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只贝教案全文

时间:2024-10-31 15:20:1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3一只贝教案范文全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3一只贝教案范文全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3一只贝教案范文全文

3一只贝教案范文全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贝的可怜与可敬。

  2、认读相关词语,正确书写四会字。

  3、加强领悟能力。

  4、发展联想思维的逻辑性。【重点难点】

  1、感情朗读,体会贝的可怜和可敬。

  2、理解贝为什么可怜又可敬。【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渲染,导入新课

  出示视频:(海潮汹涌,贝壳涌上沙滩)

  画外音:这节课黄老师要带大家来到大海边,欣赏美丽的海景,倾听悦耳的潮声。让我们在欣赏这些色彩斑斓的贝壳的同时,也来认识一只独特的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一只贝》——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进入自读课文系统,同桌互助合作地自学课文。

  (我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孩子有的大声读,有的轻声读,有的边读边用铅笔在划着什么,还有的读完后就与同桌交流着什么。对于这些方式,我都表示许可。在我看来,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读书的方式更是不同,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能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充分感知课文,学生无拘无束地展示读的'个性,体验着语文实践带来的快乐。)

  2、认读难字及相关词语。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品读欣赏,体会贝的可怜与可敬。

  1、(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片段,用()标出,想一想,为什么会令你感动?(2)同桌交流。

  2、集体分享精彩之处,相机讨论理解:

  (1)“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2)你认为这只贝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坚强、可敬、乐于奉献——)

  二、拓展延伸

  这是一只坚强、可敬而又乐于奉献的贝,从这只贝身上,你会想到一些什么样的人?接龙说,小组说,指名说。

  1、过渡:同学们刚才所提到的这些人物,不管他们离我们远还是近,也不管他们生活在古代还是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都拥有非常美好的品质,就像这只贝一样。我深深地感觉到:磨难或许会让人变得丑陋,但只要坚忍不拔,磨难过后就会拥有丰收的果实!

  2、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用三言两语来表达,也可以自创名言或借用名人名言来概括。

  3、指名说、接龙说。

  三、总结全文

  小朋友们刚才都说得非常精彩,我相信,假如将来你们遭受了磨难,只要想起这只坚强、有毅力的贝,你也会变得坚强起来,历经风雨而见彩虹;你也一定会像这只贝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一只贝教案范文全文2

  教学目标:

  1、理解折磨、磨制、稀罕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的含义。感知课文中描写的这只贝的可敬之处。教学过程:

  一、情景渲染,导入新课

  1、出示视频(海潮汹涌,贝壳涌上沙滩)

  画外音: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到大海边欣赏美丽的海景,倾听悦耳的潮声。让我们在欣赏这些色彩斑斓的贝壳的同时,也来认识一只独特的贝。现在,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一只贝》。

  2、板书课题并向学生提问: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贝?

  【设计思路:本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并抓住主要问题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二、品读课文,感悟内涵

  (一)速读课文,找出文眼

  学生自读,引导回答,出示句子:

  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贝的两个定语:可怜与可敬。

  过渡: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又可敬的贝呢?让我们深入学习课文。

  (二)品读课文,体会贝的可怜与可敬。专题一:探究贝的可怜

  过渡:同学们,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呢?请大家用心地读课文,边读边画边批,哪些句子,体现了贝的可怜?学生研读课文。

  集体交流:

  1、因为有一粒沙子钻进了他的壳内,那是粒十分坚硬的`沙子,又带着棱角,这只贝无论如何也不能挤碎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

  A 透过理解“折磨”一词,感悟句子。

  1)折是把东西折断,磨是拿利器摩擦,折磨折磨,通过这两个字你能不能猜猜折磨是什么意思?(身体上遭受痛苦,精神上遭受折磨。)

  2)身体上遭受痛苦,精神上遭受折磨。弄懂了折磨的意思,回头我们再读读课文,看看透过折磨这个词你还能读出什么感受。指名读句子。

  小结:这就是一个词语给我们的启示。B结合生活体验,感悟句子。

  1)我们生活中也有这种感受,你的眼睛进了沙子是什么感觉?2)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看。3)你的眼睛里仅仅是进了沙粒,那只是短暂的痛苦,还称不上折磨,而我们文中的这只贝------,让我们走进文中的这只贝痛苦的经历。(全班齐读句子。)

  2、这壳上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漩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

  过渡:如果没有了这颗石子,这些贝的外壳会怎样?那你能不能找到对其它贝描写的句子。

  A默读课文想像其画面

  同学们,我们再来默读这课文,边读边想像一下这只贝壳到底是怎样的

  1)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形象?

  2)同学们,边读文字边想象画面这种方法很好,谁能通过朗读为我们展现这景像。

  B激发情感,感情朗读。

  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对这只贝的喜爱表现出来?指名读再齐读。

  3.多漂亮的孩子!多漂亮的贝壳!

  1)老师也带来了一只贝,想看看吗?(出示贝壳)

  2)老师听了发自内心的赞叹声,这就是人们送给贝的荣誉,同学们,就把你的赞叹送进句子中去吧,3)指一名学生读。4)让我们一起发出由衷的赞叹。齐读。

  4.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耀。但它默默地,说不出来。

  1)但是,现在这只贝还有绚丽的色彩吗,还有精美的图案吗?此时,如果你是这只贝,心里有什么感受?说说看。(指名)

  2)指名读后互评朗读、齐读。

  5.小结:刚才,我们走进了这只贝的世界,品味出了语言文字的味道,这真是一只可怜的贝。

  专题二:探究贝的可敬

  1、出示重点句子:这是珍珠,嘿,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研读理解:

  1)换词理解:稀罕。

  2)要是你在沙滩上捡到这样一颗少有的珍珠,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读句子。)

  3)一颗石子磨制出了一颗稀罕的珍珠,真是让人惊喜!(男同学来读句子。)

  4)壳破了,却孕育出珍珠,美丽的外表固然令人欣赏,高尚的内心更让人赞叹!(女同学读句子。)

  5)让我们全班为它喝彩!(全班齐读)

  2.重点句子品读:这是沙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品读探究:1)刚才我们说到“磨”这个字,知道了磨制东西都用硬的东西来磨相对软的东西,而我们的贝是拿软软的,嫩嫩的(肉),去磨硬硬的(石头),在磨制的过程中可能会怎样呢?

  拓展设计了如下练习:

  一年又一年,这只贝,周而复始的在用自己的血与肉磨制珍珠,即使,即使,即使,他都没有停止努力,他从不埋怨,从不退缩,默默承受,直至磨制出稀罕的珍珠,这是一只

  贝。

  2)追问学生:“他真的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了吗?”

  引导学生明白色彩斑斓的贝固然很美,但那只是以华丽的外表取悦于人,这是一种肤浅的美;丑陋的贝虽然外面不美,但却孕育出了珍贵的珍珠,所以后者的美更有价值,更经的起时间的考验。它没有失去做贝的荣誉,而是得到了更大的荣誉。这是一只可敬的贝!

  3)磨制,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词,它让我们受到了感动和震撼!指名读句子,并请学生自评朗读,齐读。

  4)过渡:我们说贝可敬,仅仅是因为磨出了一颗珍珠吗?再次品读课文,你在可怜与可敬的背后又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

  5)让我们全体起立,向这只贝致敬,让我们带着敬意,再读这段话。

  四、情感升华,悟情悟境

  1、升华情感、悟情悟境同学们,当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却找不到了。这只贝,它把用生命磨成的珍珠无私地献给了人类,自己默默地离开了,此时你还觉得这只贝仅仅是可怜的吗?这篇课文虽然不长,但是耐人寻味,老师在课前读了很多遍课文,我每次读都被文中的这只贝深深地感动,我想,不同的人读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么拿起你的笔,写下此时的感悟吧!(学生练写后,全班交流。)

  2、作业布置:

【3一只贝教案全文】相关文章:

7幼时记趣教案范文全文10-21

《我是一只小虫子》教案05-30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案全文09-17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一只破皮鞋03-25

小区安全文明提示语05-12

企业安全文化理念标语02-04

护士人生格言座右铭全文09-02

校园安全文明提示语05-13

【精选】小班教案3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