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21 12:08:09 教案 我要投稿

[优]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语文教案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若干,积累“安详”、“忽高忽低”、“犹豫”等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恰当的语速和语调。

  3、从母亲耐心地陪伴、激励盲孩子打弹弓,最后终于打中的事中,体会到母亲执着、坚韧的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能在阅读中,体会“安详地”、“轻轻地”等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2、从母亲耐心地陪伴、激励盲孩子打弹弓,最后终于打中的事中,体会到母亲执着、坚韧的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恰当的语速和语调。

  2、从母亲耐心地陪伴、激励盲孩子打弹弓,最后终于打中的事中,体会到母亲执着、坚韧的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 )的爱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道题,你能说出几种答案?

  2、学生自由交流。

  3、师:对呀,爱是温暖的,是无私的,是崇高的,是令人难忘的,可是,你们见过这样一种爱吗?

  补充板书:看不见的爱

  4、指名读课题,齐读。

  5、已经预习过课文,谁来回答谁看不见?(盲童)

  二、读课文,说说文中介绍了盲童,还介绍了谁?

  1、文中还介绍了母亲

  2、母亲让孩子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3、出示:让孩子用弹弓打玻璃瓶

  为了让自己和正常的孩子一样玩耍

  最后

  4、谁能用这几个部分把句子连起来,就是本文的内容。

  (一位母亲为了让自己的盲孩子能像普通的孩子一样地玩耍——打弹弓,最后,孩子终于打中了目标。)

  三、细读课文,了解母亲。

  1、师:读了一遍课文,你是否知道课题为什么叫“看不见的爱”?

  2、孩子看不见母亲的爱,但是我们从字里行间按能感觉到。

  3、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母亲的神态、动作的语句。

  4、交流:

  出示:

  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5、还有哪一句句子也讲母亲在递识字?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1)指导朗读:这里的“安详”和“轻轻”蕴涵着母亲对孩子的爱,因为孩子是“看不见”的,只有从母亲的“轻轻”的动作中感受到母亲的鼓励。

  2)用“安详”造句。

  3)面对一个盲童,作为母亲能够如此安详说明了什么?

  4)母亲为什么慢了?文中哪里看出孩子累了(表示时间的词语)

  5)母亲不停地递出石子,同时还递出了什么?

  希望、鼓励、安慰……

  6.、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1)为什么顿了一下,轻轻说?

  7、“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1)平静说明什么?

  2)“关键是做了没有”什么意思?

  不在乎孩子有没有打中,而是在乎孩子体会到努力就能成功,就能和其他孩子一样。

  3)做:仅仅是打玻璃瓶吗?对这个盲童来说,还可能是什么事?

  现在看到了这位母亲,你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爱?

  口头回答( )的爱

  四、再读课文,了解孩子。

  1、师过渡:你是否还注意到了那个盲孩子?请你默读课文,圈画描写他的.语句。

  2、学生交流:

  3、师板书:很认真很有规律

  4、指导朗读,体会母亲的爱对孩子的影响。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移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这一声碎裂声告诉孩子( ),告诉母亲( ),告诉我( )

  5、母亲用自己与众不同的爱激发了孩子对生活( )的爱。

  五、课外拓展。

  1师: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关爱。请你回想一下,从哪些细小的事情中也感受到了他们的爱?

  2学生讨论,师辅导:注意观察细节。

  交流。

  板书:

  看不见的爱

  盲孩子 母亲

  很认真 安详

  很有规律 平静

  轻轻

  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对生活的爱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其中13个;正确读写“任凭、无忧无虑、闭息凝视、温柔可亲、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气勃勃”等词语。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课文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题:(齐读) 板书:

  导语 : 谁养过?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的整体感觉吗?(学生发言)同学们,老舍先生也很爱,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就体现了他对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新知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一类生字要求会写),理解字义。

  (1)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课堂反馈自学情况。

  ①指名读生字:媒体演示13个生字。

  ②正音:辟 p@

  ③辨析多音字:和

  运用媒体解决:

  A.出示“和”字,让学生读出它的字音,同时点击画面出示相应的拼音;

  B.让学生用“和”字的不同读音组词。

  ④分析字形结构,记忆生字。

  ⑤理解词语:(可用法、知字义解词义的方法)

  任凭:不论,无论。

  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和担心。

  闭息凝视:有意识地暂时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生气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初步感知课文。

  思考:老舍先生笔下的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读完课文,先标序号,再用一句话说一说老舍先生笔下的留给你的印象。(只要与课文内容有关均可。)

  板书: 古怪 淘气 可爱

  (2)再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思考:课文中哪几自然段写了的性格古怪,哪儿又写了的淘气?并分别用曲线画出概括介绍的句子。

  1——3自然段:的性格古怪。(成年的)

  4自然段:满月的小淘气可爱。

  思考:成年的和满月的小既有不同的特点,又有相同之处,请你从概括介绍的句子中找找答案。

  两句话分别是:“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小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从两句话中,我们可以分别知道成年的性格古怪,满月的小淘气的不同特点,从“更可爱”的“更”字,可以想到作者认为成年和满月的小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可爱。(教师根据学生发言修改板书)

  板书:

  小结:老舍先生用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的喜爱之情。下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

  3、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猫》语文课文教案设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教案【经典】05-06

语文教案(经典)11-22

【精选】语文教案12-25

(精选)语文教案09-18

【经典】语文教案10-05

语文优秀教案02-28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3-29

语文教案[经典]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