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07 07:54:56 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语文教案7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借助偏旁识记生字。

  2.认识表示动作的词。

  3.读句子,体会“非常”,“保护”的意思,并练习造句。

  4.初步练习运用逗号、感叹号和句号。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发现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借助偏旁识记生字。

  (2)在词语中认识表示动作的词。

  2.难点:练习用“非常”“保护”造句。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词语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语文百花园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语文百花园”走一走,看一看。

  (二)汉字真有趣

  1.课件出示花坛。

  姐、妹、妈、奶

  蝌、蚪、蚂、蚁

  打、抬、护、挂

  狼、狮、狐、狸

  你们看,前面是美丽的大花坛,快进去看看!谁看到什么有趣的现象?(花上有字)

  2.读字,说出每组字的偏旁。

  (1)你们小声读一读这些字,发现什么了?

  (2)指名读,说说每个小花坛里的字是什么偏旁。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先读读每一组字,再讨论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4)集体学习。

  师生共同总结偏旁与字的关系。

  ①“姐、妹、妈、奶”都是“女”,这些字跟女人有关。

  ②“蝌、蚪、蚂、蚁”都是“虫”,这些字跟昆虫等动物有关。

  ③“打、抬、护、挂”都是“扌”,这些字跟动作有关。

  ④“狼、狮、狐、狸”都是“犭”,这些字跟兽类有关。

  (5)拓展。

  说说还有哪些字的偏旁与字义有关。

  (6)总结:

  很多汉字的偏旁是表示字的意思,我们可以借助偏旁来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P34第一题中小女孩和她说的话:“借助偏旁想字义。”这种识字方法真好。

  请你们看看这位女同学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

  (三)读词语,说一说。

  1.课件出示一片树林。树干上写着第二题中的词语。

  请大家往前走。前面有一片树林,快看看树杆上有什么?(树杆上有很多词语。)

  2.小老师教读词语。

  谁能带大家读读树干上的词语。

  1.课件出示P34第二题中的小男孩和他说的话:我发现……

  ①指名读小男孩说的话。

  ②自由读词语,然后用笔在第一个字下面点点。

  2.小组合作学习。

  一个同学读第一个字,其他同学读后面的字。然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3.小组汇报,教师小结。

  小结:第一个字是表示动作的词,后面两个字是表示“什么”的词,两个词连起来表示“干什么”。

  4.做找朋友游戏。

  把每一词组中的动词和名词拆开,让学生找朋友。

  5.拓展训练。

  分小组说出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多。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动词,扩展学生思路。如:讲、买、摘、吃。

  (四)读句子,选一个带点的词造句。

  课件出示池塘,播放青蛙的叫声。

  你们听,从池塘传来了什么声音?

  1.课件出示句子:我们要保护小青蛙。

  你们看池塘边立了一块牌子,一起读读。

  (1)齐读句子,找出带点的词读一读,体会“保护”的意思。

  (2)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保护什么?(益鸟、益虫、动物、视力……)

  (3)在小组里用“保护”说句子。

  (4)各组比赛看哪个组说得又多又好。

  2.课件出示句子:沙洲坝的乡亲们吃水非常困难。

  (1)读句子。指名读,齐读。

  (2)读句子带点的词“非常”并体会它的意思。

  (3)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非常”和哪些词语搭配。如:多、好、漂亮、高兴……

  (4)在小组里用“非常”练习说句子。

  (5)各组比赛看哪组说得又多又好。

  3.让学生选一个带点的词写一句话,并用上标点。

  (五)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我们写句子时都要用标点符号。现在我们到标点符号王国看看。

  1.课件出示:“标点符号王国”和“,。!?”

  标点符号王国到了。你们看4个标点朋友来迎接我们来了。我们听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吧!

  2.扩放录音:标点的话。

  标点的话

  我叫逗号,象个小蝌蚪。读书的时候,只要看到我就要停一下。

  我叫句号,是个小圆圈。写完一句话时,常常用上我。

  我叫叹号,竖道下边带个小圆点。只要看到我,就会读得有感情。

  我叫问号,象耳朵,又象弯钩。只要一提问,就要用到我。

  3.课件出示句子。

  (1)您瞧多好的阳光

  (2)裙子里的阳光跑到哪里去了

  这里有两个句子,请你们先读读句子,再想想用什么标点符号。

  4.同桌互相商量。

  5.学生做书上的第4题。

  请你们给这两句话加上标点,再读一读,要读出标点表示的意思。

  6.指名读句子,说说用什么标点,并说出理由。

  7.按标点表示的意思齐读句子。

  (六)总结收获。

  在语文百花园里,你们学到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大意。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理解小战士隐瞒真情是为了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以及陈庚为自己的疏忽而内疚和悔恨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忍饥挨饿”、“疲惫”、“倔强”、“无可奈何”等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过程

  1.激情导人,揭示课题。

  2、听录音,思考:课文讲了怎样一件事?你听懂了哪些?

  3、自学字词,通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①认读生字词。

  ②说说词语的意思。

  ③提出其他字词方面的疑问,讨论。

  (3)自由读文,要求通顺。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评议。

  4、给课文分段。

  (1)读第1自然段,说说段意,并将课文先分成两段。

  (2)陈庚同志谈起的这件往事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中?

  (3)说说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提示:拒绝照顾--倒在草地上--牺牲原因,深深自责。)将2-5自然段再分成三段。

  (4)讨论交流。

  5、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日出的全过程

  2.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选取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地方,画出不懂的.句子。

  2.想想,平时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样做的?(可以:1.先理解重点词语再理解难句。2. 查阅资料理解难句。3.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难句。4 .通过多读展开想像理解难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的方法来理解句子。指名读课后练习2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种景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先讨论学习,拿出自学中不懂的地方大家共同研究。

  3.重点理解: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为什么觉得太阳像负着重担?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句话是写太阳由露头儿至跳出海面的上升过程。是动态的。此时作者是在船上,船、人、海都在动,所以使作者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先指名说"奇观"的意思,再说句子意思。(海上日出是伟大、雄伟美丽而又奇特的景象)先改成陈述句读一读,再想想反问句在这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课文中难句的。(1.在难句的上下文,有对这个句子进行解释说明或提示的文字,读了这些文字,也就理解了这个句子;也可以根据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推断出难句的意思。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难句,就是联系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情形,通过联想、想象理解句子。)

  (四)指导朗读

  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绮丽,想像一下作者看到太阳跃出海面时该是怎样的心情呢?(欣喜)我们该怎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五)指导背诵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1.读背交叉。2.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3.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熟读课文基础上进行背诵。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生词,写“刮”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猫的胡子的作用,明白“不能见到什么学什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写“刮”字

  1、师出示小猫图(没胡子)引出课题,并贴在黑板上(板书:小猫、胡子)。

  2、请一生上台写“刮”,补充课题,其余生书空。生评,读课题。

  二、复习生词。

  1、分别出示两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词来说话,指名说。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1、自由小声地读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小花猫,并且在这些自然段的前面标上三角符号。(生说,师相机在自己的书上标)

  (1)第2自然段。

  ①指名读,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花猫?

  ②生答,师相机板书:认真看。再读并指导朗读。

  ③除了“认真”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漂亮)哪个词能看出?

  ④出示:“碧绿、碧绿碧绿的.”,生读。出示“火红、金黄、雪白、乌黑、粉红、湛蓝”生仿照例子说新词,再读!

  ⑤生站起来加上表情一起读这一段!

  ⑥小花猫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会想些什么呢?(出示“小花猫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心里想:……”的句式)用句式说话!

  (2)第4自然段。

  (生齐读)这只爱美又爱模仿的小花猫就这样跟着学主人把胡子给刮掉了。(板书:跟着学)。

  (3)第5、6、7自然段。

  ①(出示小猫被撞图)生看图,说一说发生什么事了?那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②分别指名读五、六自然段,并指导朗读,再齐读。

  ③(师戴头饰扮小猫,表演小猫被撞后的情景)生与“小猫”对话,说说为什么会撞。

  ④(出示猫妈妈的话)指名读,相机指导朗读。齐读。

  ⑤现在小花猫总算明白了,它的胡子好比…(生说“一把尺子”)(出示“你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指名读,出示“松鼠、大象”的图,用“好比”说话。

  ⑥猫妈妈不光是要让小花猫明白自己胡子的作用,还要让它明白一个道理,是什么道理呢?齐读课文,生说(板书:想明白)。

  (4)第8自然段:听了猫妈妈的话,(出示这一段,师引读“从那以后……”)。

  四、小结,作业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不久,小花猫的胡子又长出来了。(在黑板小猫图上画胡子)一天晚上,小花猫又发现了一只老鼠,这一次,它能捉到老鼠吗?(四人小组讨论,指名说)回家先读读课文,再想一想,最后写下来!

  板书设计:认真看

  小猫(刮)胡子小猫图跟着学想明白。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把词语填在适当的句子中。

  4、引导学生产生写话的欲望,鼓励学生写真心话。

  5、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一)

  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反复读生字,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小泡中的话,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交流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5、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如:第一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呀!”乌鸦说“小芽上长蚜虫呢!”

  (二)看看说说

  学生自己观察,指名说反义词。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自己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读准字音)

  2、各自选择词语造句,全班交流。

  (二)我会选

  1、引导学生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

  2、自己选词填空,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交流检查

  (三)我会写

  1激趣谈话:(1)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想告诉大家吗?(2)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吃的食物吗?(3)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游戏吗?这个游戏是怎样玩的?(4)你最喜欢去的是什么地方,你看见了什么?(5)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长得什么样?……

  2、指名说话,老师相机指导。

  3、同座同学互相说自己想说的话。

  4、把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

  5、学生写话,教师巡视,帮助写话有困难的同学完成写话。

  (四)我会读

  1、学生小声读故事。

  2、同座互读,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

  3、 全班交流。

  4、你认为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课前准备

  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分头搜集动物、植物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等)。

  学生自由准备讲稿。

  二、有趣的动物、植物

  1 、激趣谈话:课余时间大家通过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了许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今天就请大家介绍有趣的动物、植物。

  2、示范引导:位于宜昌市夷陵区的中华鲟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一家保护中华鲟的`专业科研机构,有许多同学到那里参观过。今天我们就请中华鲟做一个自我介绍。

  我叫中华鲟,被人们称为水中大熊猫、活化石。我是江海洄游性鱼类,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一般可以活30余年。我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酷似披甲武士,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一张大嘴又尖又长,身上有五行银白色的菱形骨板,背部一行,身体两侧和腹部两行。

  3、 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练习讲解,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4、各组推选最佳解说员在全班进行交流。

  三、展示台

  (一)日记

  将自己的日记本,或打印成册的日记在班级、年级进行展示。

  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篇读给大家听一听。

  (二)中华鲟等资料

  收集到中华鲟研究所参观的照片及其他资料、图片进行展示。

  (三)到市内鸟语林、爬行动物展览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地参观,并收集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内容,明白大雁的生活习性;

  2、熟悉文章写法上的特点;

  3、体会文章饱含情感的语句;

  4、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熟悉大雁的相关习性;

  2、体会文章饱含情感的语句。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写法上融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于一体的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创意:以题目为突破口,用加标点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文章,理解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介绍自己课前查找的有关大雁的知识,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提要:

  如:鸟纲,鸭科、候鸟、 益鸟、游禽(类属)

  善飞、尊老爱幼、有智慧(性情)

  对作者可以简单介绍,略。

  2、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预习中发现的生字生词。两名同学,其他学生在书上标出来。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阅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大雁的相关语句,思考文章都介绍了与大雁相关的.哪些知识。

  比如:大雁是报春的使者;大雁在3月份和11月份对待自己喜欢的水塘和沼泽态度不同;孤雁是失去亲人的,叫声充满忧伤;大雁为了联合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等。

  2、这里有三个标点符号:“,。!”读完课文,你倾向于在文章题目后面加哪一种?

  讨论明确:大雁归来。是一个简单的陈述句,只是表述了一个客观事实--大雁飞回来了。

  大雁归来?是一个疑问句,表示了对大雁归来的疑惑,吃惊,--大雁难道飞回来了吗?

  大雁归来!是一个感叹句,表示了对大雁归来的期盼、激动和兴奋--大雁可算飞回来了,太好了。

  三、深度品读

  这是一篇写法上融知识型、形象性、抒情性为一体的文章,试以文中具体语句或段落来说明。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明确:

  知识型主要体现在文中对大雁有关生活习性的描述和介绍(段落略)

  形象性主要体现在文中对大雁的相关的描述上,语言很形象(语句略)

  抒情性主要体现在文中多出流露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语句略)

  四、疑难探究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语句来进行集体讨论。(过程略)

  五、拓展延伸

  大雁为了联合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与人类的表现有什么不同?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六、作业

  查找陈百强的《孤雁》一首歌的歌词,进行简单赏析。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造诣、私塾、心领神会、铭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过程与方法:学习细致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悟,用心去领会。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结合实际谈所受的启发。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学生搜集与米芾相关的资料,了解米芾的书法成就。

  教学过程:

  一、

  1检查准备情况,学生互相交流对米芾的了解。

  2老师出示提前准备的米芾作品,请同学们欣赏。

  (在同学们的一片赞叹声中)老师说道:“这就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作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的课文就是米芾小时候学习书法的故事。”板书:米芾学书

  二、引导学生从题目质疑激发阅读兴趣

  看到题目后,你都想了解哪些内容呀?(米芾是怎样学书法的;他有什么好的方法;他是怎样练习书法的'……)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读读书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初读课文。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读完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一会在小组中解决。

  2指名读课文。目的:检查自学情况,纠正生字读音。

  3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那你们觉得米芾小的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呀?(刻苦、认真)

  四、默读课文,深入理解

  米芾与秀才学书为什么能找到写字的窍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己的感受。

  1学生自己按要求默读思考。

  2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3大声朗读画出的语句。

  交流时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

  ①秀才的智慧和苦心。

  米芾与秀才学书学有所获,但秀才并没有教米芾怎样写字,他的智慧在于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那秀才随便翻了翻”米芾的字,看似随便,其实秀才在那一翻一看中就发现了米芾学字的症结所在,同时也感觉到米芾是一个求学上进的人。于是米芾在那一瞬间就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②米芾的上进和勤奋。

  交流时引导学生抓住对米芾的语言、动作和神情描写,重点理解以下几点:①米芾开始跟私塾先生学书三年没有长进,但米芾不甘心,还想学写字;②米芾听说秀才字写得很好,就跑去求教;③虽然纸很贵,但米芾为了能写好字,还是满口答应,百般央求母亲给他买纸;④认真琢磨字帖,把字帖上的字一个一个地都印进了自己的心里;⑤明白了写字要用心,不但要关其形,还要悟其神。

  五、谈收获,全文。

  1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米芾小的时候是个刻苦练字的孩子,所以他长大了才能有这么大的成就。那你们还有哪些收获吗?

  2指名再读秀才说的练字的窍门的一段话。

  3谈谈对秀才说的话的看法和理解。

  六、拓展延伸

  作业:

  1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学完课后的体会,可以写一写读后感。

  2运用秀才说的窍门练习写一写今天学的这两个生字。

  板书:

  BR> 米芾学书

  刻苦

  不只动笔,还要动心;

  不但观形,而且悟神。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教案08-09

语文教案【精选】08-18

(精选)语文教案09-18

(经典)语文教案09-17

语文天地教案04-26

语文教案【经典】05-06

[经典]语文教案09-23

【精选】语文教案12-25

(精选)语文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