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1-24 08:09:0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大全(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大全(7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课型

  阅读课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抓住主要情节复述故事内容。

  (3)体会新王后的狠毒、七个小矮人和猎人的善良。

  2. 能力目标

  (1)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辨善恶、美丑的.能力。

  3.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从小做一个善良的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字词:

  字:后鼻音:病翘舌音:杀、叉、善

  区别倍和杯

  词:理解凶狠、可怜、善良,会用善良说话。

  2.理解课文:

  体会新王后的狠毒、七个小矮人和猎人的善良。

  四、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用童话故事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同桌互相读,纠正读得不准的地方。

  2.交流学习。

  (1)读准字音:病后鼻韵母; 凶怜三拼音; 杀叉善翘舌音。

  (2)理解词义:凶狠、善良、可怜。

  (3)多种形式反复读字词。

  三.再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3.分角色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合作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词

  2.全班开火车读生字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重点领悟。

  1.你认为新王后、猎人和七个小矮人,他们是个什么样的人,把你的看法写在黑板上。

  2.在文中找出描写新王后的狠毒及七个小矮人和猎人善良的语句。反复朗读并用心体会。

  3.说一说。

  根据提示语自说、同桌说、全班交流。

  (1)新王后心眼真坏……

  (2)七个小矮人心肠真好……

  四.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五.总结延伸.

  1.学了课文,你知道些什么?

  2.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语文教案 篇2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课文原文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__________

  本文作者巴金,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策略:

  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句子,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四、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

  2、那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看?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发,去欣赏海上日出的奇观!

  (三)讲读课文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段中都读懂了什么?(引导: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

  2、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话,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说明作者经常看日出)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让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出示图片)

  2、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我请两个同学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谁来说一说?)

  3、那么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图片配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读中感受)

  4、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因为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为什么作者要目不转睛的看呢?因为怕错过,反衬日出的美)

  5、太阳还没有露面,就已经很美了,那海上日出会是怎样的壮观哪?想不想去看看?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谈谈你自己的感受。(重点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6、太阳上升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谁发现了太阳是怎么变化的?

  7、这真是美的感受,让我们欣赏动画,请同学们跟着朗读。

  8、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东升景象如此壮观,那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出示课件)

  2、看了动画之后,你是怎样的感受?

  (你想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谁来试试?)

  3、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身临其境似的,作者的语言真是太美了,你最喜欢哪句,请你读一读?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镶透染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感悟第六自然段

  1、所以作者最后感叹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这是伟大的奇观。好不好?为什么?

  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你身边有与你交往较多,你又特别想写点什么来表现某个人吗?谈一谈你准备如何处理你的写作材料。

  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评点。

  2.作业:写一篇作文,记一个人,注意学习本篇课文的写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为音乐背景讲述故事),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子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冲卷上岸的小鱼;。当太阳升起后,水会被蒸发,鱼儿只有死路一条。一个小男孩正一条条的将小鱼捡起来,扔进大海。他一边做一边对旁边惊异的男子说:“这条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是的,靠一个孩子的力量,不可能改变海滩上所有小鱼的命运,但是,他挽救了自己身边的小鱼的生命。小男孩的爱心令人肃然起敬。爱是一种博大的感情,她就像一股涓涓的细流,流淌在人们的心间,你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在内心深处引起震撼。

  二、方法指导(投影显示)

  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1.要以口语为主,语气要亲切,可根据故事内容,恰当运用停顿、轻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情,感染听众,以求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2.可借助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情达意,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3.要根据现场反应,随时调整自己所讲述的内容和方式。

  三、讲爱心故事

  要求:

  1.主题“爱心”,故事必须是真实的,要有连贯性,富于吸引力,能感染人;

  2.内容要集中鲜明,所讲故事要能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3.灵活运用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四、谈爱的感受

  人生命运存在着难以预测的因素,生活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不幸降临,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需要他人同情、理解和关怀的事。当你面临困难、忧伤的时候,你是否接受过别人的爱心和帮助?请你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

  五、小结

  1、热爱他人从热爱父母做起,父母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最直接依赖者,我们要体谅父母的辛苦,关心父母的健康,分担父母的忧愁。关心的范围逐步扩大,从关心父母到关心他人、社会、自然。(生活中你做得怎么样?)

  2、欺侮弱者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的弱点,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普遍存在着。例如大国欺侮小国、富人欺压穷人、健全人歧视残疾人、高年级欺负低年级等等。强者对于弱者的优越感及这优越感引发的霸道行为既是普遍的,又是丑恶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3、从“人”的写法来分析,“人”字的结构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彼此扶持。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和”。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互相关联的,因此环境优越的人不该漠视人类生活中存在着的苦难和不幸,尤其不该漠视处于苦难和不幸中的儿童。(当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甚至是需要捐款的时候,你持什么样的态度?)

  4、我们不能对他人的苦难持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或居高临下的怜悯姿态。我们应尊重被同情人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去爱他们。(请把目光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捡破烂的、耍把戏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不妨与他们交谈,甚至有一些交往,让彼此心灵沟通。)

  六、拓展

  1.让每个同学在纸片上写一句话(和爱有关的),表达自己上完这节课的感悟和体会。

  2.写作:

  (1)命题:《这就是爱》或《这也是爱》

  (2)话题:博大的爱

语文教案 篇4

  4、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小英一摇一晃地向讲台走去,每一步都像她的心情一般的沉重,【投影出示】小英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地想:。

  5、让小英意外的是——(同学们给了她热烈的掌声)

  6、同学们的掌声出现了几次?(2次)

  7、谁能读读同学们的第一次掌声?指名读。

  从哪看出掌声出乎小英的意料之外?理解“骤然间”(掌声响得突然,掌声响得让小英出乎意料)

  8、假如你就是小英的同学,你想通过掌声告诉小英什么?

  9、我想对小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英,只要有勇气,再难的`事也可以完成!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是最好的!你是最棒的!)

  10、谁再来读第一次掌声?把你想说的话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11、小英一定能听懂你的掌声!谢谢你的掌声!听着那热烈、持久的掌声,小英感动了!

  【投影出示】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指名读,评读。

  12、当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时,她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投影出示】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她地想:。(板书:感动)(谢谢同学们对我的支持、我会更加努力的!)

  13、当小英结束了演讲的时候,同学们又给了她经久不息的掌声,你又想通过掌声告诉她什么?(你的演讲太棒了!、、、、、、、)

  14、再次听到同学们的掌声,小英内心是多么得——(感激)

  【投影出示】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15、小英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小英心头涌动,她想说:。(原来我也是很棒的!同学们对我可真关心呀!)

  16、但是小英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向大家——(引读)

  17、你能读出小英内心的感激吗?指名读,评读。

  三、引导说话,读背作者感想

  1、学到这儿,相信你对于掌声或对于这篇课文一定想说些什么?

  2、师深情地读第七自然段。同时出示:第七自然段的内容。

  3、(齐读)请把这句话记在自己的心里。

  4、老师搜集到了一首关于掌声的诗歌,送给大家。【投影出示】师感情朗诵。

  5、有一首歌的名字叫《掌声响起来》,这首歌非常好听,也非常有意义,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播放音乐)

  6、同学们今天上课表现多好呀,我想把感谢的掌声送给你们,感谢的掌声你还想送给谁?

  伴着悠扬的歌声,让我们美妙的读书声也响起来,让我们在歌声与读书声的美好交汇中结束今天的课!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十个生字。积累“值班”等七个词语,认识部首“四点底”指导书写“寻、匆、丑”。

  2、练习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瞧”和“编”的读音。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排比句式的第2节的第2~5句。

  4、教育学生懂得不应该嘲笑别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看图:孔雀。

  交流:你喜欢孔雀吗?为什么?(美)

  2、听老师说:传说,孔雀身上的彩色的衣是天下的鸟儿用各种颜色的羽毛编织成的。瞧!南方的卷尾燕,带来了绿羽毛。北方的云雀,带来了白羽毛。东方的相思鸟,带来了红羽毛。西方的长尾雀,带来了紫羽毛。就连凤鸟也摘下头上的凤冠,给孔雀戴上。于是,孔雀变成了最美的鸟。

  3、交流:你听见了什么?

  4、出示句子。

  这段话中有四个生字,出示生字卡片:给(拼读),出示生字卡片:卷(拼读)

  5、还有两个生字的字音请你请教字典老师,该用什么方法呢?(部首查字法)

  齐说部首查字法的三个步骤。(定部首,数几笔,部首目录找倒它;部首外,在数数,检字表中找门牌;快快快,快快翻,找到正门找到家。)

  开展比赛。

  汇报“瞧”(396)区别“焦瞧”

  汇报“编”(27)

  6、读句子。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7、天下的鸟儿为什么要把这么美的东西送给孔雀,使孔雀变成最美的鸟儿呢?这就是今天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故事。

  出示课题。31、孔雀和与乌鸦

  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同桌分节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交流一下记生字的方法。(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论.)

  2、过渡:鸟儿们都去捉虫了,留下孔雀和乌鸦干什么?

  zhi ban

  出示:值班(读哪个生字时该特别注意:值)(读词:值班)

  正音:记字形,听记值班的要求。(值班就是轮流在规定的时间里担任巡视工作。要求在值班时作好记录。遇到突发事件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及时做好处理。)

  3、那孔雀和乌鸦在值班的时候碰到了什么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呢?请小朋友边听边找找有关句子。

  反馈:突然森林里起火了。

  4、当森林里突然起了大火时,孔雀和乌鸦这两个值班的人分别是怎么做的呢?请你自己在静心读读第一节,边读边划出有关的`句子。

  反馈、出示:乌鸦急忙去搬自己的家。

  孔雀勇敢地穿过大海,去寻找伙伴们。“快救火呀!”

  出示生字卡片:寻(拼读)。寻就是找的意思。“寻找”就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仔细地找呀找。

  看图想象:孔雀在寻找伙伴们的过程中,会碰到什么困难?四人小组讨论。

  5、从孔雀和乌鸦面对突如其来的火情所不同的表现中,你读懂了什么?

  (乌鸦自私,孔雀勇敢、善良)指导读两句句子。男女生比赛读。

  6、过渡:是呀,孔雀的羽毛被火烧着、身体被烧疼,可又一下子找不到伙伴们,结果它的羽毛被(烧焦了。)乌鸦还(怪声怪气地叫起来……)

  7、可是,天下的鸟儿们听说孔雀为救火受了伤,都怎么做呢?请读读第二节。

  8、看图:是呀,可天下的鸟儿,……孔雀变成了最美的鸟。

  9、让我们来读好这段话,读出天下的鸟儿们对孔雀的尊敬和关心。(看课文:从“天下的鸟儿~孔雀变成了最美的鸟。”)

  (自己读,分组读)

  10、过渡:孔雀变成了最美的鸟,鸟儿们都围着它唱啊,跳啊,就是(不理睬乌鸦,)乌鸦只好(羞愧地躲进了深山。)

  11、你想对这只羞愧的乌鸦说什么?

  三、复习词语:

  四、指导写字:

  寻 匆 丑(看笔顺框、书空)

  提醒坐姿、执笔姿势。一描二仿三记四默。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二、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4个方面具体地描绘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特别是海水和海底这2段,更为精彩。

  三、教学难点

  体会出西沙优美的风景,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课前准备

  1.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学习1、2两段,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第2段,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

  难点:学习第1段,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2.课件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

  1.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

  2.学生自由读课文。

  (1)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三)重点探究

  1.凸显重点。

  (1)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

  2.自主感悟。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2)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指点。

  3.合作探究。

  探究一:(课件出示)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

  ①你读到这段话时,有什么样的感觉?(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面、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

  ②海水真美呀!说说为什么这么美?(学生读)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画图讲解。

  ③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教师指导,板书:风景优美的地方。)

  探究二:(课件出示)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①你为什么喜欢这两段话?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②教师小结: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有谁喜欢珊瑚的,请举手;有谁喜欢海参的,请举手。请把你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③学生朗读体验。重点理解“蠕动”“威武”;重点体会“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知道──(学生齐读);走进了海底,欣赏了──;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怎样呢?海岛上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游览。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1~4自然段。

  2.抄写生字,每个字写2遍。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和海底,请几位同学当一次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自由介绍。

  3.大家也可以考考小导游,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如:

  (1)西沙群岛的海面为什么五光十色?

  (2)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二)继续研究

  1.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滩、海岛又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同学比较感兴趣?

  2.探究体验:

  探究一:(课件出示)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①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怎样奇,怎样怪?

  ②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读出来吧!

  ③有谁能把海龟的“趣”读出来?

  ④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吧!(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

  探究二:(课件出示)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①读完后,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呢?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谁能把鸟的多“读”出来?

  ②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三)总结全文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四)听写词语

  1.自书复习,准备听写。

  2.听写。听写后自己对照、改错。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课后搜集描绘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

  (六)板书设计

  略

语文教案 篇7

  课文内容理解:

  关键词句及理解

  怕人,不信任:

  ㈠它们就像躲进深林中一样安全;鸣声也格外轻松自在。

  ㈡阳光透过,鸟影闪动,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分明,只见小嘴儿伸出来……

  状摹小鸟怯生生的情态,为下文写小鸟的娇憨可爱,惹人爱怜作张本,也为下面写我给鸟儿以爱心鸟儿给我以快乐,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相互信赖、相互依存的新型关系埋下了伏笔。

  培育信任:我用吊兰的垂蔓蒙在鸟笼上、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怕惊动它们、我不管它、我微微一笑、我不动声色的写……终于我用手可以抚它的绒毛,再后来它扒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好一个顽皮的小BOY。

  细致地刻画出对小鸟的呵护入微,“不管它”是解除它天生对人的戒心,也是出于对小鸟的爱和信任,更是人与小鸟走向彼此信赖与亲密和谐的奠基石,笔墨轻轻点染处爱意浓浓,显示出作家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良好的写作素养。

  建立信任:成鸟——渐渐伸出脑袋瞅瞅我,我们一点点熟悉。

  雏鸟——可爱的小家伙,开始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满屋子乱飞,久了,也只站在开着的窗户上,决不飞出去。渐渐地它敢落在我的书桌上,后又跑到我的稿纸上,甚而至于在我的`肩上睡熟了。

  主旨: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人类只有亲近自然,关爱自然中的花鸟虫鱼,与自然和谐、静谧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在名利金钱迷目、荣辱得失喧嚣之际,保持头脑的清醒,内心的宁静,从而享受到无以名状的快乐,领略到生活的乐趣和真谛。

  艺术特色理解:

  冯骥才语:“艺术创作是一种生命转换的过程,即把最深刻的生命——心灵,有姿有态、活喷喷地呈现出来。这过程是宣泄、是倾诉、是絮语、是呼喊,又是多么快意的创造!让心灵一任自然,艺术便获得生命。”此篇就是作家的性灵之作,生活在都市的人有着太多的艰难也太多的诱惑、太多的障碍也太多的机遇、太多的失落也太多的可能,拥塞其间,累得荒。于是便有了养鸟的兴趣,来让疲惫的心灵稍稍休憩;便有了赏鸟和爱鸟的心情,也就有了“小鸟依人”的温馨感,于是写作的源泉汩汩而出。冯骥才的《珍珠鸟》不正宣泄、倾诉着都市人某种特有的情绪吗?自然作家不会把写作视作畏途,而成了又一次多么快意的创造。

  以细碎的细节表现洋溢着欢乐的居室生活场景,自然清新是这篇散文的特色。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赏鉴,让学生能领悟这篇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2学习散文“以小见大”的写法,撷取身边小事来体验、感悟生活。

  3培养学生爱护鸟类,亲近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1鸟是怎样由生疏怕人变得信赖主人、依恋主人的?

  2信赖不仅是鸟对人的信任,而且是人和鸟双方的交流。(学生不易把握。)

  教法:讨论点拨为主。

  辅助教具:录音机及课文朗读带。

  教学流程设计:

  一、简介作者

  当代作家,代表作、作品风格(略)

  我们今天来学习的这篇散文就是一幅体现都市生活的闲适画卷。

  二、按要求,听录音

  重点:这篇文章是写我和珍珠鸟的,主要写什么事?

  文中有哪些语句起着暗示作用?

  三、讨论上述问题

  信赖

  怕人——熟悉——胆大——亲近——睡熟(依偎)

  难点点拨:人对小鸟怀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由怜惜生爱心,从喜欢到“放任”——信赖,就如对膝下乳儿的疼爱、流露出融融的亲情,散发着温馨的家庭气息。正是我有这样的爱心,才能让小鸟欢欣雀跃,让单调枯燥的书斋生活变得灵动生气起来。

  小结思想内容:可见,是我亲近小鸟,关爱小鸟,给小鸟以爱心,小鸟才带给我平淡的生活带来欢愉和亮色,才能享受到生活的情趣和哲理。

  四、学生诵读课文

  一人朗诵,全班赏鉴、思索:文章是怎样将我和小鸟的融洽相处描摹得绘声绘色的?

  鸟怕人——人爱鸟——鸟亲人

  小结艺术特色:文章正是撷取这样的生活小浪花,运用娴熟的写作技巧,来表现书人的闲适与快乐的,饶有情趣。

  五、布置作业

  童年是美好的,是值得令人回味的。你的童年中有过小动物相伴相随吗?请拿起笔来写出你与它相伴的经历,记录下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旧时光吧?

  记叙文,题目自拟,字数700字左右。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教案【经典】05-06

语文教案[精选]03-29

语文天地教案04-26

【精选】语文教案12-25

语文教案(经典)01-09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10-05

(经典)语文教案09-17

语文教案(精选)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