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上课教案

时间:2024-07-14 07:15:3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上课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上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上课教案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掌握计算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课件,小棒、计数器。

  一、课前准备。

  考考你。师说数,生说数的组成。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出示情境图,松鼠妈妈和小松鼠采松果,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三、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1、小松鼠和妈妈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25+4=29(个)。

  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等过程,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

  练习:32+5=5+74=74+3=。

  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25—4=21(个)。

  生经历动动手、动动脑,试着总结出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练习:38—6=77—3=。

  四、完成练习,巩固新知。

  生独立完成课本52页第4题,集体纠错、订正。

  机动作业:课本第1题、第3题。

  五、课堂小结。

  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采松果。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25+4=29(个)25—4=21(个)。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1、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整时与半时的区别,半时的两种写法。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投影仪。

  1、出示明明起床、吃饭、读书、运动的图片。

  2、提出问题。

  生:明明早晨6点就起来了。

  b、他在什么时刻吃早饭呢?这个时刻以前我们没有学过,你知道吗?

  生:7时半。

  c、那么明明是在什么时刻开始读书的呢?

  生:他在8时半读书。

  d、下午明明他们有一节体育课,你知道明明踢球是在什么时刻吗?

  生:3时半他在踢球。

  揭示课题:明明是个很守时的孩子,他每天6时起床,7时半吃饭,8时半读书,3时半踢球。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半时。(板书)

  1、课件出示3时半钟面。

  a、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时刻吗?请用你的学具钟表,依照图上钟面拨一拨。

  b、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自主汇报:时针指向3和4中间,分针指向6,就表示3时半。

  3、依次出现4时半、10时半、7时半

  请小朋友们观察,并动手拨一拨,说一说。

  a、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4时半、10时半、7时半它们的分针都指向6。

  b、半时和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生:整时它的分针都指向12,半时它的分针都指向6。

  总结得出: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4、引导学生观察半时的写法。(讨论)

  整时有几种表示法?想一想半时的电子表表示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归纳:电子表的半时用30表示。点左边是几,点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

  1、想一想你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对半时的认识。

  完成小英的作息表。

  2、游戏活动

  a、教师说出几个时间,让学生用钟表学具拨一拨。

  b、同桌合作,一个说时刻,另一个拨出来,相互交换。

  今天大家都学会了新本领。我们可以一起来帮助小蜜蜂完成它的日记了。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钟表,知道了时间是很宝贵的,希望小朋友们像明明一样做一个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六。

  [让学生通过设计星期六的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认识半时是认识钟表的第二节课,学生已经在前一天认识了钟面也知道了整时的表示法。这节课是上一节课的延伸。我的设计上主要是要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去主动的获取知识。

  本节课初通过让学生帮明明写日记的要求,让学生产生帮助别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的目标性,因而很快地进入了状态。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积极的。

  这节课很多知识的总结都是由学生通过自主的讨论,操作自己得出来的。学生通过观察,以及动手拨一拨、认一认,自己找出半时的时候分针、时针所指位置的特点。在反复操作中强化学生对半时的印象,但又不觉得枯燥。因为即使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也力求多变和有趣,通过游戏的形式去巩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用实践应用活动巩固知识,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在课末布置的作业中让孩子为自己设计一个愉快的周末,使所学知识能够真正派上用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自主能力。

【小学数学上课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05-18

关于小学数学的教案05-29

小学数学备课教案05-25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5-24

小学数学教案05-15

小学数学除法教案06-08

小学数学《旋转》教案05-23

小学数学简单教案05-20

小学数学教案01-20