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秋天优秀教案

时间:2025-01-30 07:00:2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年级秋天优秀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秋天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秋天优秀教案

一年级秋天优秀教案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学生分析: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词语的理解。多数词语可以联系语言环境来理解。比如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缤纷”,这个词语比较抽象,但是当我们读完了这一段,眼前浮现出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和美丽的菊花时,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五彩缤纷指的是什么意思了。课文的语言很美,有些句子富有诗意,需要好好体会品味。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理解这些句子时,一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平时的生活积累;二要反复朗读品味。学生理解上有困难,比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讲秋天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来到的,为什么会不知不觉?因为秋雨虽凉,但不冷,使人爽快,不大,润物无声;朗读的时候,声音要轻一些,要给人轻松舒服的感觉,这样教学,学生会觉得容易些。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菠萝、钥匙、气味、香甜、粮食、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大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秋雨的特点,感受秋雨的美。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总分的句式,及含蓄、艺术化的语言。

  教具准备:秋天的雨的课件

  板书设计:

  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五彩缤纷的颜料美丽、丰收、欢乐

  藏着气味

  吹起小喇叭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寓情导学。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引述: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对秋天。秋天来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我们用优美的词语来赞美一番吧!

  2.齐读课题。(板书:秋天的雨)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师出示词语

  (1)谁愿意领读这些词。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一起纠正。

  (2)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边读边回忆上节课的内容,秋天的雨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生说。师板书:是一把钥匙

  五彩缤纷的颜料

  藏着气味

  吹起小喇叭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读。

  三、精读课文,品析内容。

  (一)、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天总给我们阵阵凉意,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仔细听,看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

  (1)学生说体会,教师指导读。

  (2)男女生读。

  (二)、体会五彩缤纷。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描写颜色的词用波浪线画出来。一会儿汇报。

  1、出示画面(一)重点体会、美读描写银杏树的句子。

  (1)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2)去词体会。

  如果我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自己再来读读看,好不好?为什么?

  (“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3)指导朗读。运用联系上下文和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做动作的方法,走进情境,美读课文。

  (4)个别读、全班读。

  2、出示画面(二)体会描写枫树的句子。

  (1)学生自主体会读。

  (2)学生做上动作再读一次。

  3、出示画面(三、四)。

  (1)师引导学生观看画面,拓展语言,体会丰收的词:海洋、你挤我碰。

  (2)个别读。

  4、看录像,感悟“五彩缤纷”。

  小朋友们,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去看一看?让我们一边看,一边读出它的美丽吧。

  (多媒体出示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学生根据画面读相关文字。)

  (三)、体会“气味的香甜”。

  秋天到了,不光庄稼丰收了,水果也丰收了。

  (1)师引读学生想象秋雨里还会有什么味道?

  (2)重点理解勾住。

  (3)秋天的雨多香啊!带着这样的体会,美美地读。

  (四)、吹起小喇叭,体会欢乐。

  (1)师生互动读一读。

  (2)学生自主感悟朗读。

  这么快乐的景象,就让我们来快乐地读一读吧。放开声音读出你的快乐,自己读自己的`。

  四、拓展、积累,升华感情。

  1、小朋友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美丽、欢乐……)

  2、齐读最后一段。

  五、做自己喜欢的一项。

  (1)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背诵本课喜欢的段落。

  (2)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

  (3)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

  秋天的雨反思

  是一首很具有美感的散文诗,以秋天的雨为线索,将秋天的众多景物描写巧妙地串起来,形成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语言文字的美感染了每一个幼儿,他们从文字中的确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为了让幼儿能够真正感受散文中优美的意境,我重复的给孩子看课件,让他们找一找秋天有些什么景色,丰富知识经验。有了知识经验的丰富,在第一环节中我就进行了提问: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有很多的水果。”“我也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有很多的颜色,非常的漂亮。”------小朋友都争着回答,还有的幼儿会用优美的话来说呢。

  孩子们的记忆力很不错,看了一遍课件之后,有个别孩子就能答出:“把黄颜色给了谁?(银杏)”,虽然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不是很足,但看了生动形象的课件之后,很快就能回答出来。但是孩子们在秋天的气味方面,我可以让他们先闻一下橘子的香味,菠萝的香味……这样,他们就能充分的体验到秋天的好多气味。

  综合本次欣赏活动,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幼儿在动静交替中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一年级秋天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袋、腿、、摆、连、忙、睛、追、披”,认识部首“目”字旁。在教师的指导下描写“连、忙、睛、追”。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能说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3、看图画照样子说一二句完整的话。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袋、腿、、摆、连、忙、睛、追、披”,认识部首“目”字旁。在教师的.指导下描写“连、忙、睛、追”。

  2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学媒体生字卡片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准备

  1、听录音读通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理解蝌蚪的生活习性及生长特点

  教学流程

  一.猜谜语,揭课题

  1.猜谜语

  “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住在池塘里。”这是什么?

  2.板书:小蝌蚪

  完成板书:找妈妈(学生齐读课题)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根据提示记住课文有关内容。

  学生交流,师板书:小蝌蚪长着( ),( ),甩着( )。

  2.自学生字

  (1)师提出自学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

  (3)小组合作,读读课后的生字、词语。选择交流自己的识字好办法。

  披、摆:为什么都用提手旁。

  追:书空。

  睛:可用换部首的方法来识记。

  3.游戏巩固生字词语。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叫号游戏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指导读句

  1.轻声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按标点停顿。

  想想,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分别遇见了谁?

  交流板书:鲤鱼乌龟妈妈

  2.分节学习课文。

  (1)交流并出示第二小节。

  A、鲤鱼妈妈在干什么?小蝌蚪看见了会怎么想?指导朗读,小蝌蚪的话,指导读出急切的语气。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B、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什么?

  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指导朗读,鲤鱼妈妈的话用亲切的语气读。

  (2)交流并出示第三小节。

  A、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妈妈?

  B、指导朗读第三小节,抓重点词语:“连忙、追、叫”等,读出小蝌蚪即高兴又着急的语气。

  (3)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学习最后一节课文。指导读出青蛙妈妈高兴的语气。

  3.再读课文,指导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生长过程图)。

  4.分角色朗读全文。

  5.指导背诵最后两节。

  四.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1.猜字谜。

  2.给部首妈妈找孩子。

  3.给词语找朋友。

  4.指导书写。

  连、忙、睛、追

《一年级秋天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一年级秋天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优秀02-14

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12-28

《秋天的怀念》教案优秀08-05

秋天的雨优秀教案05-15

《秋天的雨》优秀教案06-16

《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09-29

一年级《秋天》教案07-31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优秀10-22

秋天的雨优秀教案(范例15篇)07-24

一年级秋天优秀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秋天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秋天优秀教案

一年级秋天优秀教案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学生分析: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词语的理解。多数词语可以联系语言环境来理解。比如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缤纷”,这个词语比较抽象,但是当我们读完了这一段,眼前浮现出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和美丽的菊花时,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五彩缤纷指的是什么意思了。课文的语言很美,有些句子富有诗意,需要好好体会品味。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理解这些句子时,一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平时的生活积累;二要反复朗读品味。学生理解上有困难,比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讲秋天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来到的,为什么会不知不觉?因为秋雨虽凉,但不冷,使人爽快,不大,润物无声;朗读的时候,声音要轻一些,要给人轻松舒服的感觉,这样教学,学生会觉得容易些。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菠萝、钥匙、气味、香甜、粮食、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大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秋雨的特点,感受秋雨的美。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总分的句式,及含蓄、艺术化的语言。

  教具准备:秋天的雨的课件

  板书设计:

  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五彩缤纷的颜料美丽、丰收、欢乐

  藏着气味

  吹起小喇叭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寓情导学。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引述: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对秋天。秋天来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我们用优美的词语来赞美一番吧!

  2.齐读课题。(板书:秋天的雨)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师出示词语

  (1)谁愿意领读这些词。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一起纠正。

  (2)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边读边回忆上节课的内容,秋天的雨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生说。师板书:是一把钥匙

  五彩缤纷的颜料

  藏着气味

  吹起小喇叭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读。

  三、精读课文,品析内容。

  (一)、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天总给我们阵阵凉意,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仔细听,看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

  (1)学生说体会,教师指导读。

  (2)男女生读。

  (二)、体会五彩缤纷。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描写颜色的词用波浪线画出来。一会儿汇报。

  1、出示画面(一)重点体会、美读描写银杏树的句子。

  (1)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2)去词体会。

  如果我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自己再来读读看,好不好?为什么?

  (“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3)指导朗读。运用联系上下文和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做动作的方法,走进情境,美读课文。

  (4)个别读、全班读。

  2、出示画面(二)体会描写枫树的句子。

  (1)学生自主体会读。

  (2)学生做上动作再读一次。

  3、出示画面(三、四)。

  (1)师引导学生观看画面,拓展语言,体会丰收的词:海洋、你挤我碰。

  (2)个别读。

  4、看录像,感悟“五彩缤纷”。

  小朋友们,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去看一看?让我们一边看,一边读出它的美丽吧。

  (多媒体出示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学生根据画面读相关文字。)

  (三)、体会“气味的香甜”。

  秋天到了,不光庄稼丰收了,水果也丰收了。

  (1)师引读学生想象秋雨里还会有什么味道?

  (2)重点理解勾住。

  (3)秋天的雨多香啊!带着这样的体会,美美地读。

  (四)、吹起小喇叭,体会欢乐。

  (1)师生互动读一读。

  (2)学生自主感悟朗读。

  这么快乐的景象,就让我们来快乐地读一读吧。放开声音读出你的快乐,自己读自己的`。

  四、拓展、积累,升华感情。

  1、小朋友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美丽、欢乐……)

  2、齐读最后一段。

  五、做自己喜欢的一项。

  (1)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背诵本课喜欢的段落。

  (2)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

  (3)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

  秋天的雨反思

  是一首很具有美感的散文诗,以秋天的雨为线索,将秋天的众多景物描写巧妙地串起来,形成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语言文字的美感染了每一个幼儿,他们从文字中的确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为了让幼儿能够真正感受散文中优美的意境,我重复的给孩子看课件,让他们找一找秋天有些什么景色,丰富知识经验。有了知识经验的丰富,在第一环节中我就进行了提问: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有很多的水果。”“我也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有很多的颜色,非常的漂亮。”------小朋友都争着回答,还有的幼儿会用优美的话来说呢。

  孩子们的记忆力很不错,看了一遍课件之后,有个别孩子就能答出:“把黄颜色给了谁?(银杏)”,虽然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不是很足,但看了生动形象的课件之后,很快就能回答出来。但是孩子们在秋天的气味方面,我可以让他们先闻一下橘子的香味,菠萝的香味……这样,他们就能充分的体验到秋天的好多气味。

  综合本次欣赏活动,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幼儿在动静交替中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一年级秋天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袋、腿、、摆、连、忙、睛、追、披”,认识部首“目”字旁。在教师的指导下描写“连、忙、睛、追”。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能说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3、看图画照样子说一二句完整的话。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袋、腿、、摆、连、忙、睛、追、披”,认识部首“目”字旁。在教师的.指导下描写“连、忙、睛、追”。

  2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学媒体生字卡片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准备

  1、听录音读通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理解蝌蚪的生活习性及生长特点

  教学流程

  一.猜谜语,揭课题

  1.猜谜语

  “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住在池塘里。”这是什么?

  2.板书:小蝌蚪

  完成板书:找妈妈(学生齐读课题)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根据提示记住课文有关内容。

  学生交流,师板书:小蝌蚪长着( ),( ),甩着( )。

  2.自学生字

  (1)师提出自学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

  (3)小组合作,读读课后的生字、词语。选择交流自己的识字好办法。

  披、摆:为什么都用提手旁。

  追:书空。

  睛:可用换部首的方法来识记。

  3.游戏巩固生字词语。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叫号游戏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指导读句

  1.轻声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按标点停顿。

  想想,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分别遇见了谁?

  交流板书:鲤鱼乌龟妈妈

  2.分节学习课文。

  (1)交流并出示第二小节。

  A、鲤鱼妈妈在干什么?小蝌蚪看见了会怎么想?指导朗读,小蝌蚪的话,指导读出急切的语气。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B、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什么?

  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指导朗读,鲤鱼妈妈的话用亲切的语气读。

  (2)交流并出示第三小节。

  A、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妈妈?

  B、指导朗读第三小节,抓重点词语:“连忙、追、叫”等,读出小蝌蚪即高兴又着急的语气。

  (3)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学习最后一节课文。指导读出青蛙妈妈高兴的语气。

  3.再读课文,指导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生长过程图)。

  4.分角色朗读全文。

  5.指导背诵最后两节。

  四.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1.猜字谜。

  2.给部首妈妈找孩子。

  3.给词语找朋友。

  4.指导书写。

  连、忙、睛、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