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18 12:03:02 教案 我要投稿

[优秀]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优秀]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

  2、请大家看屏幕:观猎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3、请大家将书翻到167页,本文的作者是司马迁,谁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司马迁?

  4、看大屏幕:《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将有疑问的字词画在语文书上,我们共同解决。

  6、好,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我们来了解一下生字词,谁能够将屏幕上的字词准确的念出来?

  祝兹zī侯棘jí门彀goù弓弩nǔ按辔pèi徐行

  作揖yī介胄zhu嗟jiē乎曩nang者

  谁还有读不准的字音?

  7、下面,老师来给大家范读一下课文,请同学们注意断句,进一步了解课文。

  8、好,让我们共同来齐读课文,打起精神,高声朗读《周亚夫军细柳》。

  9、下面请同学们依照课文注释,合作完成课文翻译。如果遇到本组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当然这里的难题指的是字词翻译方面。就派一名代表将问题写在黑板上,我们共同来解决。老师将黑板分为三部分,将问题写在对应的位置上,重复的不要写了。

  10、好,我们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1、(将实、虚词重点介绍)。为:动词wéi介词wèi

  军:驻军军营将军

  将以/下骑/送迎:将士们下马高接远送.以:连词,不译.

  可得而犯耶?:岂能被侵犯呢?

  12、同学们现在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请开诚布公的提出来,也许你的问题非常的.有价值,可以帮助许多同学解决疑问。

  13、同学们没有问题了,老师可有问题要问大家,检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情况。(大屏幕)

  14、译文:请3位同学讲课文简述出来.

  15、好,现在,我请同学将这个故事完整的讲给大家听,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故事更好听,人物更丰满。

  16、最后皇上对周亚夫有一句评价,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做阐述。

  17、"嗟呼,此真将军矣!"说说从哪里能够看出来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18、(为什么称之为"真将军"?)―――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

  19、与此同时介绍正、侧面描写以及对比衬托的用法以及作用,总结周亚夫精神以及人格特点。---1、写罗敷的美,不从本身去写,而是从旁观者的眼中体现,我们说这种写法叫―――侧面描写;2、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历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20、总结:"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

  21、同学们的分析非常的有见地,有思想,854的学生真是了不起啊!

  22、周亚夫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使他管理的军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不因为权位比自己高的人的到来而改变军营规定。随时处于备战状态。现在,我们将思维的航班从20xx年前回溯到现实生活中,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现在让你当咱们班的班长,请你借鉴周亚夫的做人原则以及管理方法,谈谈你会怎样承担起班长的职责?怎样团结所有的同学、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呢?

  23、总结:所以说,语文的魅力就在于此:我们学习古诗文,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古人优秀的品质来指导人生,让语文的精华为你人生画卷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内容,懂得孝敬老人,帮助病残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叙事的基本方法。

  2、讨论要点,明确本次训练的重点是既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又要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具体地写出来。

  3、按照要求,选择做过的一件事写下来,做到把经过写具体,动内容写生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难点: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写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二)学习例文,归纳写法。

  1、轻声读例文,完成练习。

  (1)《给爷爷洗脚》主要写()的事。

  (2)小作者在叙述给爷爷洗脚这件事时,先写(),再写(),最后写(),其中重点写()。

  2、小结。

  3、结合“习作要点讨论”,归纳写法。

  (1)写一件事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写事情要有重点,要把事情的主要部分写具体,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写出来。

  (板书:按顺序写具体)

  (三)细读例文,启发讨论。

  1、仔细读例文,启发讨论:

  小作者是怎么样把给爷爷洗脚的经过写具体的?

  2、归纳小结:小作者把给爷爷洗脚的经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分成了几个部分:打水-脱袜-搓洗,每一部份都写得很细致。另外,小作者还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写出来。这样就十分具体了。

  (四)审清题意,循序渐进练习。

  1、审清题意:你们知道今天作文是写什么?有哪些要求?

  2、开拓思路。

  3、教师指导:

  (1)指导学生在选择好内容的基础上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组织材料,列好提纲。

  (2)让一个学生具体地口述自己为老人或病残人做过的一件事的经过。

  4、学生练习草稿,教师巡回辅导。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练习看拼音写词语。

  2、感悟歇后语的精妙之处,积累歇后语,丰富语言。

  3、填写词语,把意思表达的更具体。

  4、通过填句子练习,使学生知道事物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5、练习把生字写端正、整洁。

  6、通过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清楚的表达个人看法。

  教学重点:

  1 、填写词语,把意思表达的更具体。

  2、通过填句子练习,使学生知道事物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教学难点:把自己说的或听别人说的的见闻写下来,注意把意思表达清楚。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看拼音写词语。

  2、感悟歇后语的精妙之处,积累歇后语,丰富语言。

  3、填写词语,把意思表达的更具体。

  教学过程:

  一、

  1、独立完成看拼音写词语练习。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分析产生错字的原因,从中了解减少错别字的方法。

  二、读读背背。照样子再说几句,感司歇后语的精妙之处,积累歇后语,丰富语言。

  1、让学生通过查词典,了解歇后语的意思。 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

  2、读读书上的歇后语,最好背下来。

  3、根据课前积累,开展猜谜比赛。出谜者说前半句,猜谜都说后半句。

  三、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通过练习把意思表达的更具体。

  例:花瓣里不时飘散出清香。 (紫色的)花瓣里不时飘散出(淡淡的)清香。

  1、田野里开满了野花。( )的田野里开满了( )的野花。

  2、马路两旁有( )的.树木。( )的马路两旁有( )的树木。

  四、把下面几句话分别填在段中括号里,连成一段通顺的诱,通过填句子练习,使学生知道事物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1、动物们再也不用为洗澡排长队了。

  2、动物们只能排起长队中午去洗澡。

  3、青蛙开了个太阳能浴池。

  4、他把太阳能板架在向日葵的花盘上。( )由于需要太阳把水晒热,( )这可把表蛙急坏了,于是开动脑筋,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太阳能板也跟着转动,浴室全天都有热水了。( )大家齐声称赞青蛙真聪明!

  (1)、填空前想想:

  1、为什么需要太阳把水晒热?

  2、青蛙急什么?

  3、他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4、结果怎样?

  (2)、指名填,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填?

  (3)、填好后读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把生字写端正、整洁。

  2、通过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清楚的表达个人看法。

  教学过程:

  一、从1—6单元中选择符合下面要求的生字,写一写,做到端正、整洁。

  左中右结构的字:潮 侧 撕 蝴 嫩 晰

  半包围结构的字:透 迹 庞 疾 扇 匀

  二、口语交际。通过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清楚的表达个人看法。

  1、请留心观察周围发生的事物,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一则见闻在班里交流。

  2、交流时,说说自己的见闻,并谈谈对见闻的看法。

  3、大家对某个见闻展开讨论。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猪、要、迷、出、该、兴、爷、象、站、好、关”11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2、积累“猪、要、迷路、弟弟、高兴、今年、站、关心、着急”等词语,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3、认识新笔画“弯钩”。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出”,说说“出”字的书写笔顺。

  能力目标:

  1、复习回忆学过的“反犬旁”的字。

  2、利用图片理解“十字路口”,从朗读中体会“恭恭敬敬”的意思。

  3、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尝试着读好小猪问路时的两句问句。

  4、延伸课文,利用课文内容和老师给予的课外知识,对文中的“小猪”说一二句话。

  情感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不能以身体大小来判断不同动物的年龄。在此基础上,读出动物之间对话的语气。

  2、激发学生主动地去了解有关其它动物的一些基本常识,拓展知识面。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猪、要、迷、出、该、兴、爷、象、站、好、关”11个生字,并用分组学习的方法,按字形结构,分类识记。积累一些词语。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读出动物之间对话的语气。

  3、初步了解有关动物的基本常识,懂得不能以身体大小来判断不同动物的年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黑板、知识小点(关于动物的一些知识)

  学生准备:选读本《地球爷爷的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的动物朋友,瞧,它们都来了!一起向它们打招呼!

  2、媒体出示词语。(快速朗读)

  母鸡八哥花狗青蛙小猫

  蜜蜂白兔孔雀鸭子乌鸦

  说明:

  本篇课文是关于动物的童话。动物是学生生活中的好伙伴、好朋友。大多数孩子说起动物,都十分感兴趣。学期将近结束,学过的动物词语可真不少。新课伊始,出示学生熟悉的动物词语,既是一种兴趣的激发,又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此环节要掌握速度、节奏,采用齐读方式,不宜花费过多时间。

  3、出示图与“小猪”两字: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生齐答:小猪)

  4、学习生字“猪”(1)小老师带拼读,开火车读。

  (2)复习“犭”旁,回顾学过的“犭”字(生交流师板书)

  (3)认识新笔画“弯钩”,尝试书写。(教师简要指导,学生写两遍)

  过渡:小朋友写得都很认真,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小猪问路”的故事。

  5、出示课题。(齐读)

  说明:

  此环节,老师以“新朋友”的身份把“小猪”引进课堂,正巧学习本课的生字“猪”。拼读时注意翘舌音。在复习部首“犭”时,顺势积累带有“犭”的字。这是对所学熟字的梳理、巩固以及识字的拓展。交流时,可适当渗透“犭”的字大多与四条腿,又有皮毛的动物有关的知识。

  在认识新笔画“弯钩”时,教师略做指导,并当堂写两遍“弯钩”。可以快速邀请同桌欣赏。注意关心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

  认识了主人公,也学习了生字。老师顺理成章地将学生带入故事中。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看动画,感知课文,激发兴趣。

  说明:

  生动形象的课文动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自主阅读的欲望,也可以从中让学生感受身临其境的故事情节和其中有趣的童话语言,为朗读指导做准备。要注意与学生一起认真收看,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2、过渡:真是个有意思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读吧!

  3、小组合作自学课文:要求(1)给课文标上小节序号。

  (指名读要求) (2)正确朗读,不添不漏。

  (3)读准字音、巧记生字。(出示生字)

  4、全班交流识记方法。

  5、穿插游戏:“反义词碰碰车”

  6、独立默记生字。

  7、读词游戏:“小猪上学”

  说明:

  小组合作自学是这一环节的重点。要求充分发挥组长的能力,按照自学要求,踏踏实实地带领组员学习。教师要给予小组合作以充裕的时间,并随机指导、纠正、肯定,千万不要走过场,点到为止。

  这里的识字教学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但一下子把许多生字抛给学生,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为了提高识字的效率,老师把生字做了有序的整合、归类,按字形结构分成四类(一)要、爷、象、关(二)出、兴(三)该、站、好(四)迷,分类出示后,巩固学生的识记,渗透了字形的结构。

  全班交流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方式,可穿插个别补充。记字不求面面俱到,方法多样。老师要把握好识字的重点、程度。如本课:“站”、“象”可强调字音,“要”、“爷”、“该”可从形近字入手,出、好、迷则可以找找朋友、猜猜字谜、说一句话等。总之要尽量肯定学生自创的识字法。在此环节,还可穿插“出”的描红练习,以巩固其书写笔顺。

  巩固识字环节设计两项游戏:“反义词碰碰车”(用来复习学过的反义词)这一游戏师生互动,老师边说一个词,边做动作,学生们立即呼应,浑身上下动一动,调节出轻松的课堂气氛。热闹的游戏过后,应留给学生一些默记的时间,当进入“小猪上学”的`板块中,则是考察学生朗读词语的能力。

  二、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过渡:让我们把生字送回课文,我们知道了原来……可是……

  1、引读第一节。

  2、出示(十字路口的图片):十字路口在哪儿?谁来指指?

  3、指名读第一节。

  4、说话训练:是啊!小猪迷路了,它(会怎样)(指名交流)

  说明:

  此环节通过师引读,出示课文第一节,意在了解故事的起因,对于十字路口的理解,运用图片与师讲解相结合,让学生轻松积累。此处的说话训练,允许给学生短暂的思考,使学生体会小猪迷路时焦急的心情。

  (二)过渡:你们真能体会小猪的心情!于是它决定向别人问路,它是怎么问的呢?

  1、自读2、4节,找出小猪怎么问路的句子。(多媒体出示校对,用——表示)

  2、指导朗读2句问句。(1)自由轻声读。(尝试读出疑问的口气)

  (2)师:你觉得小猪怎么样,从哪里看出?

  (3)指名交流。(有礼貌,说话客气,很着急)

  (4)多种形式朗读,理解“恭恭敬敬”。

  (5)师生配合朗读2、4节。

  说明:

  此环节让学生边读边划边思,通过反复朗读,读好两句问句。又启发学生从“弟弟、爷爷、您、“恭恭敬敬”和“大声”这些词语中体会出小猪说话时很有礼貌、很着急,帮助学生读好这两句话。对于“恭恭敬敬”的理解,老师应在指导朗读中自然渗透,告诉学生就是对人很尊重,很有礼貌。在鼓励表扬话语中反复呈现,如:“你的表现真有礼貌”;“从你的朗读中看出你对象爷爷很尊重”等。师生的配合朗读主要考虑到课文段落的完整性。

  (三)过渡:这样一只有礼貌,说话客气又可爱的小猪,应该很顺利地问到路,可是你们听(出示2——6节前半段)小朋友,这是为什么?

  1、自读2—5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朗读重点句子(并延伸)

  乌龟98岁了,小猪怎么能叫它“乌龟弟弟”呢?

  大象,小猪怎么能叫它呢?

  3、练习朗读。

  过渡:看来小猪是搞错了动物的年龄,难怪它羞得……(引读第6节)

  4、齐读第6节。

  (四)分角色朗读全文。

  1、师:小猪迷路的问题总算解决了,让我们一起来读全文。

  2、请小朋友在组内分角色朗读。

  3、师生合作朗读全文。

  说明:

  以一个小小的悬念,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获得收获,了解课文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不能以身体大小,来判断不同动物的年龄。并以大象的话为基本句式,改变乌龟的语言,指导朗读,从而丰富学生的句式积累。最后让学生在初步懂得道理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内容,读出对话中不同动物的语气。

  (五)拓展延伸:

  1、说话训练:小猪、小猪,我来告诉你:……

  (师续编:小象带着小猪很快找到了小兔的家,可爱动脑筋的小猪很想弄明白:为什么个子小小的乌龟,我要管它叫“爷爷”;高高的大象却是自个的“弟弟”?小朋友,我们来帮助这只可爱的小猪吧!别急,先来尝尝“知识小点”。)(出示有关资料)

  说明:

  此环节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又是一个拓展说话训练。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课外知识,为小猪解决困惑。老师要关注学生说话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依据每位学生的基础差异,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2、指名交流

  (六)巩固复习:游戏:“小猪的礼物”

  说明:

  课末巩固环节,以重现生字、积累句子为主,以时间来定,可安排机动。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猪问路的故事,知道了不能以身材大小,来判断动物的年龄,其实动物世界的奇妙之处还有很多呢!选读课本《地球爷爷的手》中就有《动物的耳朵》、《找汗》等好几篇呢!希望小朋友课后去读一读。

  资料如下:

  别看乌龟身材小巧玲珑,寿命可长了!可以活到700岁左右,被人们称为“动物界的老寿星”。再说说小象吧,象是陆地生活中最大的动物。它出生时体重就有100公斤左右,相当于4,5个小朋友的体重。身高约有1米,长到6岁,就能有2米多高,比我们教室的门还要高呢!(来源于互联网)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在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2、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动口、动手、动笔的能力,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

  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达到整理资料的两项要求

  教学难点:搜集资料的途径的落实,按主题分类的指导。

  教学准备:

  1、提前分组,落实搜集资料的途径。

  2、请组长填写表格。(表格见后面)

  3、教师准备一些有关故事或歌谣。

  4、歌谣文字稿、一份小报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民间故事,你们看有的神鸟,有的格萨尔王,有的冬不拉,有的火把节,有的刘三姐。在我们这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还有许许多多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呢!今天,我们就召开一个故事会,请各组同学来讲讲你们组搜集、整理的故事或歌谣。

  2、提出要求:

  (1)讲故事或歌谣时吐字清楚,内容健康、具体。

  (2)语气生动、用手势助说话气势。

  3、全班交流

  4、介绍过程

  刚才同学们故事讲的好,能把你们搜集过程或整理过程向全班介绍吗?

  (1)组长将填写表格利用投影给同学们看,并进行讲解。

  (2)组员补充并说说体会

  表格一搜集途径

  时间小组成员搜集途径(画“√”)具体内容

  采访图书馆

  上网读物

  表格二整理资料

  按主题分类故事名举例

  善良、美好的

  勤劳、质朴的

  勇敢、无畏的'

  聪明、智慧的

  二、各组把找到的民间故事及歌谣作为内容办一份小报,在全班展示并评出最佳编辑、记者、优秀小报。

  (出示老师找的歌谣,让学生读一读,出示教师准备的一份小报请同学参看。)

  编写故事

  教学目标;

  1、大胆想象,清楚完整地写一个故事。培养学生想象、书面表达能力。

  2、懂得续写故事所表达的意思应与原文内容一致。

  3、故事内容具体,有故事情节。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神鸟》的故事吗?谁能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神鸟”给可汗讲了三个小故事,什么内容,都是歌颂什么,批评什么呢?

  3、可汗不甘心失败,他又第四次捉住了神鸟,神鸟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什么故事呢?你们现在就是这只神鸟,想想,你准备讲什么故事呢?

  二、根据原文,选择材料

  1、同桌互相说说(故事中角色是谁?故事内容是怎样的?)

  2、全班交流。请2-3名说说

  3、评议:哪些材料选的好,为什么?

  4、小结:选材必须与原文意思一致,不能与课文内容脱节。怎样保持一致呢?

  要点:(1)歌颂小动物某一方面的好品质。

  (2)被主人误解错杀了。

  (3)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令人同情。

  三、内容具体,情节感人

  1、出示例段,请大家修改

  2、看来,要使故事情节感人就要有具体内容。

  要点:(1)写故事时,要想好这个故事分为几个环节,每一步是什么?理清文章顺序。

  (2)写故事时每个人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要写出来。

  (3)要把感人之处、令人同情之处写具体。

  四、写出作文,互相评改

  1、学生自己写文2、读文,学生评议。(按习作讨论平台中的三个问题评议)

  2、修改作文,抄写作文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1.初步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荣誉不能靠“争”得来,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作贡献的人,才能获得荣誉,受人尊敬。

  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荣誉不是靠“争”得来的,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作贡献的人,才能获得荣誉,受人尊敬。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金 奖 章

  天已经亮了,可鸟国的王宫(ɡōnɡ)大厅里依然静悄悄的。[①以本段文字作为开头,其作用是什么?] 昨天鸟王孔雀过生日,鸟儿们喝得酩酊(ǐnɡ dǐnɡ)大醉,现在都还在梦里呢!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在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zhā)碎屑。 [②用“鸟儿们喝得酩酊大醉”和“乌鸦不声不响”作对比,意在说明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太阳出来了,鸟儿们纷纷醒了。 突然,鸽子风尘仆(pú)仆地从外面飞了进来,雪白的衣服上沾了不少灰尘。大家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鸽子。[③“突然”起什么作用?“风尘仆仆”“不少”“不由自主”“投向”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鸽子突然从外面飞来,大家的目光被鸽子吸引了。

  鸽子跑到鸟王面前,气喘吁吁地说: “大……大王,好消息,地球环保组织要派使者到鸟国来,还要颁发一枚金奖章呢!”[④“气喘吁吁”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写鸽子带来一个好消息,是事情的起因。

  这个消息太令人惊喜了,大家都欢呼起来。 [⑤“太”“惊喜”“都欢呼”等词语写出了大家怎样的`心情?]能得到地球环境保护组织颁发的奖章,该是多么荣耀啊![⑥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写大家十分兴奋。

  喜鹊清了清嗓子,大声说:“恭喜大王!”[句导读:喜鹊说的话,是对鸟王孔雀的恭维。]

  “是啊,金奖章非大王莫属!”大伙儿异口同声地说。

  段导读:第5、6自然段写出大家对鸟王的吹捧。

  鸟王得意地仰仰脖子,[⑦“得意”“仰仰脖子”写出了鸟王什么样的神态?] 好像脖子上已经挂上了金奖章。人类给鸟国颁发奖章,当然只有鸟王才配获得。[⑧用“只有……才……”的句式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写鸟王认为自己能得到金奖章,十分高兴。

  鸽子摇摇头,说:“不,不是颁发给大王的。我听他们说,这次要把奖章颁发给一只对地球有功的鸟。我没顾得上打听,就急着回来报信了。”

  段导读:介绍了奖章获得者的条件。

  黄莺一听,马上嚷开了:“准是颁发给我的。我唱的歌最动听!”[句导读:黄莺争奖章的理由是自己唱歌好听。一个“嚷”字,写出了黄莺急于表现自己的心情。]

  百灵不服气了:“唱得最动听的要数我!”他们俩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

  段导读:9、10两个自然段写黄莺和百灵都以自己唱歌好听来争取奖章。

  喜鹊平时总夸他俩歌声悦耳动听,这时却说:“歌唱得好有啥用,我天天向人类报喜讯,奖章当然是我的。”

  段导读:喜鹊此时一反常态,不再夸黄莺和百灵歌声悦耳了。相反,以自己为人类报喜来争赏。

  老鹰说:“我看还是抢吧!谁抢到手就归谁。”

  段导读:第9~12自然段,写出鸟儿们纷纷自夸争功的情形。

  鸟儿们一扫平时彬(bīn)彬有礼的斯文样子,吵吵闹闹,吹胡子瞪眼。鸟王看着它们,又伤心又失望,一时竟不知所措。突然,喜鹊大声说:“要是我得了奖章,就献给大王。” [句导读:这句话是喜鹊讨好鸟王孔雀的话,就是这句话,使一时不知所措的鸟王决定把奖章颁发给喜鹊。][⑨喜鹊眼看自己不能独享奖章,就说要把奖章献给鸟王,突出了喜鹊怎样的性格特点?] 鸟王听了这句话,像喝了一杯甘露,精神一振,心想:“喜鹊真是忠心耿(ɡěnɡ)耿!”于是,他连忙高声宣布:“我决定推荐(iàn)喜鹊领金奖章!”[句导读:鸟王的话证明了喜鹊的聪明,说明喜鹊的妙计达到了目的。][⑩鸟王高声宣布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段导读:鸟王建议把奖章颁发给喜鹊。

  鸟王一声大喊,大厅里立即安静了下来。等大伙儿回过神来,都不由得暗暗赞叹喜鹊的乖巧。

  段导读:写鸟儿们回过神来,都暗暗赞叹喜鹊的乖巧和圆滑。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写群鸟纷纷争功,希望自己得到奖章。

  隆隆隆,隆隆隆,天上传来直升飞机的轰鸣声,使者到了!只见他捧着一个系着红绸带的盒子,健步走进大厅。 [ 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那一定是装金奖章的盒子! 鸟儿们的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 “快飞出来”几个字表现了鸟儿们怎样的心情?]

  段导读:写使者带着奖章走进大厅。

  鸟王赶忙迎上去,说:“欢迎您,尊敬的使者!”

  使者笑着说:“谢谢鸟王!我是来向贵国的一位公民颁发奖章的!”

  段导读:16、17两个自然段写鸟王和使者见面的相互致谢。

  鸟王快活地说:“太好啦,我郑重向您推荐,金奖章应授(shu)予劳苦功高的喜鹊!”

  段导读:鸟王“说话算话”,“郑重”推荐喜鹊荣获金奖章。

  鸟儿们都屏[bǐnɡ]住呼吸,大厅里安静极了。 [ 写大厅里安静的环境,其作用是什么?]喜鹊心里怦(pēnɡ)怦乱跳:金奖章就要挂在脖子上了,这多么值得自豪啊!更何况这还是地球环保组织颁发给鸟国的第一枚奖章呢!

  段导读:写喜鹊沾沾自喜的神态和兴奋的心情。

  使者笑了笑, 说:“谢谢您的推荐。不过,这次的奖章获得者已经确定了,是我们组织调查后作出的决定。” [ “我们组织调查后作出的决定”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写使者微笑着谢绝了鸟王的推荐,表明奖章获得者经调查已确定。

  使者打开盒子,拿出奖章。大厅里顿时就像炸开了锅,鸟儿们叽叽喳喳的,个个伸长了脖子,盼望着使者把金灿灿的奖章挂到自己的脖子上。[ “炸开了锅”“叽叽喳喳”“伸长”等词语刻画了鸟儿们怎样的神态?]

  段导读:鸟儿们都盼望得到金奖章。

  “金奖章授予——”使者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乌鸦!”[句导读:句中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是讲话者为了制造悬念而用的。]

  乌鸦大吃一惊,抬起头来。[ “大吃一惊”说明了什么?] 使者已经走到他面前,把金奖章挂在了他的脖子上。乌鸦连忙说:“您大概弄错了!我既不像黄莺和百灵那样会唱歌,又不像喜鹊那样会说好听的话,也不像老鹰那样有力气……我怎么可能得到奖章呢?” [ 乌鸦用别的鸟儿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相比,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段导读:乌鸦认为使者搞错了,连忙解释。

  使者说:“没错。你看,奖章上刻着‘地球的清道夫 ——乌鸦’。大家知道吗?乌鸦每天把腐烂的动物尸肉、别人吃剩的残渣碎屑,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还默默地捕捉害虫。他对净化自然环境、防止疾病蔓(àn)延作出了特殊而重要的贡献!”

  段导读:点明中心。使者说出了把奖章颁发给乌鸦的原因。

  鸟儿们不再争了。大家用敬佩的目光望着乌鸦。金光闪闪的奖章配上那身黑衣服,显得格外端庄、高雅。在大家的眼里,他一下子变得美丽起来。[ 你怎样理解最后这几句话?]

  第三部分(第15~25自然段):使者把金奖章颁发给乌鸦,乌鸦受到大家的尊重。

  表现了乌鸦谦虚、不爱争功的好品质。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

  2.简介作者丰子恺。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2.知道什么是“净角”吗?(播放“净角”脸谱图像) “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ue”,而不是“jiao”。自己读两遍。

  3.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说说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鹅形象。)

  4.小结,肯定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白鹅某方面的特点。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课文是怎么写的?自己读第一、二自然段,你认为哪些句子很重要,和全篇课文有联系的?用横线画下来。(自学)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

  2.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3.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文是怎样把白鹅叫声的特点写具体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一个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个词,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词语旁写一写,或者用图画来表示。

  2.通过多种形式读,带着想象读出内心感受。

  3.认真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再次交流: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雪白的大鸟”可以看出鹅十分可爱;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相机板书:尽职勇敢可爱。

  4.指导读书方法: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

  5.带着感情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品味作者对白鹅的赞美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感悟作者认真观察的态度和写作方法。

  7.齐读本段的词语: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

  (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中,体会作者通过鸭和鹅比较的方法突出鹅的步态特点。)

  2.同学们能从课文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演一演?下面的同学注意看,要用课文里的词语评评他们演得像不像。

  3.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自由朗读,抒发喜爱之情。

  4.小结后齐读第四自然段,加深体会。

  5.积累词语──“步调急速、局促不安、大模大样、从容不迫”。

  六、积累运用,读写结合。

  1.课文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写出了鹅的`高傲。你愿意把自己当作一只高傲的白鹅,向别人介绍自己吗?

  总评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本课安排学生实践活动时间多、形式多,功能多,训练密度大,每项活动目的明确,都注意了有效性和大面积参与,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活力。

  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适时传授新知、指导方法、训练技能。教师遵循学科、年级、课文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导和教,能起到推动、规范、优化学生学习活动的作用,这是语文教学走向科学、高效的途径之一。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金木水火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的课件,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教 法:培优辅差

  学 法: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金木水火土。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读一读。出示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变序抽取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四、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男女生分别齐读。

  五、当堂训练,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我会记。

  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3、我会用。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限时背诵课文:给5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3.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三、指导书写一二三四五上下。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3、教师范写一二三四五上下,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教案【经典】05-06

语文教案(经典)11-22

【精选】语文教案12-25

(精选)语文教案09-18

【经典】语文教案10-05

语文优秀教案02-28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3-29

语文教案[经典]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