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8-30 11:17:3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经典8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经典8篇)

中班教案 篇1

  现在的宝宝玩得都挺斯文,玩具是带有科技含量的,游戏是专家推荐的益智游戏。看着几个斯文小孩在一起玩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想起从前自己玩的哪些游戏呢?

  玩水、猜动作、打弹珠这是我们小时最爱玩的几种游戏,不过得说一下的是,这些游戏当年并不为父母所接受,甚至被他们当作野蛮游戏明令禁止。但是,当时我们很少能抵抗得住这些游戏的诱惑,回忆当年爬在泥地上打弹珠、在荒场上打水仗的情形,还是津津有味。 教宝宝也玩我们以前玩的游戏?许多父母可能想都不想便予以否决。 可是,我们把老游戏稍微改进一下,把它变得更文明些呢?许多父母又会想:这些游戏对孩子又没有帮助,还不如玩拼板呢?

  这下父母们还是显露出自己的目的了吧!告诉大家,不要小看我们小时玩的野蛮游戏,它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身体,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何况,这些游戏都是我们打小最拿手的,和孩子一起游戏,会唤起我们的童心,增进亲子关系。

  玩水

  游戏说明:玩水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水中投入任何可以放入水中的物品,通过玩水,孩子可以获得有关大小、多少、沉浮等科学经验,又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几种玩法:

  1、用手拍打水面,啪啪溅起的水花会让孩子得到一种快乐的体验。

  2、两手交握,把水贮存在手中,噗地用力一挤,就成了一把手指头水枪啦。

  3、把旧的洗澡海绵用油性笔画上脸的样子,用力挤压就可以变出各种各样奇怪的表情,保证会让孩子哈哈大笑。

  4、在塑料袋上戳几个小洞,装满水后,往高处一挂就变成好玩的莲蓬了。 5、洗澡的时候,可以在浴缸里放些盛水的容器,让孩子自己发挥玩舀水或倒水的游戏。

  注意事项:水温不能太低,提醒孩子不能喝水,不要把水搞到鼻子里,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大胆、开心地玩。

  猜动作

  游戏说明:这个游戏属于角色游戏,孩子能在游戏中学会分配角色,扮演不同角色,并锻炼了口语表达的能力。

  游戏过程:

  1、爸爸妈妈和孩子玩石头、剪子、布,定出一人当盆。

  2、当盆的人把手心向上伸出来,其它人把食指伸向盆的`手心,由盆发出预备口令并念:青豆、黄豆、嘎叭儿一溜,青沙黄沙,大把一抓!说出抓字,谁的食指被抓住,谁就要表演动作。

  3、表演动作的人做各种动作,其他人则猜他表演的动作,例如老虎跑过去了,推车的人走过去了谁猜中了谁就当盆,游戏继续玩下去。

  注意事项:表演的动作可根据所学的儿歌故事,来扮演角色。

  棒冰棍

  游戏说明:小棍小棒在孩子手中是最好的玩具,我们把吃过的棒冰棍收集起来,所玩的游戏,既可锻炼手指肌肉,又可培养建构能力。

  几种玩法:把吃过的棒冰棍洗干净后收集起来。

  1、把小棍放在凳子上,露出一截,用力打击,小棍就飞出去,谁的小棍飞得远,谁就算赢了。

  2、收集一把小棍,竖着拿,手松开后,小棍自由散落。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取一个小棍去挑起其它小棍,要求不能碰动其它小棍,谁挑起的多谁就赢了。这个玩法有点像玩九彩棒。

  3、把小棍涂上颜色,像拼七巧板似的,让孩子拼出各种美丽的图形。

  注意事项:

  棒冰棍要洗干净,在玩的过程中,不要拿着小棍子跑来跑去,避免受伤。

  降落伞

  游戏说明: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抛接物体的技能,并让孩子学习自己制作玩具。

  游戏过程:

  1、让孩子自己动手,在一块手绢的四个角上拴上四根等长的线,然后把这四根等长的线绑在小石头上。

  2、让孩子举起手中的降落伞,把它往下放,降落伞在空中张开,慢慢落下来,孩子再用手接住。

  3、让孩子调节四根线的长度,看看降落伞在降落的时候会有什么变化?

  注意事:制作降落伞的材料还可以用塑料袋,但要注意,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碰到头。

  打弹珠

  游戏说明: 这个游戏让孩子学会瞄准,锻炼了手部动作。在游戏过程中,孩子还学会了选择,培养了观察力。

  游戏过程: 以前的孩子是在一块平地上,挖几个小洞,将玻璃弹珠排成一行,手持一个玻璃弹珠瞄准其中的一个,用大拇指将玻璃弹珠弹出,尽量击中另一个,最终将它打入小洞中。谁的弹珠进洞多,谁就胜了。现在的孩子经常看到大人打台球或打保龄球,其实也可以用玻璃弹珠来玩这类游戏。

  1、把小凳子的两个脚当大门,在大门前放一排玻璃弹珠。

  2、用一个弹珠去打大门前的弹珠,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比赛,谁把弹珠打进了大门,谁就赢了。

  注意事项: 不要把玻璃弹珠放入口中,提醒孩子找容易击中的珠子。 在我们这些大人的童年时代,我们玩粘知了、打弹弓、打水漂、打雪仗、扇洋画、抓石子等等有趣的游戏,而现在的孩子,电子游戏机、电脑、电动玩具各种各样的玩具应有尽有。但是,现在的孩子也似乎缺少了从前的一份协作,缺少了人与人的真情交流。引导孩子们玩玩老游戏,玩出新花样,就看您和他的合作了!

中班教案 篇2

  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并能依据小鸡的生活习性讲出小鸡小鸭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互相帮助的。

  2、教育幼儿同伴之间要互相关心。

  3、丰富词汇:驮、盛、浮,词组:一次又一次

  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套,小鸡小鸭头饰各一。

  2、预先请二名大班幼儿排练好情境表演。

  3、录音机,磁带。

  过程: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看,他们来了。"

  ★小鸡小鸭自我介绍:"我是小鸡、我是小鸭,我俩今天要去郊游,你们想不想跟我们一起去啊?"

  2听音乐在室内做律动

  师:"小鸡小鸭已经准备好了,小朋友你们准备好了吗?"

  ①放录音《郊游》,请小鸡、小鸭带队,其余幼儿尾随边走边做律动。

  师:"哟!这里的草地多美呀,开了这么多的野花。我们休息一下,倡首歌好吗?"

  ②幼儿坐回自己的位置,唱歌曲《小鸡小鸭》,同时,小鸡小鸭往门外去……

  师:"咦!小鸡小鸭怎么不见了,不知他们哪儿去啦?"

  ③请个别幼儿寻找小鸡小鸭。(都没找到)

  3、引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小鸡小鸭:"我们回来啦!我们回来啦!"

  ①小鸡小鸭回到幼儿中间

  师:"哎,你们刚才哪里去了?"

  ②小鸡小鸭答:"我们俩到了一个很好玩的地方,我们把路上遇到的事情拍成一部小电影,你们看……

  ③引导幼儿分别讲述电影内容。

  A、操作多媒体(1)提问:

  "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小鸡手里拎着什么?""它和小鸭走到了哪里?"

  师小结:今天,天气真好,小鸡拎着小桶和小鸭一起去玩,它们走到小河边。

  过渡:

  师:"小鸡小鸭都想到河对岸去玩,可是,河上没有桥,河里又没有船,小鸡又不会游泳,这下可怎么办呢?"

  请幼儿开动脑筋,替小鸡想办法,怎样才能安全地过河?

  (启发幼儿想出各种过河的办法)

  B、操作多媒体(2)提问:

  过渡:

  师:"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多,小鸭子也想了一个好办法使小鸡过河,我们来看看,它想的是一个什么好办法?"

  启发幼儿说出:"小鸭驮着小鸡过河。"学习新词"驮",并用身体动作表演。

  师小结:在河边小鸡不会游泳,过不了河,小鸭说:"我来驮你过河。"

  C、操作多媒体(3)提问:

  师:"它们过了河,来到了小山坡上,玩的正高兴,突然,发生了一件异想不到的事情?"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坑?小鸭能爬上来吗?"小鸭的心理会怎样?"

  "小鸡会对小鸭说些什么?"小鸡又会想些什么办法来救小鸭呢?"

  (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让幼儿来帮小鸡想办法救小鸭)

  逐步引出:"利用小鸡的小桶,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

  启发幼儿说出:"小鸡用小桶盛水,一次又一次地把水倒进坑里。

  学习新词:盛词组:一次又一次

  "坑里的水多起来了,小鸭怎么样啦?"学习新词:浮

  教师小结:它们过了河,来到小山坡上,玩的很高兴。小鸭不小心掉进坑里去了。土坑太深了,小鸭怎么爬也爬不上来,小鸡说:"别着急,我来想办法。"小鸡走到河边用小桶盛水,再回到坑边,把水倒进坑里,小鸡一次又一次地把水倒进坑里,坑里的水多了,小鸭浮上来啦!

  D、操作多媒体(4)提问:

  师:"小鸭得救了,这时它们的心情会怎样?""又会说些什么?"

  小结:小鸡小鸭又在一起玩啦,它们高兴地说:"你帮我,我帮你,我们俩是好朋友。"

  4、请幼儿讲述故事内容,重点讲清小鸡、小鸭怎样动脑筋、想办法互相帮助的。

  (1)师演示多媒体边讲述故事(完整)

  (2)请全班幼儿边看画面边讲述

  (3)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讲述。(请1-2对小鸡小鸭戴上头饰讲)

  5、根据讲述内容进行思想教育

  师:"这部小电影真好看,你知道电影中的小鸡小鸭是怎样的一对好朋友?"

  "要是我们小朋友看到别人有困难,应该怎样呢?"

  6、结束郊游

  师放《小鸡小鸭》歌曲,幼儿随小鸡小鸭出教室。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感知音乐《七士进阶》的基础上,能在长音与重音处准确做出打蚊子动作。

  2、乐意参与音乐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感知音乐中的长音与重音,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 音乐图谱《打蚊子》

  2、 音乐《七士进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幼儿听音乐进场。

  1、师:孩子们,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进来吧。

  二、欣赏音乐,初步熟悉音乐《打蚊子》的旋律。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也很玩的音乐。让我们闭上小眼睛,一起来听一听音乐,听完后,告诉刘老师你好像听到了什么?

  2、请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三、进一步欣赏音乐,熟悉与理解音乐的长音与重音,并能做出相应的打蚊子动作。

  1.幼儿欣赏第一遍音乐《打蚊子》。

  师:孩子们,你们说得很好,其实这首音乐讲述的是小动物开音乐会与小蚊子来捣乱的.故事。让我们再来听一听音乐,你觉得哪里是是小动物跳舞的音乐?哪里是蚊子飞来的音乐?

  2、幼儿欣赏第二遍音乐《打蚊子》。

  让我们来听一下是不是这样的。(在长音处做蚊子飞的动作)

  3、幼儿欣赏第三遍音乐《打蚊子》。(教师示范拍蚊子)。

  师:蚊子真讨厌,我要把他赶走,听听在音乐的哪里是打蚊子?

  4、看图谱听音乐,重点在重音处打蚊子。

  教学建议:对于幼儿出现的小状况予以提醒调整。

  四、在“打蚊子”的游戏中进一步听辨长音与重音,并能准确做出打蚊子的动作。

  1.师幼共同做打蚊人。

  2、教师做蚊子,幼儿做打蚊人。

  3、分角色玩游戏。

  请一部分小朋友围成圆圈做打蚊人,3-5个小朋友在圆圈内做蚊子。

  五、结束部分

  现在蚊子都被我们赶走了,让我们跟狼狈逃走的蚊子再见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

  2、运用图形进行操作比较,发现它们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3、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教具:苗族服饰、银项圈 、芦笙舞音乐、粘贴成品一幅。

  学具:人手一份银项圈半成品材料。

  活动过程:

  一、吸引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1、 教师(穿着苗族服饰,戴上银项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漂亮吗?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民族的服饰?

  2、教师介绍苗族服饰及银饰。

  银饰在苗族服饰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在女盛装中,银饰是必不可少的饰物。

  3、找规律教师事先请一位老师送来一张请帖:有一位苗族朋友送来一张请帖,想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参加苗族舞会,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呀?

  但是,苗族朋友还说了,要让小朋友们学做一个银项圈,做好了才能去参加舞会。(1)认识图形。

  教师出示按图形规律排序的银项圈,请小朋友观察,然后教小朋友认识图形。

  (2)找规律。

  教师:银项圈的吊饰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序的,我们先要看清楚哦!

  (同幼儿一起找规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如果发现不出,就可以叫小朋友读一读)教师小结:这些图形宝宝都是按照菱形、长方形、椭圆形的顺序不断重复的。

  (4)想想:如果接下去,应该怎样排?

  二、幼儿操作练习教师:刚才小朋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老师找到了银项圈吊饰图形的规律,现在请你们也自己做一个一样的银项圈好吗?做对了就可以去参加舞会啦!

  (1)幼儿每人一份半成品操作材料。

  (2)教师示范,讲解方法。

  (3)幼儿集体操作。

  (4)教师简单小结。

  三、苗族舞会音乐响起,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表演苗族芦笙舞。

  教案反思:

  1、在初步欣赏故事时,我能抓住主线来提问,让幼儿听完故事后就能记住大概,这一点较好。

  2、在引导幼儿认识四大之最时,我直接告诉幼儿是什么,让幼儿来复述从而来巩固故事中的知识点,但幼儿还不能真正明白最高、最大、最长的真正含义,我应该用一些比较的手法来实现这个目标,效果会更好。

  3、《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通过让幼儿学习蒲公英和蟋蟀、螳螂、仙女之间的对话,让幼儿体会蒲公英迷路后的伤心,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用教具演示第一段故事时,我将幼儿置于故事之中,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蒲公英迷路时那种害怕、紧张、难过的心情,进而进一步感受到蒲公英的无助和伤心。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特征进行多次分类,并用数字记录。

  2、使幼儿学会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以及结果。

  【活动准备】

  1、帽子图、标记卡、数字卡若干,黑色水笔;

  2、数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教学活动。

  (1)学习用标记分类计数。

  出示图形一

  师:图上有什么?(帽子)

  师:一共有几顶帽子?可以用几来表示?

  师:用什么标记来表示这里记的是帽子?启发幼儿说出帽子标记。

  师:这7顶帽子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讲述,教师和幼儿讨论用什么标记来表示。例如:帽子上没有花的可以在花标记上划一条斜线表示没有花。

  (2)分类计数。

  这些帽子有这么多的地方不一样,哪每样有几个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引导幼儿把数字贴在标记的左面。

  (3)小结。

  盖住图一,现在我们不看这幅图能不能知道图上有几顶什么样的帽子?每样有几顶?

  你怎么知道的?(看标记的)

  引导幼儿一起看标记来说一说。

  二、小组活动。

  1、看图按标记印数字。

  2、盖点子游戏。

  3、依照样子涂色。

  4、给数目最多的点子打勾。

  三、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讨论做的是否正确。

  中班数学:分类计数(二)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形的两个特征标记分类并正确记录其数量。(重点)

  2、培养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的习惯。(难点)

  【活动准备】

  1、图形拼图一幅,标记卡、数字卡若干,各种图形若干。

  2、数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教学活动。

  1、学习用两个特征标记记录图形。

  (1)出示图形一。

  师:图上有什么?(房子、小桥、蝴蝶)

  师:用什么图形拼搭成的?(长方形、三角形)

  师:每个三角形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2)出示图二(颜色标记、形状标记、大小标记)

  师:用哪些标记来表示大三角形?小三角形?

  师:用哪些标记来表示红三角形?黄三角形?

  幼儿先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3)按照标记记录。

  师:这儿这么多的'图形,每种图形各有几个呢?请幼儿报数字老师记录。

  (4)小结。

  请幼儿一起说说这幅图里面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二、幼儿操作活动。

  1、分类游戏。

  (幼儿分别取自己的图形卡片)看一看,说一说,你的图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看教师出示标记图,图形特征与标记相符的幼儿,举起卡片站起来。送图形回家,要求图形必须符合门牌号。

  2、记数活动看图按标记记录。

  学习记录后,说说这幅图里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三、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讨论做的是否正确。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协调的跑步,并能坚持一定的时间。

  2、提高幼儿的灵敏性,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在场上画一个大圆圈。

  【游戏玩法】

  1、请两个幼儿站在圈外,一个当追逐者,另一个当被追逐者,其余的幼儿两人一组一前一后站在大圆圈上,左右隔约一步。

  2、游戏开始,追逐者和被追逐者沿圈快速追逐,在跑的.过程中,被追逐者跑道任何一对幼儿的前面站住,这时后面的一个幼儿就要变成被追逐者,并立刻沿着外圈快速跑,追逐者继续追,如被追到,则另换一对追逐者,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规则】

  追逐者必须沿大圈外跑,被拍到就算追到了。

  【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这个体育游戏中热情满满,也学到了很多,在游戏中,幼儿会不断克服自身弱点,遵守规则,锻炼自己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进一步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孩子们满面笑容的回到了教室,笑声在校园里回荡。

中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关注自己的早餐情况,逐渐养成健康的早餐习惯。

  2、能够运用“可能”“或者”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前期做过幼儿早餐情况的调查

  物质准备:各种早餐的'绘画;师生自制书《早餐,你喜欢吃什么?》;ppt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了解自己早餐的情况

  1.交流各自早餐吃了些什么。

  2.主要提问:早餐,你最喜欢吃什么?为什么?

  (边讲边出示绘画纸)

  小结:我们最喜欢吃的早餐都不一样。

  二、猜猜讲讲——理解故事《早餐,你喜欢吃什么?》

  1、边看图片边猜猜讲讲

  句型感受:“可能是……,也可能是……”“或者是……”

  2、说说自己的感受: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3、老师连贯地讲述故事。

  小结:我们可以变着花样来吃,这样就能吃出美味。

  三、寻找问题——了解一些健康早餐的习惯

  1、通过情景表演,发现本班小朋友早餐中的问题。

  2、通过交流,寻找解决的方法。

  预设小结:原来吃早餐也有许多学问,我们不仅可以变着花样来吃,还要坐下来安安心心吃,这样就能吃出美味,吃出健康。

中班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2、学会运用纸工接插技术。

  二、教学准备

  教师:ppt

  学生:材料袋、剪刀、胶水、装饰品、小礼物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3分)

  1、手工制作是每一位小朋友都很喜欢做的一件事。动手又动脑,我们享受着制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看,老师用照片定格下来啦!

  2、找到自己了吗?能说说你当时制作成功了一个什么作品?心情怎么样?

  (二)揭示主题(2分)

  1、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很多小朋友都精心准备了小礼品,想送给自己的同学、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制作“礼品包装盒”。

  2、你们知道什么是“礼品包装盒”吗?

  (三)学习步骤(5分)

  1、制作礼品包装盒的步骤是怎么样的'?

  (1)出示自学提示(2)学生把书翻到第10页自学。

  (3)谁能说一说制作的步骤是怎么样的吗?

  2、展示制作过程(点击ppt)

  (四)明确要求(3分)

  1、制作要求(点击ppt)

  指名读

  2、在制作过程中,你还有要提醒大家的吗?

  指名说出示“友情提醒”

  (五)开始制作(12分)

  学生伴随着轻音乐开始制作。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制作情况。

  (六)个性装饰(15分)

  1、如何使自己的礼品包装盒有个性、有特色呢?指名说说自己的创意想法。

  2、瞧,用丝带在包装盒上扎蝴蝶结,或进行其他美化装饰,就能使作品成为漂亮的、有特色的、属于自己的礼品包装盒了。

  3、学生再次动手装饰

  4、展示评价作品

  5、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小礼品放进包装盒,送给自己的同学、朋友或老师。

  (七)布置作业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教案(精选)11-06

中班教案(经典)04-24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教案[精选]09-14

【精选】中班教案09-20

[经典]中班教案12-16

(经典)中班教案01-13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