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腊八粥》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腊八粥》第一课时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分析:《过了腊八就是年》是一首传统的民间童谣,描写了北方人们在迎接新年、繁忙的喜悦气氛。童谣的内容充满童趣,彰显了在迎年的时刻,大家制做糖瓜和蒸馒头的热闹场面,传达了大家为迎接新年而觉得的开心。“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等句子的节奏开朗、压韵,声调和谐,诵读起来十分流畅。本活动旨在引导幼儿收集与大家迎接新年有关的照片和故事,依靠两组配对的拍手游戏开展童谣的朗诵,让幼儿体会到传统童谣的表达律动,感受其中的乐趣,增强对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认知。
活动目标:1、学习朗诵童谣,了解民间童谣做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2、可以有节奏地流畅朗诵童谣。3、体会迎接新年和繁忙的热闹气氛,感受诵读传统童谣的趣味。
活动准备:幼儿素质发展学科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拥抱冬天》课件第26页,幼儿收集的关于忙年的图片、照片及文字资料。
活动建议:1、请幼儿互相自我介绍收集的相片,基本体会迎年的热闹与喜气。提问:孩子们喜爱过年吗?快过年了,你们家是如何庆祝新年的?2、请幼儿欣赏童谣,初步了解童谣的总体内容。提问:这首童谣的名字是什么?人们为了迎接新年都做了哪些事儿?3、请幼儿再次欣赏童谣,深刻理解内容,融合照片了解一些北方人民的习俗和传说。提问:腊八是哪个日期?为何要喝腊八粥?(以帮助幼儿掌握腊八粥的传说)农历二十三是什么节日?为何要粘糖瓜儿?人们在做这些事情时心情如何?(引导幼儿意识到,从阴历腊月初八一直到腊月二十三,每一天都有特别的事儿要做,表述对美好生活的期盼。)4、根据课件,师幼一同朗诵童谣。5、开展“童谣”游戏,体会童谣的节奏和趣味性。(1)请幼儿拍手、拍腿、跳脚地朗诵童谣。(2)引导幼儿在伙伴间合作,一边玩拍手游戏一边诵读童谣。教师可以与一个幼儿示范拍手游戏,其他幼儿跟着一起朗诵童谣,以后幼儿可自由搭伴开展拍手游戏并诵读童谣。
活动延伸:亲子共读《拥抱冬天》第26-27页,体会忙年的快乐与喜气。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怕,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日,哩哩啦啦二十三。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款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做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八粥》第一课时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案03-22
荷花教案第一课时07-08
《燕子》第一课时教案09-22
《腊八粥》教案12-11
儿歌《腊八粥》教案12-26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案全文09-17
日月水火课时的教案03-10
《螳螂捕蝉》第一课时教案05-06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07-08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