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8-14 08:32:00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中班教案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通用)中班教案9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学习从高处往下跳到指定区域,发展跳跃和平衡能力,增强腿部肌肉力量。

  2.常识大胆挑战自己,并懂得从高处跳落的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平衡木、动物图片、垫子、画圆圈、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

  师带领幼儿扮演“小伞兵”,边念儿歌边活动身体。(准备活动)

  2. 体验从高处往下跳,学习正确的姿势。

  师:今天我们都是勇敢的小伞兵,要从飞机上跳到地面,场地上的平衡木当飞机,大家自己去试一试。(排队上飞机)

  幼儿自主练习,师观察指导。

  师组织幼儿交流,探讨正确的动作。

  站在平衡木上平举双臂做好准备,然后双脚并拢往下跳,脚尖着地,轻轻落地,双臂自然放下。

  3.游戏“定点降落”。

  师:小伞兵最大的本领就是定点降落,鼓励幼儿对准圆圈往下跳,赏试圆圈的远近。

  幼儿排队登上平衡木,跳进圆圈,跳得准的.获胜,失败的幼儿再到平衡木上挑战。

  4.游戏“紧急救援”。

  调整场地,把四个平衡木围成“树林”,中间放小动物图片。

  师:小动物们困在树林里,小伞兵们赶快去救它们吧。一个小伞兵只能救一只小动物,

  幼儿游戏,师指导。

  5.师和幼儿一起庆祝胜利,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附儿歌(小伞兵)

  小伞兵,蹲一蹲,

  往左扭一扭,一二三四五,

  往右扭一扭,五四三二一,

  拍拍膝盖揉一揉。

  站起身,拍拍手,

  跳一跳,走一走,

  轻轻松松做运动。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模仿小鱼、小鸟、蚂蚁和青蛙的运动方式,发展动作的协调、灵活性。

  2.体验与同伴在一定范围进行追逐游戏的快乐。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

  1.小鱼、小鸟、蚂蚁、青蛙动物头饰若干,大灰狼头饰2个。

  2.场地布置:在场地四角分别放4张椅子,分别挂上小河、鸟窝、草地、池塘的图片,代表动物们的家。

  3.欢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幼儿自由选择动物头饰,四散站立在场地上,做准备活动。

  2.幼儿相互介绍并模仿自己所扮演得小动物。

  3.引导幼儿按照所扮演得小动物的运动的方式,找一找自己的家。

  4.玩游戏“小动物找家”。

  (1)教师引出游戏情节:“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一起来玩游戏吧。”幼儿扮小动物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活动。教师扮大灰狼出现,“小动物”按自己的`运动方式快速回到各自的“家”。

  (2)游戏规则:出现后继续按所扮动物的运动方式“回家”。

  (3)每次游戏结束后,教师进行小结,表扬能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提醒个别幼儿在出现后能继续按规则游戏。

  (4)幼儿交换头饰,大灰狼由多名幼儿扮演,以提高游戏难度。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在户外活动时继续玩游戏“小动物找家”。

  教学反思:

  我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活动多一些,忽略了幼儿纪律的养成。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看舞蹈动作,掌握乐曲的基本节奏型;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花狸虎》伴奏。

  2、引导幼儿在乐曲念白处创编不同的节奏型,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3、激发幼儿充分享受参与音乐创编过程带来的乐趣,同伴间学会合作与交流。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碰铃、圆舞板、铃鼓。

  2、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有一只可爱的花狸虎要出去找朋友玩,请小朋友边看老师的舞蹈边想一想它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

  1、老师表演舞蹈,幼儿欣赏。

  提问:花狸虎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

  2、舞蹈结束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想。

  通过讨论幼儿明确了花狸虎找朋友的过程(走——跑——找到朋友快乐的欢呼——好朋友一起出去玩),同时幼儿了解了乐曲的'基本节奏型。

  3、逐步出示图谱,带领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二、观看图谱,引导幼儿创编声势讨论配器。

  师:我们用舞蹈的形式表现了音乐,现在请小朋友再帮老师设计一套声势动作。

  1、出示图谱,自由创编声势动作。

  师生讨论结果:走——拍腿,跑——拍肩,欢呼——跺脚,好朋友一起走——拍手。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老师的指挥,我们分组做一下声势动作。

  2、看老师指挥,分组做声势动作。

  师:小乐器看到我们玩的这么高兴,它们也等不急了。你们快点想一想小乐器怎样来演奏?

  3、教师出示乐器,集体讨论乐器的配置方案。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创编,给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

  师:现在请小朋友拿起小乐器,看老师指挥演奏一遍。

  4、演奏阶段。

  (1)看教师指挥,幼儿用小乐器分组进行演奏。

  练习时重点指导幼儿注意倾听,相互配合。对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解决,注重培养幼儿以强带弱互帮互助的学习品德。

  师:我们用最漂亮的表情,最好听的乐声再来演奏一遍。

  (2)教师指挥幼儿进行多声部乐器合奏练习。

  师:小朋友,当我们在念“哼哪一支 哼哪| 哈那一支 哈”,表示快乐欢呼声的地方还可以怎样敲?

  (3)引导幼儿在念白处创编不同的节奏型。

  幼儿讨论,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新创编的节奏型。

  师:你们最喜欢哪一种节奏呢?我们听音乐演奏一遍。

  (4)师生根据新创编的节奏型,进行演奏。

  师:这次我们交换乐器,再换一种新的节奏来演奏。

  (5)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师:有没有小朋友想当一当神气的小指挥呢?

  (6)孩子当指挥演奏一遍。

  (7)学演奏家站起来演奏一遍。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花狸虎和它的好朋友在小朋友们好听的乐声中玩的更高兴了,花狸虎想请小朋友和它一起出去玩,你们接受它的邀请吗?(接受)好,我们一起出发吧。(听音乐做动作下场)

  四、活动反思

  本堂课打破了打击乐以单纯的奏乐活动为目的的课堂模式,把舞蹈的形式加入其中,让孩子们在课堂中能够动静交替,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图谱的设计使用,让孩子们有了具体的感知对象,使原本抽象的乐曲,具有了形象化的特点。依据图谱设计声势动作和配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本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师生之间配合默契、关系融洽,展现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缺点方面,安排的内容有点多,一节课上起来有点仓促,可以适当分解内容,减轻幼儿课堂压力。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体现“教学游戏化的”教育理念。整堂课充分调动幼儿多方感官,幼儿在听、说、看、动等多种形式中体验音乐,交流互动。我想,好的音乐课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玩影子游戏,初步了解物体都有影子。

  2、在游戏中探索影子的方位变化特点。

  3、愿意参加探索游戏,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活动过程

  一、猜谜,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的兴趣。

  1、请幼儿猜谜语:我有个好朋友,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我到哪,它到哪,紧紧跟在我身边,这是谁?

  2、找自己的影子。

  3、相互交流。

  二、找教师影子的'位置,学用方位词前、后、旁边。

  1、教师不断变化方位,请小朋友找一找老师的影子,引导幼儿学用方位词前、后、旁边。

  2、提问:为什么老师的影子一会在前面,一会在后面,一会又在旁边呢?

  3、小结。

  三、引导幼儿变化自己影子的位置,巩固影子与自己方位的关系。

  1、幼儿自己探索。

  2、交流、小结。

  3、集体玩游戏:让你的影子在你的前面(后面、旁边)。

  四、藏影子,探索影子与光的关系。

  1、幼儿藏影子。

  2、相互交流。

  3、总结:光照射到物体,物体就有影子。

  活动延伸物体除了在太阳光下有影子,还在什么情况下也会有影子。

  课后反思:

  影子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将科学教育融于幼儿生活中中心的观念的体现,设计活动旨在通过让幼儿探索影子,让幼儿来了解影子与光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好奇与兴趣,学习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本次科学探索活动,我抓住了孩子对科学现象好奇、好动手的特点,让孩子们在充分自主的实践探索中发现科学道理,活动效果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孩子个别操作无目的,所以没有能很好地发现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同伴间的合作关系,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2、学习文明礼貌用语“请、对不起、你好、谢谢、再见!”

  活动准备:

  准备小故事一个、挂图四张、音乐磁带一盒、歌表演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一)、讲故事《“对不起”真神奇!》

  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老师带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滑梯。只见小朋友们个个玩的非常高兴,只有方方和婷婷坐在一边不玩,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老师好奇的走过去问是怎么回事?婷婷委屈的说:“方方踩了我的脚也不说声对不起!”一句小小的“对不起”这么重要吗?老师要试一试。“方方,你是踩了她的.脚吗?”方方点了点头,并主动向婷婷道了歉,果然,婷婷不生气了,一对朋友又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去玩了。“对不起”真神奇!

  (二)、提问。师:小朋友,你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师:你是怎样做的呢?

  二、深入主题。

  (一)、观看挂图四幅。

  1、玩积木时荣荣不小心把实实的积木弄到了。

  2、喝水时鹏鹏不小心把水洒到了婧婧的身上。

  3、吃饭时龙龙不小心把饭汤弄到笛笛的手上了。

  4、睡觉时文文不小心蹬到了策策的身上了。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边看边说边讨论,幼儿积极发言。

  (二)、欣赏歌曲《对不起,没关系》

  三、表演示范

  (一)、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进行歌表演练习。

  (二)、小朋友可以把生活、学习活动中的事情编成歌词表演。

  四、主题扩展学习文明礼貌用语“请、对不起、你好、谢谢、再见!”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讲的真好,相信大家都会成为好朋友的!来,我们一起来跳支舞——《好朋友》

  教后反思:

  活动中,我让幼儿看图片讲述故事情节,孩子们能大概说出故事的意思。针对平时生活中也像故事中的冬冬、新新一样自私的孩子进行了很好的渲染。其中陆芯怡小朋友她学了以后,马上明白了小朋友们之间要有爱,要互相谦让,要礼貌用语,还有李雨馨、刘欣愉等小朋友们都马上跟我有了回应,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表演故事,体验参与语言活动的乐趣。

  2、学说主要对话,培养幼儿大胆表演和口语表达能力。

  3、理解故事内容,丰富词汇:兴高采烈、冬眠。

  重难点分析: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主要对话。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布置场景、头饰、课件、事先排练好孩子的表演。

  心理准备: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与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过渡语:“小朋友都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森林里的小动物也喜欢做游戏,它们都是谁呢?下面就请小朋友观看故事表演《小熊不见啦》!”

  二、展开

  1、分段讲述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

  前半段进行故事表演后进行提问:故事里哪些小动物不见了?谁发现它们不见了?它们为什么不见了?

  过渡语:那到底你们猜的对不对呢?听霍老师接着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后半段提问:小熊、小蛇、小青蛙这些小动物他们干嘛去了?那这些小动物是怎样冬眠的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播放课件,解释动物的冬眠)。

  提问:这些小动物为什么要冬眠?你看到的小青蛙是怎样冬眠的?那小蛇是怎样冬眠的?他是什么姿势啊?那你看到的小熊是怎样冬眠的?(幼儿模仿动物冬眠的姿势)

  过渡语:关于这个故事,还有一部好看的的动画片呢,你们想不想看?我们大家一起来完整欣赏一遍!

  2、播放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通过提问学说对话:谁来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看到森林里下雪了,小松鼠、小兔、小狐狸它们会是怎样的心情?故事里用了一个好听的词是什么?(兴高采烈)兴高采烈是什么样子的?请小朋友来学一学!三个好伙伴先去找谁了?(小熊),它们的是怎样说的'?(小熊不在家,他们又去了小蛇家)它们又是怎样说的?它们去找小青蛙时又是怎样说的

  过渡语: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那咱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好不好?

  3、教师带领全体幼儿一同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将故事完整表演。

  三、活动延伸

  故事里的小动物给冬眠的小伙伴堆了一个大大的雪人,今天霍老师也要送给咱班小朋友一个神秘的礼物,你们想不想要?来,闭上眼睛数一、二、三看霍老师把他变出来,(出示小雪人)小雪人漂不漂亮?你想对她说什么?大家都喜欢小雪人,让我们围着他一起跳个舞吧,我们带着小雪人再到院子里做游戏吧!(随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出教室,活动自然结束)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感冒的病症以及传播途径

  2、懂得预防感冒的小常识,积累一些健康生活的经验。

  3、引导孩子乐于接受治疗。鼓励、培养小朋友不怕打针的勇敢精神。

  4、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预防感冒》。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教师由班级点名活动引出今天的教学活动。

  2、"这些天,xx小朋友为什麽没来呀?"

  3、幼儿相互交流各自对感冒的'感受与体会。

  4、"你得过感冒吗?感冒的时候人会有什么感觉?"

  5、教师小结:感冒的时候会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症状。

  二、了解感冒的传播途径:

  1、教师介绍患感冒的原因及感冒传播的主要途径。

  2、"人们一般是由于什么患上感冒的?""除了着凉以外,感冒会不会是别人传染给你的,又是怎么传染上的呢?"教师归纳

  3、不注意冷暖或身体抵抗力差的人容易得感冒。另外,流行性感冒还可以通过吐沫、痰等传播。

  三、掌握预防感冒的小常识:

  1、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预防感冒的方法。

  2、"我们应该怎么来保护自己,尽量不让自己和别人患上感冒?"教师出示图片,幼儿了解预防感冒的具体方法,师生一起进行归纳小结。

  3、不随地吐痰、常开窗通风、勤洗手洗脸、经常锻炼身体、适当吃点醋及大蒜、洋葱。流行性感冒肆虐期间,幼儿要尽量减少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如果已患上感冒,则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而且要侧转身,不能对着他人打喷嚏,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使用颜色,在富有创意的活动中统整肢体动作、视觉空间及美感智能,体验玩色的快乐。

  2、能发现颜色的变化,体验图形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感受移动性、有速度感的图样之美。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原色软管颜料(或自制)每组两套;

  2、白色垫板、8开铅画纸人手一份;

  3、律动音乐一段;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肢体动感。

  1、今天,色彩王国的颜色宝宝们请我们小朋友去做客,我们听着音乐出发吧!

  2、教师带领幼儿律动进行肢体动作练习:迎接吹喇叭—练习手挤的动作;打招呼—练习单手左右移动;玩玩具:摩天轮——单手或双手转动;荡荡船——单手左右移动等。

  二、颜色造型。

  1、感知材料:瓶子里的颜色宝宝看到我们玩得这么高兴也想出来玩了,看看有些什么颜色?

  2、演示玩法:

  他们想到这个垫板上来玩,那它们会在垫板上怎么玩呢?出自:大;考.吧"谁来试试?

  请个别幼儿演示把颜料挤到垫板上。

  3、教师示范讲解:点:一跳一跳;线:直线走、跳扭扭舞、圆圈舞、饼干等等。并把这些方法演示成一个图案。

  4、交代要求:你们想玩吗?你能用这些颜色变成什么呢?玩的时候要注意,每个颜色宝宝都要玩,遇到别的颜色宝宝要绕开走。

  5、幼儿操作。

  6、交流:你把颜色宝宝变成了什么?www.dakao8.com

  三、颜色变奏。

  1、演示玩色方法:你们把颜色宝宝变成了这么多漂亮的东西,颜色宝宝真高兴!他们想跟我们捉迷藏了,看,躲到了大棉被下面,你可以轻轻的拍一拍、摸一摸,还可以带它们玩一下摩天轮、荡荡船,然后掀起大棉被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操作,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感受不同移动方向、不同速度带来的纹理,以及三原色两两相加而出现的颜色变化。

  3、交流:

  (1)先完成的幼儿自由交流,可跟同伴,也可跟教师;

  (2)变完魔术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主要从移动方向和颜色变化方面进行)

  【活动结束】

  颜色宝宝好玩吗?除了这些颜色,色彩王国还有许多颜色呢,你猜猜还有谁?对呀,这些颜色呀也非常好玩,还藏着许多秘密呢,下次老师再带你们来色彩王国玩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能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进行设计,在科学活动中整合了美工活动染纸和舞蹈表演。幼儿在游戏中巩固了对色彩的认识,并能采用各种色彩的搭配进行染色活动,孩子们深深地融入了这彩色的世界,感受着色彩的丰富多彩。

  活动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开始《颜色大风吹》,孩子满足于游戏的快乐,不知不觉地复习了红色、黄色、蓝色、橙色、绿色、紫色。接下来的游戏是色彩的辨别操作,孩子们根据小动物家的颜色给他们配上相同的玩具。第二个环节和第三个环节过渡得较好以给小动物送玩具为由引入染纸活动。染纸活动简单且色彩鲜艳,孩子容易完成,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染纸这个环节接近尾声时响起了《彩色世界真奇妙》的音乐,有些较快完成的'孩子已经拿起自己的作品,跟着音乐翩翩起舞,过了一会儿一些做得较慢的孩子也来了,大家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接下来的区域活动是让孩子到小动物家做客,通过交流、探索感受颜色的变化规律,了解颜色的用处,孩子们认真地操作着,互相交流着。活动的各环节清晰,衔接自然。孩子的作品展示中,教师及时将幼儿的介绍及对颜色的认识记录下来,作为活动的资料进行展示,供幼儿观察和欣赏。

  每个活动都存在一些不足,本次活动的不足就在于教师试图把所有的事情交代清楚,所以语言烦琐了一些,就怕孩子做不好,部分思想还停留在替孩子包办上,在染纸环节,交代过于细致,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探索,染色的方法,比较哪种方法染出来的效果最好。这样的经验是孩子自己获得的,对他们的成长更有利。另外教师应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并生成新的活动,效果会更深入和显著。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尝试创编表现春天美景的歌曲。

  2.知道雪花和春雨与季节的关系。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雪花和春雨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雪花和春雨》两段。

  让幼儿说一说两段唱法的区别。(连音与跳音)

  2.创编歌曲《是谁……》

  还有谁告诉你春天来了?是怎么告诉你的?想想看,怎么唱出来?

  教师示范创编歌曲,如:是谁摇着叶子唰唰唰唰唰?是我,是我,我是小草呀。我从土里长出来,告诉你,告诉他,春天来到了!

  教师引导幼儿先讲述春天的美丽,然后创编歌词,最后创编歌曲《是谁……》。

  请几位幼儿在集体面前边表演动作边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是谁……》。

  活动延伸:

  举办一次春天演唱会,请幼儿表演自己创编的歌曲。

  活动反思:

  用角色表演,让幼儿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可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活动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04-24

中班教案[经典]05-13

中班教案(经典)12-01

【精选】中班教案09-20

(精选)中班教案11-19

中班教案【经典】10-05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的教案06-10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精选]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