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观看图片(局部地方缺水造成干旱……)
听故事《鱼儿哭了》。
幼儿说出“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小结:如果没有水,地球上将没有生命。所以我们要怎么做呢?
怎样做到节约用水呢?(自由交流)
【活动延伸】
1、音乐游戏:鱼儿水中游。
2、制作“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宣传标语。
【活动反思】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人还没有节约用水的习惯。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为了让学生从心里去行动,我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
本节课的教学引入,我从国家节水标志入手,运用地理信息来创设情景,能够一下子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我围绕着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应对的措施等方面,让学生畅所欲言。水资源紧缺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大问题,通过对干旱地区图片的欣赏及讲解,可以使学生对水资源危机有更清醒的认识。此外,培养学生的节水、护水意识,也是本堂课需要达成的教学目的之一,所以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节水措施的讨论,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的关注。
在这个时候,我让学生运用美术特有的表现形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画下来,可用多种形式表现保护水资源及防止污染的情景,并加上一句简洁明了的宣传口号。学生有了感情,作业起来也就特别认真,但是在表现形式和方法上我没有很好地引导,过于强调情感教育而忽略了技能训练,导致学生呈现的作业形式有些单一。
我更应该从美术这个起点出发再联系其他,如在讲解招贴画时,就应该设计到色彩的搭配、造型的设计、对构图的合理性,线条的处理、材料的选择、招贴画的功能、特点等方面关注。而且因为课前有让学生进行资料准备,但课堂上学生自由讨论交流的时间、深度还是不够。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还可以紧缩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新疆舞的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手脚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对民族舞的认识及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娃哈哈》mp3.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娃哈哈》,幼儿列队入操场。
(二)动作分解教学:
①、挽花教学;②、托帽转圈;③、扭脖子;④、移步摆手;⑤、提裙位手脚动作。教学时注意正确手形的'规范,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形和动作。
(三)清唱音乐,做舞蹈动作,熟记歌词与舞蹈动作的配对。大概做三遍,教学时视情况而定。
(四)合mp3音乐舞蹈。
中间间奏可做移步摆手、托帽转圈两个动作。
活动延伸:
将学到的新疆舞回家跳给家长观赏。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中国人很久以前就学会了打结,中国结的历史贯穿于人类史始终,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我园的省陈研会课题《民间手工艺教育渗透于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从孩子的视野出发,充分挖掘民间手工艺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一个小小的中国结或出现在家中的墙上,或挂在汽车里,或呈现在街边的艺术品店铺中,孩子们时刻感受到一种文化的熏染。以中国结为素材,作为教育活动主题来开展,存在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中国结的美,感受中国结的审美、实用功能。
2.了解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品,初步萌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3.能尝试大胆创作,体验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准备一个中国结。
2.中国结历史演变的幻灯片。
3.背景音乐、彩色水笔、纸
4.幼儿已经做过关于中国结的'知识调查。
活动过程一、以礼物为线索,导入课题师:孩子们,再过半个多月马上就要到20xx年了,新的一年到来,老师有一件礼物要送给我们小朋友?(出示中国结)老师祝愿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成长快乐!并且祝愿老师和小朋友之间的友谊能象盘长结一样天长地久!(以送礼物引出话题,一下子拉近了老师与孩子的距离,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并且老师在介绍中国结的时候已经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介绍的范本,为下一个环节孩子的介绍作好铺垫。)二、认识中国结的外形特征,了解中国结的演变历史。
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中国结。
(1)师:今天我们小朋友也带来了中国结,把你的中国结拿出来,给你边上的小朋友看看,讲讲。(孩子对同伴带来的中国结充满了好奇,急于想看看、摸摸,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善于捕捉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想法,给孩子以时间,让孩子相互之间看看,交流交流。)
(2)嗯,我们小朋友带来的中国结真的很漂亮,老师请你把你的中国结介绍给所有的小朋友听,好不好?你可以说说你的中国结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些什么?它包含着什么样的美好祝福在里面?(让孩子来介绍自己带来的中国结是怎样的,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问题,教师紧跟三个提问给了孩子一个介绍的落脚点,让孩子有话可讲,有内容可说。)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产生了解昆虫的兴趣及欲望。
2、认识昆虫,知道昆虫的基本特征。
3、通过对不同昆虫的对比和了解,知道昆虫的特征。
活动准备:毛绒玩具,毛毛虫、昆虫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游戏情境导入:
1、你们认识我吗?(不认识)不认识是肯定的,那你想认识我吗?那你想通过什么办法来认识我?(幼儿自由汇报)
2、及时表扬动脑筋的小朋友,告诉孩子,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接下来的活动小朋友一定要动脑筋。
二、游戏活动准备:
1、你们养宠物吗?幼儿自由回报。
2、我的爱好和你们的都不一样,我喜欢养小虫子
3、讲故事。(毛毛虫要过生日,他托我帮它找一些警卫。)
三、游戏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来参加毛毛虫生日的昆虫。(PPT)
2、你们发现了哪些昆虫来参加毛毛虫的生日会?(幼儿汇报)
3、蜈蚣和蜘蛛来参加毛毛虫的生日会,毛毛虫为什么要请蜈蚣和蜘蛛回去?
毛毛虫是怎么说的?(毛毛虫说:昆虫只有六条腿、你们的'腿太多了,所以不是昆虫。)
4、毛毛虫的昆虫朋友哪些地方一样?小结:原来它们都是昆虫,都有六条腿,有头、胸、腹,也有翅膀。
5、毛毛虫的秘密。
教师:毛毛虫为什么要邀请昆虫朋友参加它的生日聚会,毛毛虫是昆虫吗?为什么呢?小结:毛毛虫长大了会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那时候它就有头、胸、腹还有翅膀,所以它也是昆虫。
6、游戏活动:
(1)毛毛虫想请你当它的警卫,帮它看门,把不是昆虫的不要放进去。
(2)教师为幼儿介绍油漆材料及游戏规则。
(3)这是小动物的名片你们来分辨一下,把是昆虫的贴在门里,把不是昆虫的贴在门外。
(4)幼儿进行游戏操作。
(5)毛毛虫托我来检查你们的警卫当的称职不。
7、再次出示PPT让幼儿认真的观察,巩固昆虫的特点。
五、游戏活动延伸:
1、去户外找一找,看看还有哪些昆虫。
2、家长可为幼儿搜集昆虫的相关资料,丰富幼儿对昆虫的认识。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钻过山洞,发展钻的能力。
2.结合幼儿钻、跳和走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
3.萌发幼儿相互合作的精神,通过比赛让幼儿感受胜利的喜悦心情。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5.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圈、独木桥、沙包、尾巴等。
2.音乐:三首曲子。
3.胸饰21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今天天气真好,宝贝们,和妈妈一起锻炼身体吧!
(二)基本部分师:快过年了,我们要到外面找食物准备过冬,路途要钻过山洞才能找到食物。所以我们要先练好本领才行,妈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联系器材,宝贝们请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办法怎么钻山洞?
(1)幼儿自由练习。
(2)集体讨论师:谁来说说刚才你是怎么钻山洞的?
请个别幼儿示范并讲解钻的方法师:他说的办法真好,谁来示范下?
师:请宝贝们用刚才的好办法再去练习下吧。
(3)自由分散练习练习侧面钻师:小手放膝盖,一蹲,二跨,三起,山洞钻过啦。
(4)集体练习师:宝贝们,练习的怎么样了啊?我们一起来练习下侧面钻的本领好吗?
(5)比赛练习师:宝贝们学本领的速度可真快,为了检验你们的练习效果,我们来场比赛好吗?
师:看,我们的比赛场地都有哪些东西啊?
师:我们比赛要分成四队,红队、黄队、蓝队、绿队。比赛规则是:要跳过小河,钻过山洞,走过平衡木,来到树林里找过冬的粮食,找到后再把它们搬到我们家的'粮仓里。再拍小老鼠的手后,第二只小老鼠才可以出发,如果途中犯规的话,就要扣分,明白了吗?
(6)游戏:钻山洞师:看看哪队运的粮食最多?速度最快?奖励一面小红旗!我们祝贺他们!说明他们组不但本领学的棒,而且团结合作的精神不错!
(三)结束部分师:宝贝们!今天你们真能干!为妈妈准备了这么多的过冬粮食!一定都很累了吧,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师:爸爸回来了,我们一起到门口去迎接爸爸好吗?
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时,老师可以继续组织小老鼠钻山洞的游戏,可以增加其他障碍物,例如:圈、垫子、长筒等。
活动反思:
《小老鼠钻山洞》是小班的一节综合活动,主要是训练幼儿的肢体协调发展,同时感知洞洞的大小以及增强幼儿之间的合作游戏。
活动中教师以猫和老鼠的游戏为主线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利用自己的身体部位变出各种洞洞,在活动中教师通过请个别幼儿钻一钻来感知洞洞的大小。当幼儿发觉洞洞小的时候,教师利用孩子们的发现马上提出问题,”怎么做才能使洞洞变大?”很自然的引出下一个环节”让孩子们合作洞洞”在合作中教师有针对性的展示出了小朋友们变得不同洞洞。例如:“两个人的洞洞”、“三个人的洞洞”“四个人的洞洞”等等,同时延伸出“人数越多,洞洞越大;人数越多,洞洞越多”的道理。
在活动中,教师能够带着幼儿完全融入到鼠妈妈和鼠宝宝的角色中去。而且在最后猫和老鼠的游戏中将该次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孩子们的情绪在此次活动中一直处于十分开心、积极参与的状态中,这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
大班幼儿主要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平时幼儿之间的合作很少,通过此次活动促进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得幼儿的合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是我们小班老师十分值得学习、借鉴的一个重点。
这是一个综合活动,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过程层层递进,环节简单明了。但是缺少了侧重点,并且在游戏中教师的目标是让幼儿的身体部位进行变洞洞,但是,整个活动中教师的注意力都放在引导幼儿利用双手变洞洞上面,没有让幼儿完全放开,利用自己的其他身体部位变一变洞洞。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农村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玩具都以“随手可取为主”,再我们经济条件还不发达的农村,泥巴是他们的最爱,也是家长们最能接受的,安全的玩具之一。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让家长和幼儿倾昧于它:可以重复使用、随处可取、节省开支、安全无伤害。
结合幼儿对泥巴的认识,再加上幼儿对手工作品的热爱以及对新的制作手段的兴趣,我将带领幼儿继续探索泥巴制作工艺的多种工序,以来满足幼儿的需求,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玩泥巴的兴趣,培养幼儿敢于动手尝试的习惯。
2、学习各种泥巴形状的制作,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制作泥巴玩具。
[活动准备]
干土若干,水若干(盛于脸盆)、塑料布若干(幼儿自带)、音乐磁带(玩泥巴)、杯子、小盆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导,导入主体
1、孩子们我们生活在农村,我们农民的宝贝是什么?那谁知道它们都由什么用处?(种庄稼、种树、种西瓜、和泥)。好了那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来一起听一下,歌里唱的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我们边听边跟老师做动作好不好!(教师组织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2、教师激发幼儿自己动手玩泥巴的兴趣
自己是怎么玩泥巴的?想不想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块好玩的泥巴呢?
二、教师示范,提出要求
1、教师引导幼儿说说玩泥巴的基本步骤:活泥、做玩具。活泥时都需要什么:(水、土)
2、教师有步骤的`示范,幼儿观看。如:用两杯土兑半杯水,活匀,在放在塑料纸上用手继续活,直到泥巴看不出有干土为止。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要求幼儿保持卫生,按步骤完成整个过程。教师在示范演示的过程中可以配以儿歌的形式,泥巴 泥巴 变 变 变,变成长条自己站,泥巴 泥巴 变 变 变,变成圆形像鸭蛋……
三、幼儿实际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教师把这部分时间留给幼儿,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制作各种泥巴玩具。
(1) 幼儿制作基本形状
(2) 幼儿进行拼装整体形状
(3)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合作完成。
四、展示作品 互相观摩
将幼儿的制作的成品与半成品摆放在展览区,进行展览,让幼儿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五、养成教育、环保教育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玩泥巴的好处,教育幼儿在生活中不乱花钱,自己寻找玩具,玩泥巴比玩电动玩具还环保,电池的污染很严重,你们要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是我们是每个公民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组织幼儿把活动室打扫干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大班《安全》教案10-23
(精选)大班教案12-07
(精选)大班教案03-02
大班教案[精选]12-02
(经典)大班教案04-23
大班教案【精选】08-10
大班教案08-08
大班的教案07-11
大班教案[经典]12-07
大班教案【经典】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